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3章 打壓升級與正麵交鋒

字數:4949   加入書籤

A+A-


    然而,樹欲靜而風不止。就在“風信鏈”平台開始嶄露頭角之際,來自盛科網絡和趙瑞的打壓也如期而至,並且手段更加卑劣和直接。
    首先是一家與盛食集團關係密切的媒體,發布了一篇質疑“風信鏈”技術安全性和誇大宣傳的報道,文中引用了所謂“匿名專家”的觀點,暗示該技術存在“後門”風險,可能泄露企業核心數據。
    緊接著,幾家剛剛開始試用“風信鏈”的中小企業,幾乎同時接到了來自工商、稅務等部門的“例行檢查”通知,檢查力度遠超尋常,明顯帶著針對性。雖然最終並未查出什麽問題,但這種騷擾無疑給這些企業帶來了困擾,也動搖了部分潛在合作者的信心。
    最惡心的一招是,網絡上突然出現了大量水軍,散布關於林風“第一桶金”來曆不明的謠言,暗示他早期通過非法手段獲取巨額資金,甚至影射風園的土地獲取存在灰色操作。
    這一套組合拳,旨在從技術信譽、商業合作和個人聲譽多個層麵打擊林風和風行科技。
    “林總,他們這是要置我們於死地啊!”張偉看著網絡上的負麵評論和接連收到的合作夥伴擔憂的詢問,氣得臉色發白。
    趙默更是憤慨:“我們的技術經過國際認證,他們這是汙蔑!”
    林風看著辦公桌上收集來的負麵報道和網絡截圖,眼神冰冷。他料到趙瑞會反撲,卻沒想到對方如此不擇手段。
    “慌什麽?”林風的語氣依舊平靜,卻帶著一種不容置疑的力量,“對方越是這樣,越說明他們怕了,說明我們的‘風信鏈’打到了他們的痛處。”
    他迅速做出部署:
    第一,讓趙默團隊準備一份詳盡的、麵向公眾的技術安全說明白皮書,用通俗易懂的語言和權威數據回應安全性質疑,並邀請第三方權威機構進行公開檢測。
    第二,讓張偉主動聯係那些受到騷擾的合作夥伴,表明態度,提供支持,並適當透露風行科技正在進行的A輪融資情況,穩定軍心。
    第三,關於個人謠言,他直接聯係了秦冰。
    “秦警官,網絡上這些關於我個人和公司的不實信息,已經涉嫌誹謗和商業詆毀。”林風在電話裏冷靜地陳述,“我想谘詢一下,這種情況是否可以報案處理?”
    秦冰在電話那頭沉默了幾秒,語氣嚴肅:“材料發我。如果證據確鑿,構成違法,我們肯定會受理。網絡不是法外之地。”
    秦冰的介入,效率極高。在審核了林風提供的證據材料後,網警部門迅速鎖定了幾個散布謠言最為活躍的水軍頭目IP地址,並依法進行了傳喚調查。在確鑿的證據和法律威懾下,其中一人很快就交代了受盛科網絡相關人員指使的事實。
    雖然暫時還無法直接指向趙瑞,但警方的行動本身,就是一種強大的震懾。那幾個被查處的營銷號和水軍頭目很快發布了道歉聲明,承認收錢發帖,詆毀林風及風行科技。警方也通過官方渠道發布了案情通報,雖未點名盛科網絡,但“某科技公司涉嫌商業詆毀”的表述,在圈內人看來,指向性已經非常明確。
    輿論風向瞬間逆轉。之前被謠言迷惑的網友紛紛調轉槍口,譴責這種不正當競爭手段。之前那些質疑的媒體報道也悄悄撤下了不實報道。風行科技和張偉接到的詢問電話,從擔憂變成了支持和聲援。
    與此同時,趙默團隊發布的技術安全白皮書和第三方檢測報告,也以其專業性和透明度,徹底打消了市場對“風信鏈”安全性的疑慮。之前那些被“例行檢查”騷擾的合作夥伴,在看到風行科技強硬的反擊態度和警方的介入後,也堅定了合作的信心,甚至主動站出來為“風信鏈”背書。
    一場來勢洶洶的輿論打壓和商業詆毀,在林風的冷靜應對、技術自信和法律武器的多重反擊下,被迅速瓦解。風行科技和“風信鏈”平台,非但沒有被扼殺,反而因為這次事件獲得了前所未有的關注度和美譽度,可謂因禍得福。
    “林總,還是您沉得住氣!”張偉看著網絡上一邊倒的正麵評論,由衷地佩服。
    “打鐵還需自身硬。”林風看著窗外,語氣平淡,“隻要我們技術過硬,行事光明,這些魑魅魍魎的手段,終究是上不了台麵的。”
    秋意漸濃,風園的色彩變得豐富而濃鬱。湖水愈發深邃,山巒層林盡染,果園裏掛滿了沉甸甸的果實。在一個月色清朗的秋夜,林風和蘇婉清並肩在湖邊散步。
    白日裏的商業紛擾似乎都已遠去,隻剩下湖畔的寧靜和彼此相伴的溫馨。夜風帶著涼意,林風將自己的外套披在蘇婉清肩上。
    “這段時間,辛苦你了。”林風看著蘇婉清在月光下顯得格外柔和的側臉,輕聲道。無論是應對打壓時的內外協調,還是日常龐雜事務的處理,蘇婉清都展現出了超越年齡的沉穩和能力。
    蘇婉清搖搖頭,靠他更近了一些:“不辛苦。能和你一起麵對這些,我覺得很踏實。”她頓了頓,聲音更輕,“看到你那麽冷靜地處理那些麻煩,我有時候會覺得,你好像什麽都能解決。”
    林風停下腳步,轉身麵對著她,握住她的雙手。她的手指微涼,被他溫暖的手掌包裹著。
    “婉清,我不是什麽都能解決。”林風注視著她的眼睛,語氣認真而帶著一絲罕見的感性,“我也會擔心,也會有力不從心的時候。隻是我知道,我不能慌,因為我身後有需要守護的人,有你們,有風園。”
    他微微用力,將她攬入懷中,下巴輕輕抵著她的發頂,嗅著她發間淡淡的清香。“正是因為有了你們,有了這個家,我才有了麵對一切困難的底氣和勇氣。你,就是我最大的心安之處。”
    這不是甜言蜜語,而是發自肺腑的坦誠。蘇婉清靠在他堅實的胸膛上,聽著他平穩有力的心跳,感受著他話語中的依賴與珍視,心中被巨大的幸福和安全感填滿。她伸出手,環住他的腰,輕聲卻堅定地說:“我會一直在的,林風。無論發生什麽,我都會在你身邊。”
    月光如水,靜靜流淌,將相擁的身影拉長,倒映在波光粼粼的湖麵上。秋蟲的鳴叫仿佛為這一刻伴奏。所有的言語都顯得多餘,彼此的心意在這一刻相通,情感在秋夜的靜謐中沉澱、升華,找到了最終的歸屬。他們知道,無論前路還有多少風雨,隻要彼此攜手,便無所畏懼。
    金秋十月,風園迎來了“月湖雲霧”秋茶的正式采摘與製作。相較於春茶的鮮嫩搶手,林風對秋茶的定位更加沉穩內斂,旨在展現其醇和甘潤、韻味悠長的風骨。
    采摘標準依舊嚴苛,隻選取白露前後、經了薄霜、葉片略微增厚卻內含物質更為豐富的嫩梢。製茶工坊裏,氣氛莊重而專注。在老茶師的悉心指點下,那幾名年輕學徒的手法明顯嫻熟了許多,對火候、力道的把握也多了幾分心得。林風引入的數據記錄與分析,也開始顯現作用,幫助大家更好地理解每一次工藝參數調整對最終成茶風味的影響。
    當第一批秋茶成品出爐時,其外形雖不如春茶那般秀挺,色澤卻更顯烏潤,帶著一層秋日特有的“霜色”。投入蓋碗,以沸水衝之,一股沉穩的、帶著熟果香與淡淡蜜韻的茶香緩緩散開,不如春茶高揚,卻更顯綿長持久。
    茶湯橙黃明亮,入口順滑,滋味醇厚,回甘生津迅猛而持久,那股春茶中清冷的“山場氣”在秋茶中轉化為一種更溫潤、更深邃的喉韻,仿佛將整個秋天的沉澱都融入了這一杯茶湯之中。
    “好!這秋茶,有筋骨!”老茶師品鑒後,眼中滿是欣慰,“春水秋香,各擅勝場。咱們這月湖雲霧,算是立住了!”
    林風細細品味著,心中亦感滿意。春茶如少年,意氣風發;秋茶似中年,沉穩內斂。風園茶葉的產品線和品牌內涵,因此而變得更加豐富和立體。
    秋茶的上市,依舊采取了限量預售的模式。有了春茶的口碑基礎,加上葉小蝶設計的、更具秋日詩意的包裝,預訂情況異常火爆。蘇婉清有條不紊地處理著訂單,並開始著手建立風園茶葉的會員體係,旨在篩選和維係最核心的客戶群體。
    深秋時節,風行科技的A輪融資也終於塵埃落定。經過多輪談判與篩選,林風最終選擇了由一家具有深厚國資背景的創投基金“華科創投”和一家在TMT(科技、媒體、通信)領域頗有建樹的民營風投“啟明資本”進行聯合投資。
    融資總額達到了五千萬人民幣,投後估值鎖定在三億。這個估值雖然比量子資本最初給出的要低一些,但林風保留了絕對控股權和公司發展方向的主導權,並且華科創投和啟明資本都承諾將在政府關係、產業資源對接方麵提供大力支持,這與林風追求的“獨立發展、產業協同”戰略完美契合。
    簽約儀式在天都市一家五星級酒店的宴會廳舉行。林風帶著張偉、趙默出席,西裝革履,氣度沉穩。華科創投和啟明資本的代表均是業內資深人士,他們對風行科技的技術實力和團隊執行力給予了高度評價,尤其看好“風信鏈”在產業互聯網領域的應用前景。
    “林總,恭喜!風行科技的未來,我們非常看好!”華科創投的代表握著林風的手,鄭重說道。
    “期待我們攜手,將風行科技打造成天都市,乃至全國的一張科技名片!”啟明資本的代表也笑著補充。
    鎂光燈閃爍,記錄下這一重要時刻。張偉和趙默站在林風身後,臉上洋溢著激動與自豪。從瀕臨解散到如今獲得頂級資本青睞,他們隻用了一年多的時間,這一切,都源於眼前這個年輕老板的遠見和魄力。
    融資款項到賬後,風行科技的發展進入了快車道。張偉開始大規模招募銷售和市場人員,積極開拓金融、政務、奢侈品等垂直行業客戶。趙默則有了更充足的預算擴充研發團隊,並設立了前沿技術實驗室,開始探索數據存證技術與物聯網、人工智能結合的更多可能性。
    這筆融資,如同給正在爬坡的風行科技注入了一管高效的燃料,使其引擎轟鳴,開始向著更廣闊的天空加速衝刺。林風知道,風行科技這塊商業帝國的技術基石,至此,已牢牢夯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