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0章 虎父犬子乎?
字數:4909 加入書籤
「現在站在你麵前的是“豔照門”男主!」
「北宋第二位皇帝,野史常客、絕命毒師」
「華夏曆史上最有名的車神皇帝」
「憑一己之力葬送了宋太祖趙匡胤留下的豐厚家底和一統希望」
「更是在高粱河之戰中,不顧自己的十萬大軍,駕著驢車逃跑,從北京西直門一路漂移到了河北涿州
喜得高粱河車神稱號」
北宋初年
趙匡胤麵色陰沉,臉上好像能滴出墨水出來。
他有些恨鐵不成鋼的望向長子趙德昭,眼中盡是失望之意。
這個兒子果真是不成器的很,看來俺要認真考慮一番娘娘的話了。
再一想起後世子孫做出的種種荒唐事,趙大更覺得娘娘的話有理了。
亂世之中,天下未平,兄終弟及果然是一個好選擇。
“唉!”趙匡胤饒是一歎,把著玉斧在桌案上嘎吱吱的炮畫。
十萬大軍啊,這是什麽概念。
大漢十萬精銳就是全部家底了。
大宋承繼先朝的厲兵秣馬還有他趙大登基後的努力,攢了多久才能攢出來十萬精銳。
他敢打包票,這十萬大軍定是南征北戰,風雨裏滾出來的真金子。
就這麽被皇帝拋棄了?
好家夥,感情趙構那畜生還是遺傳的啊?
趙大心中戚戚,老子一時英雄,怎麽生出這樣的怯戰蜥蜴。
殿中侍立的群臣心中惶惶,天幕幾言幾句便透露出趙匡胤雖然大業未終,卻留下了足以完成大業的家底。
就是接班人有點不太行了。
試問群臣,誰不想成為開辟新大一統王朝的勳臣?
趙德昭方才出閣沒幾年,正被老爹安排在衙門裏曆練,看到此處,人都麻了。
他無法接受這樣的自己,天幕上的宋太宗就是一個徹頭徹尾的懦夫一樣。
他爹一根盤龍棍,打下天下四百軍州的硬漢子。
我趙德昭,居然是個虎父犬子?!
一旁的趙光義收拾了一下心情,將多餘的表情抹去,旋即一臉真誠的望向趙大:
“兄長,弟弟願往大名府作一番事業,為兄長分憂!”
趙匡胤不動聲色的睨了一眼這個親弟弟,手搭在他的肩上拍了拍:
“你有這份心就好。”
他向來是知曉自己弟弟本事的,但還是口頭領了心意。
趙光義低頭恭順模樣,瞥到了趙大手裏還攥著的玉斧,反正話也表完了,便從善如流的回到了自己位置。
自家兄弟,他這個做大哥的,心裏能不清楚?
趙大並不太指望得上趙二,他能在軍略上幫什麽忙。
先前老二給他說國都在德不在險,已經讓靖康恥狠狠的打了臉。
若是都城洛陽,以三會形式,撐到勤王軍趕來還是可以的。
宋太宗時期
趙光義臉直接一抽,憋了半天,怒吼一句:“野史!這是對朕最大的侮辱!”
“若不是那群武官當日不照辦朕的旨意,高粱河之戰豈能輸得這般慘痛!”
文德殿上,眾人不動聲色,心中竊竊:官家,要是真全聽了您的話了,怕是一個人都回不來了吧?
「斧聲燭影,讓人們對他的皇位合法性一直存疑」
「上位後,更是逼死侄子,害死親弟,嚇瘋兒子」
「道德更為敗壞的是當眾強奸了小周後,並拍攝了不堪入目的照片進行留存欣賞」
「成為華夏曆史上最早的一起“性醜聞”」
趙光義的臉色猛然一喜,隨後極快的掩飾下去。
一聲嚎哭聲在這大宋政殿的文德殿上陡然響起,“兄長啊!”
“弟弟若是礙了眼,您隻需下一道詔書,弟弟帶著娘娘和廷美回老家便是。”
“嗚嗚嗚......”
文德殿上的大臣臉色也僵住了,他們對天幕上的八卦和曆朝曆代的得失、故事很感興趣,可這般的皇家秘辛,是真不想聽啊。
甚至,眾人還不動聲色的向後挪了挪位置,將出閣的大皇子列的特別明顯。
宮人內侍們更是瑟瑟發抖,人都麻了。
官家不會殺人滅口吧?
剛才記下的文字要不要全燒掉?
“害了侄子、弟弟?”
“還嚇瘋了兒子?”
虎毒尚不食子,天家亦有親情存。
當然,千古半帝除外。
趙匡胤現在遲遲未能決定繼承人,便是因為亂世未定,傳子的不確定太大了,而且他就德昭一個孩子出閣了,其他的孩子還太小。
萬一他像五代的其他皇帝一樣,在某次出征中不幸暴斃,傳子的下場無異於又一個短命王朝罷了。
娘娘曾給他說,兄終弟及。
他也是在考慮罷了。
德昭方才出閣沒多久,多曆練曆練,看看孩子的本事。
他自問還算年輕體壯,就算再等幾年,試試其他孩子也行。
所以,心裏沒個底兒的趙匡胤一時間竟顯得迷茫起來。
我該衝著誰發火?
這也是行伍出身,向來大開大合的軍漢子難得的沒有第一時間動怒的緣由。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他自己現在都還沒確定繼承人誰也。
不過,天幕上對宋太宗一句句的調侃,還有趙光義音調漸漸拔高的泣聲環繞,他的心情也說不上是好。
“老三,先起來吧。”
趙大,雖然人們常這樣叫他,但上麵還有個胞兄,按照序齒,趙匡胤是老二,趙光義是老三。
“陛下,兄長啊!臣弟一向侍您若父,何至於此啊?!”
“咚咚!”
趙光義好清脆的腦門,愣是給這宮磚磕出清響來。
“先起來。”
按耐住性子的趙匡胤習慣性的摸了摸腰間的玉斧,“你要是沒有虧心的舉動,就不要一直跪在那裏了。”
“哭哭啼啼成何體統?盡是丟皇家威儀也。”
趙光義見到兄長摸斧頭的動作便是不哭了,心中一怵,立馬老實的站起身來。
肩膀仍是在抖擻著。
這就是老戲骨!
「他被子任先生評價為:“不知兵”、“終不省”、“但無能”、“不擇手段”、“小人之言”」
「也被後世網友戲稱:“大宋實亡於太宗也”」
「他就是北宋第二位皇帝,宋太宗至仁應運神功聖德文武睿烈大明廣孝皇帝趙光義,趙炅也!」
嬴政眉頭微蹙,他認為以臣論君,乃是大不敬,所以廢除了廟號、尊號、諡號什麽的稱號體係。
可據他了解,諡法一般都是單字或是二字的,怎麽有人名號這般多?
“好不要臉的一個皇帝,慣會給自己臉上貼金。”
耿直的扶蘇看不下去這種行為,直言道。
“後世的這群文官也慣是沒有底線,不如我大秦的臣子,有士子之風也!”
喜歡天幕:對!我爹洪武三十五年傳位請大家收藏:()天幕:對!我爹洪武三十五年傳位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