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九章:老檔破局與海外暗襲
字數:3352 加入書籤
林薇的指尖剛觸到專利局送來的 “授權公告預告”,紙張邊緣的油墨就蹭在她手背上 ——“啟星創投‘鬆針 側柏葉染料工藝’專利將於 7 日後授權” 的字樣,像淬了毒的針,紮得她太陽穴突突直跳。“律師說,沒有 1980 年前的工藝證據,異議肯定會被駁回。” 張遠的聲音帶著疲憊,眼底的紅血絲像蛛網,“啟星還提交了‘2018 年實驗記錄’,偽造得跟真的一樣。”
展廳裏的空氣像灌了鉛。運營小張抱著退貨單,眼淚滴在 “歐洲 80 套退貨” 的字樣上:“消費者說紫外線照不出太陽花,罵咱們‘賣假貨’!啟星的通稿都上歐洲小報紙了,說‘中國非遺手作隻會仿冒,不會防偽’!” 聯盟群裏,山東染坊的消息跳出來:“我們跟啟星簽專利協議了,免 3 個月費用,總比倒閉強”;河北竹編也跟著發:“要不拆聯盟吧,各自應訴,還能少點連帶責任”。
林薇剛要回複,本地媒體的 “求證函” 又彈到電腦屏幕上:“匿名舉報稱‘基地老工藝筆記為 2023 年偽造’,請於 24 小時內提供 1980 年前佐證,否則將發布‘非遺工藝造假’報道”。國家級非遺中心的電話也緊隨其後:“若無法佐證,我們隻能撤回‘行業推薦’,你們的集體商標申請也會暫停。”
“偽造?那是我老伴用命記的工藝!” 婆婆突然從裏屋衝出來,手裏抱著個鏽跡斑斑的鐵皮盒,盒蓋貼著張泛黃的紙條,寫著 “工藝檔案 1952”,“我翻了三天衣櫃,在棉襖夾層裏找到的!這裏麵有你爺爺 1952 年的《工藝實操手冊》,還有當年熬染料的陶片!”
林薇趕緊接過盒子,鐵皮邊緣劃破了她的手指,滲出血珠。打開盒子,一本線裝手冊掉出來,紙頁脆得像要碎,上麵用毛筆寫著 “鬆針三兩、側柏葉五兩,加水熬煮一時辰,加槐花二兩增亮,固色三日”,落款日期是 “1952 年 4 月 15 日”。底下還壓著塊黑褐色陶片,邊緣沾著幹枯的染料痕跡,盒底還有張折疊的報紙,日期是 “1954 年 3 月 12 日”,上麵刊登著 “山區手作染坊用鬆針 側柏葉染布” 的新聞,配的照片裏,公公正拿著陶鍋熬染料。
“這就是最好的證據!” 張遠立刻聯係高校考古係,將陶片送去檢測。第二天一早,檢測報告就傳了回來 ——“陶片內壁殘留鬆針、側柏葉成分,碳十四檢測顯示距今 71 年,與手冊日期吻合”。律師拿著手冊、陶片、報紙,當天就去專利局提交 “異議申請”,還附帶了啟星 “偽造 2018 年實驗記錄” 的證據(記錄中的設備型號,2018 年尚未上市)。
專利局審查員小李突然私下聯係林薇,送來一個 U 盤:“這是啟星給審核人員的 10 萬賄賂轉賬記錄,還有他們偽造實驗數據的原始文件。我媽當年靠你們基地的手作工資治病,我不能看著你們被冤枉。” 紀檢部門接到舉報後,立刻暫停專利授權,還對啟星展開調查。
高仿 3.0 的破局也來得突然。小糯米設計的 “紫外線太陽花葉脈”,在歐洲掀起了 “驗真熱潮”—— 消費者舉著紫外線燈,對著葉脈喊 “太陽花出來啦” 的視頻,在社交平台播放量超 500 萬。漢斯發來視頻,15 家社區手作店重新掛起 “正品非遺手作” 的招牌,還有 8 家新店鋪主動簽約,說 “就衝這可愛的防偽,我們信你們”。
聯盟的危機也迎刃而解。山東染坊發現 “啟星根本沒免專利費,反而要收每噸 1 萬”,氣得撕毀協議,帶著 50 斤側柏葉回歸:“以後再也不跟資本瞎混,跟聯盟一起扛!” 河北竹編也發消息道歉,還帶來了 “啟星海外專利申請清單”:“他們要在歐盟、東南亞搶注,咱們得提前防備!”
基地的展廳裏,又恢複了往日的熱鬧 —— 婆婆在教新學員看老手冊,小糯米舉著紫外線燈,教大家驗葉脈;張遠在調試 “工藝溯源係統 3.0”,把老檔案、陶片檢測、熬製過程全上傳;小李被邀請來做 “專利保護講座”,學員們圍著他問 “怎麽防搶注”。陽光透過窗戶灑進來,落在鐵皮檔案盒上,反射出溫暖的光。
好景沒持續多久。周日下午,林薇剛收到 “啟星專利異議成立,專利申請被駁回” 的消息,漢斯的緊急電話就炸了:“歐洲港口扣留了咱們的 120 套訂單!啟星在歐盟申請了‘側柏葉染料專利’,說咱們‘侵犯海外專利’,還聯合當地品牌起訴!”
張遠的手機也響了,是他的高校同學小宋(負責 “工藝溯源係統” 技術開發):“啟星給我年薪 50 萬,讓我拷貝係統後台數據,還讓我泄露聯盟的原料渠道…… 我有點動搖,想跟你聊聊。”
更糟的是,運營小張拿著側柏葉檢測報告跑進來,臉色慘白:“新到的 200 斤側柏葉,鉛含量超標!農技人員說‘可能是有人故意噴灑汙染物’,咱們已經用這批料熬了 100 套染料,馬上要發往歐洲!”
林薇站在側柏葉堆旁,看著小糯米貼在上麵的 “太陽花葉脈”,突然覺得一陣寒意。她知道,啟星的終極海外絞殺來了 —— 從國內專利轉向海外圍堵,從技術挖角到原料汙染,他們想徹底掐斷基地的 “國際生路”。
但她也知道,自己不是一個人。她拿起手機,在 “非遺工藝專利防禦聯盟” 的群裏發了條消息:“啟星搞海外專利 + 原料汙染,咱們就聯合海外律師應訴、找安全原料產區!明天上午 9 點,基地開海外突圍會,想一起扛的,來。”
發送鍵按下的瞬間,她看到遠處的路上,有輛印著 “啟星海外” 的車駛過,車窗裏有人舉著相機,對著基地的側柏葉儲存區拍照。林薇握緊了婆婆遞來的黑陶鍋(沾著當年的染料,帶著爺爺的溫度),指尖觸到小糯米葉脈上的太陽花 —— 隻要老工藝還在,隻要匠心還在,隻要家人和盟友還在,就沒有跨不過的坎。隻是她不知道,啟星已經聯係了歐洲法院,計劃 “凍結基地海外賬戶”,而小宋已經偷偷拷貝了係統的部分後台數據,正猶豫要不要交給啟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