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章 好家夥,你這比武漢會戰還熱鬧

字數:12249   加入書籤

A+A-


    趙家峪的集訓終於走上了正軌!
    地道戰!
    地雷戰!
    參訓的民兵興奮的眼睛發亮——原來仗還可以這麽打!!
    不到一個月的時間,整個趙家峪就像是被注入了一股神奇的力量,變成了一個熱火朝天的工地。
    到處都是忙碌的身影,大家齊心協力,為了構築更加堅固的防禦工事、挖掘更完善的地道而揮灑著汗水。
    鐵鍬與泥土碰撞的聲音、人們的呼喊聲交織在一起,奏響了一曲充滿希望與鬥誌的樂章 。
    所有的人,都在學習著新的戰法。
    地道戰!
    地雷戰!
    這是一種前所未有的戰鬥方式!
    而開啟這扇全新戰鬥大門的,正是小七。
    為了能夠深刻學習這樣的戰法,各部隊在歸還了小七的欠條,並且咬著牙答應了她提出的無數苛刻條件後,紛紛行動起來。
    幾乎所有部隊都毫不猶豫地派出了自己轄區內的民兵力量 ,縣大隊、區小隊、兒童團、女兵連,甚至還有老人團,大家浩浩蕩蕩地朝著“趙家峪大練兵”的場地進發。
    除了民兵,不少部隊還派出了自己的精英力量,少則一個排,多則一個連。
    小七對此來者不拒,將這些人員全都進行了整編。
    一時間,趙家峪成了整個抗日根據地最熱鬧的地方。
    地下的地道如同縱橫交錯的蛛網,四通八達,不僅能藏人,還能在關鍵時刻迅速轉移兵力;反斜麵的坑道密密麻麻,為防禦和出擊提供了絕佳的掩體;外麵的山道上更是地雷密布,若不是嚴格執行了小七“不見鬼子不掛弦”的命令,恐怕連一隻小小的螞蟻都難以踏入趙家峪一步。
    趙家峪的熱鬧景象迅速蔓延,南邊的殺狼口、北麵的劉家溝,也都變成了熱火朝天的大工地。
    從地圖上看,這些工地連在一起,宛如一輪彎彎的新月,將八路軍的大後方及大後方後勤機關牢牢地護在身後,形成了一道堅不可摧的屏障。
    咱上級也在密切關注著小七的練兵行動。
    尤其是小七發明的新戰法,地道戰與地雷戰,讓他們高度關切。
    在當前敵強我弱、物資匱乏的態勢下,這些新戰法就像是一場及時雨,為八路軍的作戰帶來了新的轉機,對改善整體局勢有著不可估量的作用。
    “嗬嗬,”咱最上級看著手中的密報,不禁笑出聲來,“小七現在已經是師長了,統領著五個旅,十八個團,哈哈,老夥計,小七現在可是跟你平級了啊,哈哈!”
    副上級也是笑得合不攏嘴,回應道:“跟我平級?不是吧?小七寫的信裏可是說了,您是副部級,人家小七也是副部級,早就超過我啦。對了,您拿走的那門意大利炮,小七可是催著你歸還呢?您打算怎麽辦?哈哈……”
    “哈哈哈……”
    咱最上級想起小七那囂張跋扈又充滿活力的樣子,就忍不住開懷大笑。
    小七和她的母親簡直是一個模子刻出來的,誰都想不到,那麽溫柔和善的女子,竟生出這麽個天不怕地不怕的女兒。
    “這,外出作戰的部隊馬上就要回來了,難得有這麽個空閑時間,要不咱去趙家峪看看?”副最上級提議道。
    “看看?”最上級陷入了沉思,片刻後說道,“是得去看看,這地道戰、地雷戰,如果真像匯報的那樣厲害,那可真是咱八路軍的寶貝!就算真讓小七當了這個師長,咱也不虧。”
    就這樣,咱最上級一行人帶著滿心期待匆匆趕到了趙家峪。
    一路上,咱最上級腦海裏還在想著獨立師這些日子的成長與進步,想象著與獨立師會合後商討下一步作戰計劃的場景,心中滿是對未來的憧憬。
    可當他們抵達趙家峪,眼前空蕩蕩的景象卻讓所有人都愣住了,臉上的笑容瞬間消失,取而代之的是難以掩飾的驚訝。
    獨立師竟然消失得無影無蹤!
    整個趙家峪安靜得有些詭異,隻有幾縷炊煙還在緩緩升起。
    一打聽,原來,那個膽大包天的小七,竟然擅自帶著獨立師去攻打縣城了!
    可小七真的是膽大包天的蠻幹嗎?
    彼時武漢會戰已悄然步入尾聲,局勢逐漸明晰。
    種種跡象表明,不出意外的話,國軍即將迎來又一次大規模的潰退。
    在這樣的形勢下,小鬼子們傾巢而出,忙著在南方大肆搶占地盤,戰線不斷拉長。
    晉西北的鬼子兵力大幅收縮,紛紛將力量集中於那些更具戰略價值的區域,以求穩固自身在華的勢力布局。
    而八路軍這邊,主力部隊皆在外進行外線作戰,為保存實力、規避不必要的損耗,同樣不得不做出收縮部署。
    於是,鬼子和八路軍之間,難得地進入了一段相對和平的特殊時期。
    山區憑借著複雜的地形和八路軍成熟的遊擊戰術,成了八路軍穩固的根據地。
    鬼子忌憚於八路軍靈活多變的作戰方式以及那令人望而生畏的複雜地形,不敢輕易進犯;反觀平原地區,卻被鬼子牢牢掌控,八路軍受限於裝備和兵力的劣勢,難以在此展開大規模行動。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仔細觀察便會發現,山區與平原之間的那條分界線,宛如雙方心照不宣默認的楚河漢界,清晰地將彼此分隔開來。
    而小七瞄準的這座縣城,其地位極為特殊,甚至可以說是相當尷尬。
    這座縣城名叫保城,原本叫做寶城,是寶貝的寶。
    寶城的來頭可不容小覷,它號稱“兩河之交匯,六道之發端”。
    所謂“兩河之交匯”,指的是有兩條河流在此處匯聚,曾經,河水滔滔,舟楫往來,一派繁榮的水運景象;“六道之發端”則是說有六條商道從這裏起始,而後向西蜿蜒伸展,在往昔,其水路交通堪稱得天獨厚,憑借著這一優勢,寶城一度成為商賈雲集、貿易興盛的繁華之地。
    然而,時代的車輪滾滾向前,一切都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
    曾經浩浩蕩蕩的兩條大河,在歲月的侵蝕與環境的變遷中,早已幹涸消失,蹤跡全無,隻留下幹涸的河床,訴說著往昔的輝煌;
    那六條商道雖然還存在著,但其重要性也今非昔比,因為它們僅僅是六條狹窄的馭馬道,單匹的馭馬通行倒是輕鬆自如,蹄聲嘚嘚,可要是想通行馬車,那根本就不可能,曾經車水馬龍的熱鬧場景已不複存在。
    當年閻老西主政山西的時候,雄心勃勃,也曾想要對寶城進行大力開發,期望借助寶城的地理位置,帶動周邊地區的經濟發展。
    修路的人員滿懷憧憬地來到這裏,可一看當地的地形,瞬間全都傻了眼。
    深入山道幾裏地或者十幾裏地,就會遇到卡點,不是兩座大山夾峙之間僅容一線天空的“一線天”地形,人在其中,抬頭隻見一線天光,壓抑之感撲麵而來;就是一邊是陡峭懸崖、一邊是幽深山澗的半山道,行走其間,稍有不慎便會粉身碎骨;甚至還有幾段路得從天然形成的溶洞之中穿過,溶洞內怪石嶙峋,陰森潮濕,充滿了未知的危險。
    麵對這樣複雜險峻的地形,修路工程根本無從下手。
    就算是到了現代社會,如果不使用大量的炸藥開山辟路,任誰來了都毫無辦法,寶城仿佛被大自然設下了重重屏障,將外界的發展拒之門外。
    後來小鬼子入侵,也曾有兩次把寶城當作大掃蕩的發起點之一,可實際嚐試後才發現根本行不通。
    鬼子的單兵確實能夠通過那些狹窄的通道,身形矯健地穿梭其中,但後勤補給怎麽辦呢?
    不要說卡車、馬車難以通行,龐大的車身根本無法在這狹窄的道路上施展,就連鬼子的摩托三輪,到了這裏也隻能望路興歎,發出無奈的轟鳴。
    就這樣,寶城的地位變得無比尷尬。
    鬼子占領它吧,由於既沒有鐵路、公路經過,無法實現高效的物資運輸與兵力調配,實在沒什麽太大的實際意義;但要是放棄吧,這裏可是六條山道的總出口,戰略位置極其重要,一旦放棄,八路軍必定會歡呼雀躍,利用這裏作為根據地向外發展,對鬼子在晉西北的統治構成巨大威脅。
    於是,寶城這座縣城逐漸走向沒落。
    如今,除了駐守的鬼子和偽軍,就隻剩下漢奸開設的酒館、茶樓和妓院了。
    真正的平民百姓,早已不堪忍受侵略者的壓迫與剝削,搬離此處,一個都不剩,曾經繁華的寶城,如今隻剩一片死寂與荒蕪。
    基於以上種種原因,小七當機立斷,決定拿保城開刀。
    在她看來,這座縣城對於鬼子而言,占領了也沒有多大價值,不過是一個食之無味、棄之可惜的雞肋;但若是落入八路軍手中,那意義可就截然不同了。
    它後麵是六條蜿蜒的山道,如同六條隱蔽的臂膀,為八路軍提供了進退自如的通道;前麵則是一馬平川的開闊地帶,視野極為開闊。
    一旦八路軍拿下保城,物資的運輸將會變得極為便利,就如同開了閘的洪水一般,源源不斷地湧來。
    ……
    在夜幕的掩護下,小七指揮著部隊,悄無聲息地完成了對縣城的包圍。
    誰都沒想到,僅僅一夜之間,這座看似固若金湯的縣城就被圍得水泄不通。
    此次小七所帶領的,可是一支規模龐大的隊伍,足足有一個師、五個旅、十八個團,加起來一萬號人。
    最裏圈,是一片地雷陣。木頭雷,石頭雷,蠍子雷,子母雷,連環雷,雷下雷、雷中雷。
    再往外一圈,在鬼子的射程之外,戰士們正熱火朝天地挖掘著縱橫交錯的戰壕。
    這些戰壕,猶如一條條蜿蜒的巨龍,將整個包圍圈緊密地連接在一起。而在戰壕的下麵,還有著地道,連接著各個陣地,既可以作為戰士們的隱蔽通道,又能在緊急時刻儲存物資、隱藏兵力。
    這一次,小七可謂是別出心裁,把地雷戰和地道戰完美地結合在了一起。
    但她的主要目的並非單純地攻城掠地,而是練兵。
    對於小七來說,縣城能打下自然最好,那將是一場輝煌的勝利;
    可要是打不下來,也並無大礙,畢竟此次行動的核心在於通過實戰,讓戰士們積累經驗,提升戰鬥能力,為未來更為艱巨的戰鬥做好充分準備。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
    天剛破曉,晨曦如同一層薄紗,輕柔地籠罩著保城。
    城牆上,小鬼子們依照往日的慵懶習性,稀稀拉拉地走上崗位。
    他們一邊伸著懶腰,張大嘴巴打著哈欠,睡眼惺忪,對即將到來的變故毫無察覺。
    就在這時,一陣細微卻又密集的聲響,從朦朧的晨曦中悠悠傳來。
    那是鍬鎬與泥土碰撞發出的“哢嚓哢嚓”聲,此起彼伏,連綿不絕,恰似春日裏蠶兒吞噬桑葉,細微卻又透著股不容忽視的力量,一點點鑽進鬼子們的耳朵裏。
    “這是什麽情況?”
    有鬼子疑惑地嘟囔著,原本漫不經心的眼神中,漸漸浮現出一絲不安。
    隨著太陽緩緩升起,晨曦慢慢消散,保城內外的景象就此清晰呈現。
    這一看,可把城裏的鬼子和偽軍驚得合不攏嘴,下巴都快掉到地上了。
    隻見城外已然搖身一變,成了一個熱火朝天的巨大工地。
    城門外一裏遠的地方,一座座人工堆砌而成的“高山”拔地而起,山頂上一門門“巨炮”威風凜凜地矗立著,黑洞洞的炮口直指城內,透著十足的壓迫感。
    山後的壕溝蜿蜒曲折,如同一群蟄伏的巨蟒,正逐漸向著彼此延伸、合攏。
    再往更遠處望去,密密麻麻全是忙碌的人群,有的在奮力挖掘戰壕,有的在精心修築工事,還有的在燒水做飯,空氣中彌漫著飯菜的香氣。
    一麵麵鮮豔的紅旗在風中烈烈招展,鑼鼓聲震耳欲聾,熱鬧非凡,好一派生機勃勃的戰鬥景象。
    鬼子和偽軍們瞪大了眼睛,仔細數著對方的旗號,這不數不知道,一數嚇一跳,居然是八路軍的五個旅、十八個團!
    而那高高豎起的巨炮,粗略看去,竟有四五百門之多!
    駐守保城的鬼子不過一個大隊,攏共600人,再加上兩個團的偽軍,也就1000人左右。
    麵對眼前這鋪天蓋地的八路軍部隊和密密麻麻的大炮,無論是偽軍還是鬼子,都嚇得臉色慘白如紙,雙腿止不住地打哆嗦。
    不少偽軍更是嚇得當場失禁,褲子濕漉漉的一片,嘴裏還在不停地念叨:
    “就為了一個小小的縣城,八路軍居然來了這麽多人!還有數百門的大炮!你至於嗎?啊?至於嗎?”
    其實,這四百多門所謂的“巨炮”,是小七從現代學來的巧妙法子,用榆木製成的榆木炮,這可是她的秘密武器。
    製作時,先挑選木質堅硬的榆樹樹幹,將其精準鋸倒後,截取一段最為合適的部分,再把它一劈兩半。
    接著,用鑿斧等工具,小心翼翼地把中間掏空成槽,然後鑲上鐵皮或鐵管當作炮膛。
    等這一切完成後,把兩半塊嚴絲合縫地合起來,用鐵絲或鐵箍一圈圈緊緊綁紮牢固,在炮身尾部鑽出安裝導火索的小孔,最後裝上用以穩定炮身的支架。<的“巨炮”便製作完成了。
    正所謂人多力量大,為了圍困鬼子縣城,小七帶領戰士們一鼓作氣,準備了四百多門這樣的榆木炮,而且數量還在持續增加。
    然而,這榆木炮雖看著唬人,實際作用卻有些局限。
    它的射程非常有限,短的隻有兩百米,長的也不過三百米,發射的彈藥還是普通的石子石塊,殺傷力實在有限,主要也就隻能起到阻攔鬼子的作用,想要靠它攻城,那是根本不可能的事。
    鬼子大隊長井上雄二,望著城外這令人膽寒的場景,臉色陰沉得好似暴風雨來臨前的天空。他一邊心急如焚地命令通訊分隊向上級發報求援,一邊咬咬牙,下令一個營的偽軍外出偵查情況,試圖弄清楚八路軍的真實意圖。
    一個營100多號偽軍,在鬼子黑洞洞的機槍威嚇下,哆哆嗦嗦、戰戰兢兢地走出了城門。
    他們沒走多遠,就碰上了小七專門為他們準備的“見麵禮”——子母連環蠍子雷!
    走在隊伍最前麵的偽軍,一腳踩空,隻聽“轟轟轟……”一連串震耳欲聾的爆炸聲瞬間響起,幾十顆地雷在偽軍隊伍裏接二連三地炸開。刹那間,硝煙彌漫,血肉橫飛,100多偽軍當場就被炸得死傷大半,僥幸沒死的,也嚇得癱倒在地,哭爹喊娘。
    土山上的小七,放下手中的望遠鏡,嘴角的說道:“雖然黑火藥威力不夠,但架不住咱量大管飽!哈哈哈,困死這幫狗日的!”
    沒錯,小七從一開始就沒打算強攻縣城,她的主要目的就是圍困加練兵!
    對,就是要把這些小鬼子死死困在這裏,一個月不行,那就三個月!
    反正小七有的是時間和耐心,就陪著小鬼子慢慢的玩。
    至於鬼子可能派來的援軍,小七也早有安排,派出了兩個旅的部隊前去攔截。
    沿途的防禦工事做得那叫一個紮實,戰壕一道接著一道,地雷一顆挨著一顆。
    小七放話了,道路有多長,她的防禦就有多長,主打一個彈性防禦策略,同時還能順帶練兵,可謂是一舉兩得。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
    世事總是充滿變數,讓人難以捉摸。
    小七根本沒想拿下保城,可總會有驚喜發生。
    老人團裏幾位自稱風水大師的人,帶著羅盤煞有介事地比劃了好一陣子,隨後便指揮著眾人秘密掘進,揚言要挖斷保城的“龍脈”。
    誰能想到,僅僅過了三天,這幾個小老頭就滿臉興奮,一路小跑著來找小七報喜,聲稱已經成功挖斷了“龍脈”。
    小七一問才知道,原來他們帶著人巧妙地引走了保城地下水的水源。
    得知這個消息,小七高興得一蹦三尺高,當場拍著胸脯保證:“這幾個小老頭,每人獎勵一頭大肥豬!”
    小七笑得合不攏嘴,心裏盤算著,人沒食物能撐七天,可沒水喝,三天都熬不過去。這下好了,拿下保城有十足的希望了!
    信心滿滿的小七立即著手調整作戰部署。
    她將部隊裏的全部精銳,悄無聲息地調換到了東門。
    不僅如此,在東門防線之外,又精心部署了五道防線。
    那原本就唬人的榆木炮,除了明麵上的一百門,又偷偷調來了兩百門。
    小七的目的很明確,就是要讓小鬼子突破一道土山後,緊接著再麵臨一道土山;突破一道壕溝,又陷入下一道壕溝;趟過一堆地雷,還要麵對新的一堆地雷,讓他們深陷重重包圍,插翅難逃。
    時間又悄然過去了兩天,保城裏沒水喝的鬼子和偽軍,實在是渴得難以忍受。
    鬼子大隊長井上雄二,咬咬牙,下定了決心,決定突圍,目標是自東門向東突圍。
    至於南、西、北三門,各安排了一個連的偽軍駐守,其餘所有的鬼子、偽軍以及武裝起來的漢奸,加在一起大約四千號人,準備一鼓作氣,向東突圍。
    夜裏一點,保城鬼子的突圍戰正式打響。
    “通!通!通……”擲彈筒和迫擊炮同時發射,炮彈如雨點般飛向了地雷陣,飛向了土山旁的巨炮群。
    “轟轟轟……”埋下的地雷被不斷引爆,半埋在土裏的巨炮也在爆炸中損失慘重。
    “突突突……”一挺挺重機槍噴吐著火舌,向著土山瘋狂掃射。
    “兔子給給!!!”井上雄二一聲大吼,揮舞著指揮刀,指揮著部隊向土山發起了瘋狂的板載衝鋒。
    留在戰壕裏的十幾個戰士,迅速點燃了導火索,也不管這上百門的巨炮戰果如何,就沿著地道飛速撤離。剛才鬼子的攻勢看似猛烈,但對八路軍的傷害幾乎為零……
    當氣喘籲籲的鬼子好不容易占領了土山,一個個全都傻眼了,他們瞪大了眼睛,滿臉不可置信地看著眼前的景象,這,這,這八嘎的怎麽還有一道土山?!!
    這場戰鬥一直持續到天光大亮。
    在連續突破了四道土山後,突圍的小鬼子們終於精疲力竭,再也打不動了。
    偽軍和漢奸作為突破地雷陣的主力,早就傷亡慘重,剩下的也都作鳥獸散,跑得沒影了。原本600號小鬼子,現在就隻剩下兩百多了。
    小七見時機成熟,適時下達了總攻的命令。在嘹亮激昂的軍號聲中,漫山遍野的八路軍戰士如猛虎下山般,向著鬼子,向著縣城,發起了最為猛烈的衝鋒……
    這才幾天啊?這就打完了?這就拿下了?小七撓著後腦勺,一臉遺憾地嘟囔著,唉!不過癮啊,我還沒玩夠呢!
    當戰士們打開塵封已久的倉庫時,所有人都樂開了花。
    畢竟保城曾經兩次成為鬼子大掃蕩的發起點,倉庫裏儲存的物資相當豐厚。
    看那些物資塵封已久的樣子,估計井上雄二到死都不知道,原來在保城的地底下,居然藏著這麽多武器裝備。
    當戰士們從角落裏拖出兩門山炮時,小七更是興奮得不得了,小手一揮,喊道:“打沙縣!”
    ……
    李雲龍聽說小七打保城的消息後,立即帶著剛剛返回的獨立團,還有距離最近的新一團、新二團,快馬加鞭,一路揚塵,朝著保城疾馳而去,一心想著趕緊把小七從危險的水火之中解救出來。
    可當他們趕到保城時,所有人都愣在原地,仿佛被施了定身咒。
    李雲龍、丁偉、孔捷、趙剛,無一不傻眼了。
    小七不見蹤影,獨立師也消失得幹幹淨淨。
    映入他們眼簾的,是密密麻麻的老鄉,如同螞蟻搬家一般,正熱火朝天地在保城進行大拆遷。
    獨立師本就由民兵組成,和老鄉們的關係那是親密無間,鐵得很。
    老鄉們一聽說能來保城“發財”,一個個拖家帶口,整村、整鄉的人全都蜂擁而至。
    在他們眼裏,保城的一切都稀罕得緊,門板、窗戶、房梁自不必說,就連磚頭、石頭、瓦塊都被爭搶著拿回家。大家完美貫徹了小七的命令——把保城拆為平地!
    李雲龍拉住老鄉一打聽,直呼好家夥!好家夥!好家夥!這個膽大包天的小七!
    她,她竟然跑去打沙縣了!
    這下可怎麽辦?李雲龍一跺腳,無奈地說道:“追唄!要不然呢?難道還能眼看著小七把天給捅個窟窿?!!”
    於是,一行人又馬不停蹄地追了半上午。
    終於,他們看到前方有一個巨大的工地,現場熱火朝天,熱鬧非凡,老人,婦女,兒童都在一同忙碌,有人在挖掘戰壕,有人在搬運物資,一麵麵紅旗在風中烈烈飄揚,呐喊聲、勞作聲交織在一起,而在看不見的遠處,“轟轟轟……”一聲聲大炮的轟鳴不斷傳來。
    李雲龍興奮得直搓手,嘴裏念叨著:“好家夥,好家夥,這比武漢會戰還熱鬧!”
    喜歡雙穿亮劍:小七八千玩得歡請大家收藏:()雙穿亮劍:小七八千玩得歡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