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五章:爐灰救苗與基因暗戰

字數:3207   加入書籤

A+A-


    林薇的指尖剛觸到混著碎石的河沙,尖銳的石子就硌得她生疼 —— 沙子裏摻著半指寬的碎石塊,還有黏糊糊的紅土,攥在手裏能捏成泥團。“200 噸就 30 噸能用!” 王大姐把沙袋摔在地上,碎石滾出來砸在瓷磚上,發出刺耳的聲響,“啟星說要合格沙,就得按 5 倍價買,50 萬!咱們賬戶隻剩 3 萬,連零頭都不夠!”
    展廳外的吵鬧聲越來越近。20 多個農戶舉著 “還我種苗” 的牌子,老秦站在最前麵,眼眶通紅:“3 天不沙藏,10 萬株種苗就爛了!咱們 200 畝地,今年就指著這些苗活呢!”
    林薇剛要說話,貨車司機的電話打進來,聲音帶著哭腔:“林總,5 輛車全熄火了!發動機燒了,修要 3 天!種苗最佳期隻剩 48 小時,就算修好,也趕不上種植了!” 張遠盯著電腦屏幕,5 個代表貨車的紅點停在盤山公路上,像 5 顆釘在絕境裏的釘子。
    “還有更糟的!” 漢斯的越洋電話緊隨其後,背景音裏滿是消費者的怒吼,“150 套訂單全是仿品!消費者拆開快遞,發現剪紙沒有米字紋,當場就摔了筐子!歐盟消協要賠 40 萬,12 家店全下架了!” 電腦屏幕上,啟星的通稿跳出來 ——“中國非遺手作靠掉包苟活,毫無底線”,下麵跟著上萬條 “抵製” 的評論。
    聯盟群裏的消息更讓人心涼。山東染坊發了張 “啟星全包協議” 的照片:“跟著啟星,不用再擔驚受怕”;陝西竹編、安徽剪紙跟著轉發,還在行業群發了張 “基地沙源計劃” 的截圖,啟星的人立刻評論:“聯盟全是內鬼,合作需謹慎”。
    “內鬼?咱們守的是老手藝,不是當資本的狗!” 婆婆突然從育苗區衝出來,懷裏抱著個舊陶罐,罐身上刻著 “1955”,沾著灰白色的爐灰,“你爺爺 1955 年在山區,沒河沙就用爐灰育苗!這裏有他的筆記,寫著‘爐灰 + 細土 + 草木灰,透氣性比河沙還好’!”
    林薇趕緊接過陶罐,罐口的瓷片劃破了她的手指,滲出血珠。裏麵的筆記紙頁脆得要碎,用毛筆寫著:“爐灰篩去煤渣,細土曬幹,草木灰過篩,按 2:2:1 混合,沙藏種苗,發芽率超八成”,落款日期是 “1955 年 3 月 17 日”,旁邊畫著個簡易的配比勺,勺柄上刻著 “221”。
    半小時後,基地門口的空地上,堆滿了社區鍋爐房送來的純爐灰。20 位老鄰居圍著竹編篩子,把爐灰裏的煤渣一點點篩出去,篩子的竹絲斷了兩根,婆婆用棉線縫補好,繼續篩:“慢著點,別漏了細灰,種苗根要靠這個透氣!”
    小糯米蹲在旁邊,手裏捏著微型定位芯片,往剪紙裏貼:“媽媽說,貼了這個,就能找到正品啦!” 孩子的手指被芯片邊緣紮出血,貼了張太陽花創可貼,繼續貼,剪紙背麵的小貨車圖案,被爐灰蹭得有點模糊,她就用彩筆重新塗了一遍。
    與此同時,加油站的老王帶著 30 名維修工,背著工具箱往盤山公路趕。“我錄了啟星讓加劣質汽油的錄音,還帶了清潔汽油!” 老王的聲音從電話裏傳來,“當年婆婆幫我找孫女,這份情,我得還!”2 小時後,他發來視頻:5 輛貨車重新啟動,車燈在夜色裏連成一串,像通往希望的燈。
    張遠的電腦屏幕上,定位芯片的紅點正往歐洲物流中轉站移動。“找到了!就在布魯塞爾的中轉倉!” 他立刻聯係當地警方,帶著正品剪紙的對比圖,“仿品沒有米字紋,芯片也沒信號,一查一個準!”
    三天後,好消息像雪片一樣飛來 —— 混合沙藏的種苗發芽率達 88%,5 省農戶的地裏種滿了嫩綠的槐樹苗;150 套仿品被警方查獲,漢斯的澄清會讓歐洲消費者撤銷了投訴,12 家小眾店重新上架;山東染坊帶著 “啟星協議漏洞” 的證據回歸,還聯合基地發起 “非遺原料互助基金”,5 家海外品牌主動加入。
    基地的育苗區裏,熱鬧得像過節 —— 婆婆在教農戶配混合沙,小糯米舉著定位剪紙,教大家 “找芯片信號”;張遠在調試 “種苗基因監測係統”,屏幕上是傳統種苗的基因序列;老秦被農戶圍著,聽他講 “怎麽用爐灰種出好苗”。陽光透過塑料膜灑進來,落在嫩綠的苗尖上,暖得像春天。
    好景沒持續多久。周日下午,林薇剛收到海外品牌的種苗訂單,張遠的電腦突然彈出一條消息:“啟星收購綠源基因公司,掌握槐樹種苗基因編輯技術!”
    漢斯的緊急電話也來了:“啟星在歐洲申請轉基因種苗專利,還要求傳統種苗繳‘基因對比費’,不然不讓進歐盟!荷蘭檢測機構說,傳統種苗的檢測標準要提到 99%,咱們根本達不到!”
    更糟的是,張遠監測到 “啟星聯係了國內實驗室,要偷咱們老種苗的基因序列!還計劃在產區放轉基因花粉,汙染傳統種苗!”
    林薇站在育苗區旁,看著小糯米貼在苗上的定位剪紙,突然覺得一陣寒意。她知道,啟星的終極基因絞殺來了 —— 從河沙到基因,從物流到標準,他們想徹底掐斷傳統老手藝的根。
    但她也知道,自己不是一個人。她拿起手機,在 “全球非遺原料安全聯盟” 的群裏發了條消息:“啟星想壟斷基因、改標準,咱們就聯合保種、建基因庫!明天上午 9 點,基地開基因守護會,想一起扛的,來。”
    發送鍵按下的瞬間,她看到遠處的路上,有輛印著 “綠源基因” 的車駛過,車窗裏有人舉著相機,對著育苗區拍照。林薇握緊了婆婆遞來的舊配比勺(沾著爐灰,帶著爺爺的溫度),指尖觸到小糯米剪紙的芯片 —— 隻要老種苗還在,隻要匠心還在,隻要全球守藝人還在,就沒有跨不過的坎。隻是她不知道,啟星已經偷偷在基地的育苗區旁,埋下了 “轉基因花粉釋放器”,再過 7 天,傳統種苗就會被汙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