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9章 風起青萍

字數:5866   加入書籤

A+A-


    “利劍”行動的成功,像一顆投入平靜湖麵的石子,在平安縣地區激起了層層漣漪。
    獨立團不僅獲得了寶貴的物資補充,更贏得了戰略上的主動。
    日軍因指揮官高野拓村重傷被緊急送往太原救治。新任指揮官尚未到位,指揮係統出現短暫混亂。加上對獨立團神出鬼沒的戰術心生忌憚,一時間收縮防線,大規模軍事行動基本停止,連小股部隊的騷擾也大幅減少。根據地迎來了一個相對和平的發展時期。
    趙大勇抓住這難得的機遇,大力鞏固根據地建設。
    軍事上,他利用繳獲的彈藥,組織部隊開展新一輪的軍事訓練,重點是步兵班排戰術配合和射擊精度。
    李大牛的尖刀分隊被作為樣板,其訓練方法和作戰經驗在全團推廣,各連隊都開始組建自己的“尖刀班”。
    民兵的訓練也更加係統化,配備了更多繳獲的武器,戰鬥力穩步提升。
    政治上,加強了對群眾的組織和宣傳。“星星田”的成功和攻打縣城的勝利,讓八路軍的聲望如日中天。
    更多的青壯年踴躍參軍,婦救會、兒童團等組織更加活躍,負責後勤、救護、偵察等工作。
    根據地內實行了更合理的糧食統籌和分配製度,確保軍民基本生活,同時儲備餘糧以備不時之需。
    經濟上,努力打破封鎖。除了戰鬥繳獲,武工隊還嚐試通過秘密渠道,從敵占區購買少量的鹽、布匹和金屬。
    根據地內也鼓勵手工作坊生產一些日常必需品,如土布、火柴、農具等,雖然粗糙,但一定程度上緩解了物資匱乏。
    一切似乎都在向著好的方向發展。根據地呈現出一種生機勃勃、充滿希望的景象。
    然而,趙大勇並沒有被眼前的順利衝昏頭腦。他深知,日寇絕不會甘心失敗,暫時的平靜背後,必然醞釀著更大的風暴。
    高野拓村的受傷,隻會激怒岡村寧次,他一定會派來更厲害、更殘酷的對手。
    而且,上次行動中,日軍能精準地設下黑風嶺的埋伏圈,雖然被己方識破,但這也讓趙大勇心中存有一絲疑慮。
    敵人的情報來源是什麽?是常規的偵察,還是……
    這一絲疑慮,在不久後周銳送來的一份絕密情報中,得到了令人不安的印證。
    “團長,這是我們安插在太原日軍特高課內部的一位同誌,冒死傳出的消息。”
    周銳的臉色異常凝重,“消息稱,岡村寧次對平安縣方向的屢次失利極為震怒,尤其對高野大佐重傷一事耿耿於懷。他已決定,派遣其麾下號稱‘剃刀’的秋山慎一少佐,接任平安縣日軍指揮官。”
    “秋山慎一?”趙大勇對這個名字有些陌生。
    “此人不簡單。”周銳解釋道,“秋山慎一,日本陸軍士官學校畢業,曾在德國留學深造,精通特種作戰和心理戰。
    他曾在華北其他地區指揮過多次對八路軍和遊擊隊的清剿,以手段狠辣、計謀刁鑽著稱,尤其擅長情報分析和滲透破壞,代號‘剃刀’,意指其行動如剃刀般精準冷酷,總能找到對手的弱點並予以致命一擊。
    他的到來,不僅僅是一個新的指揮官,很可能還有一套全新的、更難以對付的戰術。”
    趙大勇的眉頭深深皺起。“剃刀”秋山,這無疑是一個比高野拓村更危險的對手。
    周銳頓了頓,聲音壓得更低:“還有更重要的。情報提到,秋山慎一上任的一個重要使命,就是激活並充分利用安插在我們內部的一枚深度潛伏的棋子,代號‘豚魚’。”
    “豚魚?”趙大勇心中一震,想起了高野拓村曾經試圖激活的這個代號。原來這個內奸真的存在,而且並未被清除!
    “消息確認嗎?”趙大勇沉聲問道。
    “來源非常可靠。但‘豚魚’的具體身份,我們這位同誌也無法得知,隻知道級別可能不高,但潛伏極深,可能長期處於‘休眠’狀態,隻在關鍵時刻啟用。”
    周銳語氣沉重,“秋山慎一擁有直接與‘魚腸’聯係的密電碼和喚醒方式。”
    團部內的氣氛瞬間變得壓抑。一個看不見的敵人,就隱藏在身邊,像一條毒蛇,隨時可能在自己最脆弱的時刻發動致命一擊。上次黑風嶺的埋伏,很可能就與“豚魚”有關!
    “必須把這個內奸挖出來!”李大牛一拳砸在桌子上,怒不可遏。
    “挖,當然要挖。但絕不能打草驚蛇。”趙大勇冷靜下來,眼中閃爍著智慧的光芒,“秋山慎一想用‘豚魚’來對付我們,我們未嚐不能利用‘豚魚’,來一個將計就計!”
    他來回踱了幾步,停下腳步,命令道:“第一,此事嚴格保密,僅限於我們在座的幾人知道,絕不能外傳。”
    “第二,周銳,你立刻組織最可靠的力量,成立一個秘密調查小組,對外宣稱是整頓內部通信紀律,暗中對團部、各營連乃至地方政權中,所有有可能接觸到作戰計劃、兵力調動等核心信息的人員,進行秘密排查。範圍要廣,但動作要輕,不能引起恐慌和‘豚魚’的警覺。”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第三,今後團部製定重要作戰計劃,可以采用真假結合、分層次知悉的策略。甚至可以故意製造一些‘假計劃’,看看敵人會不會上鉤。”
    “第四,我們要給這位新來的‘剃刀’少佐,準備一份‘見麵禮’。他不是擅長特種作戰和心理戰嗎?那我們就讓他見識見識,什麽叫做人民戰爭的汪洋大海!”
    趙大勇說完目光投向窗外,遠方的山巒在秋日的晴空下顯得格外蒼翠,但也透著一絲山雨欲來的肅殺。
    “秋山慎一,‘豚魚’……來吧,讓我們看看,到底是你的‘剃刀’鋒利,還是我們根據地的軍民,骨頭更硬!”
    在團部那間懸掛著作戰地圖的土坯房裏,一場僅有四人參加的秘密會議持續到深夜。
    油燈的光暈在每個人臉上跳動,映照出凝重而堅定的神色。
    “團長,您的意思是,咱們給秋山演一出戲?”李大牛摩拳擦掌,眼睛發亮。
    “不是演戲,是布陣。”趙大勇用鉛筆輕輕點著地圖上平安縣的位置,“秋山不是‘剃刀’嗎?我們就讓他先砍在鐵板上,再卷了他的刃!”他看向周銳,“老周,排查要快,更要穩。‘豚魚’能潛伏這麽久,一定極其狡猾。”
    周銳扶了扶眼鏡,鏡片後的眼神銳利:
    “明白。我已經擬定了名單,從能接觸到上次‘利劍’行動核心部署的人員查起,範圍涵蓋團部作戰參謀、機要員、各營主官及他們的通訊員。借口是總結‘利劍’行動經驗,核查作戰日誌和通信記錄。”
    “好。”趙大勇點頭,又轉向一直沉默思考的政委牛劍鋒,“老牛,思想工作這塊你強項,當然由你來負責。近期要在全團強調保密紀律,但要以正麵教育為主,不要搞得風聲鶴唳。”
    牛劍鋒沉穩應道:“放心,我知道分寸。正好利用這段相對和平期,搞一次‘築牢思想防線’的學習,潤物細無聲。”
    李大牛有些急切:“團長,那我的特務連呢?總不能閑著等鬼子來吧?”
    趙大勇微微一笑,手指在地圖上劃過一道弧線,落在遠離根據地的山區:
    “當然不能閑著。你挑幾個絕對可靠的骨幹,組成一個特別行動組,對外宣稱是進山進行極限生存訓練。你們的真正任務,是在這裏,”他的手指重重點在一個名為“牛頭山”的山穀,“秘密構築一個前進觀察哨和應急儲備點。這個地方,隻有我們在座的四人知道。今後,一些真正的核心計劃,我們就在這裏商議。”
    “是!保證完成任務!”李大牛興奮地低吼。
    “記住,”趙大勇神色肅然,“從現在起,我們說的每一句話,製定的每一個計劃,都要在腦子裏多轉幾個彎。我們要假設,‘豚魚’的耳朵,可能就在牆根底下。”
    幾天後,獨立團內部看似平靜,實則暗流湧動。
    周銳領導的秘密調查在“整頓通信紀律”的掩護下悄然展開。
    而李大牛則親自帶著五名從他村裏出來身經多戰的老鄉,背著沉重的物資,“消失”在茫茫大山中。
    與此同時,趙大勇開始實施他的“真假計劃”策略。在一次營級以上幹部參加的軍事會議上,他著重分析了當前日軍收縮防禦的態勢,提出要“主動出擊,擴大戰果”。
    “同誌們,鬼子慫了,我們可不能歇著!”趙大勇站在地圖前,聲音洪亮,“我考慮,下一步,我們可以把目標放在這裏——馬家鎮據點!”
    參謀長老劉提出疑問:“團長,馬家鎮雖然位置重要,但防禦工事堅固,駐有一個中隊的鬼子和一個連的偽軍,強攻代價太大吧?”
    “強攻不行,我們可以智取嘛。”趙大勇似乎成竹在胸,“我打算派小股部隊,化裝成老百姓,混進去裏應外合。具體方案,作戰科盡快拿個初稿出來。此事要嚴格保密,僅限於與會人員知曉。”
    會議結束後,關於即將攻打馬家鎮的消息,果然在一定的層級內悄然流傳開來。
    又過了幾日,趙大勇和牛劍鋒在團部院子裏“散步”,看似閑聊,聲音卻足以讓偶爾經過的警衛戰士隱約聽到。
    “老趙,攻打馬家鎮的計劃,我還是覺得太冒險了。兵力是不是有點單薄?”
    趙大勇故意提高聲調:“舍不得孩子套不著狼!正因為鬼子覺得我們不敢打,我們才要打!隻要尖刀分隊能按時打開缺口,主力一擁而上,問題不大!對了,通知後勤,提前準備足夠的擔架和止血帶,有備無患嘛!”
    這番對話,很快也被某些“有心人”記在了心裏。
    夜色深沉,趙大勇獨自在油燈下擦拭著他的配槍。牛劍鋒輕輕走進來,低聲道:
    “‘魚餌’已經撒出去了。就看魚兒咬不咬鉤,還有,這消息會通過誰的渠道,漏出去了。”
    趙大勇動作不停,眼神銳利如刀:
    “耐心點。秋山慎一不是高野拓村,他不會輕易上當。但‘豚魚’被他喚醒後,總要有所動作來證明價值。隻要他動,就一定會留下痕跡。”
    他推彈上膛,發出清脆的“哢嚓”聲,語氣沉靜而充滿力量:
    “獵刀已經磨快,就等著獵物現身了。這場藏在影子裏的戰爭,我們必須贏!”
    一場圍繞內部潛伏特務的暗戰,以及應對更強對手的明麵較量,即將在這片飽經戰火洗禮的土地上,再次拉開序幕。
    風,起於青萍之末,而山雨,已在不遠處醞釀。
    喜歡抗戰風雲之組團打鬼子請大家收藏:()抗戰風雲之組團打鬼子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