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1章 隱瞞真相,視同叛國,先斬後奏,大軍凱旋
字數:4361 加入書籤
一個沉穩的聲音響起,正是老成持重的王玄齡。
他眉頭緊鎖,出列躬身道:
“大梁與我大乾一直友好往來,近十年來一直相安無事,互通有無。
為何偏偏在我大軍北定草原,攜大勝之威時,突然無端挑釁?此不合常理其一。
懷遠侯奏章中,於衝突起因語焉不詳,隻一味強調大梁之惡,我軍之危,此不合常理其二。
還請陛下明察,是否應先行派遣欽使,前往邊境查明真相,再定行止?以免……中了小人奸計,徒耗國力。”
王玄齡的話像一盆冷水,讓部分頭腦發熱的官員稍微冷靜了些。
“王相此言差矣!”立刻有人反駁,
“軍情如火,豈容延誤?待欽使查明真相,隻怕大梁的鐵騎早已踏破我邊關!
懷遠侯縱然……或許有所疏漏,但大梁大軍壓境總是事實!此時若不果斷應對,難道要等兵臨城下嗎?”
“正是!大梁狼子野心,昭然若揭!必須打!”
“對!讓他們知道我大乾的厲害!”
朝堂上頓時吵作一團,主戰與主查兩派爭執不下。
李長民看著下方爭論的臣子,麵色陰沉。
他內心深處,被大梁“挑釁”的行為激起的怒火未熄,但王文淵的疑慮也並非沒有道理。
陳北征戰突厥還在繼續,國庫開支巨大,支撐兩線作戰也絕非易事。
更重要的是,他對張天虎此人,並非全然信任。
此人勇猛有餘,而智謀、品性卻時常為人詬病。
“夠了!”
李長民一聲低喝,打斷了眾人的爭吵。
他目光掃過群臣,最後落在朝會一直沉默到南宮羿身上。
“定國公。”李長民沉聲開口,
“你對於東南之事,你有何看法?”
一時間,所有人的目光都聚焦到南宮羿身上。
從陳北橫空出世,他就對陳北推崇有加,不止一次為陳北在朝堂上各百官爭論大打出手。
自身有赫赫戰功,加上突厥大捷到消息,其話話語權如今在軍國大事上有舉足輕重的分量。
南宮羿緩緩出列,神色平靜,似乎朝堂上的激烈爭論並未影響他分毫。
他拱手行禮,聲音鏗鏘:
“陛下,臣,曾與大梁郭雲霆將軍打過交道,如今對東南具體情況所知不詳,不敢妄斷是非曲直。”
他先撇清了自己的信息劣勢,然後話鋒一轉:
“然,臣以為,以郭將軍到為人,他定然不會枉顧大乾與大梁之間到邦交,肆意出兵進攻我大乾!”
主查派的官員精神一振,而主戰派的則麵露驚疑,搞不懂一向好戰到南宮羿今日說抽來什麽風。
南宮羿繼續道:“陛下,大梁非是突厥,其國富兵精,軍紀嚴明,上下齊心。
其邊軍大將郭雲霆,更是一代名將,並非魯莽無智之人。
若無重大緣由,他斷不會輕易集結重兵,越境攻擊我大乾。”
他頓了頓,看向龍椅上的李長民,語氣加重:
“陛下,北疆戰爭尚未結束,此時若在東南再啟大規模戰端,且是在是非曲直尚未分明的情況下,臣恐……並非國家之福。
一旦陷入兩麵作戰之窘境,剛剛到手的草原和平,恐生變數。
屆時,突厥殘部若見有機可乘,死灰複燃,我大乾將首尾難顧。”
南宮羿的話,如同一記重錘,敲在了李長民的心頭。
他提到了草原的和平,提到了可能的兩麵作戰,這都是李長民最為忌憚的事情。
對比張天虎那漏洞百出的奏章和南宮羿條理清晰的分析,孰輕孰重,李長民心中已然有了判斷。
“況且,”南宮羿最後補充了一句,聲音帶著一絲冷意,
“懷遠候若真受了委屈,為何不將大梁‘無故挑釁’的細節一一陳明?
為何不提及可曾嚐試與大梁交涉?為何一上來便隻求援兵?此舉,難免讓人生疑。”
是啊,為何?朝堂上許多官員也回過味來了。
若真是占理,奏章豈會寫得如此含糊其辭,隻知喊打喊殺?
李長民的臉色徹底沉了下來,眼中的怒火轉向了另一個方向。
他深吸一口氣,強壓下怒意,沉聲道:
“定國公所言,老臣謀國。東南之事,疑點重重,不可不察!”
他目光銳利地看向下方:“王玄齡!”
“老臣在!”
“朕命你即刻選派得力幹員,組成欽差衛隊,持朕金牌,火速前往東南邊境!
給朕徹查此事原委,特別是衝突起始,以及……懷遠候在此事中的所作所為!
若有任何人膽敢阻攔調查,或隱瞞真相,視同叛國,先斬後奏!”
“老臣領旨!”王玄齡肅然應下。
“至於援兵之事,”李長民冷聲道,
“令懷遠候謹守防線,不得再主動出擊,一切等欽差查明真相後再議!
但為預防萬一,我大乾也不可坐以待斃!”
再次把目光放在定國身上。
“定國公,集結大軍,時刻關注東南戰事,若大梁有繼續進攻為大乾跡象,即刻出兵討伐!”
“末將領旨!”
朝堂上在為東南戰事發愁之時,陳北鄭光大軍回到了滄瀾關。
事實上此次滄瀾關出兵不過2萬,是所有邊關出兵最少的一個關隘。
為了方便草原和開遠縣交易,滄瀾河北岸原來為了抵抗突厥騎兵的水泥堆,早已被拆除。
不光如此,滄瀾河南北兩岸均建了一座小型碼頭,數艘大船並聯在一起,形成一座橫跨南北的浮橋。
大軍凱旋的消息傳回滄瀾關,滄瀾關內外正在忙碌的人們紛紛放下了手上的工作,
路上行駛的馬車,碼頭上堆放的貨物,還有浮橋上正在通過的牛羊,貨物,快速被清空。
各個拿起水桶,衝洗地麵迎接大軍凱旋。
消息不脛而走,快速傳進開遠縣,開遠縣無論是商人還是百姓,隻是一怔。
商人放下了算盤,農夫扔下了鋤頭,婦人抱著孩子,老者拄著拐杖,數萬人就像是一群馬蜂一樣,傾巢出動湧向滄瀾關,迎接大軍凱旋。
所以陳北率領凱旋大軍出現在滄瀾河北岸時,從北岸到滄瀾關,城樓上入目可及全都是人,全都是迎接他們凱旋而歸的人。
陳北有些感慨,想起半年前他來滄瀾關,麵對突厥幾千人的進攻,滄瀾關以及開遠縣的軍戶老弱加起來不過的4000餘人,滄瀾關差點城破。
喜歡特工狂婿太能搞事滿朝文武愁瘋了請大家收藏:()特工狂婿太能搞事滿朝文武愁瘋了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