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章 沒有人比李世民更會處理兄弟關係
字數:8374 加入書籤
「“二郎!”
“我賜你為
天策上將!”
“位在親王公爵之上!”
“酒莫絕,歌莫卻,待到長安百鳳闕,朝天再奏破陣樂!”」
伴奏的音樂忽然變低,鼓點聲低沉而又急促,昭示著接下來的畫麵並不一般。
太極宮中,花白頭發的李淵誌得意滿,笑的很開心,麵容都像年輕了不少。
李淵的聲音充斥在朝堂上的每個角落,朗朗的話語進入了每個新生帝國的眾臣的耳中。
“秦王的功勞還是太大!”
“我封什麽都顯不出他的功勞。”
“我要賜秦王三個鑄錢爐,隨他的意,鑄多少都可以。”
“我還要賜給秦王貴,我賜你為~天策上將!位在親王公爵之上!”
“我允你開府建牙設置天策府,允你招募文武!”
“賜你三公之二的司徒,增邑到兩萬戶!”
“我再賜你為陝東道大行台尚書令!”
隨著李淵聲音的拔高,畫麵轉給太極宮中諸臣的臉色。
一身絳紫官袍的李世民緩緩出列,他向王座上的父親低下頭顱,波瀾不驚道:“臣,謝陛下賞賜。”
“咚!”
熱烈的鼓點聲忽然炸起,一行字幕浮現而出,將李世民最後低頭下,掩飾著的王者之相定格:
「封無可封,天策上將」
大秦
“這是什麽朝代?是漢朝還是唐朝?”嬴政不敢相信,皇帝到底是多麽極致的自信,在什麽樣的情況下,才會給同一個人天大的封賞。
“封無可封,天策上將!此人能耐定是國家天柱級別。”
當初第一次發動滅楚戰爭的時候,嬴政沒有選擇大秦的第一將王翦掛帥出征,就是考慮到了老王已經滅了數國。
如果再滅楚這樣的大國,就不好給他封賞了。
老王自己也很清楚這一點,選擇明哲保身,沒有提要求讓自己出征。
後來,李信征楚失敗,大秦耗不起第二次失敗的代價,隻能讓王翦臨危受命了。
後來的封賞問題,更讓他和自己的一幫心腹大臣,頭疼了許久。
幸虧王翦是個聰明人,主動要求退出朝堂恩養晚年。
“天幕之人究竟立下了何等功勳,讓皇帝能一臉得意的給他這樣大的封賞。”
“陛下!”李斯輕聲喚道,“之前天幕上隻提點了兩人,一個是陛下您,一個就是漢朝的皇帝。”
“這次天幕的主角,想必也是一位皇帝。”
“有道理!”嬴政思索番李斯的話,說道:“天幕剛才說了四個朝代,想必這次的主角就是唐朝的皇帝嗎?”
有意思,封無可封的人,還不是太子。
嬴政開始期待接下來的天幕能給他帶來多少樂子了。
大唐大安宮。
“逆子啊!這個逆子朕當年就不該給他封賞天策上將!”
已經成為了大唐第一位,諸夏第二位太上皇的李淵,看見天幕上演繹的橋段,氣的吹胡子瞪眼。
當天幕上的李淵說出“二郎”和“天策上將”時,他就明白這是在說他和李世民的事。
從太極宮被迫搬到了大安宮的李淵本就不爽,現在看著天幕上演繹的李世民英姿勃發的模樣,更是臉黑,“好啊!這個逆子幹的混賬事都已經傳遍天下了。”
“所有人都將嘲笑我李唐的家事!”
“臉都丟盡,丟完了!”
「“二郎!
你到底還要什麽啊!”
“今天,隻有一個太子!”
“我,要節製~天下兵馬!”
公元626年,武德九年,李淵禪位於嫡次子秦王李世民。
大唐迎來了第二位皇帝,華夏大地迎來了她真正的主人——唐太宗文皇帝·李世民。」
唐朝武德年間
太子李建成看到天幕上老二最後登基,猛然擲出正把玩的瓷器。
“諸位,你們今天都看見了,秦王狼子野心,暗地裏謀劃叛逆,他篡了孤的皇位!”
李建成惡狠狠的說道:“孤不能坐以待斃,孤要先發製人!”
“大唐的太子隻能是孤,大唐的皇帝也必須是孤!”
太子府的幕僚同仇敵愾,他們與太子一榮俱榮,一損俱損。
將來若是李世民登基為帝,朝中也不會有他們的位置。
秦王府還有一大幫子人要養,朝中的好位置秦王肯定會先考慮自己人的。
“太子爺!動手吧,我們都支持你!”
“對啊,太子爺,秦王本就功勞甚大,又掌握兵權,我們不先發製人,最後還是為他做嫁衣啊!”
角落裏的魏征靜靜的看著眾人勸解李建成,開口道:“太子,當今皇上依然大權在握,為何不先進宮找皇上解決呢?”
現在您要動手,可是謀殺親弟弟啊!
李建成也冷靜了下來,擔任罵名這事可幹不得啊!
原本吵吵鬧鬧要先發製人的太子府,此時冷靜的可怕,似乎打定了主意後發製人了......
「“大唐一統四海,天下響動,震鑠古今
我們高昌、於闐、疏勒、康國等二十九國商定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願為大唐皇帝陛下上尊號
名曰:
天可汗!!”」
「“希望天地四方,天下萬國萬民
接受天可汗的庇護!”」
天幕上,幾十位身著異域民族服飾的使臣們,莊重的朝著宮殿中最尊貴的人跪下。
為華夏的皇帝上可汗的名號,聞所未聞!
這樣的一幕畫麵,震撼到了各朝無數觀看天幕的先輩們!
我漢人也能成為異族的可汗嗎?
“天可汗萬歲!天可汗萬歲!”
異族的使臣們壓根就沒考慮李世民是否接受,一個個自顧的朝著皇帝磕頭。
天幕上,宏大威嚴的太極宮大殿上。
老邁的李淵呆呆的看著殿中發生的這一幕,萬族的使者居然歡聚在一堂,共同的為大唐的皇帝歡賀!
這是他在當唐國公時,在自己姨父的開皇盛世都未能見過的畫麵。
年輕的皇帝仰著英俊的麵孔,“中原有句古話:天視,自我民視;天聽,自我民聽。”
“天,就是民!”
“朕為天可汗,朕要與你們一起共保四海太平!萬民安康!”
隨著李世民最後一句話語落地,畫麵拉遠,又一轉場,盛世貞觀的長安城浮現而出。
各族的人民齊聚在世界大都會裏,他們拉著手歡唱,煙火在空中綻放。
深夜下的長安,被萬家的燈火映照,宛如白晝。
「隴西李氏,太原公子
一戰擒雙王
滅東突厥與薛延陀
征服高昌、龜茲、吐穀渾
親征重創高句麗
設立四邊都護府,設立安西四鎮
四夷賓服,萬國來朝
選舉賢能,完善科舉製度
精簡機構,改革政府製度,改革吏治
十六歲起兵,二十七歲勘定天下
自古能軍之皇帝第一人
開創一代盛世貞觀之治
三代以下首推漢文帝,漢文之後首推唐太宗
千古一帝,人稱二鳳,鳳皇帝,以武定天下卻稱諡號為文的——唐太宗·李世民!」
“頡利!”李世民隻覺得一股氣從腳底油然而生,直衝腦門,他漲紅了臉,無比的興奮。
“頡利算個屁!”
“此次我大唐北伐,必勝也!”
貞觀六年
甘露殿內的群臣紛紛為皇帝祝賀,天可汗,千古一帝。
天幕已經盤點了兩位千古一帝了,這個稱號依然難得,但多了就沒有特殊性了。
自家的陛下可是在天幕上比祖龍和武帝都要多兩個稱號,也是兩個最特殊,最有含金量的。
天可汗!
文帝之後第一人!
一個代表了大唐極致充沛的武德,強盛的國力。
一個則是儒家經典的無可爭議的賢明君主典範。
“大家乃是千古一帝!天可汗!如此功績應當泰山封禪,刻碑永傳後世啊!”長孫無忌眉開眼笑,上前拍馬屁道。
反正他無官一身輕,想說啥就說啥。
還沒待李二開口,魏征就咳咳一聲,準備開啟一場纏舌大戰。
魏征,你別逼朕在最開心的時候扇你!
李世民眼見即將出列,蠢蠢欲動的魏征,深呼吸了一口氣,道:
“泰山封禪,勞民傷財,不要再說了。”
“朕能贏得後世人如此美名,朕心中有愧啊!”李世民說著,嘴角的笑意卻怎麽也掩飾不住,“貞觀如今才六年,天幕上的貞觀皇帝不是我,而是曆史上的唐太宗。”
“諸位,為了貞觀之治,任重而道遠啊!”
趙飛看到這裏,被網友更熱烈的彈幕給震懾住了,他點了下暫停,逐個欣賞彈幕和評論。
“父慈子孝?玄武門繼承法?這屆網友太有才了吧!”趙飛笑出了豬叫聲,點讚的小紅心都沒停過。
滿屏的彈幕在恭迎著他們的二鳳皇帝,是在表達對李世民熱烈的喜愛。
可熱鬧的評論區,又成了當代網友發揮才智,證明自己九年義務教育身份的地方。
“哈哈哈,玄武門對掏,滿嘴順口溜!笑死我了!”
【網友說:
“父慈子孝,兄友弟恭,玄武門繼承法開創者——李世民。”
追評1:“神特麽的玄武門繼承法開創者啊!”
追評2:“沒有人比朕更懂得處理父子兄弟關係!”
追評3:“玄武門大舞台,夠膽你就來!”附圖!)
“上聯:玄武門對掏,誰贏誰太子
下聯:香積寺對砍,誰輸誰叛軍
橫批:以武會友”
“點頭yes搖頭no,奉天靖難gogogo
來是e去是go,玄武門裏doube ki”
追評:“滿嘴順口溜,你要考研嗎?”
“二鳳陛下是曆史上少見的不殺功臣的皇帝之一,論開國戰功,他自己就是第一人,論開國之後戰功,軍神李靖也得靠邊站。”
“華夏曆史四大創業集團:西漢沛縣創業集團、唐朝玄武門創業集團、宋朝陳橋驛創業集團、明朝淮西創業集團。”
“他成功證明了帝王的私生活不會影響朝政。殺兄囚父弑弟霸嫂害子,但是就是這樣一個帝王成就了一個所有人的向往的盛世。”
追評:“我不認可你說的,李世民唯一稱得上汙點的也就玄武門了,其他都是勝利者贏得的!”
“大唐盛世啊!誰能不向往?一個延續了一百五十年的盛世,一個諸夏文明最輝煌最閃耀的盛世!”
“唐朝盛世,一個開放、包容、強盛、繁華的時期。”】
“啊?噫~~啊!”
剛剛興高采烈的李世民,因為趙飛看到的評論也顯示到了天幕上,頓時氣炸。
原本掩飾內心的激動,給群臣展示自己的養氣功夫,他端坐在那裏,舒緩著動作撫摸自己的胡須。
這下好了,一個激靈,留著的美鬢都被薅下來好幾根。
“陛下~噗~”與李世民關係較好的天策府老臣,想要勸阻的話還沒說出口,自己就忍不住笑了出去。
笑,還在笑!
朕,生氣了!真的生氣了!
朕硬了,朕的拳頭硬了!
氣火中的李世民瞪著圓眼怒視殿內,被看到的人用袖子掩飾著笑容,不敢去看陛下的臉。
好啊,你個尉遲敬德,你還在笑!
“不許笑!都不準笑!”
“還有!言錄官,這一段不許記!”
被一眾網友的評論打趣的李世民,想明白了玄武門繼承法的意思,更是生氣:
“太過分了!”
喜歡天幕:對!我爹洪武三十五年傳位請大家收藏:()天幕:對!我爹洪武三十五年傳位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