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9章 心事

字數:3498   加入書籤

A+A-


    2011年6月23日晚,北京西城區的四合院沉浸在夏夜的靜謐中。葡萄藤的影子透過月光落在青石板上,月季花瓣上的露珠折射出細碎的光,蘇明遠和張慧早已休息,院子裏隻剩下李澤嵐書房的燈還亮著。
    李澤嵐坐在書桌前,指尖摩挲著農業部的入職通知書,紙張邊緣被他反複折出細微的痕跡。桌角放著蘇振邦老紅軍的筆記和那支刻著“為人民服務”的鋼筆,燈光下,筆記裏“紮根泥土,方知民心”的字跡格外醒目。他起身走到窗邊,看著院子裏熟悉的景致——父親蘇明遠親手修剪的月季花叢,母親張慧種在牆角的薄荷,還有廊下那把蘇晴小時候常坐的竹椅,心裏卻泛起一絲難以言說的局促。
    “還沒睡?”蘇晴端著一杯溫牛奶走進來,輕輕放在桌上,“在想明天上班的事?”
    李澤嵐轉過身,笑了笑,卻難掩眉宇間的心事:“有點緊張,也在想以後的事。住在這裏很舒服,爸媽也照顧得周到,但總覺得……不太方便。”
    蘇晴瞬間明白他的意思。自從婚禮後搬來四合院,蘇明遠和張慧待李澤嵐如同親兒子,每天早晚飯都特意按照他的口味準備,甚至特意在書房旁隔出一間臥室,讓他們有自己的空間。可畢竟是兩代人同住,生活習慣難免有差異——蘇明遠習慣清晨五點起床練太極,張慧喜歡傍晚在院子裏跟老鄰居聊天,兩人總下意識地放輕腳步、降低聲音,怕打擾長輩,也怕自己的生活被過度關照。
    “我知道你的意思。”蘇晴坐在他身邊,握住他的手,“住在爸媽這裏,確實少了點小家庭的自在。之前我跟媽提過,她說等你工作穩定了,咱們再做打算。”
    李澤嵐點點頭,目光落在窗外的胡同口,語氣帶著幾分無奈:“做打算容易,可在北京,哪有那麽容易‘打算’。今天整理工資條,我在青石鄉的積蓄加上這幾年的補貼,總共才不到十萬塊。農業部主任科員工資大概六千多,你在報社一個月五千出頭,就算省吃儉用,每個月能存四千就不錯了。”
    他拿出手機,調出之前查的房價信息,屏幕上“五環外一居室首付50萬”的字樣格外刺眼:“按照這個速度,光首付就得攢十年,還不算裝修、家具,以後有了孩子,開銷更大。靠著我的工資,想在北京安個家,太難了。”
    蘇晴看著他緊鎖的眉頭,心裏也不好受。她從小在這個四合院裏長大,從未為住房發愁,直到和李澤嵐在一起,才真切感受到“在北京買房”對普通家庭來說有多難。她知道李澤嵐的性格,自尊心強,不願輕易向家裏開口——之前蘇明遠提出要幫他們付首付,被他以“剛結婚要靠自己”為由婉拒了。
    “其實,爸媽不是外人,他們也希望咱們能有自己的小家。”蘇晴輕聲說,“我爸說,等你入職滿一年,要是工作順手,就幫咱們在單位附近找個小一點的二手房,首付他和媽出,咱們慢慢還貸款就行,不用有心理負擔。”
    李澤嵐卻搖了搖頭,語氣堅定:“不行,不能再麻煩爸媽了。你爺爺是老紅軍,一輩子最講究‘自力更生’,爸在發改委工作這麽多年,從來沒為自己謀過私利,咱們要是靠家裏買房,傳出去不僅讓人戳脊梁骨,也對不起蘇家的家風。”
    他想起在青石鄉時,老周叔常說“吃別人的飯軟,拿別人的手短”,這話此刻在他心裏格外清晰。雖然蘇明遠和張慧是真心為他們好,但他更想靠自己的能力,給蘇晴一個踏踏實實的家,而不是依附長輩的“饋贈”。
    蘇晴知道他的脾氣,不再勸說,隻是輕輕拍了拍他的手背:“那咱們就慢慢攢,總會有辦法的。實在不行,咱們就先在單位附近租個小兩居,離你上班近,也比住在這裏自在。等以後工資漲了,再慢慢攢首付。”
    李澤嵐看著她理解的眼神,心裏湧上一股暖流,又帶著幾分愧疚:“委屈你了,晴晴。你從小在這樣的院子裏長大,跟著我卻要算計房租、攢首付,連個安穩的家都給不了你。”
    “說什麽傻話。”蘇晴笑著搖搖頭,指尖劃過他的臉頰,“跟你在一起,就算住出租屋也開心。而且,你在青石鄉做的事,比買房子有意義多了。老周叔家的孫子能上縣裏的重點中學,王嬸家蓋了新房,這些都是你實實在在幹出來的,我為你驕傲。”
    話雖如此,李澤嵐心裏的沉甸甸的感覺並未消散。他起身走到書桌前,重新拿起那支老鋼筆,在入職通知書的空白處寫下“不忘初心”四個字,筆尖劃過紙張的沙沙聲,像是在給自己打氣。“明天開始,我得更努力工作。”他語氣堅定,“農業部的工作要是能做出成績,說不定能早點升職加薪,平時還可以看看有沒有農業類的調研課題,寫點報告賺點稿費,總能多攢一點。”
    蘇晴看著他認真的樣子,笑著說:“好啊,不過可不能太累了。你要是忙得連吃飯都顧不上,我可要‘抗議’了。對了,明天上班要穿的西裝,我已經給你熨好了,放在衣櫃裏,還有你喜歡的那條藏藍色領帶,也一起放著了。”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兩人又聊了會兒第二天上班的注意事項——張紅梅處長的性格、綜合處的工作節奏、調研河北時要準備的材料,李澤嵐把蘇晴說的每一點都記在心裏,像當年在青石鄉記種薯技術要點一樣認真。
    臨近深夜,蘇晴起身準備休息,走到門口時,突然轉過身說:“澤嵐,其實我覺得,‘家’不一定非得是自己買的房子。隻要咱們倆在一起,互相扶持,不管住在哪裏,都是家。”
    李澤嵐心裏一暖,快步走上前,抱住她:“謝謝你,晴晴。有你這句話,比什麽都重要。”
    月光透過窗戶,灑在兩人相擁的身影上,院子裏的薄荷散發著淡淡的清香。李澤嵐知道,買房的壓力不會消失,但隻要身邊有蘇晴,隻要守住“為人民服務”的初心,在農業部好好工作,就一定能慢慢靠近“安個家”的目標。
    第二天清晨,天剛蒙蒙亮,蘇明遠已經在院子裏練太極,張慧在廚房準備早餐,煎蛋的香氣飄滿了小院。李澤嵐穿著熨帖的西裝,係好領帶,走到鏡子前,看到鏡中的自己眼神堅定,又低頭看了看口袋裏的老鋼筆,心裏的忐忑漸漸消散。
    “澤嵐,快來吃早飯,媽給你煎了荷包蛋,跟你在青石鄉愛吃的一個味。”張慧笑著招呼。
    李澤嵐走到餐桌旁,看著眼前的家人,心裏滿是踏實。他知道,新的征程已經開始,雖然有買房的壓力,但更多的是對未來的期待。他拿起筷子,夾起荷包蛋,心裏暗暗說:李澤嵐,加油!不管是工作還是生活,都要像在青石鄉那樣,一步一個腳印,踏踏實實地走下去,不辜負身邊人的信任,也不辜負自己的初心。
    吃完早餐,蘇晴陪著李澤嵐走出四合院,胡同裏已經有了早起的行人,賣豆漿的吆喝聲、自行車的鈴鐺聲交織在一起,透著老北京的煙火氣。“到了單位記得給我發個消息。”蘇晴笑著說。
    “好,你也注意安全。”李澤嵐點點頭,轉身向公交站走去。陽光把他的影子拉得很長,他時不時回頭看向胡同口蘇晴的身影,心裏滿是力量——雖然在北京安個家很難,但隻要兩人一起努力,就沒有跨不過去的坎。他握緊口袋裏的老鋼筆,腳步堅定地向農業部的方向走去,新的生活,就此拉開序幕。
    喜歡從窯洞到省府請大家收藏:()從窯洞到省府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