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2章 兵法推演!陳天佑預判三次伏擊

字數:3691   加入書籤

A+A-


    陳天佑得知夏寅探營逃脫的消息後,眉頭緊鎖,陷入了沉思。他深知,夏寅作為土匪中的一員悍將,此次探營必定是有備而來,而且他已經摸清了官軍的一些情況,土匪們肯定會有所行動。
    “來人,傳我命令,召集所有謀士和將領到營帳議事。” 陳天佑大聲吩咐道。
    不一會兒,營帳中便聚集了一群人,他們都是陳天佑的心腹和軍中的智囊。陳天佑將夏寅探營的事情詳細地講述了一遍,然後說道:“各位,夏寅此次探營,想必已經對我們的兵力和裝備有了一定的了解。土匪們向來狡猾,他們肯定不會善罷甘休,接下來很可能會對我們發動襲擊。我們必須提前做好準備,想出應對之策。”
    一位謀士站起身來,說道:“大人,依我之見,土匪們很可能會在我們行軍的途中設下埋伏。這南盤江流域地形複雜,山林茂密,正是打伏擊的好地方。我們必須小心謹慎,加強戒備。”
    “李謀士所言極是,但我以為,土匪大概率會選擇在我們補給線薄弱處動手!”說話的是副將趙武,他剛從後方押運糧草歸來,臉上還帶著風塵,“前日我途經鷹嘴崖,見那處可以俯瞰整條運糧道,若土匪在此設伏,我們的糧草一旦被劫,軍心必亂!”
    話音剛落,另一位年輕謀士周顯搖了搖頭:“趙將軍顧慮不無道理,可夏寅此人我早有耳聞,他最擅長聲東擊西。當年他偷襲青溪縣時,便是先假意襲擾糧道,實則主力圍攻縣城。依我看,他定會選一處看似不重要的隘口設伏,引誘我軍分兵救援,再趁虛攻打主營。”
    營帳內頓時爭論起來,有的讚同趙武的糧道之說,有的支持周顯的聲東擊西之論,還有人提出應固守待援,等後續兵力集結後再進軍。陳天佑沒有插話,隻是伸手將桌上的油燈往地圖方向挪了挪,指尖在南盤江流域的山川河流上緩緩滑動。
    他忽然想起三年前圍剿黃風寨的經曆,當時自己便是因為低估了對方對地形的熟悉程度,在類似葫蘆穀的地形中中伏,折損了三百精兵。那次的教訓讓他刻骨銘心——土匪作戰從不講章法,卻最善利用天時地利,而且夏寅作為匪首中少有的讀過兵書的人,必然會將地形優勢發揮到極致。
    “都靜一靜。”陳天佑的聲音不大,卻帶著不容置疑的威嚴,營帳內瞬間安靜下來。他指著地圖上一處支流交匯處:“趙將軍擔心糧道沒錯,但鷹嘴崖雖險,卻離我軍主營太近,土匪若在此設伏,一旦不能速勝,必遭我軍反包圍,夏寅不會犯這種低級錯誤。”
    接著他又看向周顯:“聲東擊西之策雖妙,但夏寅剛探營逃脫,必然急於立功證明自己,他需要一場實打實的勝仗來穩固匪眾軍心,絕不會用過於迂回的戰術。”
    陳天佑的手指重重敲在三個點位上,目光掃過眾人:“我認為,土匪們最有可能在這三個地方設伏。”他先指向西側:“第一個地方是葫蘆穀。這裏地勢險要,兩邊都是高山,中間是一條狹窄的山穀,易守難攻。更重要的是,穀中那片亂石灘可以隱藏千餘人馬,而且穀口的酸棗林能遮擋視線,我們行軍時很難發現埋伏。土匪們可以在山穀兩側的山上埋伏,等我們進入山穀後,便居高臨下地發動攻擊,我們將陷入進退兩難的境地。”
    眾人順著他的手指看去,隻見葫蘆穀形如倒掛的葫蘆,入口狹窄,內部卻頗為寬敞,確實是伏擊的絕佳之地。趙武摸了摸下巴,點頭道:“大人說得對,我上次路過時,還見穀內有新鮮的篝火痕跡,當時以為是獵戶留下的,現在想來恐怕是土匪踩點留下的。”
    “第二個地方是落馬坡。”陳天佑的手指移向東北方向,“這裏道路崎嶇,馬匹行走困難。你們看這處彎道,外側是懸崖,內側是陡坡,土匪隻需在彎道處設置幾棵攔路的枯樹,我們的隊伍就會被迫減速。他們可以在這裏埋設絆馬索,或者從陡坡上推下滾木礌石,一旦我們的馬匹被絆倒,士兵們就會暴露在敵人的攻擊之下,而且我們的行動也會受到極大的阻礙。更關鍵的是,落馬坡後方是一片沼澤,即便我們想撤退,也無處可退。”
    周顯湊近地圖細看,隨即恍然大悟:“難怪大人說這裏危險,原來退路早已被地形封死,這是要將我們逼入絕境啊!”
    “第三個地方是黑風嶺。”陳天佑的語氣愈發凝重,“這裏山高林密,是土匪們的老巢之一。更重要的是,嶺上有一處天然的了望塔,能看清方圓十裏的動靜。他們對這裏的地形非常熟悉,而且在嶺上設置了許多暗哨和陷阱。我派人探查過,嶺上的陷阱不僅有尖刀坑,還有翻板陷阱,甚至埋設了硫磺火罐,一旦觸發便會燃起大火。如果我們貿然進攻,很可能會中了他們的埋伏,陷入重重包圍之中。”
    眾人聽了陳天佑的分析,再結合各自掌握的信息,都不禁點頭表示讚同。趙武感慨道:“大人果然深思熟慮,連硫磺火罐這種細節都查到了,我等自愧不如。”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大人,既然我們已經知道了土匪們可能設伏的地點,那我們該如何應對呢?”一位將領問道。
    陳天佑微微一笑,說道:“我已經有了應對之策。對於葫蘆穀,我們可以先派一支小部隊作為誘餌,讓他們攜帶少量輜重,故意裝作戒備鬆懈的樣子進入山穀。土匪們看到我們的小部隊進入山穀後,肯定會發動攻擊。這時,我們提前埋伏在穀外的主力部隊就可以從兩側的山上迂回包抄,同時派一隊弓箭手封鎖穀口,將土匪們一網打盡。”
    “對於落馬坡,我們可以在行軍前派五十名熟悉地形的獵戶出身的士兵提前去探查道路,清除陷阱和絆馬索。同時,讓前鋒部隊攜帶盾牌和砍刀,遇到攔路的枯樹立即清理。行軍時,讓士兵們牽著馬匹,緩慢前進,每走三十步便派斥候探查路麵。一旦發現土匪的蹤跡,前鋒部隊立即列盾防禦,騎兵從兩側包抄,不給他們喘息的機會。”
    “對於黑風嶺,我們不能強攻,隻能智取。我已經安排了三名身手矯健的斥候,今夜就潛入黑風嶺,摸清土匪們的兵力部署和陷阱位置。然後,我們再製定詳細的作戰計劃,利用夜色的掩護,悄悄接近黑風嶺。進攻時,先派一隊士兵用濕柴製造濃煙,熏擾了望塔的哨兵,再集中火力攻打他們的薄弱環節——西坡的山寨門,那裏是他們的糧草囤積地,一旦攻破,土匪必亂,我們便可直搗他們的老巢。”
    眾人聽了陳天佑的應對之策,都紛紛表示讚歎。他們沒想到陳天佑不僅精準預判了伏擊地點,連每個環節的應對都考慮得如此周全。
    “好了,大家都回去準備吧。按照我們剛才討論的計劃,各自做好自己的工作。記住,一定要小心謹慎,不可掉以輕心。” 陳天佑最後說道。
    眾人領命而去,營帳中隻剩下陳天佑一人。他看著地圖,心中默默地祈禱著,希望自己的預判是正確的,能夠順利地完成這次剿匪任務。
    然而,陳天佑知道,戰爭是殘酷的,充滿了不確定性。即使他已經做好了充分的準備,也不能保證萬無一失。他必須時刻保持警惕,根據戰場的實際情況,靈活調整作戰計劃。
    就在陳天佑準備按照自己的預判,提前布局,應對即將到來的戰鬥時,一名士兵匆匆跑進營帳,報告說:“大人,外麵有一個自稱方傑的土匪前來叫陣,口出狂言,辱罵大人。”
    陳天佑聽後,臉色頓時變得陰沉起來。他沒想到,土匪們竟然如此囂張,敢主動前來叫陣。他心中暗自冷笑,心想:“既然你們送上門來,那就別怪我不客氣了。”
    陳天佑會如何應對方傑的叫陣呢?在接下來的戰鬥中,官軍又能否順利地突破土匪們的埋伏呢?請看下集《方傑叫陣!陣前辱罵激天佑》。
    喜歡筆架叉將軍請大家收藏:()筆架叉將軍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