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3章 血誓與裂痕

字數:3044   加入書籤

A+A-


    隻能說,張獻忠是一個謎一樣的人,狡黠、殘暴集於一身。
    多年的生死一瞬,已經讓他心態崩了!漠視生命,漠視友情,沒有什麽正常的是非人倫觀念。
    這一切,決定了他做事情完全是從最自私的角度出發,甚至是有點變態。
    清軍到來,張獻忠決意死戰,整個大西政權機器在他的強令下瘋狂運轉起來。
    他確實展現出了驚人的戰術欺騙能力。
    在明麵上,他大張旗鼓地調兵遣將,做出欲傾全力西進,假道陝西,繞擊清軍側後的姿態。
    一時間,通往川北的各條棧道上,旌旗招展,煙塵滾滾,探馬往來不絕,營造出大軍即將北上的濃厚氛圍,企圖吸引並誤導順江而來的清軍主力,使其分兵堵截,減輕東線壓力。
    不過,在這喧囂的備戰背後,張獻忠內心深處那殘暴多疑、刻薄寡恩的本性,也在巨大的壓力下徹底爆發。
    他深知自己多年來在四川殺掠過甚,根基不穩,唯恐麾下將領乃至家眷在生死存亡關頭動搖叛離。
    一日,他於成都西郊鳳凰山大營聚將,當著孫可望、李定國等所有核心將領的麵,做出了一個令所有人毛骨悚然、魂飛魄散的舉動。
    他命人將自己的幾名妻妾和年幼的兒子帶到帳前,聲淚俱下地陳述清軍勢大,已無退路。
    隨即竟拔出佩刀,親手將哭嚎的妻兒一一斬殺!鮮血濺滿他的戰袍和麵頰,狀若瘋魔。
    頓時,帳下彌漫著血腥味,眾人都是驚得目瞪口呆。
    “你們都看到了!”張獻忠持滴血的長刀,環視目瞪口呆、麵色慘白的眾將,聲音嘶啞如夜梟。
    “咱老子已無退路!妻兒皆可殺,以示與韃子血戰到底之決心!爾等若有人心存異誌,猶疑不前,這便是下場!唯有眾誌成城,殺敗清兵,方有生路!”
    這慘絕人寰的一幕,確實在短時間內震懾住了部分將領,迫使他們在恐懼的驅使下暫時團結。
    但更多的人,如李定國等,在驚駭之餘,心底卻湧起了無盡的寒意與悲涼。如此主君,視人命如草芥,連至親骨肉都可隨意屠戮,追隨他,真的能有出路嗎?
    一顆名為“離心”的種子,已悄然埋下。
    隨後,張獻忠親率號稱二十萬的大軍,出鳳凰山,在預設的阻擊陣地紮下連綿營寨,擺出與清軍決一死戰的架勢。
    就在張獻忠試圖集中全力應對外部強敵之時,川內被他長期殘暴統治所積累的民怨,如同壓抑已久的火山,猛烈爆發了!
    他過往的“屠川”、“刮糧”、濫殺無辜,早已將四川百姓推到了絕望的邊緣。如今見他與清軍大戰,後方空虛,各地士紳、原明軍官、乃至活不下去的農民,紛紛揭竿而起。
    多股規模不等的義軍,打著“抗西”、“迎王師”的旗號,在川東、川北、川南等地蜂起。
    襲擊大西軍的糧道,攻打防守薄弱的縣城,甚至圍攻小股分散的西軍。
    這些起義雖大多缺乏統一指揮,卻極大地牽製了張獻忠的兵力,攪得他的後方天翻地覆,糧草轉運愈發困難,軍心也更加浮動。
    張獻忠不得不分兵四處“剿匪”,陷入了內外交困的泥潭。
    川北,通往保寧府的嘉陵江支流畔,一支由兩百多名大西軍押送的糧隊正沿著泥濘的江邊小路艱難前行。
    車軲轆深陷泥沼,押運的士兵罵罵咧咧,神情疲憊而警惕。
    帶隊的是個姓王的哨總,他不斷催促著隊伍,隻盼早點將這批寶貴的糧食送到前線大營。
    突然,兩側原本寂靜的山林中,響起一片尖銳的呼哨!
    緊接著,亂箭如同疾風驟雨般從樹林中射出!
    “敵襲!結陣!保護糧車!”王哨總聲嘶力竭地大吼,揮刀格開一支射向麵門的箭矢。
    但襲擊者並非訓練有素的軍隊。他們是從附近幾個村鎮逃出來的農民、獵戶,以及少數對張獻忠暴政忍無可忍的前明小吏和鄉紳子弟。
    他們衣衫襤褸,武器五花八門——鏽跡斑斑的腰刀、削尖的竹矛、獵弓,甚至還有鋤頭和草叉。但他們占據了地利,仇恨讓他們雙眼通紅。
    “殺西賊!為死去的鄉親報仇!”一個滿臉悲憤的老獵戶站在高處,挽弓連射,箭無虛發,瞬間放倒了兩個試圖組織抵抗的大西兵。
    民軍如同決堤的洪水,從山坡上蜂擁而下,不顧傷亡地衝向糧隊。他們沒有章法,全憑一股血氣。
    一個少年握著柴刀,嚎叫著撲向一名大西騎兵,竟硬生生將馬腿砍斷,在墜馬的士兵驚愕的目光中,將柴刀捅進了他的胸膛,自己也隨即被旁邊的長槍刺穿。
    戰鬥短暫而慘烈。大西軍雖然裝備較好,但在狹窄的地形被分割,加上士氣低落,很快陷入各自為戰的境地。
    糧車被點燃,濃煙滾滾。王哨總在砍翻了三個衝到他麵前的民軍後,被一支從背後射來的冷箭穿透了脖頸,瞪大眼睛不甘地倒下。
    戰鬥很快結束,兩百多大西軍幾乎被全殲,糧食或被焚毀,或被民軍搶走。
    得手的民軍迅速抬著同伴的屍體和傷員,消失在茫茫山林之中,隻留下滿地狼藉的屍體和燃燒的糧車殘骸。等附近大西軍的援兵趕到時,早已人去山空。
    喜歡京城,我擋住了吳三桂和清軍請大家收藏:()京城,我擋住了吳三桂和清軍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