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4章遇到了難處

字數:4939   加入書籤

A+A-


    “至於那些旁枝末節,如支渠的開挖、日常的維護,以及水利周邊的配套設施,譬如磨坊、水車、儲水窖等,則可開放給民間資本參與。”
    “錢款賬目,必須完全公開,由戶部與工部共同核查監管,雙重把關,既防貪墨,也防商人從中作亂。”
    這小子,腦子轉得倒是快。
    不僅想到了法子,連如何監管都一並想好了。
    洛道成心中暗讚,麵上卻不動聲色。
    一旁的周錚,始終沉默不語。
    他捋著胡須,渾濁的老眼中精光閃爍。
    待陸宸話音落下,他才緩緩開口,聲音沙啞而沉穩。
    “駙馬所言,聽似周全。”
    “但老夫有一問。”
    “自古官商勾結,沆瀣一氣,最是難以防範。”
    “若地方官員與商人串通,虛報工程,誇大開銷,騙取朝廷的稅賦減免,又當如何?”
    這問題,可謂是一針見血。
    周錚一生為官,見過的齷齪事太多了。
    再好的政策,到了下麵,執行起來也總會變了味道。
    這是大炎官場積弊已久的頑疾,幾乎無解。
    他倒要看看,這個年輕人,能說出什麽花來。
    陸宸仿佛早就料到他會有此一問。
    他從容起身,對著周錚長長一揖。
    “首輔大人所慮,正是此策關鍵。”
    “下官以為,可設交叉審計之法。”
    “將天下劃分為數個區域,每年由工部隨機指派,派遣甲地的官員,去審查乙B地的工程。乙地的,則去審查丙地的。”
    “彼此並無利益牽扯,審查之時,自然能少幾分顧忌,多幾分公正。”
    周錚眉梢輕挑。
    這法子,倒是有些意思。
    “此外,還可鼓勵當地百姓參與監督。”
    “於各縣張貼告示,凡能舉證工程中有偷工減料、虛報賬目者,一經查實,不僅可免其家三年賦稅,更能將查沒銀錢的一成,作為重獎!”
    “重賞之下,必有勇夫。”
    殿中,再次陷入了沉寂。
    洛道成靠在龍椅上,閉著眼,手指在扶手上無意識地輕輕敲擊著。
    交叉審計、百姓監督、再輔以重獎。
    這一套下來,環環相扣,確實能最大程度地杜絕貪腐舞弊的可能。
    雖說有些冒險,但大炎如今的狀況,已是積重難返,國庫空虛得能跑馬。
    若不行非常之法,隻怕連今年冬天都撐不過去。
    值得一試。
    許久,他才緩緩睜開雙眼,眼中的疲憊似乎都消散了些許。
    他看向周錚。
    “周愛卿,你以為如何?”
    周錚躬身一拜。
    “陛下,此法雖離經叛道,但細思之下,確有可行之處。”
    “老臣以為,可先行擬定章程,小範圍試行,觀其成效,再做定奪。”
    他雖然守舊,卻不是個食古不化的老頑固。
    隻要是對大炎江山社稷有利的事,他都願意去嚐試。
    洛道成點了點頭,算是認可了他的建議。
    “好。”
    “此事,便由你牽頭,著戶部、工部,盡快拿出一個初步的方案來。”
    周錚再次躬身。
    “臣,遵旨。”
    從養心殿出來,陸宸隻覺得渾身的骨頭都快散架了。
    與洛道成和周錚那兩個老家夥周旋,比在奉天殿上舌戰群儒還要耗費心神。
    他揉了揉太陽穴,上了馬車,對車夫吩咐。
    “去朱雀大街。”
    比起在朝堂上步步為營,他更關心自己的小金庫。
    那才是他日後安身立命的根本。
    馬車一路行駛,很快便到了繁華的朱雀大街。
    隔著老遠,陸宸就看到了那間正在修葺的鋪子。
    工人們進進出出,叮叮當當的敲打聲不絕於耳。
    他掀開車簾跳下馬車,一眼就看見了正在鋪子門口指揮的陳遠。
    那人一身粗布短打,袖子高高挽起,臉上沾著些許灰塵,正扯著嗓子跟一個木工交代著什麽,瞧著比幹活的工人還要賣力。
    整間鋪子的裝修已經初具雛形。
    沒有金碧輝煌的俗氣,而是透著一股低調的雅致。
    想來,這便是日後全京城最會賺錢的銷金窟了。
    陳遠一回頭,瞧見了站在不遠處的陸宸,眼睛頓時一亮。
    他連忙在身上擦了擦手,快步迎了上來。
    “東家,您怎麽來了?”
    陸宸打量著他這副灰頭土臉的模樣,嘴角微微一勾。
    “過來瞧瞧。”
    “看樣子,進展還算順利。”
    陳遠聞言,憨厚一笑,臉上帶著幾分自得。
    “東家放心,都是按照您的吩咐來的,半點不敢馬虎。”
    “再有十天左右,這鋪子就能徹底完工了。”
    他又領著陸宸在鋪子裏轉了一圈,一邊走一邊匯報著工坊那邊的進展。
    “東家您找來的那個薑師傅,可真是個能人。”
    “他帶著新招的幾個學徒,將兩百份口紅、散粉、潔麵乳全都做出來了。”
    說到這,陳遠卻頓了頓,臉上露出幾分欲言又止的神色。
    陸宸何等眼力,一眼便看出了他的為難。
    “遇到什麽難處了?”
    陳遠猶豫了一下,還是開了口。
    “東家,那口脂用竹管裝著,似乎……似乎不大妥當。”
    “竹管的口封不嚴實,這天氣一熱,裏頭的膏體容易化。”
    陸宸對此並不意外,畢竟這個時代的技術有限。
    他略一思索,便有了主意。
    “可以在膏體和竹管之間加一層蜂蠟。”
    “或者,去瓷窯那邊問問,能不能燒製一批帶蓋的陶瓷罐子。”
    陳遠聞言,茅塞頓開,用力一拍大腿。
    “對啊!還是東家您想得周到!”
    “我明日就去瓷窯那邊看看。”
    他應下此事,臉上的神情卻依舊有些凝重。
    “還有一事。”
    “咱們用的那些珍珠粉、還有從西域傳來的花香精油,料子都太金貴了。”
    “這麽算下來,成本就高的嚇人。”
    “這、這定價若是太高,怕是沒人會買啊。”
    這才是他最擔心的問題。
    東西再好,賣不出去,也是白搭。
    陸宸聞言,卻隻是笑了笑。
    “你將那些價格高昂的原料,一一列個單子出來。”
    “看看有沒有法子尋到更便宜的進貨路子,或者找些能替代的東西。”
    “但有一點,品質絕對不能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