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1章 鐵火狂潮

字數:2642   加入書籤

A+A-


    青州將軍府內,燭火徹夜未熄。
    各地探馬、細作的情報如雪片般飛來,又被迅速分揀、核實,最終匯成一道道驚心動魄的急報,呈送到劉體純麵前。
    每一張紙頁都重若千鈞。
    “臨清城頭,新增紅衣大炮十二門,佛郎機炮不下三十門,炮位皆以濕氈土木覆蓋,難以火攻摧毀。”
    “鼇拜麾下漢軍旗,半數換裝燧發魯密銃,射速、精度遠勝舊式火繩鳥銃。城南大校場終日槍聲不絕,孔有德所部教官嚴苛操練,士氣高昂。”
    “嶽托率精騎一萬,輔以重炮及攻城器械,已離京南下,兵鋒直指滄州。”
    “天津衛、河間府方向,阿巴泰頻繁調動,四萬大軍如毒蛇出洞,已成鉗形之勢,意在牽製我主力,使其不得全力南下。”
    劉體純的目光掃過輿圖上一個個代表清軍動向的黑色箭頭,心情前所未有的沉重。戰爭的形態,正在他眼前急速蛻變。
    紅衣大炮三日轟塌廬州堅城!燧發槍開始大規模列裝!清軍不再單純依賴騎射莽撞,而是學會了步炮協同,學會了依托工事發揮火器優勢!
    曆史的車輪仿佛被強行按下了加速鍵。
    這片華夏大地上的廝殺,比他預想中更早、更猛烈地進入了熱兵器主宰戰場的萌芽時代。
    冷兵器時代的勇武和個人技藝,在成建製、成規模的火器齊射麵前,正變得脆弱不堪。
    “必須變!”一個聲音在他心中呐喊。若不能順應時勢,及時改變,滄州軍憑借一時血勇和有限技術優勢掙來的局麵,將會被這股鐵與火的狂潮徹底吞沒。
    他深吸一口氣,眼中閃過決斷的光芒。作為穿越者,他最大的優勢並非熟知具體曆史細節——眼前的曆史早已麵目全非——而是那超越時代的眼光和思維模式。
    “傳令!”他的聲音打破了將軍府內凝滯的氣氛,所有幕僚將領立刻凝神傾聽。
    “一、即刻起,全軍訓練重心調整!火槍兵射擊訓練,每日彈藥配額增加一倍,側重於裝填速度、齊射紀律及臨陣心理。
    本將軍新著《火器操典新略》一書,各部務必認真學習,要突出陣列輪射、散兵線戰術以及如何應對敵軍炮火!”
    “二、工坊產能,除保證‘雷霆藥’、‘雷汞火管’及開花彈供應外,全力生產火帽槍彈藥及槍枝。風車、畜力機器盡早啟用,加快生產速度!”
    “三、炮兵!我們的炮還是太少了!將庫存所有鐵料、銅料優先用於鑄炮!仿造紅衣大炮的同時,重點研製更輕便、射速更快的野戰炮!炮手訓練同步加強,測距、算藥、彈道,都要學!我們要有自己的神炮手!”
    “四、應對敵軍炮火!征集全城牛皮、棉被,大量浸濕備用。命令各營,即刻開始演練土工作業!挖壕溝、築矮牆、設鹿角!以後野戰,不再是人海衝鋒,而是‘寸土必爭,以工事換人命’!”
    李黑娃等一眾將領都是用一種疑惑不解的目光看著劉體純。
    一道道命令,完全顛覆了當前軍隊的訓練和作戰習慣,充滿了令人費解的新名詞。
    不去橫刀躍馬衝殺,反而挖壕溝、挖掩體,這不是做縮頭烏龜,等著清軍過來砍腦殼嗎?
    但在劉體純不容置疑的語氣下,無人敢提出異議,隻能飛速記錄,然後快步出府傳令。
    劉體純走到窗邊,望向遠處依稀傳來操練號角的軍營。他知道,這些改變倉促而艱難,甚至會引來不解和抵觸。但他沒有時間慢慢來了。
    嶽托的一萬大軍攜重炮而來,阿巴泰的四萬精銳虎視眈眈,臨清更是變成了一隻渾身尖刺的鋼鐵刺蝟。傳統的戰法,去多少都是送死。
    他必須拿出奇招。
    他的思維飛速運轉,超越了這個時代的軍事框架。
    特種作戰?敵後破襲?集中使用爆炸物進行定向爆破?甚至……開始構思那劃時代的、後裝線膛槍的草圖?
    戰爭的模式已經改變,他不能隻做一個被動的適應者,更要做一個引領潮流的開創者。
    滄州和青州之地,如同一座巨大的熔爐,在外部巨大的軍事壓力和劉體純超前的意誌驅動下,開始痛苦而劇烈地蛻變。
    鐵匠鋪的錘聲、工坊的研磨聲、校場上的槍炮聲和號令聲,交織成一曲邁向鐵火時代的悲壯序曲。
    華夏大地的命運之戰,正在以一種全新的、更加殘酷的方式,加速到來。
    劉體純知道,他和他這支軍隊,要麽在變革中涅盤重生,成為新時代的利刃;要麽,就被這無情的曆史車輪,碾得粉身碎骨。
    喜歡京城,我擋住了吳三桂和清軍請大家收藏:()京城,我擋住了吳三桂和清軍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