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2章 馬飛飛麾下第五名劍客巫海英

字數:3704   加入書籤

A+A-


    原文再續。
    引魂謠
    月牙彎彎照山梁,露水濕了舊衣裳。
    草鞋踏碎三更霜,師父引路在前方。
    叮當,鈴兒響,莫驚山中夜犬狂。
    紙錢紛飛引方向,家在沅水那一方。
    莫怕,莫怕,夜路長。
    莫回頭望,莫聲張。
    你背上的不是屍骸,是遊子未冷的念想。
    他枕著的不是荒涼,是老母盼歸的淚光。
    青布衫,黑鬥篷,符紙壓住帽頂中。
    七尺麻繩串行影,一步一叩向家中。
    走不動時莫悲傷,兒啊,背你翻過高崗。
    過河莫問船家渡,自有無言船夫,引你過忘川。
    天快亮,入店房,門板後頭把身藏。
    莫讓日頭照殘軀,莫讓生人窺真相。
    待到春風拂柳綠,墳前新土好安葬。
    莫失,莫忘,故鄉。
    湘西群山萬壑,雲霧終年不散,辰州城外的荒墳野徑間,總有個身影在月下沉行。她原名叫巫海英。從師父,參加了趕屍人這行業之後,被湘西趕屍爺起藝名為吳坤道。每晚,吳坤道唱著陰歌踏夜路,鬥篷下擺掃過帶霜的草葉,腰間屍鈴隨腳步輕響,與歌聲相和。她並非生來便是冥宙傳人,這條陰陽相間的路,是用巫家坳滿村的鮮血鋪就的。
    她本姓巫,是湘西巫家坳最後的血脈。巫家世代執掌《冥引經》,以辰州秘術引亡魂歸鄉,是趕屍行當裏最正統的冥宙一脈。可這通曉陰陽的本事,既讓他們受鄉人敬畏,也引來了官府的忌憚與外道的覬覦。尤其那部記載著完整秘術的《冥引經》,更成了各方勢力眼中的至寶。
    吳坤道七歲那年,端午剛過,山中還飄著艾草的餘味,一場暴雨卻裹挾著殺機撲進了巫家坳。黑衣人戴著烏鴉麵具,手持銅鈴口誦異咒,銅鈴每響一聲,族人們便渾身僵硬——是東瀛陰陽道的鴉魂眾,他們為奪《冥引經》而來。刀光映著雨簾,慘叫聲撕破夜空,巫家老少三十六口,最終盡數被煉為活屍傀,唯有吳坤道被祖母塞進了後山的空屍棺。
    祖母將她往棺底按的瞬間,指尖的血在她額頭畫了道符,那溫熱的觸感剛褪去,棺蓋便重重合上。黑暗裏,吳坤道聽見祖母最後的誦咒聲,聽見骨骼扭曲的脆響,聽見平日裏疼她的阿叔阿嬸發出非人的嘶吼。她死死咬住手臂,血腥味壓過恐懼,直到失血與驚嚇讓她昏死過去。
    三日後雨停,山洪退去,巡山的馬飛飛循著衝天陰氣尋來。劈開棺木時,女孩雙目全黑,口中喃喃念著《冥引經》的起手咒,身上卻無半分陰毒侵蝕的痕跡——原來祖母以自身精血為引,將整部經書的刻進了她骨髓,也封住了陰氣反噬的死局。
    馬飛飛本想將她托養給山外人家,可吳坤道每到夜裏就夢魘驚叫,見了活人便縮成一團喊。更詭異的是,村中有喪葬,她隻要路過,棺木便會輕顫,似有亡魂欲起身相迎。她是冥宙選中的人。隱居的老趕屍人摸了摸女孩的骨相,巫家以全族之血為她開眼,她已是引魂之器——不傳秘術活不過十六,傳了便要一生行於生死之間。
    馬飛飛沉默了七日,最終沒有收她為徒,卻走遍湘西尋來辰州殘卷,延請隱士助她重修《冥引經》。她還以自身真氣為引,幫吳坤道鎮壓體內躁動的陰魂,教她以心禦陰,而非被陰所禦不必做巫家傳人,馬飛飛摸著她的頭,姓吳,取無懼無妄無執之意;名坤道,是地勢坤,厚德載物。你背負亡魂,心要向光明。
    世人皆道趕屍傳男不傳女,女子陰氣重易招屍變,可吳坤道本就異於常人。幼時她曾遭山魈擄走三日,歸來後雙目如墨,能窺常人不見的亡魂。族中老司驚為冥女降世,破例以端午采的百草為她藥浴洗陰骨,用符咒鎖她陽魂,更在她背上刺下整套《幽引經》,讓她雖為女子卻能陰氣不侵。
    十歲那年,吳坤道第一次獨立引魂。那是名戰死的年輕士兵,屍身被炮彈炸得殘缺,魂魄在荒丘間遊蕩不散。她跪在墳前,持木劍踏著辰州秘步起舞,三日夜誦經不輟。當亡魂終於歸體,士兵母親抱著骨灰盒痛哭時,吳坤道直直倒在地上,發間已生出第一縷白發。
    從此,江湖多了個女趕屍人吳坤道。她收每具屍骨都親自淨身、封竅、誦經,踏夜路時步法輕盈,從不驚擾百姓。馬飛飛後來贈她一柄陰劍,劍身漆黑無光,出鞘時陰風纏繞,劍名,取引魂夜歸故土之意。有了這劍,她能夜行百裏足不沾塵,枯骨聽令,殘魂歸隊。
    抗戰軍興,湘西成了後方要道,前線戰死者屍骨難運,吳坤道主動承下之責。她分文不取,隻求一紙名錄、一縷衣帶。每夜,她立於荒野焚香三炷,誦《往生咒》,以劍劃地為引,亡魂便從戰場殘骸中聚形,列隊隨她歸鄉。她夜夜焚香不是超度,是默念每個英靈的名字,三年不曾斷絕——他們為國死,我忘了便是活人之恥。
    對倭寇,她從不手軟。有次一隊日軍闖入苗寨,想掘祖墳找趕屍秘藥,彼時吳坤道正在村外引十七具國軍忠魂。她聞訊將劍插在屍隊前,默念咒語,那些屍身驟然轉身,眼泛幽藍潛入村中。次日清晨,村民見日軍盡數死在村口,七竅流血,麵帶驚怖,而吳坤道已帶著忠魂消失在霧中。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夜雨如織的夜晚,破敗土地廟裏,馬飛飛指間的煙即將燃盡,身後長劍的銅鈴輕響。廟外鈴音由遠及近,是屍鈴隨腳步而動。門啟處,吳坤道身披黑底紅紋道袍入內,鬥篷沾著泥露,劍未出鞘卻讓廟內溫度驟降,身後三具殘破軍裝的屍身站得筆直,如在軍中聽令。
    收完了?馬飛飛遞過薑湯。吳坤道先將碗放在供桌前,對屍身輕語喝口熱的,最後一程了,才抿了一口:第七隊三十七人,缺四具。兩具成了齏粉,一具沉了河,還有一具......被倭寇煉成活屍傀。她掏出焦黑布片,上麵繡著半隻烏鴉——又是鴉魂眾的標記。
    馬飛飛眼神一冷,從袖中取出枚漆黑符籙,符紙隱有鱗紋:鎮魂鱗,取深海冥蛟之鱗,能壓活屍傀暴動,隻準用一次。你死了,誰帶亡魂回家?
    謝了,師父。吳坤道鄭重收好。
    誰是你師父?馬飛飛佯怒,眼底卻藏著關切,你那辰州秘術比我正統多了。
    可你給了我,給了我名字。吳坤道輕撫劍柄,你是我命裏的光。
    馬飛飛別過頭整理衣袖:上月的屍骨名錄送進忠烈祠了,有人問起,我說湘西有個吳坤道,從不讓英雄流血又流淚。
    雨歇時天已微明,吳坤道整了整道袍:走吧,天快亮了。三具屍身隨她步入晨霧,馬飛飛站在廟門口低語:活著回來。風過,屍鈴輕響,似在應答。
    她不是鬼,不是神,是行於人間與幽冥的守夜人。吳坤道持劍前行,背影融進湘西的霧色裏,歌聲又在山間響起,伴著鈴音,引魂歸鄉。
    ………
    【未完待續】
    喜歡馬飛飛傳奇請大家收藏:()馬飛飛傳奇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