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9章 撕裂的權杖與意識邊疆

字數:5150   加入書籤

A+A-


    瑞士阿爾卑斯山穀的寒風,吹不散“雪絨花聖所”地下彌漫的焦糊味和神經抑製劑的刺鼻氣息。陳剛站在一片狼藉的“神經方舟聖殿”中央,腳下是斷裂的神經導管和冷卻液混合的粘稠液體。十二名“熵減協會”高層癱在擔架上,身體間歇性抽搐,空洞的眼神倒映著破碎的屏幕藍光。他們被強行中斷的意識上傳,如同被撕成兩半的靈魂,既無法抵達虛擬的“方舟”,也無法完整回歸殘破的肉體,成為意識犯罪最觸目驚心的活體證據。“繭中人”胚胎在培養艙中緩緩沉浮,失去了密鑰的引導,它隻是一個昂貴而危險的生物標本。然而,清算遠未結束。餘黨仍在逃,技術仍在擴散,而法律,正掙紮著為這片意識的廢墟劃定邊界。
    戰場一:追獵“撕裂者”與數字權杖
    意識撕裂者的“神經地圖”:
    醫療數據即證據: 陳剛親自監督對12名高層進行全麵的神經功能評估fri、dti、高密度腦電圖)。結果令人心驚:    前額葉與邊緣係統情緒、本能)的連接異常增強,導致其行為在清醒時表現出不可預測的攻擊性或極度冷漠。
    最關鍵的是:其海馬體記憶存儲)中,殘留著大量與“熵減協會”秘密指令、資金轉移路徑、未暴露成員身份相關的記憶碎片神經編碼!這些碎片如同藏寶圖的殘片,雖混亂卻蘊含關鍵信息。
    司法神經解碼令: 陳剛推動跨國司法機構簽發“重大組織犯罪關鍵嫌疑人殘留神經記憶提取授權”。在嚴格倫理監督和醫療保護下,技術團隊利用侵入性最低的經顱磁刺激ts)結合機器學習算法,定向激活其海馬體中與“熵減協會”相關的特定神經簇,捕捉釋放出的、攜帶記憶碎片的異常腦電波模式。
    “權杖”的電子足跡:
    從“聖殿”控製台搶救出的未完全損毀硬盤中,數據恢複組發現一個名為【權杖交接協議】的加密文件。破解後顯示:
    協會在“神經方舟”計劃啟動前,已預設了“意識上傳失敗中斷”的應急預案。
    核心數字資產加密數字貨幣錢包密鑰、未暴露的離岸公司控製權、全球剩餘“淨心劑”庫存坐標)的終極控製權,並未上傳,而是分散加密存儲在三個物理“信標”中。
    信標激活指令:需協會幸存的“七人理事會”中任意三人,在特定時間窗口,通過植入體內的生物芯片向信標發送動態量子密鑰。
    “信標”的物理狩獵:
    結合從高層神經記憶中提取的碎片提及“深海”、“冰川”、“地磁異常點”),以及“聖殿”服務器殘留的、最後一次信標狀態同步的微弱信號特征低頻地磁脈衝)。
    調動全球海洋監測浮標、極地科考站地磁儀及地質勘探衛星數據,篩查近期異常地磁信號源。鎖定三個位於馬裏亞納海溝邊緣、南極冰蓋某深鑽孔、以及西伯利亞永久凍土帶無人區的信號源!
    突擊隊同步行動,在極端環境下成功回收三個偽裝成地質監測儀的鈦合金“信標”罐體。
    “理事會”的電子圍獵:
    已知七人理事會成員:4人在“聖殿”被俘意識撕裂),2人死於前期行動。僅剩1人在逃代號“渡鴉”,非陸振聲,是繼承代號的新核心)。
    “渡鴉”的生物信號: 通過審訊被俘高層利用其殘留記憶中對“渡鴉”的恐懼情緒,誘導相關神經簇激活),結合“淨心劑”特有的“化學光痕”代謝通路特征,建立“渡鴉”可能的生物信號模型體味分子特征、基礎代謝率異常等)。
    全球“光痕”天網: 升級部署在全球重點城市的“化學光痕”傳感器網絡,增加對“渡鴉”生物信號模型的實時比對功能。同時,接入國際機場、港口、跨境列車的生物特征快速篩查係統以反恐名義),設置“渡鴉”信號預警。
    “權杖”誘餌行動: 技術組模擬被俘高層體內生物芯片的信號特征已從醫療掃描中獲取),偽造一個“理事會成員請求激活信標”的量子密鑰信號,定向發送至“渡鴉”可能藏匿的區域東南亞某加密通訊樞紐)。一旦“渡鴉”響應信號進行密鑰交互或轉移資產,其物理位置和數字路徑將徹底暴露!
    戰場二:胚胎的法庭——法律邊疆的拓荒者
    “繭中人”胚胎被轉移至最高生物安全級別的國際神經倫理研究機構ineri)。它非人非物,卻承載著滔天罪行與科技倫理的終極拷問。陳剛作為首席檢察官,麵臨前所未有的司法挑戰。
    法律地位的迷霧:
    胚胎是否具有“人”的法律主體資格?其基因源自被掠奪的“普羅米修斯7”,意識載體功能被強行賦予,從未擁有自我意識。
    它是犯罪工具?受害者?還是獨特的“生物證物”?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誰有權決定其命運?銷毀?無限期封存?還是嚐試賦予其“新生”?
    跨國特別法庭的博弈:
    在聯合國框架下,成立“繭中人”胚胎處置特別國際法庭。陳剛代表控方,核心訴求:
    認定胚胎為“光痕”及“熵減協會”實施反人類罪的核心犯罪工具及產物。
    鑒於其潛在危險性萬能容器)及技術敏感性,主張在嚴格監督下予以安全解體銷毀,消除隱患,並將解體過程數據用於神經犯罪預防研究。
    辯方由國際生物倫理組織及部分科學家組成)主張:
    胚胎本身無辜,是犯罪受害者基因被掠奪、技術被濫用)。
    其作為前所未有的生物科技造物,具有極高的科研價值,特別是對意識起源和神經接口安全的研究。
    提議由ineri永久監護,在絕對安全條件下進行非侵入式研究,並探索在嚴格倫理框架下,引導其發展出獨立意識的可能性“救贖”路徑)。
    陳剛的法庭風暴:
    證據鏈衝擊: 陳剛當庭展示:
    “神經方舟聖殿”的現場錄像,顯示胚胎被作為無意識的“容器”使用。
    從“熵減協會”高層神經記憶中提取的、將其視為“工具”和“神之軀殼”的冰冷意念碎片。
    普羅米修斯原始數據中關於“受體7”作為“可編程載體”的設計文檔。
    最具衝擊力: 播放“繭中人”胚胎在“血鳴”頻率衝擊下的實時神經監測圖——其反應並非痛苦或抗拒,而是一種純粹生物電路短路般的混沌振蕩,毫無意識的火花。
    靈魂之問: “各位法官,”陳剛指向隔離艙中靜靜懸浮的胚胎,“我們爭論的,不是它‘可能’成為什麽,而是它‘被製造’來做什麽!它不是等待被點亮的燈,而是被鑄造成了一把沒有鎖孔的萬能鑰匙!一把能打開任何意識牢籠、也能被任何野心插入的鑰匙!保存它,就是保存打開潘多拉魔盒的可能性!科學的好奇心,不應淩駕於人類集體安全的底線之上!”    戰場三:李晴的歸途與星火的餘溫
    ineri的特殊病房內,李晴的康複緩慢而堅定。
    意識荒野的重建:
    “星火”神經鏡像療法: 醫療組利用全球“意識錨點”個體在危機時刻匯聚的、代表人性堅韌的神經共振圖譜“星火圖譜”),結合李晴自身殘留的神經活動特征,定製個性化的神經反饋訓練。如同在意識的廢墟上,用溫暖的星光重新勾勒路徑。
    洪學友“血印”的錨定: 將洪學友血印芯片殘留的分子振動光譜數據轉化為舒緩的聲波頻率,在治療中播放。當熟悉的頻率響起,李晴腦電波中代表創傷記憶的異常波動會顯著平複,而代表希望與意誌的區域則被激活。洪學友的犧牲,成為她意識歸航的燈塔。
    碎片化的證言:
    隨著意識恢複,李晴開始能進行片段化的回憶。在陳剛的引導和神經信號捕捉設備的輔助下,這些碎片被小心收集:
    一張模糊的、穿著深色風衣的背影疑似未被抓獲的“光痕”早期核心成員)。
    一段冰冷的聲音片段:“…‘鳳凰’的灰燼裏…不止一顆蛋…”暗示可能有其他類似“方舟”或“繭中人”的項目潛伏)。
    一種強烈的空間感:冰冷、巨大、布滿管道,並非軌道或深海,而是…地心深處?指向新的潛在威脅點)
    這些碎片無法直接形成證據鏈,卻如同黑暗中的路標,為未來的追索埋下伏筆。
    餘燼與曙光
    特別法庭的判決尚未落下。陳剛走出法庭,夕陽將他的影子拉長,投射在ineri大樓冰冷的牆麵上。大樓內,懸浮在營養液中的“繭中人”胚胎無知無覺;病房裏,李晴在星火與血印的指引下艱難跋涉;世界的角落,“渡鴉”可能正握著他未完成的權杖,蟄伏在陰影中。
    檢察官的戰場已無驚天動地的爆炸,卻更顯沉重。他手中握著的不再是槍,而是由神經記憶碎片、生物信號模型、倫理辯論稿和法律文書構成的、無形的權杖。這權杖的沉重,源於它衡量的是意識的重量、科技的紅線,以及人類在廢墟上重建精神家園的決心。星火雖已燎原,但守護這微光,防止新的野火在餘燼中複燃,是一場永不終結的守望。
    喜歡基因暗碼:血色螺旋請大家收藏:()基因暗碼:血色螺旋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