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9章 馬飛飛麾下第十名劍客雷震

字數:4351   加入書籤

A+A-


    原文再續。
    山東棗莊的秋,總裹著化不開的煤煙。風掠過布滿轍痕的鐵軌,卷起黑塵與焦土的氣息,連天邊的雲都像被熏過,沉甸甸地壓在礦區上空。這裏沒有青山秀水,隻有連綿的礦坑如巨獸之口,日夜吞吐著黑煤與血汗,雷震便生於這礦坑深處的棚戶裏。
    二十五歲的他,生得一副異相——赤發如燃,虯髯橫生,根根似鐵針倒豎。常年下井勞作,讓他的身軀魁梧得像井架旁的鐵塔,肩寬背厚,臂膀上的肌肉硬邦邦隆起,仿佛藏著崩山裂石的力氣。他的手掌比老礦工的鎬頭柄還要粗糙,厚厚的老繭嵌在掌心紋路裏,是常年握鎬破岩、拖拽煤車留下的印記,指尖卻帶著一種異於常人的灼熱感。說話時聲如洪鍾,不必刻意拔高,便能蓋過礦道裏的風聲與車輪聲,怒氣勃發時,吼一聲能讓巷道頂部的碎石簌簌往下掉。
    自記事起,雷震便跟著父兄在礦下討生活。黑暗潮濕的礦道裏,他學會了揮鎬、拉車,也見識了礦工們的艱辛與隱忍。那時的棗莊,雖也受苛捐雜稅之苦,卻尚能維持一絲安穩,直到日寇的鐵蹄踏破魯南的防線。
    民國二十七年秋末,日軍進駐棗莊,看中了這裏豐富的煤炭資源,強行接管了所有礦場。他們不再把礦工當人看,而是當成會說話的工具,晝夜不停地驅使著人們下井,食物隻有摻著沙子的糙米,稍有懈怠便是鞭打腳踢。更令人發指的是,他們為了趕工期,竟常常無視礦道坍塌的風險,逼著礦工們在危險區域作業,一旦發生事故,便直接封死礦道,任由被困的礦工在黑暗中窒息餓死。
    雷震永遠忘不了那個黃昏。那天他剛從礦下上來,便看見礦場中央的空地上,幾個日軍正將他的親弟弟雷虎綁在礦柱上。雷虎不過十七歲,隻因今天拉煤時力氣不支,慢了半步,便被冠以“怠工”的罪名。日軍獰笑著點燃了礦柱下的柴火,幹燥的木柴劈啪作響,火焰迅速竄起,舔舐著雷虎的衣衫。少年的慘叫聲撕心裂肺,卻隻換來日軍的哄堂大笑。
    雷震瘋了一般衝過去,卻被兩個日軍死死按住。他眼睜睜看著弟弟在火中掙紮,皮膚被燒得焦黑,聲音漸漸微弱,最後化作一具焦屍。不遠處的棚戶裏,婦孺們的哭聲震天動地,空氣中彌漫著刺鼻的焦糊味與屍臭,十裏之內,皆是絕望的氣息。那一刻,雷震眼中的赤紅幾乎要滴出血來,胸腔裏的怒火如地下的煤層,積蓄著足以焚毀一切的力量。
    當夜,月黑風高。雷震悄悄召集了三百多名礦工,他們都是失去親人、忍無可忍的漢子。沒有槍,沒有炮,他們便拿起平日裏挖礦的鋼釺、鐵錘,還有自己偷偷攢下的炸藥包。“狗日的小鬼子,欺人太甚!今天咱們就跟他們拚了!”雷震的聲音在夜風中回蕩,帶著決絕的恨意。
    他們兵分三路,一路偷襲礦場的日軍營房,一路炸毀運煤的鐵路,一路對付礦場門口的哨兵。雷震一馬當先,鋼釺在他手中舞得虎虎生風,凡是擋路的日軍,無不被他一釺刺穿胸膛。炸藥包轟然作響,火光衝天,礦場的營房燃起熊熊大火,運煤鐵路被炸毀了三段,鐵軌扭曲變形,十餘名日軍哨兵倒在血泊之中。
    這場突襲震驚了整個魯南,也讓這支由礦工組成的隊伍聲名鵲起。雷震為隊伍取名“烈火隊”,寓意著以烈火焚燒寇仇,以熱血守護家園。此後,烈火隊活躍在敵後,專襲日軍的據點、補給線,他們熟悉地形,行動迅猛,常常趁夜出擊,打得日軍防不勝防。沒有像樣的武器,他們便就地取材,鋼釺、炸藥、甚至削尖的木棍,都成了殺敵的利器。
    烈火隊的義舉,很快傳到了馬飛飛的耳中。彼時馬飛飛隱居山中,專鑄神兵利器,更結交天下忠義之士。聽聞雷震僅憑一群礦工,便能屢創日軍,馬飛飛深感其忠勇可嘉,遂派人暗中聯絡,將他召至山中密窟。
    那密窟深藏於深山之中,洞內有天然火山岩漿流淌,溫度極高。馬飛飛取出一塊罕見的隕鐵,對雷震說:“你心懷熱血,誌在驅寇,尋常兵刃配不上你。今日我便以隕鐵為骨,以烈焰為魂,為你鑄一劍。”
    接下來的三日三夜,馬飛飛不眠不休,守在熔爐旁。他以岩漿為火,以精鋼為輔,反複鍛打、淬煉。隕鐵在高溫下融化,又在錘擊下凝結,每一次鍛打,都伴隨著火星四濺,仿佛要將天地間的正氣都融入劍身。雷震在一旁靜靜看著,他看到馬飛飛的額頭上滿是汗水,手臂因長時間揮錘而微微顫抖,卻始終眼神堅定。
    第三日黎明時分,劍身終於鑄成。那劍通體赤紅,宛如燒紅的烙鐵,尚未靠近,便能感受到一股灼熱的氣息,觸之燙手,卻不傷持劍之人。劍成的那一刻,原本陰沉的天空突然烏雲密布,雷聲隆隆,九天之上,仿佛有天神呼應。馬飛飛撫著劍身,長歎一聲:“此劍不冷,因熱血未涼。從今往後,你便喚‘雷神’,你亦如雷神,以烈火驚雷,蕩平寇仇。”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雷震接過寶劍,隻覺一股熱流順著手臂湧入胸腔,與他心中的怒火交織在一起。他單膝跪地,朗聲道:“多謝先生賜劍!雷震定不負此劍之名,不負天下蒼生!”
    自此,赤焰雷神的名號,在魯南大地上傳開。雷震持熱劍出戰,每一次揮劍,都帶著焚山裂石的威勢。劍光過處,如焚風烈焰,所向披靡。日軍的裝甲車在他麵前,如同紙糊一般——他縱身躍上車頂,熱劍狠狠劈入引擎,堅硬的鐵殼瞬間裂開,油箱隨即爆燃,火光衝天;攻敵碉堡時,他孤身突進,熱劍橫掃之處,機槍口被燒得通紅,火舌倒灌回碉堡內,裏麵的守敵盡成焦炭。
    百姓們常常在夜裏望見遠方的火光,聽到隱約的雷聲,便知是雷神又在殺敵。他們奔走相告,都說:“是雷公下凡了,要收拾這些小鬼子!”而日軍聞聽“赤焰雷神”四字,無不膽戰心驚,行軍宿營時,隻要聽聞附近有烈火隊的蹤跡,便整夜不敢合眼,稍有風吹草動,便以為是雷神來襲,倉皇逃竄。
    最慘烈的一次,是夜襲日軍的補給線。當時日軍調集了大批物資,準備支援前線,車隊沿著山隘緩緩前行,鐵甲森然,戒備森嚴。雷震率二十名烈火隊的勇士,潛伏在山隘兩側的密林中,靜待時機。
    夜色漸深,車隊的燈光如長龍般蜿蜒而來,引擎聲震得山壁微微顫抖。雷震立於高崖之上,熱劍直指天空,一聲大喝震得樹葉簌簌作響:“兄弟們,為了死難的同胞,為了咱們的山河,今日便焚敵歸西!”
    話音未落,他如離弦之箭般衝了下去,赤發在夜色中飛揚,熱劍劃出一道耀眼的紅光。第一個衝到車隊前,他一劍劈開領頭卡車的輪胎,卡車失去平衡,轟然側翻。緊接著,他躍上車廂,一劍刺穿油箱,火光瞬間燃起。身後的勇士們也紛紛出擊,炸藥包、鋼釺齊上,日軍的車隊頓時陷入一片火海。
    槍聲、爆炸聲、慘叫聲交織在一起,山隘間火光衝天,照亮了半個夜空。日軍負隅頑抗,子彈如雨點般襲來。雷震渾然不懼,熱劍舞動,將射來的子彈紛紛擋開,劍身與子彈相撞,迸發出無數火星。他在車與車之間穿梭,每一劍都帶走一條日寇的性命,赤紅的劍身被鮮血浸染,卻愈發灼熱。
    這場戰鬥持續了整整一夜,直到天快亮時才結束。日軍的車隊被盡數摧毀,物資化為灰燼,二十名勇士也付出了慘重的代價,最後隻剩下五人。雷震渾身是傷,左臂被燒傷,焦黑的皮膚黏著衣衫,滲出血水,臉上也添了幾道深深的傷口,混著煤煙與汗水,狼狽不堪。但他依舊緊握著那柄熱劍,劍身的紅光未減,仿佛與他的熱血融為一體。
    他坐在屍堆之上,看著眼前燃燒殆盡的車隊,突然放聲大笑,笑聲蒼涼而豪邁,在山穀間久久回蕩:“痛快!痛快!這狗日的小鬼子,再來多少,老子殺多少!”
    馬飛飛聽聞此戰,親自下山趕往戰場。見到雷震時,他正靠在一塊巨石上,傷口還在流血,卻依舊眼神灼灼。馬飛飛走上前,看著他滿身的傷痕,看著那柄依舊散發著熱氣的寶劍,淚水忍不住奪眶而出:“天下英雄,不過雷神一人。”
    不久之後,馬飛飛正式冊封雷震為麾下第十名劍客,為他立碑記功,碑上刻著“赤焰雷神,忠勇無雙”八個大字。消息傳開,天下震動,無數仁人誌士慕名而來,加入烈火隊,魯南的抗日力量愈發壯大。
    此後,雷震依舊帶著烈火隊活躍在敵後,熱劍所指,日寇望風而逃。他用手中的劍,守護著一寸又一寸山河,也告慰著弟弟與無數死難同胞的在天之靈。
    多年後,有人為他寫下一首詩,流傳至今:
    赤發虯髯出礦坑,一劍燃盡寇營燈。
    非是天神降災禍,隻因人間有不平。
    手劈鐵車如裂紙,身衝彈雨似騰鷹。
    雷神不是無情客,半寸山河半寸兄。
    而那柄熱劍,據說至今仍在世間流傳,劍身的赤紅從未褪去,仿佛還記著當年的熱血與烽火,記著那個從礦坑中走出的漢子,用一生踐行的忠義與擔當。
    ………
    【未完待續】
    喜歡馬飛飛傳奇請大家收藏:()馬飛飛傳奇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