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5章 傾斜

字數:3213   加入書籤

A+A-


    發動車子往縣政府趕時,李澤嵐的手機突然響了,是辦公室主任打來的。“縣長,您在哪呢?剛才市財政局打電話來,說鄉村道路專項款的文件下周就能發下來,讓咱們提前準備好申報材料,優先報民生急需的項目。”
    “知道了。”李澤嵐的聲音裏帶著一絲笑意,“你讓文書科的人今晚加班,把七拱鎮桑蠶運輸路、青蓮鎮移民村路的基礎材料整理出來,明天一早我要審核。另外,讓財政局把桑蠶試點土地核實的問題列成書麵材料,報給市農業局,市裏會督辦。”
    “好!我馬上安排!”辦公室主任的聲音裏帶著興奮。
    掛了電話,李澤嵐加快車速。車子駛到縣政府大樓前時,他看到辦公室的燈還亮著——文書科的人已經在加班了。他心裏一暖,停好車,拿著副駕駛座上的便簽紙,快步往辦公樓走去。他知道,接下來的日子不會輕鬆,但隻要有市裏的支持,有身邊人的配合,有老百姓的期待,陽山的路,總能修好;陽山的日子,總能好起來。
    與此同時,清遠市委大樓的小會議室裏,暖氣開得很足。林建明坐在主位上,麵前放著陽山的工作匯報,旁邊坐著市長張啟明和市委組織部部長趙剛——原本是常規的年底工作碰頭會,聊到縣域經濟時,林建明突然提起了陽山。
    “陽山這兩年的發展有點慢啊。”林建明喝了口茶,語氣很隨意,手指在匯報材料上輕輕敲著,“桑蠶、砂糖橘都是好產業,有基礎、有市場,就是沒推起來。”
    張啟明點點頭,從公文包裏拿出一份調研報告:“我上個月去陽山調研,走了四個鄉鎮,看到不少農戶的橘子都爛在地裏,問了才知道,不是賣不出去,是路不好走,收購商不願意來。陳衛國在那兒待了八年,思路有點固化了,總想著守著老攤子,不願意嚐試新東西。”
    趙剛接過話:“是啊,組織部上個月也收到了一些陽山幹部的反饋,說陳衛國在班子裏說一不二,年輕幹部很難有發揮的空間。李澤嵐剛去三個多月,聽說一直在跑鄉鎮,調研做得很紮實,就是不知道能不能頂住壓力——畢竟陳衛國的根基太深了。”
    林建明放下茶杯,目光落在匯報材料上,上麵還留著他昨天畫的圈——圈住了“農戶紅手印證詞”“桑蠶試點資金受阻”“鄉村道路亟待修繕”幾個字。他沒直接評價陳衛國,反而話鋒一轉:“李澤嵐這小夥子,我昨天見了一麵,印象不錯。他沒跟我抱怨工作難,也沒提自己的壓力,先講的都是農戶的事,還帶了老百姓按手印的證詞,這份心不容易。現在的年輕幹部,能沉下心跑基層的不多了。”
    張啟明愣了愣,他知道林建明很少在會議上單獨提年輕幹部,忍不住問:“您覺得李澤嵐能扛住陽山的活兒?我聽說他剛去的時候,不少人都等著看他笑話,覺得他是‘外來戶’,坐不穩縣長的位置。”
    林建明笑了笑,拿起筆在匯報材料上寫了“支持”兩個字,語氣平淡卻帶著分量:“年輕人有衝勁、有想法,關鍵是得給機會。他的背景不一般——他蘇晴父親)當年在省裏分管農業,做了不少實事,幫很多縣解決了產業發展的難題,教出來的後輩,差不了。陽山的事,咱們得支持,該給的政策、該撥的資金,別卡著,讓他放開手腳幹。”
    說到這兒,他話鋒微頓,端起搪瓷杯喝了口茶,看似不經意地補充了一句:“對了,昨天李澤嵐匯報時,提了句陽山的治安情況,說鄉鎮的巡邏不太到位,農戶的財產安全沒保障。我後來讓市公安局查了下,陽山公安局最近的工作效率確實不高,王建軍跟陳衛國走得近,很多事都聽陳衛國的,不怎麽配合縣政府的工作。基層幹事,身邊得有能搭手的人,公安局這個位置要是跟不上趟,容易耽誤事啊。”
    這話剛落,張啟明瞬間明白了——林建明不是在“抱怨”公安工作,是在為李澤嵐“鋪路”。王建軍是陳衛國的人,李澤嵐想在陽山做事,公安這塊不換個靠譜的人,早晚得被掣肘。他當即接話:“您說得對!基層政法隊伍必須跟縣委、縣政府擰成一股繩,才能把事幹好。我回頭就讓市公安局梳理下,看看有沒有經驗紮實、能扛事的人,給陽山補過去,不能讓李澤嵐單打獨鬥。”
    趙剛也立刻反應過來,從隨身的公文包裏拿出一份幹部名冊,快速翻到其中一頁,遞到林建明麵前:“林書記,這裏有個合適的人選——市公安局刑偵支隊的副支隊長周凱。他之前在清新區公安局當過局長,基層經驗足,辦案能力強,去年還牽頭破了清新區假農藥案,保護了不少農戶的利益,立了三等功。更重要的是,他為人正派,不搞團團夥夥,要是派去陽山當公安局長,肯定能跟李澤嵐配合好。”
    林建明接過名冊,仔細看了看周凱的履曆——連續三年獲評優秀公務員、多次獲得“愛民模範”稱號、破獲涉農案件20餘起。他輕輕點了點頭:“這個周凱,我有點印象。去年清新區假農藥案,他不僅把犯罪分子抓了,還幫農戶追回了損失,做得很紮實。讓他去陽山,正好能幫李澤嵐把鄉鎮治安、涉農案件的事扛起來,也能跟王建軍形成製衡。”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他把名冊還給趙剛,語氣依舊平穩:“這事你們倆盯緊點,按幹部調動流程走,速度快點,別讓李澤嵐等太久。記住,派去的人,得是能‘幹事’的,不是來‘混資曆’的。陽山的老百姓等不起,李澤嵐的工作也等不起。”
    張啟明和趙剛同時點頭:“您放心,我們盡快落實,下周就把調動方案報上來,爭取月底前讓周凱到崗。”
    林建明滿意地笑了笑,拿起匯報材料,翻到“桑蠶試點”那一頁:“還有桑蠶試點的資金,讓市農業局聯合自然資源局督辦,陽山財政局要是再拖著不批,就直接報給我。咱們支持年輕幹部,不是嘴上說說,得拿出實際行動,讓他們知道,隻要是為老百姓做事,市委就會做他們的後盾。”
    小會議室裏的談話沒再深入,卻悄悄為陽山的工作定了方向——政策上給傾斜,資金上給保障,關鍵崗位上給支持。林建明沒說一句“要幫李澤嵐”,卻把所有能給的支持都落到了實處。
    而此時的李澤嵐,剛審核完文書科送來的專項款申報基礎材料。他看著材料上詳細記錄的七拱鎮、青蓮鎮道路現狀,想起白天在公安局的經曆,心裏清楚,接下來的路還很長,但隻要有市委的支持,有身邊人的努力,有老百姓的期待,就沒有邁不過去的坎。他拿起筆,在材料上簽下自己的名字,然後拿起手機,給蘇晴發了條短信:“今天事情很順利,專項款和試點資金都有眉目了,你放心。”
    短信發出去沒多久,蘇晴就回了過來:“注意身體,別太累了。”
    李澤嵐看著短信,心裏暖暖的。
    喜歡從窯洞到省府請大家收藏:()從窯洞到省府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