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章陸宸解惑

字數:4559   加入書籤

A+A-


    洛道成看著他這副誠惶誠恐的模樣,心中更是氣不打一處來。
    這小子,得了便宜還賣乖!
    但他麵上卻不得不露出一副感動的神色,上前拍了拍陸宸的肩膀。
    “愛卿有此心,朕心甚慰。”
    “但一碼歸一碼。”
    “你治好了公主的頑疾,又獻上抗災良方,於國有功,於朕有恩,理應賞賜。”
    他加重了語氣,一錘定音。
    “此事不必再議。”
    “待日後抗旱功成,朕另有重賞!”
    陸宸這才勉為其難地接受了,對著洛道成深深一揖。
    “陛下厚愛,臣婿感激涕零。”
    “臣婿定當竭盡全力,為陛下分憂,為大炎解此危局!”
    洛道成滿意地點了點頭,總算將這小子安撫住了。
    他側過身,對著還跪在地上的孫茂中抬了抬下巴。
    “孫愛卿,你且將遇到的難處,仔仔細細說與駙馬聽。”
    孫茂中如蒙大赦,連忙從地上爬起來,也顧不得擦額上的血跡,就對著陸宸哭訴起來。
    “駙馬爺,您可要為下官做主啊!”
    他一把鼻涕一把淚地將自己試行時遇到的困難,竹筒倒豆子般全說了出來。
    “下官等人依照您在長平縣的做法,也是先挖豎井,再挖暗渠。”
    “可挖出來的井,十有八九都是幹的,根本不出水!”
    “偶爾有出水的,那水量也小得可憐,別說引流了,連打水都費勁。”
    “還有那暗渠,更是邪門,不是挖著挖著就塌了,就是挖偏了,兩口豎井怎麽也連不上。”
    “這幾日下來,銀子花了不少,工匠也傷了好幾個,卻是一點進展都沒有啊!”
    陸宸聽著,臉上並無半分意外,仿佛早已料到會是這般結果。
    這坎兒井看似簡單,不過是挖井通渠,實則內裏門道極深,從選址、定位到挖掘手法,每一步都錯不得。
    工部這群人隻知其一,不知其二,照貓畫虎,能成功才怪了。
    他上前一步,聲音不疾不徐。
    “孫大人不必焦急。”
    “坎兒井挖掘,首重尋脈。”
    “並非所有地方的地下都有水,需得尋到山前洪積扇的邊緣,或是古河道的遺跡,這些地方的地下潛流才最為豐沛。”
    孫茂中聽得一愣一愣的,隻是下意識地點頭。
    陸宸並未停頓,繼續解釋。
    “尋到水源後,先挖一口母井,探明出水情況。”
    “再於下遊不遠處,挖好蓄水的澇壩。”
    “然後,以母井為基準,朝著澇壩的方向,先挖一條淺顯的明渠,用以確定暗渠的大致走向。”
    “之後,再沿著明渠,每隔數十丈,挖掘一口豎井。”
    “這些豎井,既是定位,也是通風口,更是挖掘時出土的通道。”
    孫茂中聽到這裏,連連點頭,這些他們倒是也做了,可問題是,豎井之間如何精準連通?
    這才是最大的難題。
    似乎是看出了他的疑惑,陸宸嘴角微勾。
    “至於如何連通,其實也簡單。”
    “隻需在相鄰兩口豎井的正上方,各懸一根木棍,用水平儀校準,確保它們在同一水平線上。”
    “同時,在井底也各綁一根木棍,讓井底的木棍與井口的木棍,上下遙相平行。”
    “如此一來,井下的工匠,隻需沿著自己麵前那根木棍尖端所指的方向,筆直向前挖掘,便可精準打通兩口豎井,絕不會有分毫偏差。”
    “至於暗渠坍塌,隻需在挖掘時,用木料或是磚石,將渠頂做成拱券之形,便可有效支撐,萬無一失。”
    一番話說完,養心殿內,落針可聞。
    孫茂中整個人都呆住了,嘴巴張得能塞下一個雞蛋。
    他腦中轟然一聲,仿佛有天雷炸響,將所有的困惑與迷茫,都劈得煙消雲散。
    原來如此!
    原來竟是如此!
    這些法子,他聞所未聞,卻又覺得理應如此,簡單得不可思議,偏偏又精妙絕倫。
    他猛地一拍大腿,臉上滿是狂喜。
    “妙啊!實在是妙啊!”
    “駙馬爺真乃神人也!”
    他對著陸宸深深一揖,臉上的敬佩幾乎要溢出來。
    洛道成看著陸宸那張雲淡風輕的臉,心中五味雜陳。
    此子的才學,遠超他的想象。
    不僅通醫術,善謀略,竟還精通這等利國利民的水利之術。
    他是一柄雙刃劍,用好了,可斬盡天下憂患;用不好,亦能傷及自身。
    周錚緊鎖的眉頭,此刻也徹底舒展開來。
    他看著陸宸的眼神,再無半分輕視,隻剩下純粹的欣賞。
    祖宗規矩,外戚幹政……
    在這樣經天緯地的濟世之才麵前,那些陳腐的規矩,顯得不值一提。
    大炎能得此人,實乃社稷之幸。
    陸宸迎著眾人複雜的目光,神色不變,又躬身一禮。
    “陛下,坎兒井雖能根治旱情,卻非一日之功。”
    “若要解燃眉之急,快速保墒增產,臣婿另有一法,或可配合使用。”
    洛道成精神一振,急忙追問。
    “哦?是何妙法?快快講來!”
    “此法名為,畎畝法。”
    陸宸緩緩道來。
    “所謂畎畝法,便是在田間開挖溝洫,稱之為畎,將挖出的土,堆築於溝側,稱之為畝。”
    “地勢高亢幹燥之田,便將作物種於畎中,可防風保墒,聚攏水分。”
    “而地勢低窪潮濕之田,則將作物種於畝上,能使作物根係遠離地下水層,避免爛根。”
    “簡而言之,便是上田棄畝,下田棄畎。”
    “不僅如此,為了保持地力,還需配合代田法。”
    “今年為畎者,來年翻整為畝。今年為畝者,來年則變為畎。”
    “如此壟溝互換,既避免了同一處土地因連年耕作而地力耗盡,每年重新開溝起壟的過程,又相當於對田地進行了一次全麵的深翻,可謂一舉多得。”
    一番話,再次讓整個養心殿陷入了死寂。
    孫茂中已經徹底傻了,他呆呆地看著陸宸,仿佛在看一個怪物。
    洛道成胸口劇烈起伏,眼中迸發出前所未有的光亮。
    周錚更是激動得渾身輕顫,嘴唇哆嗦著,半天說不出一句話來。
    這些農耕之術,他們這些自詡飽讀詩書的朝廷重臣,竟是聞所未聞!
    這才是真正能夠惠及萬民,澤被蒼生的不世之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