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7章 科技進展與潛在危機

字數:3129   加入書籤

A+A-


    就在風園農業高歌猛進的同時,風行科技那邊也傳來了好消息。
    在趙默的帶領下,團隊不僅完善了那個輕量級加密協議,還以此為核心,開發出了一款麵向中小企業的安全內部通訊工具原型,取名“風行密信”。原型在內部測試和小範圍試用中,獲得了不錯的評價,尤其是在數據安全和傳輸效率方麵,表現突出。
    張偉開始帶著產品和商業計劃書,接觸一些潛在的投資機構和早期客戶,希望能為公司的下一步發展籌集資金和打開市場。
    然而,樹欲靜而風不止。迅捷科技那個帶著源代碼離職的王工,並沒有如預想中那樣沉寂。他加入了一家名為“盛科網絡”的公司,而這家公司,正是之前想在風園小築找麻煩未果的、那個趙瑞所在的“盛食集團”旗下的子公司!
    很快,市場上出現了一些關於風行科技的流言蜚語,說他們的技術是抄襲自前迅捷科技,甚至暗示林風用了不正當手段挖走團隊,竊取技術。
    張偉在一次與投資機構的接觸中,直接被對方質疑技術的原創性,碰了一鼻子灰。
    “林總,肯定是王工和那個盛科網絡在背後搞鬼!”張偉氣憤地向林風匯報,“他們想用這種方式打壓我們,阻止我們融資!”
    林風聽著匯報,眼神微冷。他料到會有麻煩,沒想到來得這麽快,而且直接指向了他剛剛起步的科技板塊。
    “不必動氣。”林風語氣平靜,“我們所有的技術開發都有完整的代碼提交記錄和日誌,專利申請也在進行中。法律層麵我們不怕。至於輿論……”他沉吟片刻,“你現在要做的,是繼續打磨產品,同時,重點接觸那些更看重技術本身和團隊潛力的早期投資人或戰略合作夥伴,避開那些容易被流言影響的傳統風投。”
    他頓了頓,補充道:“另外,讓趙默準備一份詳細的技術白皮書,公開我們加密協議的核心設計思路和優勢,用技術實力說話。清者自清,但在商業世界裏,也需要主動發聲。”
    麵對盛科網絡的輿論攻勢,林風並沒有孤軍奮戰。
    葉傾雪在得知情況後,主動聯係了林風。葉氏集團雖然不涉及互聯網業務,但其投資部門對新興科技領域一直有所關注。她提出,葉氏集團旗下的創投基金可以對風行科技進行一筆戰略投資,這不僅提供了資金,更重要的是葉氏集團的背書,可以有效抵消部分負麵輿論的影響。
    “我相信你的眼光和團隊的潛力。”葉傾雪在電話裏直言不諱,“這筆投資,既是商業行為,也是朋友之間的支持。”
    與此同時,伊莎貝拉所在的陳氏財團也伸出了橄欖枝。陳氏財團在全球都有科技投資布局,他們對風行科技開發的加密協議表現出濃厚的興趣,認為其在國際市場上也有應用潛力。他們提出,可以在海外幫助風行科技申請專利,並尋求技術授權合作的可能,這等於為風行科技打開了另一扇窗。
    甚至秦冰也隱約聽到了一些風聲,在一次例行通話中提醒林風:“商場上的事情我懂得不多,但如果有涉及到不正當競爭或者商業誹謗的確鑿證據,記得及時報警。”
    來自三個不同領域、代表著不同資源的支持,讓林風心中暖流湧動。他深知,這不僅僅是因為他個人的魅力,更是因為風園和小築經營這麽久以來,所積累的誠信、品質和人脈,在關鍵時刻發揮了作用。
    他接受了葉氏集團的戰略投資,但拒絕了控股的要求,保持了風行科技的獨立發展方向。與陳氏財團的海外專利和技術合作也提上了日程。
    有了葉氏的資金背書和陳氏的國際視野,之前那些甚囂塵上的流言蜚語不攻自破,不少之前持觀望態度的投資機構又重新對風行科技產生了興趣。
    林風趁熱打鐵,讓張偉和趙默組織了一場小範圍的技術品鑒會,邀請了包括葉氏、陳氏代表以及幾家篩選過的友好投資機構參加。會上,趙默深入淺出地講解了加密協議的原理和優勢,並現場演示了“風行密信”原型的安全性能,贏得了滿堂彩。
    盛科網絡掀起的風波,非但沒有扼殺風行科技,反而像一塊試金石,檢驗了團隊的韌性,並意外地幫助林風整合了資源,為風行科技的破局發展,奠定了更堅實的基礎。
    穀雨過後,風園精心製作的“月湖雲霧”明前茶終於完成了最後的精製和包裝,正式麵世。產量極其有限,最終成品僅得五十餘斤,堪稱稀世珍品。
    包裝由葉小蝶傾心設計,采用了極簡主義的風格。外盒是深灰色的特種紙,觸感溫潤,上麵隻用燙銀工藝勾勒出月湖與雲霧山的抽象輪廓,正中是同樣簡潔的“風園”二字Lo。內裏是獨立的小泡袋,每泡三克,確保新鮮與品質。
    按照林風的規劃,這批茶葉的去向早有安排:一部分作為首批產品,嚴格按照協議供應給陳氏財團用於海外市場試水;一部分供給葉氏集團旗下的高端酒店和會所;預留出一部分贈予韓老、劉副校長等核心人脈以及秦冰、伊莎貝拉等朋友;最後剩餘的一小部分,才在風園小築重新開業後,作為鎮店之寶,限量供應給最頂級的會員客人,並且隻贈不賣,需消費達到一定額度才有資格獲贈一泡品嚐。
    消息不脛而走,尤其是在天都市的上層圈子裏,“月湖雲霧”還未正式亮相,就已經被傳得神乎其神。物以稀為貴,這種極致的稀缺性和之前樣品帶來的驚豔口碑,使得這區區幾十斤茶葉,成了身份和品味的象征,無數人通過各種關係想要弄到一點,哪怕隻是一泡嚐嚐鮮。
    蘇婉清負責接洽這些求購電話,她溫和而堅定地重複著林風定下的規矩,婉拒著來自各方的請托和不斷攀升的報價。有些人理解,有些人則覺得風園太過倨傲。
    “林風,今天又推掉了好幾個開價五位數的。”晚上,蘇婉清揉著有些發脹的太陽穴對林風說,“還有人想通過秦警官或者葉學姐的關係來說情。”
    林風給她倒了杯安神茶,笑了笑:“婉清,辛苦你了。我們要的就是這個效果。風園出品,必須是頂級和稀缺的代名詞。輕易能得到的東西,不會被人珍惜。讓這股風再吹一會兒。”
    他深知營銷之道,饑餓營銷配合極致品質,才能將品牌價值最大化。這第一批春茶,與其說是商品,不如說是一張製作精良的名片,它的意義遠大於其本身的價值。看著蘇婉清日漸沉穩幹練,能夠獨當一麵地應對這些複雜局麵,林風心中充滿了欣慰和信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