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章 討論策略 論兵智慧
字數:3254 加入書籤
在一個陽光明媚的午後,陳天佑與他的好友們相約來到渡慕寨後的山林間。這裏綠樹成蔭,微風拂麵,帶來陣陣涼爽。他們圍坐在一片空曠的草地上,中間擺放著一個簡易的沙盤,一場激烈的軍事策略討論即將在這裏展開。
陳天佑率先開口,他指著沙盤上的地形說道:“諸位,如今我們假設身處一場戰爭之中,敵軍占據著這座易守難攻的城池,而我們的任務是要攻克它。我認為,我們首先要了解敵軍的兵力部署和防禦弱點。就像《孫子兵法》中所說‘知己知彼,百戰不殆’,隻有做到這一點,我們才能製定出有效的戰略。” 話音剛落,林間的鳥兒突然撲棱棱飛起,仿佛也被這嚴肅的氛圍驚動。
周宇點頭表示讚同,伸手撥弄著沙盤上代表敵軍的小旗,目光緊鎖城池模型:“天佑所言極是。不過這偵察行動可得講究技巧。我們可以讓偵察兵分成三組,喬裝成樵夫、商販和流民。樵夫組沿著城池西側的山路活動,借著砍柴的幌子觀察山上的防禦工事;商販組在東城門附近擺攤,用貨物交易的機會打探城內的糧草儲備;流民組則在南門外徘徊,留意敵軍的換崗規律和巡邏路線。” 他說著,拿起一根細樹枝在沙盤上劃出三條隱秘的路線,“而且偵察兵之間要用特殊的暗號傳遞消息,比如用不同的鳥鳴聲代表不同的情況,這樣就算被敵軍抓住,也不會暴露重要情報。” 說到這裏,周宇突然模仿了一聲布穀鳥的鳴叫,惹得眾人會心一笑,緊張的氣氛也稍稍緩和。
陳昊伸手從背包裏掏出一本泛黃的古籍,翻到夾著枯葉書簽的一頁,書頁間還夾雜著幾片幹枯的草藥,仿佛訴說著過往戰爭的艱辛。“後勤補給這塊,我最近研究了不少古代戰例。咱們可以在距離城池二十裏的山穀建立中轉站,那裏地勢隱蔽,易守難攻。用馬車運送糧草時,每隔五裏設置一個接應點,每個接應點安排一隊輕騎兵巡邏。” 他在沙盤上擺放幾個小木片當作中轉站和接應點,“但運輸路線不能一成不變,每隔三天就換一條路,還要在沿途布置暗哨,防止敵軍偷襲。對了,我們還得訓練專門的騾馬隊,這些牲畜比馬車更適應複雜地形,關鍵時刻能保障緊急物資的運輸。” 陳昊邊說邊用樹枝在沙盤旁畫出騾馬隊可能經過的崎嶇山路,仿佛能看到那些馱著糧草的騾馬在山間艱難前行的模樣。
林悅摘下一朵野花,輕輕別在沙盤邊緣當作標記,眼神中透著靈動:“心理戰術方麵,我們可以利用敵軍內部的矛盾。假設城中守軍分為兩派,一派是本地招募的士兵,另一派是外地調來的精銳。我們可以偽造幾封密信,假裝是敵軍將領之間互相猜忌的信件,通過我們安插的內線,故意讓這些信件落入敵軍手中。同時,在城外張貼告示,承諾隻要本地士兵投降,不僅既往不咎,還會給予土地和財物。這樣說不定能從內部瓦解敵軍。” 她眼中閃爍著狡黠的光芒,“而且夜間製造假象時,我們可以在不同方向點燃篝火,用稻草人穿上士兵的衣服,在火光中來回晃動,再安排幾個擅長口技的士兵模仿軍隊調動的聲音,讓敵軍摸不清我們的真實意圖。” 林悅說著,還伸手比劃著稻草人晃動的樣子,仿佛那詭異的火光已經在眼前搖曳。
這時,一陣山風呼嘯而過,卷起地上的枯葉在空中盤旋。陳天佑看著被風吹得有些淩亂的沙盤,心中卻越發清晰。他沉思片刻,說道:“我認為我們可以采用聲東擊西的戰術。先派一支小部隊在城池的正麵發動佯攻,吸引敵軍的主力部隊前往防守。而我們的主力部隊則繞到城池的後方,從敵軍防守薄弱的地方發起突襲。這樣,我們就有可能在敵軍來不及反應的情況下,一舉攻克城池 。”
周宇皺著眉頭,在沙盤上模擬部隊調動,手指在沙盤上快速移動,仿佛真的在指揮千軍萬馬:“這個戰術雖然巧妙,但實施起來困難重重。佯攻部隊的指揮官必須經驗豐富,能準確把握進攻節奏。我推薦讓張猛帶隊,他性格勇猛,善於隨機應變。不過敵軍肯定會在城牆上布置大量弓箭手,我們得給佯攻部隊配備盾牌手和雲梯兵。盾牌手組成方陣,掩護雲梯兵靠近城牆,同時安排神箭手在遠處壓製城牆上的敵軍。” 周宇邊說邊在沙盤上擺放代表不同兵種的小物件,盾牌手、雲梯兵、神箭手,陣型逐漸成型。
陳昊補充道:“主力部隊繞後時,要避開敵軍的巡邏路線。我們可以利用夜間行軍,讓士兵們用布條纏住馬蹄,避免發出聲響。但萬一遇到敵軍的暗哨,就必須快速解決,不能讓消息傳出去。我建議主力部隊裏安排一支由死士組成的先鋒小隊,他們負責清除沿途障礙和敵軍暗哨。” 陳昊的聲音低沉而堅定,仿佛已經看到了那些死士在黑暗中潛行的身影。
林悅拿起幾顆小石子當作敵軍的伏兵,神情嚴肅地說道:“我們還得考慮敵軍的反製措施。如果敵軍識破我們的聲東擊西,在主力部隊繞後時設下埋伏怎麽辦?我們可以在主力部隊後方安排一支預備隊,一旦發現敵軍有埋伏,預備隊就從側翼包抄,打亂敵軍部署。而且佯攻部隊在撤退時,要故意留下一些物資和傷兵,讓敵軍以為我們是倉皇逃竄,從而放鬆警惕。” 林悅將小石子在沙盤上擺成埋伏的陣型,又安排了代表預備隊的物件在側翼待命。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針對這些擔憂和建議,陳天佑和夥伴們又進行了深入的討論。他們開始詳細規劃每個環節的具體時間節點,比如偵察兵何時出發,後勤補給車隊何時到達中轉站。陳昊根據古籍中的記載,計算著不同地形下騾馬隊和馬車的行進速度,確保物資運輸的時效性。周宇則仔細研究著沙盤上的地形,為佯攻部隊規劃出最佳的進攻和撤退路線,甚至考慮到了不同天氣狀況對行軍的影響。
他們還模擬了敵軍可能采取的十幾種應對方式,並一一製定了相應的應對措施。若敵軍加強城池後方防守,就改為水陸並進。林悅提出可以利用附近的河流,打造簡易的戰船,讓水軍從水路發起進攻,與陸地部隊形成夾擊之勢。陳昊則補充說要提前勘察河流的水位和流速,確保戰船能夠順利航行。若敵軍分散兵力搜索主力部隊,就將計就計設下陷阱。周宇建議在主力部隊可能經過的地方挖掘壕溝,鋪上尖刺,再安排士兵在周圍埋伏,等敵軍進入陷阱後一舉殲滅。
在討論過程中,大家還不時拿出紙筆,記錄下關鍵要點和突發的靈感。陳天佑的筆記本上密密麻麻地寫滿了各種數據和戰術要點,旁邊還畫著一些簡易的示意圖。林悅則用野花和樹枝在地上擺出不同的陣型,與大家探討其優缺點。
時間在激烈的討論中悄然流逝,陽光漸漸變得柔和,在眾人身上灑下金色的光芒。他們卻渾然不覺,依舊沉浸在軍事策略的世界裏。每一個觀點的提出,都引發了一場熱烈的討論;每一個問題的解決,都讓他們離完美的作戰計劃更近一步。
這場軍事策略討論持續了整整一個下午,直到夕陽西下,天邊泛起絢麗的晚霞,他們才意猶未盡地結束了討論。通過這次討論,陳天佑和他的夥伴們不僅加深了對兵法的理解,還鍛煉了自己的戰略思維和團隊協作能力。他們帶著滿滿的收獲,期待著下一次的討論,繼續在軍事知識的海洋中探索前行 。
喜歡筆架叉將軍請大家收藏:()筆架叉將軍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