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60章 上元燈火鬧,藥香融歡歌
字數:2709 加入書籤
正月十五的月亮,像麵鋥亮的銀盤掛在天上,把村莊照得如同白晝。藥鋪門口掛起了兩盞紅燈籠,是阿木用竹篾編的,上麵貼著青禾剪的藥材紋樣——一盞是紫蘇葉,一盞是金銀花,風一吹,燈籠輕輕搖晃,影子在地上跳著舞。
“林先生,快來看!我做的兔子燈!”錢小六提著個紙糊的兔子燈跑過來,燈籠骨架是他用蘆葦杆紮的,外麵糊著半透明的油紙,裏麵點著根小蠟燭,暖黃的光透過紙,把兔子的輪廓映得毛茸茸的,可愛得很。
林辰笑著點頭:“手藝越來越好了。小心蠟燭,別燒著紙。”他手裏拿著串剛做好的藥香丸,是用蒼術、白芷、丁香磨成粉,混合蜂蠟搓成的,掛在燈籠裏,既能驅蟲,又能散發淡淡的藥香。“把這個掛在你兔子燈裏,香味能保持好幾天。”
青禾從屋裏出來,手裏捧著個托盤,上麵是剛炸好的“紫蘇油糕”,金黃的糕體上撒著層白芝麻,冒著熱氣。“快來嚐嚐,用新榨的紫蘇油炸的,又香又脆。”她給每個人遞了一塊,“柳姑娘呢?剛才還看見她在鹽坊那邊呢。”
“在這兒呢!”柳輕煙的聲音從巷口傳來,她手裏提著個精致的走馬燈,燈麵上畫著《本草圖經》裏的藥材圖案,轉起來時,人參、當歸、黃芪仿佛活了過來,在燈影裏緩緩移動。“這是我在湖廣買的,想著上元節拿出來正好。”
蘇文軒和張婆婆也來了,張婆婆手裏拄著根新做的拐杖,杖頭雕著個小小的藥葫蘆,是阿木特意為她刻的。“人老了,就愛湊個熱鬧。”張婆婆笑得滿臉皺紋,“林先生,青禾,你們這藥鋪啊,比鎮上的綢緞莊還熱鬧。”
眾人圍著燈籠說笑,阿木突然喊道:“快看!村裏的舞龍隊來了!”
隻見遠處的田埂上,一條布龍正蜿蜒而來,龍身上點著燭火,在夜色裏像條發光的長龍。十幾個後生舉著龍身,隨著鑼鼓聲舞動,龍首高昂,龍尾擺動,引得孩子們跟著跑,笑聲、歡呼聲混著鑼鼓聲,把村莊的熱鬧推向了高潮。
“咱們也去湊湊趣!”柳輕煙提著走馬燈,率先往村口走去。林辰和青禾對視一眼,也笑著跟了上去。藥鋪門口的紅燈籠在風中搖曳,把藥香和暖意送向遠方。
舞龍隊在老槐樹下停了下來,領頭的後生是李嬸家的虎子,如今已經長成半大小夥,舉著龍首,臉漲得通紅。“林先生,青禾姐,給龍點睛吧!”虎子喊道,遞過來兩支蘸了朱砂的毛筆。
按村裏的習俗,龍燈要由德高望重的人點睛,才能賦予靈氣。林辰接過毛筆,在龍首的眼睛上輕輕一點,青禾也跟著點了另一眼。瞬間,鑼鼓聲更響了,舞龍隊再次動起來,布龍仿佛真的活了,在月光下騰挪跳躍,威風凜凜。
“這龍燈真精神!”蘇文軒撫著胡須讚歎,“比去年的氣派多了。”
“那是,”阿木得意地說,“龍身是我和虎子一起縫的,用了新染的紅布,燭火透過布,才這麽亮堂。”
柳輕煙看著熱鬧的場麵,眼裏閃著新奇的光:“在京城和湖廣,都沒見過這麽熱鬧的龍燈。你們村裏的節日,比城裏的還讓人歡喜。”
“那是因為人齊啊。”張婆婆接口道,“你看這村裏,老的少的,誰不盼著日子紅火?這龍燈啊,舞的就是個精氣神。”
舞龍結束後,大家回到藥鋪,圍著暖爐坐下,吃著青禾做的油糕,喝著柳輕煙帶來的湖廣米酒。錢小六興奮地講著剛才追龍燈的趣事,說龍尾掃過他頭頂時,帶起的風都帶著暖意;蘇明則在本子上畫下了龍燈的樣子,說要留作紀念。
“對了,”林辰想起一事,對眾人說,“開春後,我想在村裏辦個‘藥材學堂’,教孩子們認藥材、學炮製。蘇先生,您看行嗎?”
蘇文軒眼睛一亮:“好主意!現在的孩子們大多不愛下地,認認藥材,學學本事,將來總能用得上。我可以去縣學借些醫書,咱們把學堂辦在藥鋪旁邊的空屋裏,正好。”
“我也能幫忙!”柳輕煙說,“我在湖廣學過些算術,能教孩子們算賬,將來藥材賣出去,也好知道盈虧。”
青禾也道:“我可以教女孩子們做藥膳,把藥材和吃食結合起來,既好吃又養生。”
阿木拍著胸脯:“我負責蓋學堂!保證半個月就能蓋好,門窗都用新木料,冬天不進風,夏天不漏雨。”
眾人你一言我一語,把藥材學堂的事說得熱熱鬧鬧,暖爐裏的炭火劈啪作響,映得每個人的臉上都紅撲撲的,滿是對未來的期盼。
夜深時,燈籠裏的蠟燭漸漸燃盡,村莊慢慢安靜下來,隻剩下偶爾傳來的犬吠和遠處的蟲鳴。柳輕煙提著走馬燈回西廂房,燈影裏的藥材圖案在地上緩緩移動,像在訴說著古老的故事。林辰站在藥鋪門口,看著天上的圓月,心裏一片安寧。
他想起剛回村時的忐忑,想起和青禾、阿木一起重建藥圃的日子,想起蘇州府學徒們認真學習的模樣,想起柳輕煙帶來的遠方消息……這些點點滴滴,像藥圃裏的藥材,在時光裏慢慢生長,匯聚成如今這踏實而熱鬧的日子。
藥鋪的紅燈籠還在亮著,淡淡的藥香混著燈籠的暖意,在月光裏彌漫。林辰知道,這個上元節,隻是無數平凡日子裏的一個,而未來,還會有更多這樣的日子——有藥香,有鹽味,有親人的笑語,有遠方的牽掛,在這小小的村莊裏,釀成一壇醇厚綿長的歲月佳釀。
喜歡蝕靈玄途請大家收藏:()蝕靈玄途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