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1章 金刀再現
字數:4950 加入書籤
著名詞人辛棄疾曾在作品裏提到的人傑劉寄奴,代表老劉家來催債了!
沒錯,我老劉家又雙叒叕的回來了!
......
“又是姓劉的?”嬴政頓感頭大,還有完沒完了,不是剛送走了最後一個劉漢嗎?
朕現在聽到姓劉的就煩!
這個劉寄奴該不會也是大漢子孫吧?
「南朝宋開國之君劉裕,小字寄奴。」
「劉裕出身於破落貴族之後,其祖上為漢高帝劉邦同父異母的弟弟楚元王劉交。
劉裕正是劉交第二十二世孫。」
“天下金刀出於漢室,這還真是我漢室後裔啊?!”
劉邦自個都傻眼了,我老劉家這麽蒸的嗎?
好難殺啊!
他倒是沒有一點疑慮和猜忌之情,相反是發自肺腑的一種以劉為姓的驕傲:
“沒想到不僅乃公是一表人才,就連乃公的弟弟也不遜色於乃公啊!”
“哈哈哈,我劉氏果真天生為王者。”
「劉裕出生時母親難產而死,父親無力養育他隻能將劉裕寄養給族內兄弟,這也是他小字的由來。」
「由於貧窮,劉裕不得不靠著雙手去謀生。」
包括,但不限於打漁、砍柴、種地、織鞋販履...
咱也就是說,織鞋販履這算是老劉家祖傳手藝了!
千萬別小看了劉裕年輕時的這些生計,砍柴說明他會用刀,常年於此鍛煉了自己的刀技。
古代種地全靠老天爺賞飯吃,劉裕會種地代表他對二十四節氣掌握得很好,鍛煉了他的時間、節氣分辨能力。
打漁需要會水,且要有足夠的耐力和破局能力才能打到魚。
賣草鞋屬於商貿,個體戶想要賣出去東西就需要非凡的口才、過硬的產品力和包裝營銷手段。
一個有口才、有力量、有技術、會包裝自己、懂因勢利導、懂天時地利的人未來怎麽可能不成才呢?
【“六百六十六,主播你說的我都快信了!”
“懂了,想成為皇帝就要先在各行各業磨礪一番!”
“賣草鞋?等一下!劉裕該不會也認識什麽打豆子和殺豬的人吧?”】
......
生活依舊過得十分艱難的劉裕做了一個他這輩子最明智的決定——參軍!
由於劉裕作戰勇猛且有章法,很快建立了足夠的功勳,軍職和權力隨之漲高。
更是與一位姓孫的海賊王大戰三百回合,刷滿了經驗值,逐漸成長為了東晉王朝的實際統治者。
君以此興,必以此亡。
時隔一百多年的晉朝,即將成為權臣劉裕的囊中之物!
平定南方叛亂,將南土納入自己實際統治後,劉裕便想要借北伐之功一舉稱帝!
也許你會說,劉裕膽子這麽肥,這不是和當年曹操一樣嗎?
就不怕再重演一次赤壁之火?
實則不然,劉裕是真的有鯨吞海內之勢。
劉裕率領北府軍連戰連捷,光複了長安及河南地,馬上就要渡河繼續北伐時,建鄴傳來了噩耗。
他留在朝堂上控製大後方的心腹謀主劉穆之忽然病逝。
正在他與文武大臣激烈討論是否班師時,留守長安的晉朝文武發生了內訌,大量的進行火拚。
收複河山一朝喪盡,再加上後院眼看著都要起火了,劉裕不得不放棄北伐班師回朝。
「借著赫赫功勳於權勢的劉裕逼迫晉帝司馬德文禪讓,宋公進位於宋帝,劉宋王朝至此建立,劉裕是為宋武帝。」
「晉朝時期,門閥士族死死的把握住上升渠道,因此在劉裕起勢後重用寒門出身的士子打擊豪族。
說他是南北朝門閥掘墓人先驅也是可以的。」
現代網友時常戲稱劉裕為“六味地黃丸”,也就是“六位帝皇完”。
也有人認為,劉裕隻能是二代目,因為一代目是秦始皇。
很不幸,讓我們恭喜一下中獎名單:
楚帝桓玄、南燕末主慕容超、蜀王譙縱、後秦末主姚泓、晉安帝司馬德宗、晉恭帝司馬德文。
記得找劉寄奴核銷。
「話歸正題,劉裕上位後對司馬氏一族展開了血腥的屠殺。」
「但凡皇族中人,無論男女老少,無論抵抗還是投降,上上下下全被屠了個幹淨。」
「準確來說,我們時常唾罵的司馬懿家族一脈,早在一千多年前就被劉裕給人道主義往生了。」
【“曹氏代劉,司馬氏篡曹,劉滅司馬氏,曆史就是一個巨大的輪回.滑稽.ej”】
【“老曹家給了老劉家體麵,老劉家還了老曹家的血海深仇。”】
雖然劉裕的行為為曆史開了一個極壞的先例,自此再無禪讓之君可得善終。
人們盡管對劉裕弑殺滅族的行為進行抨擊,主要還是政治影響太惡劣了,但他滅了司馬氏一族卻沒有人去說道。
是不是很矛盾?
滅殺禪讓之君,這是開惡劣先例。
滅司馬氏一族,天下拍巴掌叫好!
......
鹹陽
秦始皇露出一副很難評的表情。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我不明白!!!
“劉裕這都八杆子打不著的人了吧?居然還能和大漢扯上關係?”
“六百六十六,天道是不是姓劉?”
到底有完沒完了,還有姓劉的高手。
嬴政連連哀歎,愁苦滿麵:“朕怎麽一次都沒看到我大秦的子孫在後世的風采呢?”
“天下如此繁多的姓氏,總不能全讓姓劉的占盡風頭吧?”
後世嬴趙子孫,能不能爭點氣啊!
哪怕爾等沒有再立大秦,當個名臣名將也行啊?
就算是弄筆墨的額也認了!
當皇後也行!
不能不給額這個老祖宗一點反應吧?
與此同時,天幕下各朝的反應也不相同。
晉朝之後的古人們拍手叫好,嘴裏芬芳不斷:
“殺得好!”
“司馬懿的子孫沒有一個好東西!”
“這殺得太解氣了!”
“五胡亂華,衣冠南渡,司馬家簡直喪盡了天良,我漢人幾無曙光啊!”
晉朝的皇帝們:......
我生在司馬氏和我有什麽關係?
老祖宗犯的錯難道就要我來承擔了嗎?
背信棄義又不是我幹的,你們找司馬懿、司馬昭啊!
......
先晉的古人們則是有些看不懂劉裕的行為,他們的想法和天幕最早說的一樣?
何必再開如此惡例?
冤冤相報何時了!
司馬懿父子得位雖然讓人感官不太好,但也罪不至此吧?
人家晉朝好歹結束了亂世,難道就沒有一點貢獻嗎?
如此血腥滅族,未免將事做盡不留後路。
喜歡天幕:對!我爹洪武三十五年傳位請大家收藏:()天幕:對!我爹洪武三十五年傳位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