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0章 新麵貌新格局
字數:3202 加入書籤
正月二十二的清晨,青石鄉黨委會議室的煙囪早早冒起了煙。爐子裏的煤燒得通紅,把牆麵“為人民服務”的標語映得格外鮮亮,長桌兩側的木椅擦得鋥亮,連牆角積灰的暖水瓶都換了新塞子——這是趙書記到青石鄉任職五年,第一次召開全鄉幹部全員大會,連各村的村支書、村主任都被通知到場。
李澤嵐提前半小時到會議室時,趙書記正蹲在爐子前添煤,軍綠色夾克的肘部磨出了白邊,手裏的爐鉤子在爐膛裏攪得“嘩啦”響。“澤嵐,你看這桌子擦得行不行?”他抬頭往長桌指了指,“等會兒各村支書來了,得讓他們看看咱鄉班子的精氣神,不能再像以前那樣鬆鬆垮垮。”
“放心吧趙書記,小馬和老鄭剛擦完第三遍。”李澤嵐遞過去一杯熱茶,目光掃過牆上的時鍾——離開會還有二十分鍾,已有不少幹部陸續進來,張家村的張老五縮著脖子坐在角落,手裏的筆記本翻來翻去卻沒寫一個字,顯然還在為昨天低保清退的事心虛。
八點整,趙書記“啪”地合上爐鉤子,往主位上一坐,軍靴踩在水磨石地麵上發出清脆的響。會議室瞬間安靜下來,連窗外的風聲都仿佛弱了幾分。“人到齊了,開會。”他的聲音不高,卻帶著不容置疑的威嚴,“今天把大夥叫來,就說三件事:擺問題、明態度、定規矩——以前王鄉長留下的爛攤子,從今天起,咱一起收拾;青石鄉的風氣,從今天起,咱一起扭轉。”
話音剛落,台下就起了一陣細微的騷動。李澤嵐坐在趙書記左手邊,翻開麵前的黑色筆記本,指尖在“種薯款挪用12.8萬”“水渠質量不合格”“低保冒領17戶”幾行字上頓了頓,清了清嗓子開口:“先跟大夥通報下近期核查的情況。2007年冬天的種薯采購,賬上20噸實際隻發7噸,剩下12噸被存到私人倉庫,12.8萬采購款流入個人賬戶;一期水渠用c15混凝土冒充c30,鋼筋細了兩個型號,今年開春塌了三段,衝毀5畝土豆田;2008年春節低保名單,28個名額裏17個是關係戶,真正困難的王大娘等7戶被排除在外——這些事,都是王鄉長在任時留下的,每一件都關乎老鄉的切身利益,每一件都觸目驚心。”
他把種薯窖的照片、水渠裂縫的檢測報告、低保冒領的證據單一一擺在長桌上,紙張在晨光裏泛著冷光。張老五的頭垂得更低,手指在褲腿上蹭來蹭去;之前跟著王鄉長跑過種薯采購的老吳,臉色發白,手裏的鋼筆“啪”地掉在地上。
“這些問題,不是一天兩天形成的。”趙書記突然開口,聲音比剛才沉了幾分,“王鄉長在任時,有人跟著他‘靈活變通’,有人睜一隻眼閉一隻眼,還有人敢怒不敢言——但從今天起,這些都得改。”他往台下掃了一圈,目光在張老五身上停了兩秒,“張支書,你侄子的低保被清退,你昨天去鄉門口鬧,說我們‘針對你’。我今天把話撂在這:清退的是不符合條件的名額,保的是真正困難的老鄉,誰要是還想靠著關係占集體的便宜,不管你是誰,不管你跟誰走得近,咱青石鄉都不答應!”
張老五猛地抬起頭,想說什麽,卻被趙書記的眼神逼得又把話咽了回去。台下的幹部們也坐得更直了,之前那些鬆垮的姿態蕩然無存。
“接下來,說下我們的態度。”李澤嵐接過話頭,語氣鄭重,“種薯款方麵,已追回12噸脫毒種薯,全部分發到各村,挪用的12.8萬正在聯係縣紀委追討;水渠方麵,一期已開始返工,劉胖子施工隊承擔全部費用,二期返工方案三月初開工;低保方麵,6個村已完成重審,清退12戶、新增9戶,剩下3個村三天內完成,新增戶的低保金往前補三個月——這些事,我們會定期在公告欄公示進度,接受所有老鄉監督,誰要是在工作中偷懶耍滑、弄虛作假,歡迎大夥舉報,我和趙書記的手機號都貼在公告欄上,24小時開機。”
他把寫著手機號的紙條舉起來,紅紙黑字格外醒目。台下的王家村支書王某突然開口:“李鄉長,趙書記,之前我親家占著低保名額,是我糊塗,我今天就把之前領的低保金退回來,以後絕對不再犯這種錯。”
“知道錯就好,改正了就是好幹部。”趙書記點頭,語氣緩和了些,“咱青石鄉的幹部,不怕犯錯,就怕不認錯、不改錯。隻要大夥真心實意為老鄉辦事,以前的事既往不咎;但要是有人還想抱著僥幸心理,繼續搞小動作,那咱也絕不客氣。”
最後,趙書記站起身,軍綠色夾克在晨光裏泛著舊光,卻透著股剛勁:“最後定三條規矩,大夥記好——第一,所有涉及錢、物的工作,必須公開透明,采購要公示、發放要簽字、賬目要留底,誰也不能搞‘暗箱操作’;第二,幹部要帶頭守規矩,不準接受老鄉的土特產,不準借著職務之便謀私利,不準在工作中推諉扯皮;第三,每周一晚上開班子會,各村報進度、說問題,能當場解決的絕不拖,解決不了的一起想辦法——我和李鄉長帶頭遵守,也請大夥互相監督。”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他頓了頓,目光掃過全場,聲音裏帶著股振奮人心的力量:“以前王鄉長把青石鄉的風氣帶歪了,把工作搞亂了,但咱不能跟著歪、跟著亂。青石鄉的土,是養人的土;青石鄉的老鄉,是實在的老鄉。我和李鄉長表個態:從今天起,我們倆帶頭幹,班子成員跟著幹,各村幹部一起幹,把種薯種好、把水渠修好、把低保辦實,讓老鄉們的日子越過越紅火——有沒有信心?”
“有!”台下的幹部們齊聲回答,聲音響亮得震得窗戶紙都發顫。張老五攥緊了拳頭,老吳挺直了腰杆,王某掏出筆記本認真記著規矩,連之前總愛偷懶的民政幹事小馬,都眼神發亮地看著台上的兩人。
散會時,陽光已經漫過了會議室的窗台。李澤嵐和趙書記站在門口,看著幹部們三三兩兩地離開,有人邊走邊討論種薯發放的細節,有人琢磨著村裏的低保核查,還有人主動跟他們打招呼,說“以後一定好好幹”。
“怎麽樣,澤嵐,這會開得還行吧?”趙書記遞過來一支煙,臉上露出少見的笑。
“比我想象中好。”李澤嵐接過煙,望著遠處的黃土坡,晨光裏的土坡泛著生機,“以前總擔心幹部們不配合,現在看來,隻要咱們帶頭正風氣、幹實事,他們也願意跟著幹。”
“那是自然。”趙書記吸了口煙,火星在晨光裏亮了亮,“咱基層幹部,就像地裏的麥子,得有人帶頭往正裏長,才能長出好收成。以後咱倆就這麽幹,你牽頭抓具體事,我在後麵給你撐著,有問題一起扛,有困難一起解決——青石鄉的日子,肯定能好起來。”
兩人相視一笑,之前那些因問題堆積的焦慮,因前路未知的迷茫,此刻都被這陣重整旗鼓的勁頭衝得煙消雲散。遠處傳來老鄉們扛著種薯的笑聲,混著春風吹過樹梢的聲響,像一首正在奏響的新歌——屬於青石鄉的新歌,屬於他們倆聯手幹實事的新歌。
喜歡從窯洞到省府請大家收藏:()從窯洞到省府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