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七章:槐須育苗與種源暗戰
字數:4481 加入書籤
林薇的指尖剛觸到土耳其槐樹林發來的照片,心就沉到了穀底 —— 百年母根生長的地方隻剩一個深坑,坑邊散落著帶泥土的根須,旁邊還留著啟星基因庫的專用采樣箱。“母根沒了!” 王大姐的聲音發顫,手裏攥著剛檢測的槐根樣本,“現有的槐根開始枯萎,抗病性全沒了,熬的淨水劑吸附率降了 60%,陶土又要重金屬超標了!”
基地外的歐盟海關官員正圍著待發的 30000 套陶甕,手裏的檢測儀器 “滴滴” 作響:“如果再檢測出重金屬,這批貨會被全部銷毀,還要追究你們的刑事責任!” 旁邊的記者舉著攝像機,鏡頭對準枯萎的槐根,# 中國手作母根絕種 話題 5 分鍾破 120 億播放,國內種源保護部門也發來 “暫停原料外運” 的通知。
“陶片專利訴訟強製執行了!” 張遠舉著法院傳票,紙頁上 “立即停止使用陶片數據記錄法” 的紅字像燒紅的烙鐵,“60 家歐洲小陶窯已經被迫停用陶片,啟星說咱們再刻陶片,就凍結聯盟所有成員的賬戶!” 他的電腦突然彈出黑客攻擊提示,屏幕上跳出啟星的威脅:“3 天內解散全球種源庫籌建計劃,否則曝光你們‘用轉基因槐根’的假證據!”
“基因數據被偷了!” 土耳其槐樹林的負責人發來語音,帶著哭腔:“啟星的人不僅挖走母根,還拷貝了所有槐根的基因數據,他們要編輯‘假原生基因’,冒充咱們的種源賣!” 窯廠的工人圍著沒熬完的淨水劑,桶裏的液體渾濁不堪,“再沒有合格的槐根,咱們的淨水劑就廢了,50000 套新訂單怎麽接啊!”
聯盟群裏的消息像澆了滾油。山西染坊發了張 “啟星基因授權協議” 的照片:“母根沒了,種源也保不住,跟著啟星至少能拿到授權基因”;河北竹編跟著轉發,配文 “專利告著,種源絕著,再扛下去就是死路一條”;摩洛哥艾草園發來 “暫停合作” 私信:“啟星說跟你們合作會被偷基因,我們隻能斷供”。
“死路一條?咱們老祖宗連母根斷了都能育苗,怎麽會絕種!” 婆婆突然從老木箱的夾層裏抽出張泛黃的麻紙,上麵用毛筆寫著 “槐根育苗秘錄”,紙邊還沾著幹枯的槐須,“這是你太爺爺 1883 年的筆記!上麵寫著‘百年槐根的須根,泡在艾草灰水裏 7 天,就能育出新苗,跟母根一模一樣!’”
林薇趕緊接過麻紙,隻見上麵畫著細細的槐須育苗示意圖:“選母根上的白色須根(長 3 厘米以上),泡在陳艾草灰水(發酵 3 年)裏,每天換一次水,7 天後須根會長出細芽,移栽到摻了陶土的土裏,3 個月就能長成可藥用的槐根”,落款日期是 “1883 年 4 月 17 日”,旁邊還標注著 “須根要在春分前采,成活率最高”。
“咱們還有希望!” 婆婆從祠堂的陶罐裏掏出個布包,裏麵是去年采的百年母根須根,雖然幹枯,但還泛著淡白色,“我去年就想著留個後手,沒想到真用上了!”
半小時後,基地的育苗棚裏擠滿了人。婆婆的老鄰居、學員的家人,甚至剛要簽啟星協議的聯盟品牌,都拿著槐須泡艾草灰水。“林總,咱們信你!” 山西染坊的老板舉著剛冒芽的槐須,眼裏閃著光,“這是咱們的希望,絕不能讓啟星毀了!”
婆婆坐在育苗盆旁,教大家選須根:“按筆記來,要選白色的、沒斷的須根,泡的時候要全浸在水裏,別露出來!” 她的手指被槐須上的細刺紮出血,血珠滴在艾草灰水裏,小糯米趕緊找創可貼幫她貼上,還在創可貼畫了根小槐須:“奶奶,槐須寶寶會保護你”。老人笑著把孩子抱起來,一起給槐須換水,小糯米的小手輕輕碰了碰須根,小聲說 “槐須寶寶快發芽,咱們要保護陶甕”,孩子的話讓周圍的人都紅了眼眶。
就在這時,一輛銀色轎車停在基地門口,啟星基因庫的技術員馬庫斯從車上下來,手裏抱著個硬盤:“林總,我是馬庫斯!這是啟星偷挖母根的監控錄像,還有他們編輯假原生基因的證據!” 他的手裏攥著個小槐根,是他祖父用傳統方法育的,“我祖父是奧地利傳統陶藝人,他說‘種源是手作的根,斷了根就沒了魂’,我不能幫著啟星斷根!”
張遠立刻用硬盤裏的基因數據研發 “原生槐根檢測試紙”,電腦旁的草莓味咖啡罐堆了 55 個,罐底沾著沒衝開的粉末,他的眼睛紅得像布滿血絲,卻一刻也不敢停 —— 試紙遇真原生槐根顯深綠,遇假基因槐根顯灰白,剛檢測完現存的槐根,就挑出了 20% 的假根。
小糯米的 “槐須防偽書簽” 也派上了用場。她把剛發芽的槐須嵌進剪紙裏,做成書簽貼在陶甕上:“大家看,槐須會發芽的是真槐根熬的淨水劑,不發芽的是假的!” 歐盟海關官員拿著書簽,放在育苗棚裏,第二天看到槐須冒出細芽,終於點了頭:“這批陶甕合格,可以通關!” 小糯米的 “槐須育苗小視頻” 在海外爆火,# 小糯米的槐須小課堂 話題登上 80 國熱搜,150 億網友留言 “支持傳統手作種源保護”,土耳其槐樹林也發來消息,說找到了幾株母根幼苗,是之前遺漏的。
三天後,好消息接連傳來 —— 百年母根須根成功育苗,第一批新槐根長勢良好;馬庫斯提供的監控錄像,讓警方立案調查啟星偷挖種源,歐盟也發起 “原生種源保護” 倡議;法院因 “陶片數據記錄法是百年非遺”,駁回啟星專利訴訟,60 家歐洲小陶窯重新啟用陶片;山西染坊、河北竹編等 6 家品牌發現 “啟星授權基因含缺陷,槐根隻能用 3 個月”,憤怒撕毀協議,帶著 “啟星威脅錄音” 回歸,還聯合基地發起 “全球原生種源保護聯盟”;摩洛哥艾草園、土耳其槐樹林主動捐贈種源,5 家國際種源保護機構加入,共同建設 “全球原生種源防護網”。
基地的種源保護棚裏,熱鬧得像過節 —— 婆婆在鏡頭前教大家槐須育苗,小糯米舉著 “槐須防偽書簽”,對著鏡頭喊 “發芽的是真的”;張遠在調試 “種源基因溯源係統”,屏幕上是全球聯盟種源地的實時畫麵;漢斯通過視頻連線,在歐洲展示新育的槐根,笑著說 “這就是傳統手作的生命力,隻要根還在,就永遠有希望”;老秦被農戶圍著,聽他講 “怎麽用槐須育苗、幫著守護種源”。陽光透過保護棚的玻璃灑下來,落在剛發芽的槐須上,淡綠色的芽尖閃著微光,暖得像春天。
好景沒持續多久。周日下午,林薇剛收到 “全球原生種源保護聯盟” 的首批 1000 株槐根幼苗訂單,王大姐就跑進來,臉色慘白得像紙:“啟星在全球種源庫的水源裏投了‘基因汙染劑’!土耳其槐樹林、摩洛哥艾草園的種源已經開始變異,抗病性全沒了,咱們的新育苗也有危險!”
漢斯的緊急電話也來了,聲音發顫:“啟星在海外申請‘傳統手作槐須育苗法專利’!把你太爺爺的法子改名叫‘原生種源再生技術’,要收專利費!70 家歐洲小陶窯已經收到‘專利侵權警告函’,說‘用槐須育苗就是侵權’!”
張遠拿著一份匿名快遞跑進來,裏麵是 “啟星與種源汙染劑供應商的合**議”:“他們要在咱們的種源保護棚裏裝‘微型汙染劑投放器’,每天淩晨投放,讓所有原生種源慢慢變異,最後隻能用他們的假基因種源!”
林薇站在種源保護棚前,指尖輕輕劃過剛發芽的槐須,芽尖上的露水沾在指腹,冰涼冰涼的。她突然覺得一陣寒意 —— 啟星的終極絞殺來了,這次不是斷原料、卡認證,是要汙染所有原生種源,讓百年傳統手藝徹底失去賴以生存的根基。
但她看著周圍忙碌的人 —— 婆婆在給槐須換水,小糯米在給育苗盆貼標簽,張遠在調試汙染劑檢測儀,漢斯在視頻裏跟國際種源機構商量防護方案 —— 又覺得心裏發暖。她拿起手機,在 “全球原生種源保護聯盟” 的群裏發了條消息:“啟星想汙染種源、偷育苗專利、毀根基,咱們就聯合建‘種源汙染防護網’、告專利無效、守護每一株幼苗!明天上午 9 點,基地種源防護會,想一起扛的,來。”
發送鍵按下的瞬間,她看到遠處的路上,有輛印著 “啟星種源汙染劑” 的卡車駛過,車廂裏裝著密封的汙染劑罐,車身上貼著 “啟星專屬種源改良劑” 的標簽。林薇握緊了手裏的槐須育苗筆記,紙頁上還留著太爺爺的筆跡 —— 隻要這些老法子還在,隻要原生種源還在,隻要全球守藝人還願意一起扛,傳統手作的根,就永遠斷不了。隻是她不知道,啟星已經偷偷在基地種源保護棚的通風口裝了 “微型汙染劑傳感器”,能根據棚內的溫度自動投放汙染劑,而棚裏剛育出的 1000 株槐根幼苗,即將麵臨變異的危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