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章 黑暗動亂終結者

字數:6883   加入書籤

A+A-


    “宮變上位的皇帝也可與朕齊名?”嬴政驚呼道。
    以普通人的視角來看,李世民幹的醜事算是五毒俱全了。
    嬴政心中如是想到,但他是一個皇帝。
    這樣私德有虧的醜事再多,也無法掩蓋一個皇帝的功績。
    他自己就不信,逼退“假父”呂不韋,軟禁趙後,史書將來就會罵自己“不孝不仁”?
    秦朝
    “千古一帝?這漢文帝又是誰?”扶蘇關注到了天幕上說的賢君漢文帝,興致濃濃:
    “天幕既然講漢文帝是三代以降第一賢君,為何他不是千古一帝?”
    儒家教育裏,三代賢君首推堯舜,此人能被譽為三代之後第一賢君,能力肯定非凡。
    莫不是漢文帝創造了大同之世嗎?
    扶蘇有些好奇,“我大秦也是三代之後的朝代,就沒有出一個父皇之後的明君賢君?”
    想到這,扶蘇不免喪氣,自己一直追求仁政治天下,居然成就沒能趕上父皇。
    “扶蘇。”
    嬴政不知兒子在想什麽,“天幕既然能將未來之事提前告知我們,那我大秦也可學習一下後世治理國家的經驗。”
    “這個唐太宗就是唐朝的第二個皇帝,你可要好好學習一下人家啊!”
    扶蘇麵色鄭重,衣袖裏的拳頭握緊,道:“父皇,兒臣定不會辜負您的期待。”
    嬴政欣慰的微微頷首。
    殿中的角落裏,隻有趙高看到這父子和睦的一幕,臉色陰沉。
    明朝
    “太宗皇帝能當上千古一帝,咱心服口服!”朱元璋對於二鳳獲得的評價,沒有一絲質疑。
    他常以太宗為學習目標治理大明朝。
    當然,學了很多太宗故事,唯獨沒學,也可能跳過了,太宗寬待舊臣故事。
    “標兒啊!太宗皇帝既是打天下的皇帝,又是治理天下的皇帝。”朱元璋一番感慨後,對著兒子又說道:“你將來是我大明朝的太宗皇帝。”
    “咱希望你成為比李世民還要優秀的太宗皇帝!”
    望子成龍是老朱的心願,他將自己一生的心血都放在了培養長子的身上。
    “上位,您放心,我等將來就是咱大明太宗文皇帝的左膀右臂!”
    藍玉笑嗬嗬的說道。
    一幫的淮西勳貴也是紛紛出聲,對朱元璋和太子朱標表述忠誠。
    朱元璋麵色不動,也沒因為自己的大臣和太子打成一片而產生猜疑。
    這才是咱的太子爺啊!
    馴服文武,這手段比老子都熟練。
    不虧是咱老朱的麒麟子!
    永樂時期
    “咱這一生都在贖罪的路上啊!”
    率領三大營完成自己人生絕唱的朱棣,早已沒有年輕時錚錚棱角。
    暮年的他雖是華發生長,卻老驥伏櫪,銳氣不失,“以我這個年齡,還能上馬殺敵,下馬治國的皇帝。”
    “古往今來,也沒幾人了吧?”
    李世民是太宗文皇帝,自己也會是太宗文皇帝。
    靖難以來,他兢兢業業一心撲在了大明朝的事業上,圖什麽?
    不就是想要爭一口氣,讓千秋史書看看,他朱棣不比朱允炆差!
    他是一刻也不敢停啊!
    史書如鐵,千秋筆。
    萬世之後,後人是記著他的功績,還是“篡位的逆賊”。
    他不敢保證。
    所以他不能停。
    他要在自己的人生中,做下足夠的功績,證明給世人,證明給萬世的史書,證明給九泉下的爹和大哥看!
    這大明的皇帝,我朱棣也能做好!
    垂暮的朱棣帶著希冀的目光,看著天幕上的視頻。
    “這千古一帝的位置,總該有我一個吧?”
    「“你們誰敢保證
    你們的屬下
    在某天的早晨
    不會將黃袍也加在你們的身上呢!”
    陳橋兵變·黃袍加身·宋太祖·趙匡胤」
    天幕中,趙匡胤三辭三讓,一臉“你們害苦了朕”的表情,被屬下們強行披上黃袍,當了皇帝。
    漢朝
    “哈哈哈!這後世人還真講究,此人狼子野心,一眼便知。”
    劉邦像是看了一出大戲,搖晃著手中的酒盞,“乃公倒是瞧瞧,這個宋太祖如何能與大漢的千古一帝比較。”
    「“今後爾等
    釋去兵權
    領節度使虛名,出守藩鎮
    朕會多賜金銀
    眾將士也可廣置田地,眾兄弟永享富貴!”」
    「杯酒釋兵權
    臥榻之側豈容他人酣睡
    滅亡荊南、武平、後蜀、南漢以及後唐
    五代十國的終結者
    恢複華夏主要地區的統一
    調整文武關係,改革官製,加強中央集權
    扭轉唐末以來武夫專權、武士亂國的黑暗局麵
    三百年大宋繁華的締造者,建隆之治主理人
    結束有史以來華夏最黑暗混亂的時代之人——
    香孩兒·宋太祖·趙匡胤」
    大宋
    終於輪到俺趙大了嗎?
    原來俺的功績這麽大,結束黑暗動亂了!
    不過,黑暗動亂是啥子?是唐末亂世嗎?
    不管了,反正後世都這麽說了,那俺就是終結者!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一連三個大一統朝代的皇帝上榜,眼看著說完了唐朝,就要到大宋了,趙匡胤心裏也是著急。
    眼下的大宋已有一統之勢,自己將要完成《平邊策》裏定下的戰略。
    先南後北,先易後難。
    十年統一,十年治理。
    南方已經平定,北方指日可待。
    不出意外,他就是如李世民一樣的“開國皇帝”了。
    這要是沒上個榜,就太丟臉了。
    “朕當年雖說迫不得已,但登基以來兢兢業業,也沒虧待咱們老兄弟呀!”
    趙匡胤得到了自己想要的上榜後心滿意足,又扭頭衝著部將們說道。
    一眾趙大的老弟兄答道:“官家當年帶兄弟們搏出來一個富貴,現在又賜我們王侯家業,官家的恩情還不完啊!”
    “都起來,快都起來,你們都是朕的手足兄弟,許你們榮華富貴這不是應該的嗎?”
    趙大嘴角掛著微笑,心中十分得意。
    不枉他十八歲出來闖蕩江湖,搏了一個天下,建立了宏大的事業。
    他暗自琢磨著,就是不知燕雲十六州,俺是啥時候收複的呢?
    明朝永樂時期
    “哎呀呀,難怪爹總讓我們多讀書,這麽聰明的法子,當初咱們咋就沒想到啊!”漢王爺朱高煦一拍腦門,神氣道。
    “老大,你讀那麽多書,這種法子當時就沒想出來?”
    朱高煦一邊朝著自己老爹擠眉弄眼,帶著質疑的語氣對老大說道:
    “當初給咱爹披上黃袍,這北平城不瞬間易手了?”
    他眼光中冒出精明之色,越說越帶勁:
    “到時候咱爹一呼百應,北方諸省紛紛投入燕王府的麾下,朱允炆那小子肯定捧著玉璽在金陵跪迎王師了,哈哈哈......”
    朱高熾胖臉發黑,默默的從椅子上起身,跪在地上,頭緊緊的和地板連著,也不說話。
    這傻弟弟,真是沒救了。
    咱爹要是真學趙匡胤黃袍加身,他這輩子都洗不清了。
    黃袍加身,說的好聽是“人心所望”,但本質就是造反!
    老爺子為了自身得位的正統法理性,連洪武三十五年都能編出來。
    皇爺爺愣是駕崩四年後,撬開棺材板,從孝陵爬出來給老頭子傳的位啊!
    不許造謠,全天下人都知道,老爹就是洪武三十五年登基的!
    “老大,你跪地上幹什麽?”朱高煦越想越妙,想到最後笑了起來。
    當他自顧的說完,才發現老大已經跪在地上瑟瑟發抖了。
    他有些不明所以,老大這突然跪地上幹什麽,還有,“老三,你怎麽也跪了?”
    朱棣笑了,漢王爺朱高煦也腆著臉跟著笑。
    永樂爺看著自己傻大兒這尖嘴猴腮的模樣,心中呼出一口大氣,他向老三那裏伸手虛握,“給我的鞭子拿來。”
    ......
    大唐甘露殿
    杜如晦倒吸一口涼氣,唐末亂世,五代十國。
    雖說天幕講的華夏明星是趙匡胤,可人家的功勞簿上寫著結束了唐末以來的亂世。
    難道我大唐滅亡之後,又是一個如魏晉南北朝一樣亂世嗎?
    貞觀群臣紛紛思索著,房玄齡抬眼看去,李世民正深深的蹙著眉頭。
    “玄齡,克明。”
    “我大唐之後,和宋朝隔了一個亂世?”
    被點到名字的兩人對視一眼,房玄齡才道:“大家,天幕給出的信息很少,就這寥寥幾句,倒是可以做出一個猜測。”
    “我大唐晚期如東漢晚期一樣,諸侯割據,華夏大地陷入了群雄亂世......”
    “宋朝,似乎就是從其中殺出來的最後天命人。”
    李世民點頭,神情不知不覺帶上了一絲憂傷:“我大唐究竟因何而亡?如果大唐的滅亡將會導致天下大亂,朕迫不待現在就去解決問題啊!”
    說罷,李世民揉了揉有些發酸的眼角。
    “亂世自古出英雄,又是一個精彩紛呈的大世啊!”
    “隻是可憐了我華夏的老百姓了。”
    房玄齡張了張口,還是沒能講出來。
    自古以來,這片大地上,不都是先苦一苦百姓嗎?
    喜歡天幕:對!我爹洪武三十五年傳位請大家收藏:()天幕:對!我爹洪武三十五年傳位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