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4章 幽靈印記與神經星圖
字數:4782 加入書籤
維也納聖安娜修道院的地窖陰冷潮濕,時間仿佛在此凝固。李晴戴著增強現實目鏡,手套包裹的手指小心拂過石台上那本布滿黴斑和塵埃的皮革筆記。空氣中彌漫著陳腐紙張與濕冷岩石的氣息。這是奧托·克蘭茨的關門弟子——埃米爾·沃格爾ei voge)——留下的遺物。筆記扉頁,一行褪色的花體德文寫著:“技藝的幽靈不寄於形,而棲於形之隙縫。”
incib密碼學家和藝術史專家團隊正緊張地圍著全息工作台。筆記本身並非關鍵,關鍵是其奇特的裝訂結構——銅質搭扣並非簡單的裝飾,其內部隱藏著微縮到極致的齒輪與簧片陣列,構成一個極其複雜的三維物理密碼鎖!其拓撲結構與李晴從埃裏希戒指壓痕中逆向還原出的納米接口驚人地相似,仿佛跨越百年的呼應。
“物理拓撲就是密鑰本身,”首席密碼學家琳達·陳低語,眼神銳利,“戒指的接口是鎖孔,而這個結構…就是製造鎖孔的原型模具,或者說,是解讀‘幽靈印記’邏輯的終極羅塞塔石碑!”
李晴的目光鎖定在搭扣中央一個微小的、凹陷的星形凹槽上。“星形…”她腦中電光火石般閃過埃裏希在維也納晚宴上被“神經反向探針”觸發時,其異常腦波圖譜中某個被標記為“噪音”的、短暫而奇特的幾何特征——正是一個扭曲的七芒星!
“把埃裏希的異常腦波幾何特征,特別是那個七芒星片段,轉化為三維物理震動頻率模型!”李晴下令,“輸入這個物理鎖的模擬係統!”
技術員的手指在虛擬鍵盤上飛舞。複雜的算法將腦電波的頻率、振幅、相位信息轉化為一組精密的、具有空間維度的震動波譜。當這組“神經震動密鑰”被導入對搭扣物理鎖的模擬環境時——
“哢噠…嗒…哢噠哢噠…”
虛擬環境中,銅質搭扣內部沉睡的微型齒輪組如同被無形的幽靈之手撥動,開始緩慢、精確地齧合、旋轉!複雜的簧片陣列隨之起伏,奏響一曲塵封百年的機械序曲。幾秒鍾後,伴隨著一聲清脆的“哢嗒”聲,搭扣中央的星形凹槽底部,一塊極其微小的、刻滿蝕刻線的水晶片被內部機構輕柔地推出!
“成功了!”地窖內響起壓抑的驚呼。
水晶片被納米級掃描儀讀取。蝕刻線並非文字,而是一幅極其複雜的神經信號通路幾何圖譜!其節點、連接方式、能量流動模式,完全不同於現代神經科學的任何模型,充滿了古典的、近乎宗教象征意味的對稱與嵌套結構,中心赫然是一個被多重幾何光環環繞的七芒星!
“這不是設計圖…這是‘鑰匙’的‘模因’!”李晴的聲音帶著洞悉的寒意,“克蘭茨和沃格爾留下的‘幽靈印記’,是一種將特定的精神神經狀態固化為物理結構的技藝!埃裏希戒指上的接口,就是這種技藝的現代應用。他的異常腦波,源於‘淨心劑’深度改造後的神經通路,這本身就是一把‘鑰匙’!而這個圖譜…”她指向水晶片,“…揭示了所有可能‘適配’這種物理鎖的‘鑰匙’神經特征模板!特別是這個七芒星核心,它是‘幽靈印記’係統的‘根密鑰’!”
第二戰場:基金會的“免疫反應”與“渡鴉”
就在修道院取得突破的同時,incib對馮·克萊斯特基金會及其“神經暗礁”網絡的全球圍剿“清礁行動”)遭遇了猛烈反撲。李晴在維也納臨時指揮中心,大屏幕上的全球態勢圖閃爍著刺眼的警報。
“他們在‘排異’!”網絡行動組負責人聲音急促,“‘神經暗礁’主幹網啟動了自主防禦協議‘冥河守衛’!我們剛滲透進去的追蹤節點被快速識別、隔離、反向注入邏輯炸彈!攻擊源…高度分散,算法極其陰險,利用受害者神經接口的殘存算力作為跳板和肉盾!”
屏幕上,代表被incib控製的“暗礁”節點的綠色光點,正被代表“冥河守衛”反擊的猩紅浪潮迅速吞噬、變暗。更觸目驚心的是,一些代表受害者的灰色光點,在被猩紅浪潮掃過後,其生命體征監控數據瞬間出現劇烈波動!他們在用自己的腦力為攻擊者提供掩護!
“他們在拿受害者的神經健康當防火牆!”李晴一拳砸在控製台上,眼中怒火燃燒。這比單純的殺戮更殘忍,是對人性底線的徹底踐踏。
金融組的報告同步送達:“基金會關聯的離岸空殼網絡啟動了‘金蟬脫殼’!資金正通過數百個微型加密貨幣‘灰塵交易’dust transaction)和偽裝成藝術品nft的交易瘋狂轉移!追蹤難度指數級上升!”
然而,在混亂的數據洪流中,一個異常模式被ai捕捉到:所有核心資金和指令的最終流向,都經過一個高度加密的中繼節點,其加密簽名帶著一種獨特的、冰冷的數學美感——與修道院水晶片上那個核心七芒星的幾何特征高度吻合!
“不是埃裏希!”李晴瞬間判斷,“埃裏希的神經特征我們已有模板。這個簽名更…純粹,更冰冷,沒有‘淨心劑’殘留導致的波動雜音。是另一個人!一個精通‘幽靈印記’神經幾何學、且深度掌控‘暗礁’網絡核心權限的‘守鑰人’!代號——‘渡鴉’raven)!”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塵世傷痕:“暗礁”的具象化與“意識化石”
為了獲取“渡鴉”可能遺留的物理痕跡,李晴飛赴瑞士蘇黎世。目標:一家曾為馮·克萊斯特家族服務百年、以絕對保密著稱的私人銀行——“鵜鶘信托”。表麵理由是調查基金會可疑資金流,但李晴的真實目標,是銀行深處那個傳說中的“記憶拱頂”——存放客戶不願存於數字世界的絕對隱秘實物的保險庫。
在瑞士金融監管局的強力施壓下,銀行被迫開放了埃裏希·馮·克萊斯特名下的一個指定保險箱。厚重的合金門滑開,沒有金條,沒有證券,隻有一塊被恒溫恒濕裝置保護著的、拳頭大小、色澤深灰、內部仿佛有雲霧流轉的奇特礦石。
“這是…‘神經活性黑曜石’?”隨行的incib地質與神經材料專家震驚道,“一種理論上存在、但從未被證實的礦物!據說隻在特定地磁異常區的深層礦脈中微量存在,能極其微弱地記錄並穩定儲存接觸者的強烈神經活動印記!”
李晴戴上特製的高靈敏度神經信號讀取手套,輕輕覆蓋在礦石表麵。手套連接的屏幕瞬間爆發出刺眼的光芒!無數破碎、尖銳、充滿極致痛苦與絕望的神經信號脈衝,如同實質的尖針,刺向讀取係統!係統發出過載警報!
這不是礦石,這是一塊凝固的神經煉獄!信號特征與被“神經暗礁”榨取的裏約患者殘留數據高度一致,但強度和純度高了數個量級!
“分析殘留信號源!”李晴強忍著讀取帶來的精神不適。
技術員的聲音顫抖:“信號源鎖定…是…是多名‘淨心劑’早期實驗的深度成癮者!他們的神經活動,特別是崩潰時的極端痛苦和意識解離狀態,被這種礦石…永久性地‘拓印’下來了!就像…就像‘意識化石’!”
李晴瞬間明白了埃裏希或“渡鴉”儲存此物的用意——這是最原始的、最高純度的“人類神經痛苦樣本”!是“神經暗礁”收割的終極目標形態的參照物,更是驅動冰下“阿特拉斯”的、蘊含巨大黑暗能量的“優質燃料”!
交鋒:蘇黎世湖畔的“幾何”暗影
結束銀行調查,李晴在蘇黎世湖畔一家安靜的咖啡館短暫休整,梳理線索。夕陽將湖麵染成金色,卻驅不散她心頭的寒意。對麵長椅,一個穿著考究灰色風衣、麵容清臒、戴著一副無框眼鏡的中年男人,正專注地看著一本厚重的、書頁邊緣泛著奇特金屬光澤的書——《非歐幾裏得空間中的神經拓撲學》。他的手指修長,翻頁時動作帶著一種數學般的精確和優雅。
李晴的神經接口手環發出幾乎無法察覺的輕微震動——這是對異常神經信號被動掃描的閾值警報。她不動聲色地啟動胸針記錄儀,將感知聚焦於那個男人。沒有敵意,沒有殺氣,隻有一種極致的、冰冷的理性氣息,如同精密運行的機械。當她目光掃過他翻動書頁的左手時,瞳孔驟然收縮——在他無名指根部,有一道極其細微、幾乎與皮膚紋理融為一體的環狀壓痕!壓痕邊緣,一個微小的、尖銳的凸起結構若隱若現!
“幽靈印記”的佩戴者!渡鴉?!
就在李晴的神經信號記錄儀即將完成對其靜息狀態下神經特征的基礎建模時,男人仿佛心有所感,抬起頭。鏡片後的目光平靜地看向李晴,沒有任何波瀾,卻像兩潭深不見底的冰湖。他嘴角極其輕微地向上彎了一下,並非微笑,更像是一種確認。
他合上書,書脊上沒有任何文字,隻有一個用暗銀線勾勒出的、簡潔而完美的七芒星標誌。他站起身,將一張折疊的便簽紙放在長椅上,用一個光滑的黑色鵝卵石壓住,然後轉身,步履從容地融入湖畔散步的人群,瞬間消失不見。
李晴快步上前,拿起便簽。上麵沒有文字,隻有用銳利的筆鋒畫出的兩個幾何圖形:
一個被複雜幾何光環環繞的七芒星與水晶片圖譜核心完全一致)。
一個被從中撕裂、邊緣呈現不規則熔融痕跡的環狀結構其形態…竟與李晴指關節上的焦黑疤痕驚人相似!)。
下方,是一行冰冷的坐標——並非地球位置,而是一串複雜的、指向特定區塊鏈上某個高度加密數據塊的索引號!
“挑釁…還是邀請?”李晴攥緊便簽,指關節的疤痕在夕陽下隱隱發燙。渡鴉不僅知道她是誰,知道她在追蹤什麽,甚至…似乎知曉她疤痕的來曆和意義!這場智力博弈,已從塵世的蛛網,延伸至神經幾何學的幽暗深淵與區塊鏈的加密迷宮。冰下的“阿特拉斯”仍在低語,而它的守鑰人,已在燈火闌珊處投下冰冷的戰書。
喜歡基因暗碼:血色螺旋請大家收藏:()基因暗碼:血色螺旋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