第230章 勝利帶來的驕傲情緒尚未消退,很容易點燃新的戰火。

字數:4149   加入書籤

A+A-


    “我要當爹了?”激動嗎?陳靖自然是激動的。
    不過沒有人與他共享喜悅。
    大戰結束,各個部落的都要回自己部落去,按照陳北所說今後他們的日子會越過越好。
    趁現在草原大洗牌他們要好好計劃計劃,爭取讓部落的所有人都能夠的享受到這來之不易和平寧靜時光。
    族人是不是該去大乾漲漲見識,我家那崽子是不是該去找個大乾的媳婦。
    還有要不要到關內定居,和大乾人融合搞好關係。
    對於未來,草原上的勇士們雖然都是糙漢子,但各個心細如發。
    這不跟著陳北第一批進入草原的劉安民他們,還有後來的唐白等人,都被歌部落的首領搶著拉著去了一邊,許予好處。
    隻要與陳北有關係的都成了各個部落爭搶的香餑餑,就連唐白一把年紀了也有部落拉著要把姑娘嫁給他。
    唐白自然拒絕,至於劉安民等人,陳北並沒有阻攔,相反對大乾來說還是好事。
    隻要他們願意,怎樣都行,他還會恭祝他們百年好合!
    所以呢!陳靖的喜悅隻有他自己給自己樂嗬。
    三日後,戰場早已經被打掃幹淨,各個部落以及各個關隘的將領也分別前往選好的駐軍之地。
    陳北,南宮鶴、鄭光他們也集合隊伍踏上了返回滄瀾關和寒穀關的歸程。
    “鎮北公,我們就此別過京城再見!”
    兩軍在一個岔路口開,南宮鶴大軍往左,陳北大軍往右。
    就在陳北撤離草原的同時,大乾京城東南2000裏梁國與大乾交界處。
    兩國將士產生巨大碰撞衝突,雙方死傷兩千餘人。
    大梁與大乾的關係一下子就變的劍拔弩張起來。
    這事是怎麽鬧起來呢,東南是懷遠侯帶兵在駐守。
    在得知陳北在突厥大殺特殺時,一向嫉妒心強的懷遠候,覺的自己並不比陳北差,最關鍵和陳北還有殺子之仇,不知道咋想的就動了歪心思。
    陳北能拿下突厥,那他懷遠侯憑什麽就不能滅了大梁,於是他就慫恿部下,故意和大梁邊境巡邏的士兵產生摩擦。
    大梁的士兵也知道,懷遠侯不好惹,他們也不願意招惹,挑釁就挑釁罵就罵吧!
    他們就當是狗叫好了。
    誰知道懷遠侯不講武德,見他們不上鉤,就買通了大梁的乞丐,加入了大梁的巡邏軍隊。
    再次挑釁時,買通的乞丐抽刀就朝大乾士兵砍殺過來。
    其他大梁巡邏的士兵追過來阻攔,好家夥不但沒阻攔住,還都越過了國境線。
    乞丐一刀捅穿了大乾士兵的肚子,大乾士兵就一窩蜂上去把越過國境線的大梁人給揍了。
    遠處大梁軍營的人見這邊打起來了,也不管發生了什麽事抄起家夥就衝了過來。
    等駐軍副將知道時,雙方參戰人數已經超過的1000人。
    等他趕到時,懷遠侯張天虎大軍已經在國境線集結,對他們軍營展開了衝鋒。
    大乾和大梁有簽訂雙方友好協議,所以邊境駐軍並不多。
    張天虎有意進攻大梁,所以早就在調兵遣將,幾乎不費吹灰之力,駐紮在邊境線上的1600多大梁士兵,逃回大梁的不足一半。
    張天虎覺得首戰大捷,並未上報朝廷,而是繼續下令追趕準備學陳北,驅狼吞虎。
    可是他忘記了,大梁不是草原,他也高估自己,低估了大梁。
    在大梁駐邊大將軍郭雲霆得到消息後,立即組織了敢死隊,以及5萬大軍進行防守阻擊。
    張天虎硬生生被郭雲霆打的退回到大乾國境線數百裏,郭雲霆才鳴金收兵。
    “張家小子,在老夫麵前耍小聰明,你還嫩了點,回去告訴你們大乾皇帝,若想打,我大梁隨時奉陪,別以為你們大乾戰勝了突厥,就覺得我大梁好欺負!”
    大梁的國君是非常有骨氣的,上行下效整個大梁就沒有一個孬種,最關鍵大梁的軍權緊緊握在大梁皇帝手中。
    同時他還給收關將領放權,隻要有人找茬,不管是誰先斬後奏。
    所以大梁的士兵雖然不鬧事,但他們一點都不怕事,張天虎這次是踢到了鋼板上。
    郭雲霆回到軍營,就派人一封書信急速送回大梁王都。
    另外派遣使臣出使大乾向大乾皇帝討要說法,這就是大梁的骨氣。
    一個將軍都敢直接叫板一國皇帝。
    隻是郭雲霆的使臣團剛進入大乾就被懷遠候給扣留了。
    得知消息的郭雲霆直接調集10萬大軍對懷遠侯駐地發動了進攻。
    懷遠侯借此機會直接向京城求援,說大梁大軍壓境,並沒說把自己的事交代清楚。
    這就導致朝廷做出了錯誤的決定。
    朝堂之上,八百裏加急軍報如同晴天霹靂。
    “豈有此理!大梁安敢如此欺朕!”
    李長民看完懷遠侯張天虎的求援奏章,龍顏大怒,一掌重重拍在龍案之上,聲震殿宇,
    “突厥新敗,我大乾兵威正盛,他大梁竟敢陳兵邊境,犯我疆土!是覺得我大乾的刀鋒不利了嗎?”
    奏章中,張天虎極力渲染大梁如何無故挑釁,如何悍然發動進攻,己方如何被迫反擊,如今如何形勢危急,懇請朝廷速發援兵,以振國威。
    至於他如何主動挑釁、如何殺害大梁士兵、如何扣押使臣等關鍵細節,則被完全隱去。
    殿內文武百官聞言,頓時議論紛紛。
    突厥之戰,雖大勝尚未傳至京城,然朝廷上下皆堅信,此戰必勝。
    大梁此舉,在不少激進的官員看來,無異於虎口拔牙,隻要收拾了突厥,大乾揮師南下,豈有他大梁活路。
    “陛下!”一名禦史出列,慷慨陳詞,
    “大梁此舉,實乃藐視我天朝威嚴!若不予以迎頭痛擊,四方藩國豈非皆以為我大乾可欺?
    臣以為,當立即發兵,以雷霆之勢,擊潰來犯之敵,揚我國威!”
    “臣附議!”兵部侍郎也站了出來,
    “懷遠候雖偶有……激進,但既已與敵接戰,朝廷斷無坐視之理。且東南防線關乎京畿安危,不容有失。應即刻調遣京營兵馬,馳援懷遠候,並令周邊州府協防。”
    主戰的聲音一時占據了上風。
    勝利帶來的驕傲情緒尚未消退,很容易點燃新的戰火。
    然而,並非所有人都被情緒左右。
    “陛下,臣以為此事尚有蹊蹺。”
    喜歡特工狂婿太能搞事滿朝文武愁瘋了請大家收藏:()特工狂婿太能搞事滿朝文武愁瘋了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