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桃源村的“聚財碗”,貪心者必失!

字數:8133   加入書籤

A+A-


    簡介
    暴雨夜我在破廟避雨,遇見個渾身濕透的老人。我遞給他最後半塊幹糧,他竟回贈一隻破碗:“此乃‘聚財碗’,投石得金,切記不可貪心。”我回家試投石子,碗裏果然變出金塊。貪念一起,我偷偷將祖傳玉佩扔進去,碗中卻湧出血水。老人聲音在耳邊響起:“貪心不足,血債血償。”次日全村人都在傳,村頭張家一夜暴富,又一夜滿門暴斃。唯獨我因半塊幹糧活命,如今門前日日排長隊——碗裏取糧,分文不收。
    正文
    冰冷的雨鞭子似的抽打下來,天地混沌一片,隻有腳下泥濘的小路黏稠地拽著我的草鞋。風在鬼哭,卷著雨霧灌進單薄的衣衫,骨頭縫裏都滲著寒氣。天早黑透了,遠處一點模糊的光暈,像是傳說裏勾魂的燈籠,那是荒廢多年的山神廟。顧不得了,我朝著那點微光,跌跌撞撞撲了過去。
    推開那扇吱呀怪響、仿佛隨時會散架的破門,一股濃重的黴味混合著塵土和枯草腐爛的氣息撲麵而來,嗆得我直咳嗽。廟裏比外麵好不了多少,屋頂破了好幾個大洞,雨水像斷了線的珠子,毫無遮攔地砸在布滿鳥糞和厚厚積塵的神台上。神像早已麵目全非,隻剩下一團模糊的泥胎,在角落蛛網的纏繞下,更顯得陰森。
    我剛喘了口氣,借著門縫透進的一點微光,猛地瞥見神台另一邊的角落裏,蜷縮著一團黑影。是個老人!他衣衫襤褸,濕透的粗布衣緊緊貼在嶙峋的骨頭上,頭發花白散亂地貼在額頭和臉頰,水珠順著發梢不斷滴落。他抱著膝蓋,身體篩糠般抖著,嘴唇凍得烏紫,牙齒咯咯作響,眼神渾濁,茫然地望著虛空。
    我心裏咯噔一下。這荒山野嶺,破敗古廟,深更半夜……這老人是人是鬼?一股寒意順著脊梁骨爬上後頸。可他那發抖的樣子,那牙齒打顫的聲音,太真實了。我摸了摸懷裏,隻剩下最後半塊硬邦邦的雜糧餅子,是我留著明天吊命的。
    猶豫隻在片刻。我深吸一口氣,壓下心裏的恐懼,慢慢走過去,盡量放輕腳步,生怕驚擾了什麽。在他麵前蹲下,掏出那半塊餅子,遞到他眼皮底下。
    老人像是被突然出現的食物驚醒,渾濁的眼睛緩緩聚焦在我臉上,又落在那半塊餅子上。他的眼神複雜極了,有驚訝,有難以置信,最後竟慢慢浮起一層水光。他顫抖著伸出枯枝般的手,沒有立刻去接餅子,反而摸索著從懷裏掏出一個東西,塞到我手裏。
    那是一隻碗,一隻粗陶破碗,碗口缺了個小口,碗身沾滿了陳年的汙垢和幹涸的泥漿,毫不起眼。
    “拿著,娃娃……”他的聲音嘶啞得如同砂紙摩擦,“這是‘聚財碗’。投石,可得金……切記,切記啊,不可貪心!”他反複念叨著最後四個字,眼神死死盯著我,帶著一種近乎絕望的鄭重。
    說完,他不再看我,接過那半塊餅子,狼吞虎咽起來,仿佛那是世間僅有的珍寶。我握著那隻冰冷粗糙的破碗,站在原地,雨聲、風聲、老人吞咽的聲音混在一起,廟裏陰冷的氣息纏繞著我,那句“投石得金”像鬼魅的低語,在我腦子裏嗡嗡作響。
    回到我那四處漏風的茅草屋,一夜無眠。破碗就放在缺了角的木桌上,在油燈微弱的光線下,更顯得粗陋不堪。老人那雙渾濁又無比鄭重的眼睛,和他那句反複強調的“不可貪心”,總在我眼前晃動。是真是假?是瘋話還是……?
    天蒙蒙亮,我終於按捺不住。跑到屋後的小溪邊,撿了顆最普通不過的小石子,圓溜溜,帶著溪水的涼意。回到屋裏,心口怦怦直跳。我盯著那破碗,深吸一口氣,閉著眼,把石子輕輕丟了進去。
    “叮——”一聲極其輕微、卻又清晰無比的脆響。
    我猛地睜開眼!
    碗底,那顆灰撲撲的石子旁邊,赫然多出一小塊東西——黃澄澄,沉甸甸,在昏暗的光線下,散發著誘人而真實的光芒!
    金子!真的是金子!雖然不大,但足以讓我全家幾個月不用挨餓!巨大的狂喜瞬間衝垮了所有的疑慮和昨夜那點模糊的恐懼,像滾燙的岩漿瞬間流遍四肢百骸,燒得我口幹舌燥。我撲過去,一把抓起那塊小小的金塊,冰涼的觸感如此真實,沉甸甸地墜著我的心。發財了!真的發財了!老人沒騙我!這破碗真是無價之寶!
    狂喜之後,一個更熾熱、更貪婪的念頭像毒蛇一樣猛地鑽進腦海:石子能變金塊……那,要是把值錢的東西放進去呢?比如……我家傳了好幾代、壓箱底的那塊玉佩?那東西,據說是祖上當過大官時傳下來的,肯定比石子值錢多了!要是把它放進去……
    “不可貪心!”老人那嘶啞的聲音在腦子裏尖銳地響起,帶著警告。
    但這警告在眼前黃澄澄的金光和心中瘋狂滋長的貪欲麵前,顯得那麽蒼白無力。一個石子變一個金塊,一塊祖傳玉佩能變出什麽?巨大的金山?數不清的珍寶?我顫抖著手,從牆角一個破瓦罐底下,摸出那塊用破布層層包裹的玉佩。玉質溫潤,雕刻著古樸的雲紋,是陳家唯一的念想和底氣。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此刻,它在我眼中不再是祖傳的信物,而是通往潑天富貴的鑰匙!那“不可貪心”的警告,早已被貪念燒成了灰燼。我眼珠發紅,喘著粗氣,帶著一種近乎獻祭般的狂熱,將玉佩猛地投入碗中!
    玉佩落入碗底,發出“噗”的一聲悶響。
    沒有金光。沒有珍寶。
    碗底那枚玉佩周圍,猛地、毫無征兆地湧出一股粘稠、暗紅、散發著濃重鐵鏽腥味的液體!像是有生命般迅速蔓延,瞬間淹沒了玉佩,並沿著碗壁向上漫溢!
    那不是水!是血!
    濃烈的、令人作嘔的血腥味猛地炸開,充斥了整個茅屋!我胃裏一陣翻江倒海,眼前發黑,巨大的恐懼像冰冷的鐵鉗瞬間扼住了我的喉嚨,讓我無法呼吸。
    “啊——!”一聲淒厲到不似人聲的慘叫從我喉嚨裏擠出。
    “貪心不足……血債……血償……”那個嘶啞、陰冷、仿佛從地獄深處傳來的聲音,毫無征兆地在我耳邊炸響!每一個字都像冰冷的錐子,狠狠紮進我的腦髓!
    我魂飛魄散,猛地向後跌倒,撞翻了凳子,像一灘爛泥癱在冰冷的地上,渾身篩糠般抖成一團,死死盯著那隻碗。碗裏的血水不再漫溢,卻像活物一樣在玉佩周圍緩緩蠕動,那刺目的暗紅和濃烈的腥氣,無聲地嘲笑著我的愚蠢和貪婪。
    我癱瘓冰冷的地上,不知過了多久,直到屋外傳來嘈雜的人聲和驚恐的尖叫,才把我從巨大的恐懼和虛脫中勉強拉扯出來一點。我連滾帶爬地撲到門縫邊,向外窺視。
    外麵已經鬧翻了天。村裏人像炸了窩的螞蟻,臉上混雜著極度的恐懼和一種病態的興奮,三五成群,朝著村東頭湧去。
    “聽說了嗎?張老財家!天爺啊……”
    “滿門……一個沒剩!早上送柴火的王老五發現的!”
    “嘖嘖,昨兒個還聽說他家不知從哪兒得了筆橫財,置辦了滿院子的綾羅綢緞、雞鴨魚肉,那排場……嘿!這才一夜功夫!”
    “報應!肯定是幹了缺德事!那血……據說流了一院子!嚇死個人!”
    “噓!小聲點!快去看看……”
    張老財!那個仗著兒子在縣衙當差,平日裏欺男霸女、強買強占的土財主!一夜暴富……又一夜暴斃……滿門!血!
    我猛地縮回頭,背死死抵著破門板,牙齒不受控製地咯咯打架,冷汗瞬間浸透了後背單薄的衣衫。昨夜碗裏湧出的那股濃稠、暗紅的血……老人那句“貪心不足,血債血償”的詛咒……像兩條冰冷的毒蛇,死死纏住了我的脖子,越收越緊,讓我喘不過氣。
    是它!一定是它!張老財肯定也得了這“聚財碗”,他貪了!他投了比石子更值錢的東西進去!然後……他全家人的血,就填滿了那碗口……甚至流了一院子!
    我低頭看向自己那雙還在微微發抖的手。那半塊幹糧……是它,是那微不足道的半塊幹糧,買下了我這條賤命!否則,此刻倒在血泊裏,被鄉鄰議論著“報應”的,就該是我陳實一家!
    巨大的後怕和劫後餘生的慶幸像冰水混合著烈火,煎熬著我。我踉蹌著撲到牆角,劇烈地嘔吐起來,直到吐出苦澀的膽汁。
    張家的慘狀和那血腥味在村裏盤旋了好幾天,才漸漸被新的流言覆蓋。恐懼在我心底紮了根,我再也不敢看那碗一眼,用破布包了又包,塞到了床底最深的角落,仿佛那是個隨時會炸開的膿瘡。
    日子,又回到了赤貧的原點,甚至更糟。張家的事像一層驅不散的陰雲壓在心頭。地裏的苗蔫頭耷腦,收成眼見著要壞。米缸徹底見了底,刮缸底的聲音刺耳又絕望。
    這天黃昏,肚子餓得火燒火燎,前胸貼後背。我癱在門檻上,望著天邊那抹殘陽,像一塊凝固的血痂。床底下那隻碗……老人沙啞的警告……張家滿院的血……碎片般在腦子裏攪動。不可貪心……不可貪心……他反複念叨的,是警告,會不會……也是一種啟示?石子能變金子……那……糧食呢?不貪多,隻求活命呢?
    這個念頭像黑暗裏擦亮的一根火柴,微弱,卻灼燙。我幾乎是手腳並用地爬回屋裏,在床底深處摸出那個破布包。解開時,手指抖得厲害。粗陶碗靜靜躺在布上,那個缺口像一個無聲的嘲笑。我深吸一口氣,仿佛要耗盡全身力氣,從牆角米袋的夾縫裏,捏出僅剩的、最後一小撮糙米粒。米粒幹癟,少得可憐,躺在掌心,幾乎沒有分量。
    心提到了嗓子眼。我屏住呼吸,小心翼翼地將這撮米粒,抖進了那隻粗陶破碗裏。
    “嘩……”
    一聲極其細微、如同春蠶啃食桑葉般的輕響。
    沒有金光,沒有血光。
    碗底,那一小撮可憐巴巴的米粒旁邊,憑空多出了一小堆米!飽滿、幹淨,散發著新米特有的、令人心安的淡淡穀物香氣!不多不少,恰好填滿了淺淺的碗底。
    我愣住了,巨大的狂喜沒有降臨,取而代之的是一種奇異的、帶著酸楚的暖流,猛地衝上眼眶,視線瞬間模糊了。不是金山銀山,是一碗實實在在的、能救命的糧食!老人說“投石得金”,原來“金”字,也可以是活命的糧食!不可貪心……原來是要用在這上麵!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爹!娘!我們有糧了!”我捧著碗,像個孩子一樣衝出屋門,聲音哽咽嘶啞。爹娘聞聲出來,看到碗裏那淺淺一層但實實在在的新米,又驚又疑。我語無倫次地解釋著昨夜廟裏的遭遇,講那半塊餅子,講老人的警告,講張家的慘劇,講剛才這撮米的變化……爹娘聽得臉色煞白,又漸漸轉為一種難以置信的敬畏。
    “老天爺開眼啊……”娘顫抖著手去摸那米粒,眼淚撲簌簌掉下來,“是咱家心不貪,才有這活路……”
    第四章 出了名的“活命碗”
    第二天清晨,天剛蒙蒙亮。我抱著那隻粗陶碗,碗裏裝著昨夜變出來的那捧米,又走到村頭那棵老槐樹下。樹下不知何時多了個小小的土灶,支著一口豁了邊的舊鐵鍋。我把米倒進鍋裏,添上清水,點燃了柴火。
    炊煙嫋嫋升起,米香在清晨微涼的空氣裏緩緩彌漫開來。
    起初,隻有幾個早起的村人,好奇地張望。當看到我把煮得粘稠滾燙的熱粥,舀進他們帶來的破碗裏,分文不取時,驚疑和議論像水波一樣蕩開。
    “陳實?你這是……”
    “張老財家剛遭了禍,你這就……”
    我抬起頭,臉上沒有發財的得意,隻有一種近乎虔誠的平靜:“半塊餅子換的活路。這碗,叫‘活命碗’。一人一勺,管飽,不要錢。” 我的聲音不高,卻清晰地傳開,“隻求……不貪。”
    消息像長了翅膀,飛遍了桃源村,又飛向了鄰近的村落。饑餓的村民從四麵八方湧來,起初是試探,然後是震驚,最後是洶湧的感激。破廟前的空地,成了整個荒年裏唯一有熱氣的地方。長長的隊伍從清晨排到日暮,蜿蜒如一條沉默而充滿生機的河。衣衫襤褸的漢子、麵黃肌瘦的婦人、餓得哇哇直哭的孩子……一雙雙枯槁的眼睛,在接過那碗熱騰騰的稀粥時,亮起了微弱卻真實的光。
    我站在大鍋旁,重複著舀粥的動作。汗水浸透了後背,胳膊酸痛得抬不起來,可看著那長長的隊伍,看著一張張臉上短暫的安寧,心底卻前所未有地踏實。每一次,我隻在鍋裏留一碗底的米作為引子。第二天清晨,掀開鍋蓋,裏麵必然是滿滿當當、足以支撐一天的新米。不多,不少,剛好夠。
    “活命碗”的名聲越傳越遠,越傳越神。有人說那是仙家寶物,有人說陳家積了大德。各種打探、覬覦的目光也多了起來。有人想偷碗,有人想強買,甚至縣裏的師爺都派了人來“征用”。但說來也怪,無論是趁夜摸進來的賊,還是白天氣勢洶洶的官差,隻要對那碗生出半點強占或過度索求的念頭,不是莫名摔斷了腿,就是回去後暴病一場。那碗,仿佛真有自己的靈性,守護著它認可的使用方式——分享,而非獨占。
    日子在炊煙和粥香中流淌。那支沉默而漫長的隊伍,成了桃源村最獨特的風景,也成了我心中最沉重的磐石。我兌現著對那碗、對那位雨中老人的承諾:一人一勺,管飽,不貪。
    第五章 “世人隻知聚財碗,誰識活命心?
    直到有一天,一個風塵仆仆、穿著城裏時髦衣裳的年輕人擠到了隊伍最前麵。他舉著一個方方正正、發光的玩意兒對著我和那口大鍋,嘴裏興奮地嚷嚷著:“家人們!老鐵們!看到沒!傳說中的‘聚財碗’!不對不對,現在都叫‘活命碗’了!榜一大哥刷個火箭,主播今天豁出去了,親自為大家測試這碗的神奇之處!科學還是玄學?咱用事實說話!”
    他聲音洪亮,蓋過了周圍的嘈雜,帶著一種獵奇和不容置疑的興奮。人群安靜下來,無數道目光聚焦在他身上,也聚焦在他手裏那個發光的“板子”上。
    年輕人不由分說,一把奪過我手裏那隻盛著粥的粗陶碗。那碗在他手裏顯得更加破舊不堪。他得意地對著那發光板子後來我才知道那叫手機)大聲說:“看清楚了!正宗‘聚財碗’!現在,咱就給它投點‘硬貨’!看看是變金子,還是……”他嘿嘿一笑,眼神裏閃爍著貪婪和賭徒般的光芒,另一隻手迅速從口袋裏掏出一枚黃澄澄的金戒指!
    “不要!”我失聲喊道,想撲上去阻止。張家那滿院血的景象瞬間衝進腦海!
    可晚了。
    那枚金戒指,在無數道目光的注視下,在手機屏幕的直播中,劃過一道刺眼的金光,“叮”的一聲,落入了粗陶碗裏殘餘的一點稀粥中。
    刹那間,死一般的寂靜籠罩了全場。連風似乎都停了。
    一秒,兩秒……
    什麽也沒發生。戒指躺在碗底,粥水微瀾。
    年輕人臉上得意的笑容僵住了,隨即變成一種被戲耍的惱怒:“什麽玩意兒?假的?我就說……”
    他的話音戛然而止。
    一個極其蒼老、嘶啞、仿佛在空曠地底回蕩了千百年的聲音,毫無預兆地、清晰地、冰冷地,從那隻粗陶碗裏傳了出來,每一個字都像冰珠砸在每個人心頭:
    “世人……隻知聚財碗……誰識……活命心?”
    “哐當!”年輕人臉色煞白如紙,手一抖,手機和那隻粗陶碗同時掉在地上。手機屏幕瞬間碎裂,黑了下去。那隻粗陶碗,卻完好無損地在塵土裏滾了兩圈,停了下來,碗口那個小小的缺口,正對著麵如死灰的年輕人,像一隻沉默而譏誚的眼睛。
    長長的隊伍凝固了,無數雙眼睛死死盯著地上那隻碗,驚恐、敬畏、茫然……死寂無聲。隻有風吹過破廟殘破屋簷的嗚咽,像是古老歲月的歎息。
    本章節完
    喜歡【民間故事】合集請大家收藏:()【民間故事】合集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