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六章:艾草辨種與土壤暗戰
字數:3565 加入書籤
林薇的指尖剛觸到異常生長的槐樹苗葉片,就覺得不對勁 —— 葉片比正常苗寬了半指,摸起來發脆,根係纏成一團,像被膠水粘過。“50% 的苗都這樣了!” 高校研究員舉著檢測報告,紙上的 “轉基因成分陽性” 紅得刺眼,“72 小時內不清除,剩下的 50% 也會被交叉汙染,到時候咱們的傳統種苗就全完了!”
育苗區外的吵鬧聲越來越近。20 戶農戶舉著 “還我合格種苗” 的牌子,老秦站在最前麵,眼眶通紅:“30 畝地都測出轉基因了!啟星的人在村口說,傳統種苗早晚被淘汰,讓咱們改種他們的轉基因苗,不然今年就絕收!”
林薇剛要說話,歐盟法院的傳票就被快遞員送到手上 ——“禁止傳統種苗進入歐盟市場 + 賠償 100 萬歐元” 的字樣,像淬了毒的針,紮得她太陽穴突突直跳。運營小張抱著荷蘭檢測報告,眼淚掉在 “基因純度 99.9% 不合格” 的結論上:“3 批種苗全沒通過,歐盟市場徹底斷了,咱們的海外訂單怎麽辦啊……”
“還有更糟的!” 實驗室負責人的電話帶著愧疚,“啟星賄賂了我的助理,把 1952 年的老種籽基因序列偷走了!他們已經申請‘仿傳統外觀轉基因苗專利’,宣傳圖跟咱們的傳統苗一模一樣,要在歐洲以假亂真!”
聯盟群裏的消息更讓人心涼。山西染坊發了張 “轉基因種苗采購協議” 的照片:“跟啟星合作,至少能保住歐洲市場”;河北竹編、安徽剪紙直接退群,行業群裏卻多了條他們發的視頻 —— 基地育苗區汙染種苗的畫麵,配文 “傳統手作沒未來,別再掙紮了”,啟星的人立刻轉發,評論區全是 “抵製傳統種苗” 的留言。
“沒未來?這是咱們老祖宗傳了七十年的種苗,怎麽就沒未來了!” 婆婆突然從樟木箱裏翻出個泛黃的本子,箱子上刻著 “1949”,沾著褐色的種籽殼,“你爺爺 1949 年在山區,就靠艾草水辨種苗!筆記裏寫著‘傳統苗泡艾草水,紫外線照顯淡綠熒光,雜種苗沒反應’,咱們現在就試!”
林薇趕緊接過筆記,紙頁脆得一碰就掉渣,用毛筆寫著:“艾草五斤,加水熬煮一時辰,取汁浸泡種苗 24 小時,置紫外線燈下,顯綠熒光者為真,無熒光者為假”,落款日期是 “1949 年 6 月 12 日”,旁邊畫著個簡易的紫外線燈示意圖,甚至標注了 “艾草要選帶露水的,熬煮時加半勺鹽”。
半小時後,基地的空地上擺滿了黑陶鍋 —— 婆婆帶著老鄰居,把剛采的帶露艾草倒進鍋裏,小糯米蹲在旁邊添柴,柴火濺出的火星燒到婆婆的圍裙,燙出個小洞,孩子趕緊找了張艾草剪紙貼上:“奶奶,這樣就不疼啦!”
20 位老鄰居輪流攪拌艾草水,鍋裏的水慢慢變成淡綠色,飄著淡淡的艾香。“按筆記來,每棵苗泡夠 24 小時!” 婆婆拿著竹篩,把種苗一棵棵放進艾草水裏,篩子的竹絲細如發絲,剛好能托住種苗,“當年你爺爺就是用這個篩子,把雜種苗全挑出去的!”
與此同時,張遠帶著實驗室的小陳(偷偷聯係他的研究員),在育苗區裏尋找花粉釋放器。“我知道位置!啟星的人埋在隔離帶旁邊的土裏,上麵蓋著雜草!” 小陳手裏拿著定位圖,眼裏滿是愧疚,“我祖父是基地的老藝人,我不能讓他的手藝斷在啟星手裏!” 兩人用小鏟子挖了半小時,終於找出 3 個銀色的釋放器,上麵還貼著 “啟星農業” 的標簽。
小糯米的 “艾草熒光剪紙” 也派上了用場。她把塗滿艾草汁的剪紙貼在未汙染種苗上,舉著紫外線燈喊:“大家看,綠熒光的是真種苗!” 農戶們圍著紫外線燈,看到淡綠色的熒光在黑暗裏亮起,都歡呼起來:“是真的!咱們的種苗還有救!”
三天後,好消息像雪片一樣飛來 ——10 畝未汙染種苗被成功隔離,高校檢測顯示 “無任何轉基因成分”;張遠的 “基因快速檢測試紙” 研發成功,1 元 / 張的成本讓農戶都能用上;歐盟知識產權局因 “基地提供 1949 年基因溯源證據”,重啟傳統種苗確權申請;山西染坊帶著 “轉基因苗土壤板結視頻” 回歸,還聯合基地發起 “全球傳統種苗基因保護聯盟”,5 家歐洲非遺品牌主動加入。
基地的育苗區裏,熱鬧得像過節 —— 婆婆在教農戶熬艾草水,小糯米舉著紫外線燈,教大家認 “綠熒光種苗”;張遠在調試 “基因庫備份係統”,屏幕上是 1952 年老種籽的基因序列;老秦被農戶圍著,聽他講 “怎麽用艾草水保護種苗”。陽光透過隔離帶的塑料膜灑進來,落在嫩綠的苗尖上,暖得像春天。
好景沒持續多久。周日下午,林薇剛收到歐洲非遺品牌的傳統種苗訂單,老秦就跑進來,臉色慘白:“啟星收購了全球最大的草木灰供應商!說明年起,非合作品牌要麽花 10 倍價買,要麽就沒草木灰用!咱們的種苗生長、染料固色都要草木灰,沒了它,種苗長不好,染料也固不住色啊!”
漢斯的緊急電話也來了:“啟星在歐洲、東南亞推‘仿傳統手作套裝’,價格是咱們的一半,商超都下架咱們的產品了!消費者分不清真假,已經有 30 家店退了咱們的訂單!”
張遠拿著一份匿名快遞跑進來,裏麵是 “啟星與土壤檢測機構的合**議”:“他們要改傳統種苗土壤標準,把草木灰含量提得特別高,咱們根本達不到!以後種苗就算沒轉基因,也會被判定‘不合格’!”
林薇站在草木灰堆旁,看著小糯米貼在上麵的 “艾草熒光剪紙”,突然覺得一陣寒意。她知道,啟星的終極土壤絞殺來了 —— 從草木灰到土壤標準,從仿品套裝到市場圍剿,他們想徹底掐斷傳統手作的土壤根脈。
但她也知道,自己不是一個人。她拿起手機,在 “全球傳統種苗基因保護聯盟” 的群裏發了條消息:“啟星想壟斷草木灰、改土壤標準,咱們就聯合建草木灰生產基地、製定傳統土壤標準!明天上午 9 點,基地開土壤守護會,想一起扛的,來。”
發送鍵按下的瞬間,她看到遠處的路上,有輛印著 “啟星草木灰” 的卡車駛過,車廂裏裝滿了草木灰,車身上貼著 “啟星專屬原料” 的標簽。林薇握緊了婆婆遞來的老竹篩(竹絲磨損,卻篩得格外幹淨),指尖觸到小糯米剪紙的艾草汁 —— 隻要傳統種苗還在,隻要匠心還在,隻要全球守藝人還在,就沒有跨不過的坎。隻是她不知道,啟星已經偷偷在基地的草木灰儲存區,混入了 “土壤板結劑”,這批草木灰一旦使用,會導致 100 畝未汙染種苗的土壤徹底板結,再也種不出傳統槐樹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