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章:老種催醒與纖維暗戰
字數:4230 加入書籤
林薇的指尖剛觸到枯萎的蘆葦苗稈,脆裂聲就順著指尖傳來 —— 苗稈像曬幹的麥秸,一折就斷成兩截,斷麵露出發黑的髓芯,根係纏成一團,沾著的泥土結成硬塊。“100 畝全這樣了!” 老秦蹲在育苗區的田埂上,把蘆葦苗摔在地上,枯黃的葉片散落一地,“農技人員說休眠劑讓細胞停了分裂,沒救了!咱們 120 戶農戶,今年的蘆葦收成全沒了,你得賠 60 萬!”
基地外的吵鬧聲震得窗戶發顫。120 戶農戶舉著 “還我蘆葦苗” 的牌子,人群裏有人扛著被查封的原料倉庫照片,有人舉著啟星的 “轉基因蘆葦宣傳冊”:“啟星說給咱們免費提供蘆葦苗,還幫著賣,咱們別跟基地耗了!”
林薇剛要說話,法院的快遞員就闖進辦公室,手裏拿著兩封傳票 —— 國內的 “專利侵權賠償 80 萬”,歐盟的 “扣貨禁令”,紅色的公章像兩塊燒紅的烙鐵,燙得她指尖發麻。“18 家歐洲品牌全暫停訂單了!” 運營小張抱著訂單表哭,“歐盟海關扣了咱們 500 套貨,滯港費每天 500 歐元,再扣一周,咱們連運費都賠不起!”
“原料!咱們連編雨水棚的原料都沒了!” 王大姐背著半袋劣質蘆葦衝進來,袋子裏的雜草和碎石嘩啦啦掉出來,“我跑了 10 個縣市,就找到這點,夠編 10 座棚,剩下的 90 座再過幾天就塌了!” 電腦屏幕上,啟星的廣告跳出來 ——“轉基因蘆葦,低價供應,包檢測合格”,下麵的評論全是 “傳統蘆葦不行了,趕緊換種”。
聯盟群裏的消息更讓人心沉。山西染坊發了張 “啟星蘆葦 專利全包協議” 的照片,配文 “認清現實,才能活下去”;河北竹編、安徽剪紙、河南手作跟著轉發,還在行業群發了 “基地種子倉庫位置” 的定位,啟星的人立刻評論:“傳統手作不懂種子技術,早該被淘汰”;僅剩的老趙手作發來私信:“啟星說幫我還 5 萬貸款,我…… 我沒辦法”。
“沒辦法?咱們老祖宗靠老種子熬過災年,現在怎麽就沒辦法了!” 婆婆突然從樟木箱裏翻出個牛皮紙袋,箱子上刻著 “1935”,沾著幹枯的蘆葦花粉,“你爺爺 1935 年在山區,遇到種子休眠,就靠這些老種子活下來的!這裏有他的筆記,寫著‘老種子用赤黴素 + 蘆葦根汁催醒,三天就活’!”
林薇趕緊接過紙袋,袋子裏的種子顆粒飽滿,泛著深褐色的光,墊著張 1936 年的《農業周報》,邊角有爺爺用鉛筆寫的 “霜降後 3 天采收”。樟木箱夾層裏,藏著張泛黃的紙,是爺爺的保種筆記:“老蘆葦種子需陶甕沙藏,每層種子鋪 2 厘米河沙,艾草汁浸泡 24 小時後播種,遇休眠劑時,用赤黴素 + 蘆葦根汁 + 淘米水按 1:3:2 混合灌根,三日可醒”,落款日期是 “1935 年 11 月 18 日”,旁邊畫著個簡易的催醒劑調配示意圖,連 “蘆葦根要選 3 年生的” 都標得清清楚楚。
半小時後,基地的空地上擠滿了人 —— 婆婆的老鄰居、學員的家人,甚至之前請願的農戶,都扛著鋤頭來幫忙。“林總,之前是我糊塗,對不住!” 老秦放下鋤頭,手裏還攥著張 “啟星假種子檢測報告”,“我對比了咱們的老種子,根本沒休眠劑,啟星的報告是假的!”
婆婆站在陶甕旁,指揮大家沙藏老種子:“按筆記來,一層種子一層沙,別壓太實!” 她的手背被陶甕邊緣劃傷,小糯米趕緊找創可貼幫她貼上,還在創可貼畫了個小蘆葦芽:“奶奶,蘆葦芽會保護你”。老人笑著把孩子抱起來,一起蹲在陶甕邊,蘆葦根汁濺得兩人衣服上全是淡綠色。
就在這時,一輛電動車停在基地門口,是啟星種子供應商的小鄭。“林總,我是小鄭!” 他從包裏掏出一疊文件,“這是啟星加休眠劑的合同,還有催醒劑配方!我爸是編蘆葦的,他說賺黑心錢會斷子絕孫,我不能讓啟星毀了老手藝!” 他還遞來個檢測盒,“這是休眠劑快速檢測試紙,遇氯吡脲顯紅色,你們快測測剩下的種子!”
張遠立刻拿著試紙去檢測,劣質蘆葦種子果然顯紅色。“還好老種子沒事!” 他鬆了口氣,趕緊幫著熬製催醒劑,電腦旁的草莓味咖啡罐堆了 10 個,罐底沾著沒衝開的粉末,他的眼睛紅得像布滿血絲,卻一刻也不敢停。
小糯米的 “蘆葦纖維防偽” 也派上了用場。她把老蘆葦纖維嵌進剪紙,舉著打火機燒給農戶看:“大家聞,有蘆葦香的是真的!” 農戶們圍著剪紙,聞到淡淡的草木香,都歡呼起來:“咱們的蘆葦有救了!” 她的 “種子認親小視頻” 在海外爆火,# 小糯米的蘆葦救援 話題登上 5 國熱搜,1 億網友留言 “支持中國非遺,反對資本造假”。
三天後,好消息接連傳來 ——30 畝未完全枯萎的蘆葦經催醒劑灌溉,重新冒出嫩綠的芽尖;老種子沙藏育苗成功,發芽率達 92%;歐盟法院因 “基地提供 1935 年在先使用證據”,駁回啟星專利起訴,海關放行被扣貨物;山西染坊、河北竹編等 4 家品牌發現轉基因蘆葦 “1 個月脆裂”,憤怒撕毀協議,帶著 “啟星破壞種子倉庫的監控” 回歸,還聯合基地發起 “全球傳統蘆葦種植聯盟”,5 家匈牙利農戶主動提供 100 噸傳統蘆葦。
基地的蘆葦地旁,熱鬧得像過節 —— 婆婆在教農戶熬製催醒劑,小糯米舉著 “蘆葦纖維剪紙”,教大家 “燒一燒聞蘆葦香”;張遠在調試 “蘆葦生長監測係統”,屏幕上是全球聯盟基地的蘆葦長勢數據;漢斯通過視頻連線,向歐洲品牌展示老種子培育的蘆葦,笑著說 “這就是傳統手藝的生命力”;老秦被農戶圍著,聽他講 “怎麽從請願到幫基地種蘆葦”。陽光透過蘆葦葉灑下來,落在嫩綠的芽尖上,蘆葦的清香混著泥土味,暖得像春天。
好景沒持續多久。周日下午,林薇剛收到歐洲聯盟品牌的蘆葦纖維訂單,王大姐就跑進來,臉色慘白:“啟星收購了全球最大的蘆葦纖維加工廠!說明年起,非合作品牌要麽花 20 倍價買加工纖維,要麽就沒纖維用!咱們的編織設備,再過一個月就沒原料了!”
漢斯的緊急電話也來了:“啟星出了‘合成蘆葦纖維’!加了蘆葦香精,燃燒也有香味,12 家歐洲店誤收,消費者哭著說‘再也分不清真假’!”
張遠拿著一份匿名快遞跑進來,裏麵是 “啟星與陶甕廠家的合**議”:“他們要壟斷陶甕供應!以後非合作品牌,連裝雨水的陶甕都買不到,價格還要漲 15 倍!”
林薇站在蘆葦地旁,看著小糯米貼在蘆葦上的 “纖維剪紙”,突然覺得一陣寒意。她知道,啟星的終極纖維絞殺來了 —— 從纖維加工到陶甕配件,從合成纖維到原料壟斷,他們想徹底掐斷傳統手作的設備原料根脈。
但她也知道,自己不是一個人。她拿起手機,在 “全球傳統蘆葦種植聯盟” 的群裏發了條消息:“啟星想壟斷纖維、陶甕,咱們就聯合建加工廠、燒陶甕!明天上午 9 點,基地開設備原料守護會,想一起扛的,來。”
發送鍵按下的瞬間,她看到遠處的路上,有輛印著 “啟星纖維加工廠” 的卡車駛過,車廂裏裝滿了合成蘆葦纖維,車身上貼著 “啟星專屬環保纖維” 的標簽。林薇握緊了婆婆遞來的蘆葦根(沾著催醒劑,帶著爺爺的溫度),指尖觸到小糯米剪紙的蘆葦纖維 —— 隻要傳統蘆葦還在,隻要匠心還在,隻要全球守藝人還在,就沒有跨不過的坎。隻是她不知道,啟星已經偷偷在合成蘆葦纖維裏添加了 “降解劑”,這批纖維編織的雨水棚,會在 3 個月後突然降解碎裂,而歐洲 12 家店已經用這批纖維生產了 500 套手作產品,即將發往消費者手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