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5章 傳承的重量
字數:2615 加入書籤
秋末的風裹著銀杏葉的碎金,落在協會老樓的走廊裏。
邵永恒的辦公室還留著暖黃的燈光,藤椅的扶手上搭著他常穿的藏青中山裝,桌角的鋼筆在台燈下泛著溫潤的光。
那是他一九九八年剛進協會時,從一位老藏家手裏收來的。
筆帽上刻著極小的“守拙”二字,筆杆因常年握持,磨出了包漿般的亮澤。
秘書小陸端著枸杞茶進來時,正看見他盯著鋼筆出神。
“邵總,茶涼了。”小陸輕聲說,伸手要收走茶杯,卻被邵永恒攔住。
“你記不記得,二零零三年我去陝北收那批宋瓷片?”
邵永恒摩挲著鋼筆杆,指腹蹭過刻痕:
“當時下大雨,山路滑,我背著布包摔進溝裏,鋼筆都摔裂了,還是老鄉用紅繩綁好遞給我的。”
小陸愣了愣,搖頭:“我沒見過那鋼筆。”
“是你沒出生。”邵永恒笑了,眼角的皺紋裏藏著往事:
“那時候協會窮,連鑒寶的工具都要自己湊。
我背著布包跑遍陝北二十三個縣,收了三千多件殘片;
有宋瓷的碗底,有明瓷的碎片,還有幾塊漢代的瓦當。
後來修複師把這些拚起來,成了協會的鎮館之寶。”
他放下鋼筆,從抽屜裏拿出一本舊相冊,翻到某一頁:
“你看這張,二零零五年在景德鎮,我跟老周學拉坯,手上全是泥,他笑我像個泥猴。”
照片裏的邵永恒穿著粗布衫,臉上沾著瓷土,眼睛卻亮得像星子。
小陸看著照片,忽然懂了,眼前這個即將退休的老人,不是在感慨歲月,是在跟自己的青春告別。
一周後,協會理事會的大會議室坐滿了人。
牆上的投影儀播放著邵永恒的工作履曆:
一九八五年入行,從基層鑒寶員做起,二零零零年任副會長,二零一零年至今任會長。
屏幕上閃過一張張照片。
他在鄉下收文物時的背影,在修複室指導學員的側影。
在國際研討會上發言的特寫,還有去年和海外博物館簽署合作協議的握手照。
“這些年,邵會長為協會做的事,我們都知道。”主持會議的副會長開口。
聲音裏帶著敬意:
“征集文物三千餘件,建立海外合作十家,培養青年鑒寶師二十名,還有即將出版的《民間文物鑒寶手冊》……”
投影切換到最後一頁:
邵永恒站在協會門口,身後是“守根護魂”的匾額,他微笑著指向台下的陳凡。
會議室瞬間安靜。
陳凡坐在第三排角落,手裏的茶杯燙得手心發疼。
他抬頭,看見邵永恒的目光穿過人群,落在他身上。
那目光裏沒有壓力,隻有信任,像當年教他認瓷器時,遞過來的那盞台燈。
“我推薦陳凡接任會長。”邵永恒的聲音透過麥克風傳過“,
他年輕,有衝勁,更重要的是,他懂‘守’,守文物的根,守行業的魂。”
他們沿著協會的老走廊走,銀杏葉落在腳邊,發出細碎的聲響。
邵永恒從口袋裏掏出那支鋼筆,塞進陳凡手裏:
“當年我摔裂的鋼筆,老鄉幫我修好了。現在給你,不是讓你守著它,是讓你守著我們做的事。”
陳凡握著鋼筆,指腹蹭過“守拙”二字,喉嚨發緊:
“邵總,我怕……我太年輕,擔不起這麽重的責任。”
“年輕不是問題。”邵永恒停下腳步,看著他:
“我二十八歲當副會長時,也怕過。但你不一樣,你鑒寶時,眼裏有光;
做數字化修複時,熬通宵也不喊累;
就連上次幫邁克修複宣德爐,你蹲在修複室裏,連飯都忘了吃。”
喜歡都市超級鑒寶神瞳請大家收藏:()都市超級鑒寶神瞳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