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7章 討債

字數:2942   加入書籤

A+A-


    2008年正月十七的雪剛停,青石鄉農技站的種薯窖前就圍了圈人。李澤嵐踩著薄雪走過去時,財政所長老鄭正蹲在地上翻票據,凍得發紅的手指在“宜都縣農資公司”的抬頭紙上反複摩挲,嘴裏念叨著:“12.8萬,20噸脫毒種薯,怎麽就隻剩這幾袋陳薯了?”
    窖門被撬棍撬開的瞬間,一股混雜著黴味的寒氣撲麵而來。李澤嵐伸手撥開裹著種薯的塑料布,指尖觸到的薯塊硬邦邦的,表皮皺得像老人的臉——這哪是能下種的脫毒種薯,分明是去年秋天沒賣完的陳薯,芽眼早已幹癟發黑。
    “小王,測下合格率。”李澤嵐回頭喊農技站的技術員。小王蹲下來,從不同麻袋裏各挑出10個薯塊,最後直起身搖頭:“李鄉長,頂多30能種,剩下的全是廢薯。按這個量算,窖裏撐死8噸,跟賬上的20噸差太遠了。”
    人群裏頓時起了騷動。李家坳的王大爺拄著拐杖往前挪了兩步,指著窖裏的種薯顫聲說:“去年冬天領種薯時,張老五就給了俺半袋這玩意兒,說‘鄉裏就發這些’,俺還以為是天氣凍壞的,原來……原來壓根就是陳薯!”
    李澤嵐的臉色沉了下來。他從兜裏掏出那本黑色筆記本——這是清理王鄉長辦公室時在抽屜夾層發現的,裏麵記著“2007.12.20,劉三喜拉種薯12噸至私人窖”,字跡正是王鄉長的。他轉頭看向站在人群後的張家村包村幹部老吳,聲音裏帶著不容置疑的嚴肅:“老吳,去年12月你跟著王鄉長去縣城拉種薯,剩下的12噸在哪?”
    老吳的臉瞬間漲成豬肝色,雙手在褲腿上蹭來蹭去,支支吾吾半天說不出話。趙書記突然從人群外擠進來,軍綠色夾克上還沾著雪沫子,手裏攥著張皺巴巴的銀行流水單:“別跟他繞彎子!這是縣信用社調的記錄,12月22日咱鄉給農資公司轉的12.8萬,當天就轉到了王鄉長老婆的銀行卡上,備注是‘借款’!”
    這話像顆炸雷,人群裏的議論聲瞬間變大。老吳腿一軟,差點跪在雪地裏,終於憋出句完整的話:“是……是王鄉長讓劉三喜把種薯拉去他私人窖的,說‘開春再發’,後來他調去開發區,就沒人管了。劉三喜還塞給我兩條煙,讓我別多嘴……”
    “煙呢?種薯在哪?”趙書記往前一步,軍靴踩在雪地上咯吱響。
    “煙在家沒敢抽,種薯在縣城東頭的舊倉庫裏,劉三喜的小舅子看著呢!”老吳的聲音帶著哭腔。
    當天下午,李澤嵐和趙書記就帶著老吳、老周,開著鄉衛生院的救護車往縣城趕。舊倉庫的卷閘門緊閉著,劉三喜的小舅子正靠在門邊嗑瓜子,看見他們過來,立馬把瓜子殼往地上一吐:“你們幹啥?這是私人倉庫,不許進!”
    “我們是青石鄉的,來拉屬於我們的12噸種薯。”趙書記掏出手機,直接撥通縣市場監管局的電話,“張局長,我是青石鄉的趙建軍,在東頭舊倉庫,有人非法侵占我們的集體財產,麻煩派幾個人過來。”
    劉三喜的小舅子原本還滿臉笑容,但當他看到趙書記要打電話時,臉色瞬間變得極為難看,仿佛被人突然抽走了所有的血色一般。他手忙腳亂地衝上前去,想要阻止趙書記的動作,嘴裏還不停地喊著:“別別別!有話好說,有話好說啊!我這就開門!”
    隨著他的話音落下,那扇緊閉的卷閘門開始緩緩升起,發出一陣輕微的“嘎吱”聲。當卷閘門完全打開後,裏麵的景象展現在眾人眼前——12 噸種薯整齊地堆放在倉庫裏,每一堆都用塑料布包裹得嚴嚴實實。而在這些塑料布上,還清晰地印著“青石鄉脫毒種薯專用”的字樣。
    老周見狀,立刻邁步上前,仔細地檢查了一圈這些種薯。他繞著倉庫走了一圈,不時蹲下身子查看種薯的情況,然後站起身來,臉上露出了滿意的笑容。他轉頭對站在一旁的李澤嵐說道:“李鄉長,這些種薯都挺不錯的,質量很好。就是可能因為倉庫有點潮濕,所以稍微有點受潮。不過沒關係,隻要把它們拿出去晾兩天,就可以順利地發放下去啦。”
    往回運種薯的路上,老吳坐在副駕上,手裏攥著剛湊齊的800塊煙錢——這是兩條煙的市場價,他主動要求上交財政。“李鄉長,趙書記,我知道錯了,以後再也不敢跟著別人瞎摻和了。”
    “知道錯就好,以後好好給老鄉辦事。”李澤嵐拍了拍他的肩膀。
    回到鄉農技站時,天色已經擦黑。老鄉們聽說種薯找回來了,都舉著麻袋在窖門口等著。李澤嵐站在高台上,拿著喇叭喊:“大夥別擠,按村分,保證每戶都能領到足量的優質種薯!要是發現有問題,直接找我!”
    王大爺領到種薯後,拉著李澤嵐的手久久不放:“李鄉長,謝謝您,俺家今年能多種兩畝土豆了,等秋收了,俺給您送袋新土豆!”
    看著老鄉們扛著種薯離開的背影,趙書記遞給李澤嵐一支煙:“澤嵐,這事辦得漂亮。種薯是老鄉的命根子,把這事解決了,咱在老鄉心裏就立住腳了。”
    李澤嵐望著遠處的燈火,心裏卻沒鬆勁:“趙書記,種薯追回來了,但王鄉長挪用的12.8萬還得要回來,劉三喜也得處理,不能就這麽算了。”
    “放心,我已經跟縣紀委的老陳打過招呼了,等把水渠和低保的事處理完,就把王鄉長的材料報上去。”趙書記吸了口煙,火星在夜色裏亮了亮,“咱一步步來,先把老鄉的事辦好,再跟那些蛀蟲算賬。”
    接下來的三天,李澤嵐每天都泡在農技站,跟著老周一起給各村分發種薯,還手把手教老鄉們挑選種薯、消毒催芽。直到正月二十,最後一袋種薯發到老鄉手裏,他才鬆了口氣,在筆記本上寫下:“種薯款問題解決:追回脫毒種薯12噸,分發至8個村;老吳退回受賄款800元;劉三喜涉嫌非法侵占,已報縣派出所追查;王鄉長挪用公款12.8萬,待進一步核實後移交縣紀委。”
    寫完,他合上筆記本,望著窗外正在融化的積雪,突然覺得,這正月的寒風好像沒那麽冷了——隻要真心為老鄉辦事,再難的坎,也能邁過去。
    喜歡從窯洞到省府請大家收藏:()從窯洞到省府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