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1章 媚珠
字數:9067 加入書籤
簡介
我是一名民俗學者,為研究一個關於神秘寶物“媚珠”的傳說,前往西南邊陲的古老村落。在探尋過程中,我不僅發現了媚珠驚人的真相——它是由女性先祖煉製、能夠吸取男性精氣卻反噬佩戴者的雙刃劍,更揭開了自己家族與這件寶物之間千絲萬縷的聯係。當媚珠重現人間,麵對貪婪與欲望,我必須做出抉擇,終結這循環往複的悲劇。
正文
那枚珠子初看並不起眼,灰撲撲的,隻在燭火搖曳間,偶爾閃過一絲詭異的流光,像活物在薄皮下呼吸。它躺在我掌心,溫潤得反常,仿佛一塊有了心跳的玉石。堂叔公渾濁的眼睛死死盯著它,枯爪般的手攥著我的手腕,力氣大得駭人。“囡囡,”他嘶啞的聲音在破舊的老屋裏摩擦,“這東西,是福是禍,咱家幾輩子都沒弄清楚…現在,歸你了…藏好,莫要示人,尤其是…”一陣劇烈的咳嗽打斷了他,他那深陷的眼窩裏,恐懼與貪戀交織,最後凝成一點混濁的光,熄滅了。
我就是這樣,在一個風雨交加的夜晚,繼承了這枚被稱為“媚珠”的物件,以及它背後那團沉重的迷霧。我叫沈清韻,一名普通的民俗學者,本以為這次回鄉探望,是最後一次見這位遠房堂叔公,卻沒想被拖進了一段家族刻意塵封的往事裏。
堂叔公下葬後,我留在那間彌漫著黴味和草藥味的老屋,整理他的遺物。關於媚珠的線索,隻存在於幾本紙頁脆黃、字跡模糊的族譜雜記,以及鄉鄰間閃爍其詞的零碎傳言裏。雜記上用一種隱晦的筆調提及,清末時,我家一位名叫沈繡娘的姑祖,曾是名動四方的繡女,更身懷一種“異術”。她晚年隱居山村,嘔心瀝血製成了這枚珠子,據說能“奪天地之秀,聚眾生之媚”。然而,得到它的男人,無一例外,都迅速耗盡了精氣神,潦倒橫死。而佩戴過它的女人,最終也下場淒慘。繡娘本人,更是珠成之日,便咯血而亡。
這珠子,像一個惡毒的詛咒,偏偏又散發著令人無法抗拒的誘惑。
整理到第三日,我在堂叔公的枕芯裏,摸到了一張卷起的薄羊皮。上麵用暗褐色的、疑似血跡的顏料,畫著一幅簡陋的地圖,標注著後山一個叫“落珠潭”的地方,旁邊還有一行小字:“珠有雙魂,玉碎瓦全,情至深處,咒解緣牽。”
我的心猛地一跳。
落珠潭藏在深山老林,潭水幽深得發黑,四周樹木環抱,枝椏怪異地扭曲著,即使在盛夏正午,也透著一股陰森的涼氣。據村裏最老的老人說,沈繡娘當年就是在這裏,沐浴齋戒了七七四十九日,才煉成了媚珠。
我猶豫再三,還是在一個午後,帶著那顆珠子,按圖索驥找到了那裏。潭邊寂靜得可怕,連鳥鳴聲都稀疏。我鬼使神差地掏出媚珠,對著幽深的潭水照去。就在那一刻,異變發生了!
一直灰暗的珠子,內部突然爆發出一種妖異的光芒,不是單純的亮,而是流轉的、仿佛有生命的虹彩。與此同時,平靜的潭麵無風起浪,咕嘟咕嘟冒起一串串氣泡,整個潭水像一鍋即將煮沸的水。我嚇得連連後退,腳下一滑,險些栽進潭裏。手中的珠子脫手飛出,劃出一道詭異的弧線,竟直直墜向潭心。
“不好!”我腦中一片空白,家族秘辛、堂叔公的遺言、羊皮上的警告瞬間湧上。幾乎是本能,我撲了過去,在珠子即將觸水的刹那,險險地撈了回來。
冰涼的珠子緊貼著我汗濕的掌心,那妖異的光澤漸漸褪去,恢複成不起眼的模樣。潭水也迅速恢複了死寂。我癱坐在潭邊,大口喘著氣,心髒擂鼓般狂跳。剛才那一瞬間,我分明感覺到,這潭水深處,有什麽東西與這珠子產生了共鳴。不,不隻是共鳴,那是一種饑餓的呼喚,一種被囚禁了百年的怨毒。
我連滾爬爬地逃回了老屋,緊緊閂上了門。夜幕低垂,我不敢點燈,蜷縮在堂叔公留下的那張舊藤椅上,媚珠被我放在桌上,用一塊黑布蓋著。黑暗中,感官變得異常敏銳。我總覺得窗外有人窺視,腳步聲細碎,似有似無。風中似乎夾雜著女人的歎息,幽幽怨怨,繚繞在屋簷下。
“是繡娘姑祖嗎?”我攥緊了衣角,冷汗浸濕了後背,“還是…其他被這珠子害死的冤魂?”
那一夜,我噩夢不斷。恍惚間,看到一個身著清末衣衫的纖弱女子,坐在繡架前,以針代筆,繡出的花鳥魚蟲都活靈活現,眼神卻空洞得可怕。她又像是在深潭邊,割破手腕,將鮮血滴入一顆混沌的珠胚…最後畫麵碎裂,變成許多張扭曲的男人麵孔,他們癡迷地望著女子…不,是望著她胸前那點驟然亮起的光,然後一個個形銷骨立,如枯葉般倒下…
驚醒時,天已蒙蒙亮。我渾身冷汗,決定不能再這樣被動地恐懼下去。我必須弄清楚真相,無論是為了家族的安寧,還是為了我自己能擺脫這無形的糾纏。
依靠學術身份,我拜訪了村裏幾位年逾古稀的老人,又去縣檔案館泡了幾天,結合那些支離破碎的雜記,一個驚心動魄的真相,終於慢慢浮出水麵。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沈繡娘,並非天生的異人。她年輕時曾與一名落魄書生相愛,傾盡所有助他考取功名。那書生發誓高中後便回來娶她。然而,繡娘等來的,卻是書生另娶高官之女的消息。她不甘心,千裏迢迢尋到京城,卻被書生派人毒打一頓,丟棄在亂葬崗。瀕死之際,她被一個神秘部落的巫女所救。那部落世代信奉一位女神,掌握著一種煉製“情蠱”的秘法,可令佩戴者獲得極致魅力,代價卻是施術者的生命和靈魂不得安寧。
繡娘懷著徹骨的恨意,回到了故鄉。她不再刺繡,轉而鑽研那巫女傳授的秘法。她取深潭寒玉為胚,集百種惑人心智的草藥花露,更重要的是,她以自己的心頭血、被背叛的怨念、以及對天下負心人的詛咒為引,日夜淬煉。那落珠潭,就是她的煉珠之地。她將所有的痛苦、怨恨、對愛的扭曲渴望,都傾注其中。珠成那日,天地變色,她嘔出的血染紅了潭邊的石頭,她對天立咒:“以此珠為證,令天下貪色慕豔之徒,盡享虛妄之歡,終遭反噬之苦!”
最初的媚珠,確實是繡娘複仇的工具。她憑借它,輕易吸引了那些以風流自詡的男人,看著他們在極致的迷戀中迅速枯萎,她感到一種殘忍的快意。然而,這珠子在吸收了大量男子的精氣與欲望後,逐漸產生了不可控的異變。它不再僅僅是一個被動工具,開始反過來影響佩戴者。它放大佩戴者內心的欲望,無論是貪婪、虛榮,還是控製欲,最終都會將佩戴者引向毀滅。它不僅吞噬男人,也開始反噬女人。繡娘自己,也在這股力量的侵蝕下,精神日益癲狂,最終在痛苦中結束了生命。
而我的家族,似乎從那時起,就與這枚不祥的珠子捆綁在了一起。雜記裏隱約提到,繡娘臨終前似有悔意,卻已無力毀珠,隻得將其交由族人看守,希望後代有緣人能化解其戾氣。然而,一代代傳下來,總有人抵不住它的誘惑,或想利用它的力量,或想探尋它的秘密,最終都引發了或大或小的悲劇。堂叔公這一支,便是最後的守珠人。
我撫摸著脖子上掛著的媚珠,此刻它冰涼一片。原來,我繼承的不是寶物,而是一個掙紮了百年的痛苦靈魂,和一個惡毒的詛咒。
就在我理清頭緒的當晚,老屋來了不速之客。
敲門聲禮貌卻執著。開門一看,是一個穿著體麵、笑容和煦的中年男人,自稱是某跨國文化基金會的代表,姓趙。
“沈小姐,冒昧打擾。”他遞上精美的名片,“我們基金會對各地的民間文化遺產非常感興趣。聽說您這裏,可能傳承了一件非常獨特的寶物,名為‘媚珠’?我們希望能有機會鑒賞一下,如果可能,也願意出資合作研究、開發。”
他言辭懇切,理由冠冕堂皇。但我注意到,他說話時,眼神總是不經意地掃過我的脖頸我已將珠子用紅繩掛在了衣服裏),那目光深處,不是學者應有的探究,而是一種熾熱的、近乎貪婪的渴望。
我心中警鈴大作。他是怎麽知道的?堂叔公剛過世,消息就傳得這麽快?
我故作鎮定,婉拒道:“趙先生恐怕是誤信了鄉野傳聞。我隻是回來處理長輩後事,並沒有什麽特別的寶物。”
趙先生臉上的笑容不變,眼神卻銳利了幾分:“沈小姐不必急於否認。我們基金會能量很大,也很有誠意。”他壓低了聲音,“我們知道這珠子的…一些特性。與其讓它蒙塵,甚至帶來不必要的麻煩,不如交給專業機構,實現它的最大價值。價格,好商量。”
他最後一句話,帶著明顯的引誘和威脅。
我堅持聲稱不知,送走了他。但從窗口望去,他的車並沒有立刻離開,而是在村口停了很久。
我感到一股寒意從腳底升起。這個趙先生,絕不僅僅是文化基金會那麽簡單。他背後,恐怕是另一個對媚珠勢在必得的勢力。
接連幾天,我都感覺有人在暗中監視老屋。夜裏,周圍的狗吠也異常頻繁。我意識到,這裏不再安全。媚珠在我手裏,就像抱著一顆定時炸彈。
我決定立刻離開,返回我工作的城市。或許在熟悉的環境裏,我能找到更好的解決辦法。
收拾行裝時,我將那顆羊皮地圖小心翼翼收好,又將媚珠貼身藏匿。臨走前,我再次去了趟落珠潭,說不清是告別,還是想尋找更多的啟示。潭水依舊幽深死寂,但我將媚珠靠近時,它能感到掌心的珠子再次微微發熱,而潭水深處,也再次傳來那令人心悸的波動。這一次,我仿佛聽到了一聲極輕極輕的歎息,帶著無盡的疲憊與哀傷。
“繡娘姑祖,”我對著潭水輕聲說,“如果你在天有靈,請指引我,該如何結束這一切。”
沒有回應,隻有山風穿過林隙的嗚咽。
回到城市,我試圖恢複正常生活,但媚珠的陰影如影隨形。那個趙先生,不知通過什麽手段,竟然找到了我的住處和工作單位。他不再掩飾,直接打電話過來,語氣帶著最後通牒的意味。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沈小姐,大家都是明白人。媚珠不屬於你,強留隻會引火燒身。給你三天時間考慮。”
我陷入了巨大的恐懼和焦慮。報警?我該如何解釋?說有人要搶一枚傳說中的“媚珠”?這聽起來就像個笑話。自己處理?我一個文弱女子,如何對抗這些顯然手段通天的勢力?
就在期限將至的前一晚,我握著胸口冰涼的珠子,在書房裏煩躁地踱步。目光掃過書架上那些厚重的民俗學典籍,一個大膽的念頭突然閃過腦海——
既然這珠子的力量源於一種古老的秘術和強烈的怨念詛咒,那麽,是否也存在某種與之相克的、能夠“淨化”或“封印”它的古老儀式?
我瘋了一般撲向書架和電腦,開始查閱所有可能與西南巫蠱、詛咒化解相關的資料。古籍記載晦澀難懂,民間傳說真偽難辨。我熬紅了眼睛,試圖從中拚湊出一點希望。
就在我一籌莫展,幾乎要絕望放棄時,指尖無意中劃過鍵盤,敲出了一個極其冷僻的古字,關聯出一段殘破的網絡碑拓資料。那上麵記載了一個與我家族完全無關的、某個早已消亡的部落的“祀舞”儀式,用於安撫含怨而死的亡靈。儀式描述非常簡略,卻提到了需要“至親之血”與“誠悔之心”,在“月晦之夜”,於“怨念起源之地”舉行。
至親之血…誠悔之心…月晦之夜…怨念起源之地…
我的目光猛地盯住了牆上日曆。兩天後,正是農曆月末,月晦之夜!
落珠潭!就是那裏!
一個清晰的、卻又無比瘋狂的計劃在我腦中成型。我要回去,回到落珠潭,在月晦之夜,嚐試進行那個安撫儀式。我不是繡娘的直係後代,但同為沈家血脈,我的血或許能起到作用。至於“誠悔之心”…我雖未負人,也未被人負如繡娘那般慘烈,但我願意代表家族,對因媚珠而受害的所有生命,表達最深切的懺悔。
這或許是我,也是家族擺脫詛咒的唯一機會。
我沒有告訴任何人,請了年假,買了最早一班返回西南的車票。出發前,我將所有關於媚珠的資料,包括我的研究筆記和那張羊皮地圖,打包密封,寄存在了一位我絕對信任、且與此事毫無瓜葛的朋友那裏。並囑咐他,如果我一周內沒有聯係他,就將這些東西公之於眾。
我做好了最壞的打算。
再次站在落珠潭邊,心境已是截然不同。月晦之夜,無星無月,山林漆黑如墨,隻有我帶來的一盞防風馬燈,在濃得化不開的黑暗中,撐開一小圈昏黃的光暈。潭水比以往任何時候都要黑沉,像一塊巨大的墨玉,死寂中壓抑著令人不安的氣息。
寒風穿過光禿的枝椏,發出如同嗚咽的聲響。
我按照資料中零星的描述,以及一種莫名的直覺,開始布置。我用幹淨的泉水淨手,在潭邊清理出一小塊空地。沒有複雜的法器,我隻將媚珠取出,放在空地中央。然後,我割破自己的食指,將鮮血緩緩滴落在珠子周圍,形成一個不規則的圓圈。
我閉上眼睛,努力摒棄內心的恐懼和雜念,開始在腦海中勾勒沈繡娘的形象,想象她當年的痛苦、絕望與怨恨。我輕聲開口,聲音在寂靜的山林中顯得格外清晰:
“繡娘姑祖…以及所有因這媚珠而逝去的靈魂…我,沈家後人清韻,今日在此,並非為了祈求力量,亦非為了延續仇恨…我代表沈氏一族,為這百年來的業障,向你們懺悔…”
我的聲音帶著顫抖,卻異常堅定。我訴說著從記載中看到的那些悲劇,那些被吞噬的生命,那些扭曲的欲望。我表達著對這一切的痛惜與歉意。
“…冤冤相報何時了。百年的糾纏,百年的痛苦,該結束了…繡娘姑祖,放下吧,安息吧…所有被束縛於此的靈魂,都解脫吧…”
我重複著這些話語,心緒從最初的緊張,漸漸變得沉靜而悲憫。我不知道這是否有用,我隻是傾注我所有的真誠。
就在這時,異變再生!
放在血圈中的媚珠,毫無征兆地劇烈震動起來,表麵那層灰暗的外殼,如同風化的牆皮般,簌簌剝落!內部那妖異的光芒再次爆發,這一次,不再是流轉的虹彩,而是刺目的、不祥的血紅色光芒!
整個落珠潭像是被投入巨石的畫麵,潭水瘋狂旋轉,形成一個巨大的漩渦,咕嘟聲震耳欲聾!狂風大作,吹得我幾乎站立不穩,馬燈瞬間熄滅!
在血紅色的光芒中,我仿佛看到無數扭曲痛苦的人臉浮現、哀嚎,有男有女。緊接著,一個穿著清末服飾的蒼白女子虛影,在潭心漩渦上方凝聚,她麵容淒絕,眼神空洞地望向我。
是沈繡娘!
她抬起手,指向我,一股巨大的、冰冷的吸力從潭中傳來,仿佛要將我也拖入那無盡的黑暗深淵!
我嚇得魂飛魄散,但腦海中隻有一個念頭:不能中斷!
我穩住身形,用盡全身力氣,更大聲地呼喊:“繡娘姑祖!安息吧!我懺悔!我們沈家對不起你!也對不起所有因它而死的人!結束吧!”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我甚至跪了下來,朝著那虛影和潭水,深深叩拜。
不知道是不是我的舉動起了作用,那冰冷的吸力驟然消失。繡娘的虛影凝視著我,那空洞的眼神裏,似乎閃過一絲極其複雜的情緒——有怨恨,有悲傷,竟似乎還有一絲…釋然?
她張開嘴,沒有聲音,但我清晰地“聽”到了一句話,直接響在我的腦海:
“情…咒…皆由心…生…心…滅…”
話音未落,那血紅色的虛影連同潭麵上的無數人臉,如同煙霧般開始消散。與此同時,地上那枚散發著紅光的媚珠,發出“哢嚓”一聲脆響!
我抬頭看去,隻見珠子表麵布滿了裂紋,那刺目的紅光從裂縫中迸射而出,隨即迅速黯淡下去。最終,在我驚愕的注視下,珠子徹底碎裂,化作一小撮毫無光澤的灰色粉末,被山風一吹,四散飄入幽深的潭水中,消失無蹤。
潭水的漩渦緩緩停止,沸騰般的咕嘟聲平息。狂風止歇,山林恢複了寂靜,仿佛剛才那驚天動地的一切都隻是我的幻覺。
隻有空氣中殘留的冰冷氣息,和掌心被指甲掐出的血痕,證明著剛才發生的一切。
我癱軟在地,渾身脫力,淚水不知何時流了滿臉,是恐懼,是後怕,也是一種沉重的解脫。
媚珠,碎了。
糾纏了沈家百年的詛咒,似乎…真的結束了。
天光微亮時,我才勉強支撐著站起來。落珠潭恢複了往日的幽深平靜,隻是那份死寂中,似乎少了一些令人窒息的壓迫感。
我離開了那裏,沒有回頭。
回到城市後,那個趙先生再也沒有出現過,仿佛人間蒸發。生活似乎回歸了平靜的軌道。
我將那段經曆深深埋藏心底,繼續我的民俗研究,隻是研究方向,有意無意地避開了所有關於巫蠱、詛咒的內容。
一年後,我因一個與媚珠完全無關的民俗調研項目,再次路過那個西南小村。鬼使神差地,我又去了一次落珠潭。
令我驚訝的是,原本幽深死寂、寸草不生的潭邊,竟然在向陽的坡地上,開出了一片不知名的白色野花,小小的花瓣在風中輕輕搖曳,純淨而脆弱。
潭水依舊深不見底,卻不再讓人感到陰森恐懼,反而有一種曆經滄桑後的寧靜。
我站在潭邊,山風拂麵,帶來野花的淡淡清香。我仿佛又聽到了那聲來自百年前的、帶著無盡疲憊與哀傷的歎息,隻是這一次,那歎息裏,多了幾分平和。
孽緣已消,怨咒已散,一切都結束了。
本章節完
喜歡【民間故事】合集請大家收藏:()【民間故事】合集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