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5章 焦土生芽
字數:3024 加入書籤
麵對著差不多廢墟一樣的滄州大地,劉鐵純第一時間就是要穩定局麵,重新建設。
他迅速發出了三道命令,督促官吏們迅速去執行、處理。
“其一,清點。陣亡將士名冊,務必詳盡!家眷撫恤,優先從繳獲中撥付。傷兵,集中所有醫藥物資救治!”
“其二,安民。組織人手,撲滅餘火,清理街道,收殮遺體。無論軍民,入土為安。開府庫,熬粥!煮肉!先讓活下來的人,吃頓熱乎的!告訴百姓,最難的坎兒,咱們一起邁過去了!”
“其三,備糧。清點城內所有存糧,包括繳獲清軍的。同時,派出快馬,持我令牌,急令滄南、青州、東昌各府,不惜一切代價,籌集糧草、藥材、布匹、鐵料,火速運來滄州。告訴各府主官,十日之內,第一批糧草不到,軍法從事!”
發布完命令,劉體純走上了城牆,他的目光最後投向城外那片被大火焚燒過的、焦黑一片的原野,那裏曾是豐收在望的屯田。
焦土之上,殘留著未燒盡的麥稈和玉米芯,在寒風中嗚咽。
“焦土…血海…”
劉體純的聲音低沉下去,帶著一種刻骨的沉重。
“我們守住了城,卻幾乎毀掉了根基。這接下來的日子…比守城更難。”
殘陽如血,將滄州城頭那麵布滿箭孔、被硝煙熏得漆黑的“劉”字大旗染上一層悲壯的金紅。
旗幟在凜冽的寒風中獵獵作響,如同不屈的魂靈在焦土之上發出的無聲呐喊。
劉體純的命令如同投入死水的巨石,在殘破的滄州激蕩起一圈圈求生的漣漪。
官吏們強撐著疲憊不堪的身軀,在焦煙彌漫的廢墟間奔走,執行著這關乎生死存亡的三道鐵令。
臨時搭建的軍功司內,燭火搖曳。幾名文書熬得雙眼通紅,筆尖在粗糙的紙張上沙沙作響。
陣亡將士的名冊一頁頁加厚,每一個名字背後,都是一條消逝的生命和一個破碎的家庭。
鄭鐵牛麾下那三千闖營老卒,名字密密麻麻寫滿了數頁,觸目驚心。
繳獲的清軍輜重中,銀兩、布匹被迅速清點出來,優先送往陣亡者家屬手中。簡陋的傷兵營裏,醫官們用鹽水煮過的粗布條為傷兵清理創口,鋸子切割腐肉的刺耳聲響與壓抑的悶哼交織,空氣中彌漫著濃烈的血腥和草藥混合的苦澀氣味。
回春膏的使用,大大地控製住了傷口感染,使大部分傷兵的傷情都開始好轉。
劉體純親自巡視,將繳獲的清軍傷藥也全部分發下去,每一句嘶啞的“挺住”,都換來傷兵眼中滾燙的淚水。
城中,幸存的軍民被組織起來。婦孺老弱清理著街道上破碎的瓦礫和斷木,男人們則合力撲滅那些在斷壁殘垣間苟延殘喘的餘火。
城西巨大的焚屍堆日夜燃燒,黑煙滾滾,空氣中彌漫著令人作嘔的焦臭,但這是避免瘟疫的唯一辦法。
劉體純下令開倉,府庫中最後一點存糧被取出,混合著繳獲的清軍軍糧,在街頭巷尾架起大鍋。
濃稠的雜糧粥翻滾著,偶爾還能見到細碎的肉末——那是戰場上收集來的、無人認領的騾馬肉。
當第一碗滾燙的粥遞到麵黃肌瘦的婦人手中,當孩童捧著破碗貪婪地吮吸著久違的熱食,滄州城,這具幾乎流幹了血的軀體,終於有了一絲微弱的脈搏。
炊煙嫋嫋升起,雖稀薄,卻是劫後餘生最珍貴的信號。
劉體純的目光從未離開過城外那片焦黑的曠野。他深知,真正的根基在土地,在糧食。
“不能等!一粒種子都不能浪費!”
劉體純的聲音斬釘截鐵。他親自帶領一隊農官和幸存的屯田老農,踏入了那片尚有餘溫、散發著焦糊味的土地。
眼前的景象令人心碎。曾經金浪翻滾的麥田、玉米地,如今隻剩下漆黑的灰燼和扭曲焦黑的殘株。寒風卷起灰黑色的塵土,打著旋兒嗚咽。
“大人,您看!”
一個滿臉溝壑的老農撲跪在地,雙手顫抖著扒開厚厚的灰燼層,竟從下麵翻出幾穗尚未完全碳化的玉米棒子。
苞葉焦黑,但剝開幾層,裏麵的玉米粒雖被熏得黢黑,卻還保持著基本的形態,甚至有些還帶著一絲濕潤!旁邊也有人從灰堆裏扒拉出少量未被燒透的高粱穗和穀穗。
“有救!還有救!”老農渾濁的眼睛裏爆發出狂喜的光,大笑著說:“這些種子,是老天爺給咱滄州留的活路啊!快!快撿出來!淘洗!淘洗!”
命令立刻傳遍四野!所有能動彈的人,無論軍民,都被發動起來。
他們如同尋寶一般,在焦黑的灰燼中仔細翻找、篩檢著每一粒可能存活的種子。被熏得漆黑的玉米粒、高粱粒、穀子,被小心翼翼地收集起來,運到河邊。
冰冷的河水裏,無數雙手在奮力淘洗,黑色的灰燼被衝走,露出下麵或金黃、或暗紅、或灰白的種子本色。雖然數量稀少得可憐,遠不及原先的十之一二,但這卻是這片焦土孕育出的最後希望。
“立刻組織人手,清理出靠近水源、受損相對較輕的地塊!”劉體純看著那些在陽光下泛著微光、帶著水珠的種子,眼中也燃起了火苗,急急說道:“搶時間!從其它的地方再調些種子過來,能種多少種多少!沒有牲口,就用人拉犁!種子金貴,一粒頂十粒!”
喜歡京城,我擋住了吳三桂和清軍請大家收藏:()京城,我擋住了吳三桂和清軍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