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章 二十二個字的稱謂,你見過嗎?

字數:9030   加入書籤

A+A-


    小七回到獨立團後,舒舒服服地享受了幾天老王頭做的美食,可沒過多久,就又開始不安分地鬧騰起來。
    小七總覺得“全軍總教官”這個稱謂,根本配不上自己的獨特與優秀。
    於是,她絞盡腦汁,苦思冥想,最後終於給自己定下了一個超長的稱謂:
    “絕世無雙,無人能比,英明神武,美麗漂亮,的,全軍總教官!”
    她心裏暗自得意,你瞧啊,李雲龍的稱謂就倆字——團長,趙剛的稱謂也是倆字——政委,多平平無奇啊,對吧?
    再看看自己的,小七扳著手指頭仔細數了數,一、二、三……足足二十二個字!
    想到這兒,她忍不住“哈哈哈”地笑出了聲,仿佛自己已經成為了世界上最了不起的人物。
    緊接著,小七就在團部辦起了培訓班。
    獨立團各個營連分散駐紮,跟團部在一起的主要是團部後勤人員、政委負責的幾個科室人員,還有警衛連,加起來也就三百號人。
    至於其他團直屬的騎兵連、偵察連、炮兵連,雖然在團部也有駐地,但平時基本看不到人影。
    小七看著這三百號人,心裏琢磨著:好吧,就先拿你們開刀!不對,是先在你們身上樹立典範!
    在培訓班上,小七扯著嗓子喊得聲嘶力竭,口幹舌燥,可這些兵在她眼裏實在是太笨了。都三天過去了,整整三天,就這二十二個字的稱謂,愣是一個學會的都沒有。
    小七急得直拍小腦袋瓜,心裏想著:怎麽辦呢?到底該怎麽辦?突然,她眼睛一亮,計上心來。
    第二天,小七宣布了一個驚人的獎勵政策:隻要能學會這二十二個字,槍支隨便選,彈藥隨便拿,能帶多少就拿多少!
    一開始,大家都半信半疑。直到一個抱著試試看想法的宣傳科士兵,成功喊出了這二十二個字的稱謂。
    隻見他腰裏挎著兩把鋥亮的鏡麵匣子,身上裹著“九龍帶”,帶子上密密麻麻插滿了彈匣,邁著同手同腳的步伐得意洋洋地走回來時,團部所有的兵瞬間都沸騰了。
    誰不想多拿點裝備啊,這一下,大家學習的積極性被徹底調動了起來。
    當第十個兵也如願獲得了滿身裝備後,小七又下達了第二條命令:凡是學不會的,夥食減半!
    這一下,整個團部都亂了套。
    李雲龍去查哨,就聽見士兵們一邊站崗一邊嘴裏嘟囔:“絕世無雙絕世無雙絕世無雙……”
    趙剛帶著戰士刷標語,戰士們也是一邊刷一邊念叨:“無人能比無人能比無人能比……”
    李雲龍和趙剛聽著,隻能無奈地無聲歎息,心裏想著:等等吧,再等等,過幾天大家新鮮勁兒過了就好了。
    可他們還是想得太簡單了。
    小七“禍害”完戰士,又把目標對準了領導。
    獨立團開會,團長和政委坐在上麵,下麵是各個營連的主官。
    會議剛要開始,咱那“英明神武”的小七就夾著筆記本,腆著那並不存在的將軍肚,慢悠悠地晃了進來,然後一屁股大大咧咧地坐在了李雲龍和趙剛中間。
    等會議開完了,小七還裝模作樣地咳嗽兩聲,清了清嗓子說道:
    “咳咳,這個會,開得不錯,啊,是不是?下麵我作為全軍總教官,再補充兩點!”
    結果呢,第一點,是把李雲龍說的話重複了一遍;
    第二點,又把趙剛講的內容複述了一通。
    期間,她還故意停頓,用自以為威嚴的目光掃視全場,要是沒有掌聲,她就絕不罷休。
    這可把李雲龍和趙剛給愁壞了。
    一開始,他倆確實因為之前和小七的衝突,心裏有點愧疚,所以對小七放縱了些。
    可現在,小七這樣的行為實在是太耽誤事了。
    就在李雲龍和趙剛準備采取點措施,好好管管小七的時候,總部一道命令如同一束曙光,總算是把獨立團從這“水深火熱”的苦海中拯救了出來 。
    ……
    武漢會戰的局勢如同一團陰雲,籠罩在中華大地之上。
    國軍在日軍淩厲的攻勢麵前,顯得有些力不從心,防線搖搖欲墜,很有可能重蹈淞滬大潰退的覆轍,情況岌岌可危。
    蔣光頭心急如焚,緊急召見了重慶八路軍辦事處的周大大,希望能尋求到一絲轉機。
    八路軍高層經過反複研究和慎重考慮,毅然做出決定:
    出兵支援!
    這一次出兵,八路軍的目的並非為了搶占地盤,而是要給囂張的鬼子以最大程度的殺傷,讓他們為自己的侵略行徑付出慘痛的代價!
    在八路軍的出兵序列中,所屬的主力團和一部分基幹團被列入其中。
    獨立團作為一支戰力突出、聲名遠揚的隊伍,有幸進入了這個光榮的序列。
    李雲龍和趙剛得知這個消息後,興奮得合不攏嘴,心裏滿是對即將到來戰鬥的期待和憧憬。
    然而,咱的小七卻在團部裏麵滿地打滾,哭得稀裏嘩啦。
    這是為啥呢?
    原來,最上級居然單獨下了一道命令,讓小七留守!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為了防止小七在他們離開後胡鬧,李雲龍絞盡腦汁,想出了一個特殊的辦法。
    他從警衛連和偵查連精心抽調了五個班的兵力,組成了一個在八路軍軍史上從未出現過的特殊單位——“近衛排”。
    排長由趙鐵柱擔任,而排“政委”則是老王頭。
    老王頭多次負傷,年齡也大了,已經無法再進行遠距離行軍,但他在團裏德高望重,深受大家的敬重。
    在排一級設立政委,這種事估計也就李雲龍這個不走尋常路的奇葩能幹得出來。
    李雲龍心裏明白,自己和趙剛這一走,整個獨立團裏,能壓製住小七那調皮搗蛋性子的,也就隻有老王頭了。有老王頭在旁邊看著,就算小七再怎麽鬧騰,也不至於太出格。
    很快,獨立團出戰的日子到了。
    各營連的留守人員按照命令,放棄了原駐地,全部到趙家峪集結。
    可等大家都集結完了一看,人數少得可憐,攏共也就100號人。
    除了50號近衛排的戰鬥人員,剩下的都是後勤人員和文員。
    麵對著這寥寥無幾的“小貓兩三隻”,小七頓時沒了鬧騰的興致。
    往日裏那活潑調皮的勁兒消失得無影無蹤,天天無精打采地到處溜達,就連老王頭做的她最愛吃的羊肉麵,現在也覺得不香了,心裏滿是失落和無奈 。
    老王頭和趙鐵柱看著無精打采的小七,心疼得不行,變著法地安慰她。
    一天,趙鐵柱靈機一動,試探著問:“……總教官,要不,您再繼續辦那個啥……培訓班?”
    “辦啥啊,就那麽幾個人,沒意思。”小七耷拉著腦袋,有氣無力地回應。
    “人少啊?”趙鐵柱撓了撓腦袋,突然眼前一亮,“要不,咱找幾個縣大隊,區小隊?”
    “哎?哎?”小七眼睛瞬間亮了起來,對啊,獨立團主力是走了,可是轄區裏麵的民兵可不少。
    於是,在獨立團出兵後的第五天,年僅十歲的小七,以獨立團留守最高指揮官的身份,下達了一道意義非凡的命令。
    別看小七年紀尚小,可在獨立團裏,上上下下對他都是心服口服,威望極高。
    這道命令就像一陣疾風,迅速傳遍獨立團轄區的每一個角落。
    縣大隊、區小隊、村民兵、兒童團、女兵連、老人團,各方力量紛紛行動起來,他們隻有一個目標,
    那就是向著趙家峪集結,參加團部組織的集訓。
    命令剛一下達,整個獨立團轄區瞬間爆發出前所未有的熱鬧。
    各村各鎮的隊伍,如同一條條奔騰的河流,向著趙家峪匯聚。
    他們扛著自家的土槍,還有那鋒利的紅纓槍,有的村民還牽著自家的騾子、毛驢,馱著簡單的行李和物資,浩浩蕩蕩地朝著趙家峪進發。
    不到三天時間,趙家峪這個原本寧靜的小村子,就被洶湧而來的人群擠得水泄不通。
    經過一番統計,好家夥,竟然集結了足足兩千多號人,而且還有源源不斷的人正朝著這裏趕來。
    趙家峪不過是個巴掌大的小村子,這麽多人一下子湧進來,根本容納不下。原本就不大的操場,此刻被擠得滿滿當當,無奈之下,大家隻好往村子外邊拓展。
    山坡上,人們七手八腳地用樹枝和茅草搭建起簡易的窩棚。這些窩棚錯落有致地排列著,田邊,窩棚一個緊挨著一個,小樹林裏更是別有一番熱鬧景象,大家巧妙地將樹枝編織在一起,搭成了一個個隱蔽又帶著幾分溫馨的小窩棚,偶爾還能聽到從裏麵傳出的歡聲笑語。
    一時間,整個趙家峪及周邊地區人喊馬嘶,熱鬧得如同沸騰的鍋。
    這麽說吧,你要是從峪口往團部走,不被這擁擠的人群擠出一身汗,那是絕對不可能的。
    兒童團的孩子們哪見過這般熱鬧的大場麵,一個個興奮得像撒歡的小鹿,在人群裏鑽來鑽去。
    他們來自不同的村子,彼此之間偶爾也會因為一點小事起爭執。
    這不,東村的狗蛋瞧見西村的柱子手裏拿著一個漂亮的彈弓,心裏一癢,伸手就想去搶。柱子自然不肯,兩人瞬間扭打在一起。狗蛋身強力壯,沒幾下就把柱子打得哭哭啼啼。柱子哭著跑回去找同村的小夥伴告狀,西村的孩子們一聽,頓時火冒三丈,呼啦啦一群人跑來找狗蛋算賬。雙方你一言我一語,推推搡搡,亂成了一鍋粥,清脆的哭喊聲和吵鬧聲在空氣中回蕩。
    女兵連人數眾多,占到了集結人數的一半還多——男人們不是參加了八路軍,就是加入了縣大隊區小隊,村裏就剩下這些婦女了,唉!
    她們聚在一起,嘰嘰喳喳,就像一群歡快的小鳥。話題從七大姑八大姨,到家裏的陳穀子爛芝麻,無所不有。說到高興處,一個個眉飛色舞,唾沫橫飛,時不時爆發出一陣歡快的笑聲,給這熱鬧的場景又增添了幾分活潑的氣息。
    老人團也不甘示弱,不但全員按時集結,還時刻惦記著手裏的活計。他們有的拿著編草鞋的草繩,手指靈活地穿梭其中,不一會兒,一雙雙結實的草鞋就在他們手中成型;有的帶著編織筐,一邊嘮著村裏的家長裏短,一邊手腳麻利地編織著。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整個趙家峪,到處都呈現出一片熱氣騰騰、生機勃勃的景象。
    ……
    在獨立團留守人員看來,眼前這兩千多號熱熱鬧鬧的人群,互不統屬,號令不一,自由散漫,一大堆的麻煩事兒,簡直頭都要大了!
    但是,在小七看來,可不是什麽麻煩事兒,而是一場盛大的狂歡。
    在這個十歲孩子的心中,人越多就越好玩,越有意思。
    要玩,就玩個大的!
    於是,在獨立團留守人員瞠目結舌目瞪口呆呆頭呆腦呆若木雞的圍觀下,小七宣布成立了獨立旅!
    任命絕世無雙無人能比英明神武美麗漂亮的總部總教官小七同誌兼任獨立旅旅長!
    ……
    老王頭好半天都沒能把煙袋塞到自己的嘴裏。
    旅一級的建製,那得上報總部,上報延安才行,而且還要得到蔣光頭的認可啊!
    就是團,營一級的建製,也要得到總部的批準啊!
    八路軍到目前一共才有兩個師四個旅!
    就這,就這,獨立旅就成立了?!
    小七雷厲風行!
    先是根據人員數量和特點,劃分出三個團,九個營,三十多個連。
    劃分完畢,小七又迅速任命起各級職務,趙鐵柱為副旅長,老王頭則成了旅政委兼政治部主任。近衛排那些平日裏跟著他的戰士,被他一一安排到各個重要崗位,分別擔任團長、營長、連長等職務。
    留守的文員和部分後勤人員,也都被委以重任,擔任團政委、營教導員、連指導員。
    就連縣大隊區小隊的人,也都紛紛擔任了班長、排長、副連長、副營長,甚至副團長等他們以往想都不敢想的“高官”。
    眾人聽到任命,也不管這個“獨立旅”到底是怎麽來的了,一個個激動得鼻涕泡都冒出來了,歡呼聲此起彼伏,哈哈哈,祖墳冒青煙了。
    到了這個時候,老王頭就是想壓也壓不住了,“獨立旅”就像一匹脫韁的野馬,在小七“首長”的帶領下,一路狂奔……
    接著,小七又馬不停蹄地開始重新劃分營地。
    各團各營在她的指揮下,迅速按照建製劃分了不同的區域。
    各個團營連有序地前往各自的營地。山坡上,田邊,小樹林,都被他規劃得井井有條。原本混亂的搭建場景,在小七看似小孩子過家家的指揮下,居然變得整齊有序。
    可大家夥還沒高興多久,難題就接踵而至。
    最棘手的就是糧食不夠,物資匱乏,槍械更是幾乎沒有。
    麵對這些難題,小七小手一揮,臉上滿是自信,滿不在乎地表示這都不是事兒。
    小七很快就拿出了解決辦法,那就是一個字:借!
    不管是新一團還是新二團,哪怕是不太熟的隊伍,甚至是上級,都去借。咱小七打欠條,利息豐厚!
    就這樣,一場看似荒誕不經,實則在八路軍軍史,乃至建國史上都濃墨重彩、意義深遠的“趙家峪大練兵”,在小七的努力下,轟轟烈烈地開始了。
    第一堂課,小七決定讓大家學習上級的重要論斷和指示:小七是個好同誌!能背,能寫的,獎勵一個大白麵饅頭,學不會的,夥食減半!
    第二堂課,學習八路軍的重要決策和命令,實際上就是小七給自己定的超長稱謂:絕世無雙無人能比英明神武美麗漂亮的全軍總教官!能背,能寫的,獎勵一大片肥豬肉,學不會的,夥食減半!
    課剛開始——當然小七不可能給所有人上課,所有的課程都分為兩個階段,第一階段,小七給連級幹部講課,包括連長,副連長,連指導員,當然,連級以上的幹部也全部到場。第二階段,由各個連隊組織學習。
    課剛開始,剛剛擔任要職的民兵們滿臉茫然,一個個如同丈二的和尚——摸不著頭腦!你看看我,我看看你,完全搞不清狀況。
    原獨立團留守人員則是一臉無奈,有的人直接一巴掌糊在了臉上,心裏暗自吐槽:早就知道這個小丫頭不著調,可萬萬沒想到居然這麽不著調!這是集訓嗎?這是培訓嗎?這他媽就是哄小孩子玩!
    就這麽鬧騰了好幾天,缺德丫頭的新鮮勁總算是過去了!
    唉,真是不容易啊!
    可是,接下來教點啥呢?小七轉起了磨,如今獨立旅部隊的狀況實在是不樂觀,缺槍少彈,炮更是一門都沒有,哪怕是小小的擲彈筒!
    哎??小七眼睛一亮,沒有槍沒有炮,但咱還有老祖宗的看家本領啊!
    地道戰!
    地雷戰!
    這個咱熟悉啊!
    即便忘了點啥,別忘了,咱還特殊本事,能穿越回去,發揮咱李八千同誌的餘熱,到網上去查!
    喜歡雙穿亮劍:小七八千玩得歡請大家收藏:()雙穿亮劍:小七八千玩得歡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