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 初入學堂 修文啟智
字數:4506 加入書籤
時光荏苒,麒麟降世的祥瑞之光仿佛還在眼前閃爍,轉眼間,陳天佑到了啟蒙的年紀。在那個對世界充滿好奇與憧憬的時刻,他踏入了啟蒙學堂的大門,開啟了一段充滿未知與驚喜的修文之旅。
啟蒙學堂位於渡慕寨的中心位置,是一座古樸而莊重的建築。木質的結構散發著淡淡的木香,仿佛在訴說著歲月的故事。學堂的大門寬闊而厚重,上麵雕刻著精美的圖案,寓意著知識的傳承與希望的延續。走進學堂,首先映入眼簾的是一個寬敞的庭院,庭院中種滿了各種花草樹木,四季都有不同的景致。春天,櫻花盛開,粉色的花瓣如雪花般飄落,仿佛給庭院鋪上了一層夢幻的地毯;夏天,綠樹成蔭,蟬鳴陣陣,孩子們在樹下乘涼、嬉戲,感受著大自然的生機與活力;秋天,楓葉如火,銀杏金黃,庭院仿佛被打翻了調色盤,充滿了詩意;冬天,梅花傲雪綻放,淡雅的香氣彌漫在空氣中,給寒冷的冬日增添了一絲溫暖。
學堂的夫子是一位年過半百的老者,名叫周銘。他身材清瘦,麵容和藹,眼神中透著睿智與溫和。陳夫子飽讀詩書,對儒家經典有著深刻的理解和獨到的見解。他不僅知識淵博,而且教學方法獨特,善於引導學生思考問題,激發他們的學習興趣。他常說:“讀書之道,在於用心體悟,而非死記硬背。隻有理解了書中的道理,才能真正將知識化為己用。”
陳天佑第一次見到陳夫子時,心中既緊張又興奮。他恭敬地向夫子行了拜師禮,心中充滿了對知識的渴望。陳夫子微笑著看著他,眼中滿是期許,輕輕拍了拍他的肩膀,說道:“孩子,從今天起,你便踏上了求知的道路。這一路上,或許會有困難,或許會有挫折,但隻要你堅持不懈,定能收獲知識的果實。” 陳天佑用力地點了點頭,那一刻,他仿佛看到了一個全新的世界在他麵前徐徐展開。
清晨的陽光透過學堂雕花的窗欞灑在課桌上,陳天佑早早地來到學堂,和新認識的小夥伴們坐在略顯陳舊卻被擦拭得一塵不染的木桌前,等待著一天的課程開始。當陳夫子手持戒尺,步伐穩健地走進教室時,原本還嘰嘰喳喳的課堂瞬間安靜下來,隻聽見此起彼伏的呼吸聲。
“今日,我們繼續研讀《三字經》。” 陳夫子的聲音不高不低,卻清晰地傳入每個孩子耳中。他輕輕翻開書卷,目光掃過眾人,“‘融四歲,能讓梨。弟於長,宜先知。’此句說的是孔融四歲便能懂得謙讓兄長,將大梨讓給他人。那你們說說,在生活中,謙讓又有何益處呢?”
教室裏先是一片寂靜,孩子們你看看我,我看看你,都有些怯生生的。過了一會兒,一個胖乎乎的小男孩舉起手,聲音洪亮地說:“夫子,我知道!上次我和弟弟分糕點,我把大的給他,他可開心了,還抱著我親了一口!” 惹得全班同學都笑了起來。
陳天佑也跟著笑了笑,隨後他認真思考起來,緩緩舉起手:“夫子,我覺得謙讓能讓大家都開心。就像我們在庭院裏玩耍,要是都爭著玩同一個玩具,肯定會吵架。但如果互相謙讓,就能一起玩得很愉快,還能交到更多的朋友。”
陳夫子滿意地點點頭,眼中滿是讚賞:“天佑說得極是。謙讓不僅能讓人與人之間的關係更加和睦,還能體現一個人的品德。這品德,便是立身之本啊。” 說著,夫子又給大家講起了曆史上因謙讓而成就佳話的故事,從泰伯讓王位成就吳國霸業,到藺相如謙讓廉頗將相和,孩子們都聽得入迷,小小的心中種下了美德的種子。
在學習《百家姓》時,陳夫子突發奇想,讓孩子們玩起了 “姓氏接龍” 的遊戲。他先說出 “趙錢孫李”,接著指定一個孩子繼續接下去。當接龍到陳天佑時,他略一思索,快速說道:“陳衛蔣沈韓!” 其他孩子先是一愣,隨後紛紛鼓掌叫好。陳夫子笑著說:“天佑反應機敏,不錯不錯。這《百家姓》雖隻是姓氏羅列,但其中也藏著學問。你們可知道,這些姓氏大多是如何而來的?”
孩子們都搖了搖頭,眼中滿是好奇。陳夫子便從遠古時期的部落圖騰講起,說到黃帝、炎帝的姓氏,再講到分封製下因封地而得姓,又聯係到身邊同學的姓氏,將枯燥的姓氏知識講得妙趣橫生。陳天佑聽得聚精會神,手中無意識地在桌麵上比劃著,心中暗自驚歎:原來這簡簡單單的姓氏背後,竟有如此深厚的淵源。
除了經典誦讀,算術課也是讓陳天佑既頭疼又著迷的課程。有一次,陳夫子出了一道難題:“有一筐蘋果,若分給三個孩子,還剩兩個;若分給五個孩子,還剩三個。問這筐蘋果最少有多少個?” 孩子們都皺起眉頭,有的在紙上寫寫畫畫,有的嘴裏小聲嘟囔著計算。
陳天佑托著下巴,絞盡腦汁地思考。他嚐試著用不同的數字去代入計算,可試了好幾個都不對。正當他有些氣餒時,突然想起之前學過的倍數知識,眼睛一亮,又重新算了起來。過了許久,他興奮地站起來:“夫子,我算出來了!是八個!三個孩子每人分兩個,剩下兩個;五個孩子每人分一個,剩下三個!”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陳夫子欣慰地笑了:“天佑聰慧,能舉一反三,這正是學習算術的關鍵。算術之道,在於靈活運用,切不可死板。” 得到夫子的誇獎,陳天佑的臉上洋溢著自豪的笑容,對算術的興趣也愈發濃厚。
書法課上,陳天佑的專注程度更是達到了極致。他深知自己初學時字寫得歪歪扭扭,於是每天都會比別人多花一個時辰練習。一開始,他的手腕總是不聽使喚,毛筆在宣紙上留下的線條歪歪扭扭,墨水還常常暈染開來,把紙張弄得髒兮兮的。但他從不抱怨,隻是默默地一遍又一遍地臨摹。
有一天,他正在練習 “人” 字,怎麽寫都寫不出那種剛勁有力的感覺。陳夫子走到他身邊,握住他的手,輕聲說道:“執筆要穩,運筆要緩,心中想著筆畫的走勢,方能寫出神韻。” 在夫子的指導下,陳天佑靜下心來,按照夫子說的方法重新書寫。這一次,筆下的 “人” 字雖然還不夠完美,但已有了幾分挺拔的姿態。
隨著時間的推移,陳天佑的書法進步明顯。他寫的 “永” 字八法,每一筆都有了自己的韻味。學堂舉辦書法展覽時,他的作品被掛在了顯眼的位置,引得同學們紛紛駐足欣賞,連陳夫子都忍不住讚歎:“天佑在書法上頗具天賦,且勤奮刻苦,假以時日,必有所成。”
繪畫課則是陳天佑釋放想象力的天地。他常常盯著窗外的景色出神,將看到的一切都記在心裏,然後在畫紙上重現。有一次,他畫了一幅《渡慕寨的四季》,春天是庭院中盛開的櫻花,花瓣隨風飄舞;夏天是寨子裏的小溪,孩子們在水中嬉戲;秋天是金黃的稻田,農民伯伯忙碌收割;冬天是覆蓋著白雪的屋頂,炊煙嫋嫋升起。
這幅畫被陳夫子拿到課堂上展示,夫子說:“天佑的畫,不僅畫出了景色,更畫出了情感。你們看,這櫻花仿佛在風中輕語,這溪水仿佛在歡快流淌。繪畫,就是要用畫筆表達內心的世界。” 同學們都投來羨慕的目光,陳天佑也因此更加熱愛繪畫,他幻想著有一天,能用畫筆描繪出更多精彩的世界。
在學堂的日子裏,陳天佑還經曆了許多有趣的事情。一次課間休息,他和小夥伴們在庭院裏玩捉迷藏。他躲在一棵大樹後麵,卻意外發現了一個鳥巢。他小心翼翼地觀察著,生怕驚擾到巢中的小鳥。這時,陳夫子也走了過來,和他一起觀察小鳥,還給他講解了許多關於鳥類的知識。
還有一次,學堂組織孩子們去郊外踏青。他們走在鄉間的小路上,聞著泥土的芬芳,看著田野裏的莊稼。陳夫子邊走邊給大家講解農作物的生長過程,從播種到收獲,每一個環節都講得細致入微。陳天佑蹲在田埂上,仔細觀察著嫩綠的麥苗,心中對大自然的神奇充滿了敬畏。
在學習 “天文地理” 知識時,陳夫子為了讓孩子們更好地理解,特意在夜晚組織了一場觀星活動。孩子們帶著小板凳,坐在庭院中,仰望著璀璨的星空。陳夫子指著天空,一一介紹著各個星座:“那是北鬥七星,形狀如同一個勺子,古人常用它來辨別方向;那是牛郎星和織女星,它們之間有著一個美麗的傳說……”
陳天佑聽得入神,眼睛一眨不眨地盯著星空。他想象著牛郎織女在星空中相會的場景,心中充滿了浪漫的幻想。回到家後,他還特意畫了一幅星空圖,將自己看到的和想象的都畫了上去。
隨著學習的深入,陳天佑和同學們之間的競爭也逐漸激烈起來。學堂每個月都會進行一次小考,檢驗大家的學習成果。在一次小考中,陳天佑因為粗心大意,在一道簡單的算術題上出了錯,成績沒有達到自己的預期。他難過地趴在桌子上,眼淚在眼眶裏打轉。
陳夫子發現了他的情緒,把他叫到一旁,語重心長地說:“天佑,一次考試的失利並不可怕,可怕的是失去信心。你要從錯誤中吸取教訓,明白自己的不足在哪裏。記住,學習是一場漫長的旅程,途中難免會有坎坷,但隻要堅持下去,終會到達成功的彼岸。”
陳天佑抬起頭,看著夫子和藹的麵容,堅定地點了點頭。從那以後,他變得更加細心,每次做完題都會認真檢查。在下一次考試中,他憑借紮實的知識和細心的態度,取得了優異的成績。
在啟蒙學堂的日子裏,陳天佑如同一棵茁壯成長的幼苗,盡情地汲取著知識的養分。他對這個全新的知識世界充滿了好奇與憧憬,迫不及待地想要探索更多的奧秘,而這,僅僅隻是他求知之路的開始 。
喜歡筆架叉將軍請大家收藏:()筆架叉將軍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