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2章 小題大做
字數:3829 加入書籤
三點整,陳衛國放下文件,清了清嗓子,目光掃過全場:“今天把大家叫來,核心是敲定施工隊的後勤保障。七拱鎮那邊條件差,施工隊二十多號人住的板房得通水電,食材要每天從鎮超市送,還有施工安全——安全帽、防滑鞋必須配齊,不能等出了事故再補救。”
他頓了頓,手指在桌麵上輕輕敲了敲,話鋒突然轉了向:“不過在說這些之前,我得提個醒。負責這個項目的施工隊,咱們定得急了點。二級資質能不能接鄉村道路修繕?安全生產記錄有沒有漏查?萬一用了不合規的隊伍,路修到一半塌了,或者工人出了意外,咱們誰能擔這個責?”
這話像顆小石子投進平靜的水麵,會議室裏瞬間靜了下來。坐在陳衛國左手邊的縣財政局局長張建軍先開了口:“陳書記說得在理,前陣子鄰縣就出過假資質施工隊,修的路半年就裂了縫,最後還得返工。咱們得多留個心眼。”
其他幹部互相交換眼神,有人小聲點頭,也有人端起茶杯掩飾猶豫——誰都清楚,這個施工隊是李澤嵐牽頭從市裏招來的,陳衛國此刻提資質,難免有針對性。李澤嵐端著搪瓷杯,吹了吹浮在表麵的茶葉,等議論聲小了些才開口:“陳書記的顧慮我理解,不過施工隊的資質,我們早在確定合作前就核過了。”
他彎腰打開公文包,掏出一疊文件,起身逐一分給在場的人:“這是《建築企業資質證書》,二級資質,經營範圍明確寫了‘鄉村道路、小型橋梁修繕’,有效期到2014年;這是《安全生產許可證》,去年剛年審過,近三年沒出過安全事故;還有這幾份,是他們在清新區、英德市做的項目驗收報告,清新區那條鄉道跟咱們的施工標準一樣,現在用了兩年,沒出過問題,市住建局官網上能查到備案。”
陳衛國接過文件,翻頁的動作慢了半拍,手指在資質證書的紅章上蹭了蹭:“文件是齊,但現在造假技術高,ps個紅章不難。咱們不能光看紙麵上的東西,得實打實核實。”
“要核實也簡單,咱們現在就給市住建局打電話。”李澤嵐沒絲毫猶豫,掏出手機從通訊錄裏調出“市住建局王科長”的號碼。撥號鍵按下時,會議室裏的空氣仿佛都凝住了——張建軍端著茶杯沒喝,分管農業的副縣長趙剛停下了記筆記的筆,所有人的目光都落在他握著手機的手上。
“嘟……嘟……”兩聲忙音後,電話被接通,王科長爽朗的聲音透過聽筒傳出來:“喂,李縣長?這個點打電話,是施工隊進場出問題了?”
李澤嵐按下免提鍵,聲音清晰地傳遍整個房間:“王科長,麻煩您幫著核實個事。我們縣七拱鎮道路項目的施工隊,上個月報備的清遠市政工程公司,他們的二級資質能不能接鄉村道路修繕?資質審核是不是通過了?”
“哦,你說這家啊!”王科長的笑聲傳了過來,“他們的資質我們專門開會審過,二級資質完全夠,而且這家隊裏有三個老工程師,去年在英德修的鄉道還被評為‘安全示範工程’。你們放心用,要是還有疑問,我讓科室把審核記錄發你郵箱。”
李澤嵐把手機往桌中央推了推:“陳書記,您要不要再問問細節?比如他們的項目驗收流程,或者工程師的資質?”
陳衛國的臉漲得有點紅,放在桌下的手悄悄攥緊,最終卻擺了擺手:“不用了,市住建局都認,肯定沒問題。咱們接著說後勤保障。”
接下來的討論裏,陳衛國沒再提任何反對意見,隻是在別人發言時偶爾點頭。張建軍提議“讓鎮裏的便民超市負責食材配送,每天早上七點前送到施工點”,趙剛補充“從縣電力局調兩個電工,今天下午就去檢查板房電路”,李澤嵐都一一應下,還特意加了句:“施工隊的板房得離桑田遠點,別讓機器 noise 吵著蠶寶寶,老鄉們還指望蠶繭賣錢呢。”
這話逗得眾人笑了,會議室裏緊繃的氣氛終於鬆了些。散會時已近五點,幹部們陸續起身離開,陳衛國收拾文件的動作格外慢。等其他人都走了,他才抬頭看向李澤嵐:“澤嵐,不是我故意挑刺,實在是這個項目太重要,老百姓盯著呢。”
“我知道陳書記是為了工作。”李澤嵐把文件收回公文包,語氣誠懇,“以後不管是資質還是施工細節,有疑問咱們隨時溝通,隻要能把路修好,讓老鄉們滿意,怎麽討論都成。”
陳衛國沒再說話,隻是點了點頭,拿起文件快步走出會議室,木門在他身後輕輕合上,留下一陣短暫的寂靜。李澤嵐站在原地,看著桌麵上殘留的日光光斑,輕輕舒了口氣——他早料到陳衛國可能會在資質上做文章,所以上周特意跑了趟市住建局,不僅驗了文件,還跟王科長敲定了“隨時核實”的承諾,就是怕今天這茬。
走出辦公樓,王強的黑色桑塔納已經停在門口。見他過來,王強連忙下車開門:“縣長,您這會開得夠久,咱們是回辦公室,還是去施工點看看?”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去施工點。”李澤嵐坐進後座,“看看板房的水電弄好了沒,再跟老張確認下明天的開工流程,別出岔子。”
車子駛出縣委大院,沿著縣城的主街往七拱鎮開。路邊的商鋪漸漸亮起燈,賣包子的攤販正收攤,幾個放學的孩子追著自行車打鬧,車筐裏的紅領巾飄得老高。李澤嵐看著窗外的煙火氣,想起早上堵路的李嬸——當時她攥著鋤頭的手都在抖,說“怕補償款少了,桑苗澆不上水”,現在想來,也是被人攛掇得慌。
四十分鍾後,車子抵達七拱鎮施工點。遠遠就看見幾間藍色板房立在田埂邊,老張正帶著兩個工人往板房裏搬床墊,帆布包上印著“陽山建築公司”的字樣。兩個穿電工服的師傅蹲在牆角,手裏的電線繞成圈,正往牆上釘插座。
“李縣長!您怎麽來了?”老張放下床墊,快步跑過來,褲腿上沾了不少泥土,“水電今天肯定能弄完,您看,插座都釘好了,晚上就能用熱水壺。”
李澤嵐走進板房,裏麵的地麵鋪了層塑料布,牆角堆著嶄新的軍綠色被子,靠窗的位置擺著一張木桌,上麵放著施工圖紙。他摸了摸牆上的插座,還帶著電工師傅手心的溫度:“住得還習慣嗎?要不要再添點取暖的煤爐?”
“不用不用,板房裏能生爐子,我們帶了煤塊。”老張笑著說,“明天早上七點,挖土機一到,我們就先挖施工溝,保證不碰老鄉的桑苗。對了,李嬸下午還來問,說要給我們送點自家醃的鹹菜呢!”
李澤嵐心裏一暖——早上還堵路的農戶,現在願意送鹹菜,這比任何表揚都實在。他拍了拍老張的肩膀:“安全第一,明天開工前,一定要給工人做安全培訓,安全帽、防滑鞋都得穿戴好,別嫌麻煩。”
“您放心,培訓材料我都打印好了,今晚就組織大家學!”老張拍著胸脯保證。
離開施工點時,天色已經暗透,遠處的村莊亮起了點點燈火,像撒在黑布上的星星。李澤嵐坐在車裏,掏出手機給蘇晴發微信:“晴晴,班子會順利,陳書記質疑施工隊資質,我當場跟市住建局核實了,沒問題。施工隊明天開工,李嬸還說要送鹹菜,老鄉們挺支持的。”
李澤嵐看著照片,嘴角忍不住上揚。車窗外的月光灑在田埂上,桑苗在夜風裏輕輕搖曳,葉子摩擦的沙沙聲像小聲的祝福。他知道,這條路修起來不會容易,陳衛國的阻撓也不會就此停手,但隻要能讓老鄉們的蠶繭順利運出去,讓孩子們走平坦的路上學,這些麻煩都值了。
車子駛上返程的路,王強突然說:“縣長,剛才路過鎮口,看見陳書記的秘書小孫在跟老胡說話,老胡就是早上傳消息的那個農戶。”
李澤嵐心裏一動,沒多說什麽,隻是點了點頭:“知道了,以後多留意點。”他掏出公文包,摸了摸裏麵的資質文件,指尖傳來紙張的溫度——這不僅是文件,更是老百姓的信任,得攥緊了,不能讓它出任何差錯。
喜歡從窯洞到省府請大家收藏:()從窯洞到省府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