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章 行軍布陣 排兵布局
字數:3524 加入書籤
在深入研究兵書和分析戰例之後,陳天佑對行軍布陣產生了濃厚的興趣,他渴望掌握這門藝術,以便在未來的戰爭中能夠靈活指揮,克敵製勝。
陳天佑開始係統地學習行軍布陣的方法,他仔細研究各種陣型的特點和用途。黎明破曉,薄霧還籠罩著庭院,陳天佑已坐在書房,案頭堆滿泛黃的兵書。他的手指反複摩挲著《孫子兵法》中關於陣型的篇章,燭火在書頁上投下搖曳的光影,將 “凡治眾如治寡,分數是也;鬥眾如鬥寡,形名是也” 的字句映得忽明忽暗。窗外的蟬鳴聲一陣緊似一陣,夏日的燥熱仿佛也無法驅散他眼中的專注。
他先鑽研方陣。為了真正理解方陣整齊嚴密、防禦性強的特點,陳天佑召集家中的仆人,讓他們手持木盾和竹矛,在寬敞的校場上排列成方陣。烈日當空,校場的地麵被曬得滾燙,仆人們起初動作淩亂,盾牌碰撞聲雜亂無章。陳天佑眉頭緊皺,親自下場,手把手調整每個人的站位,糾正他們持盾的角度和步伐的節奏。汗水順著他的臉頰不斷滑落,浸濕了他的衣領,可他全然不顧。有個年輕的仆人總是掌握不好步伐,導致整個方陣出現卡頓,陳天佑耐著性子,一遍又一遍地示範,從抬腿的高度到落腳的位置,細致入微地講解。經過整整三天的訓練,當方陣終於能夠如同一堵移動的城牆般緩緩推進,盾牌相接處嚴絲合縫時,陳天佑的衣衫早已被汗水浸透,但眼中卻閃爍著興奮的光芒。此時,夕陽的餘暉灑在校場上,為這凝聚著心血的方陣鍍上了一層金色的光芒。
接著是圓陣。一個月圓之夜,月光如水灑在校場,陳天佑指揮仆人們圍成圓陣。突然,他安排事先藏好的家奴扮作敵軍,從不同方向發起 “攻擊”。仆人們在慌亂中,圓陣差點潰散。陳天佑大聲喝止,待眾人冷靜下來,他開始詳細講解圓陣的要領:“圓陣首尾相連,如同一個堅固的堡壘,無論敵人從何處來,都要迅速傳遞信息,相互支援!” 隨後,他們又進行了數十次演練,直到仆人們能在模擬攻擊下,迅速調整位置,保持圓陣的完整性。在演練過程中,有一次模擬攻擊過於突然,一名年紀稍大的仆人被撞倒,手中的盾牌也飛了出去。陳天佑趕忙上前扶起他,查看他有無受傷,同時鼓勵大家不要慌亂,繼續保持陣型。經過這次小插曲,仆人們更加明白了團隊協作的重要性,圓陣的配合也愈發默契。
而對於錐形陣,陳天佑選擇在城外的開闊地進行試驗。他挑選出身材魁梧、動作敏捷的仆人作為前鋒,手持尖銳的木槍。一聲令下,錐形陣如離弦之箭般向前衝去。然而,由於速度過快,前鋒與後續部隊的銜接出現問題,陣型差點失控。陳天佑立刻叫停,召集眾人圍坐在一起,用樹枝在地上畫圖,分析陣型推進中速度與協調性的重要性。為了讓大家更直觀地理解,他還找來繩子,將前鋒和後續部隊象征性地連接起來,演示如何保持節奏。經過多次調整,當錐形陣能夠像一把銳利的長槍,精準地突破用草人設置的 “防線” 時,陳天佑滿意地笑了。那一刻,微風拂過開闊地,似乎也在為他們的成功喝彩。
為了更好地理解這些陣型,陳天佑常常在自家後院的沙盤中進行模擬演練。他用小木棍代表士兵,用石頭表示城池和障礙物,根據不同的地形和敵情,擺出各種陣型。有一次,他模擬的戰場是一片遍布沼澤的濕地。他將小木棍小心翼翼地擺放在沙盤上,試圖找到一條安全的行軍路線。突然,他想到可以利用圓陣的防禦性,先讓部隊圍成圓陣,緩慢試探前行。當 “偵察兵”他自己放置的標記)發現前方有大片沼澤時,陳天佑迅速調整陣型,改為分散的小隊探索,最終成功找到一條狹窄卻可行的道路。在這個過程中,他不斷思考著如何讓陣型轉換更加迅速流暢,甚至還在沙盤中設置了不同的天氣變化,觀察陣型在惡劣條件下的應對能力。
在一次演練中,他假設自己的部隊要穿越一片狹窄的山穀,而山穀兩側可能有敵人埋伏。經過思考,他決定采用長蛇陣。長蛇陣的特點是隊伍如蛇形般蜿蜒前進,能夠靈活地適應複雜的地形,而且首尾呼應,便於指揮和調度。陳天佑將士兵們分成若幹小隊,依次排列,形成長蛇狀。在前進過程中,他安排偵察兵在前方和兩側進行偵察,一旦發現敵人,立即發出信號,隊伍可以迅速做出反應,或展開防禦,或進行反擊 。就在隊伍即將走出山穀時,模擬的敵人突然從高處拋下滾石,陳天佑沉著應對,指揮長蛇陣迅速分散,尋找掩體躲避,待滾石停止後,又快速重新集結,繼續前進。
除了常見的陣型,陳天佑還對一些特殊的陣型進行了研究。例如八卦陣,這是一種由諸葛亮發明的複雜陣型,它根據八卦的原理進行布局,蘊含著深奧的哲學思想和軍事智慧。八卦陣分為八個部分,每個部分都有不同的功能和作用,相互配合,形成一個有機的整體。陳天佑為了破解八卦陣的奧秘,不僅整日泡在藏書閣中,查閱大量古籍,還四處拜訪當地的學者。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有一次,他聽聞城外的道觀中有位道長對八卦頗有研究,便帶著幹糧和水,徒步數十裏前去拜訪。道長起初不願見客,陳天佑就在道觀外跪了整整一天一夜。烈日炙烤著大地,陳天佑的嘴唇幹裂,身上的衣物也被汗水浸透又曬幹,但他的眼神卻始終堅定。道長被他的誠意打動,終於答應傳授一二。在道長的指導下,陳天佑對八卦陣有了新的認識,但他依然覺得不夠。回到家後,他在沙盤中反複推演,常常廢寢忘食。有一天深夜,家人發現書房的燈還亮著,推門一看,隻見陳天佑雙眼布滿血絲,卻興奮地大喊:“我好像明白了!” 原來,他在沙盤上通過不同顏色的石子代表八卦陣的不同方位,經過無數次排列組合,終於發現了八卦陣變化的一絲規律。那一刻,他仿佛看到了古代戰場上八卦陣變幻莫測、克敵製勝的壯觀場景。
在學習行軍布陣的過程中,陳天佑逐漸認識到,陣型的選擇和運用並不是一成不變的,而是要根據戰場的實際情況進行靈活調整。地形、氣候、敵人的兵力和戰術等因素,都會對戰局產生重要影響。因此,他在演練時,會故意設置各種複雜的情況,鍛煉自己在不同環境下製定戰略和運用陣型的能力。
有一次模擬演練,他設定的場景是在狂風呼嘯的草原上。當部隊按照預設的方陣行進時,狂風突然加大,士兵們仆人們扮演)手中的盾牌被吹得東倒西歪,陣型也開始混亂。陳天佑當機立斷,下令將方陣改為圓陣,利用圓陣的緊湊結構抵禦狂風。然而,“敵人” 卻趁著這個時機發動了突襲。陳天佑沉著應對,指揮圓陣中的士兵一部分負責防禦狂風,一部分迎擊敵人,最終成功化解危機。在這場 “戰鬥” 中,有一名仆人被狂風吹得站立不穩,險些被敵人 “擊倒”,旁邊的士兵迅速伸出援手,將他拉到身後保護起來,這一幕讓陳天佑更加深刻地體會到團隊協作在戰場上的關鍵作用。
還有一次,模擬的戰場下起了暴雨,道路泥濘不堪,部隊的行軍速度大幅下降。更糟糕的是,“敵人” 采用了奇襲戰術,從後方發起攻擊。陳天佑迅速將長蛇陣的首尾收縮,形成一個環形防禦陣型,同時安排精銳士兵組成突擊隊,從側翼迂回包抄敵人。在暴雨中,雙方展開了一場激烈的 “戰鬥”,雨水模糊了士兵們的視線,泥漿裹滿了他們的雙腳,但他們依然頑強地戰鬥著。最終陳天佑的部隊憑借靈活的陣型調整和果斷的戰術決策,取得了勝利。這場模擬演練結束後,陳天佑和仆人們都渾身濕透,疲憊不堪,但每個人的臉上都洋溢著勝利的喜悅。
隨著對行軍布陣的深入學習和實踐,陳天佑的軍事才能得到了進一步的提升。他不僅能夠熟練地運用各種陣型,還能夠根據實際情況進行創新和改進,形成自己獨特的戰術風格。他期待著有一天,能夠在真正的戰場上,運用自己所學的知識,指揮千軍萬馬,為國家和人民立下赫赫戰功 。
喜歡筆架叉將軍請大家收藏:()筆架叉將軍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