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章 麥子熟了幾千次,人民萬歲第一次
字數:6470 加入書籤
跟隨著那名如同幽魂般的太監,王卓穿行在紫禁城深邃的廊廡與巍峨的宮闕之間。
王卓的心跳如擂鼓,汗水濕透了內衫,逆天改命的渴望和一種難以言喻的曆史參與感交織在一起,幾乎讓他激動的窒息。他努力調整著呼吸,試圖將腦海中構思了無數遍的言辭再次梳理。
終於,他們在一座並不起眼,卻守衛極其森嚴的暖閣前停下。太監無聲地推開沉重的殿門,一股混合著陳年墨香、淡淡檀香以及一絲老人氣息的味道撲麵而來。
“陛下,王卓帶到。”太監尖細的聲音在殿內響起,顯得格外突兀。
王卓深吸一口氣,邁過高高的門檻,走了進去。他躬身行了一禮。
“後世王卓,見過陛下。”聲音因緊張而有些幹澀發顫。
“抬起頭來。”一個低沉、沙啞,卻蘊含著不容置疑的威嚴的聲音從前方傳來。
王卓緩緩抬起頭,終於看清了那位傳說中的洪武大帝。
禦案後,坐著一位清瘦的老人。他並未穿著繁複的龍袍,隻是一身暗黃色的常服,卻自有一股君臨天下的磅礴氣勢。他的麵容清臒,布滿了深深的皺紋,如同幹涸土地上的溝壑,記錄著無數風霜與操勞。下頜微須,也已花白。
但最令人心悸的是那雙眼睛——深邃如同古井,銳利如同鷹隼,仿佛能洞穿人心最深處的隱秘,任何謊言在這雙眼睛麵前都無所遁形。那是一種混合了極致的智慧、無盡的疲憊、以及經曆過屍山血海後沉澱下來的冰冷殺意的眼神。
這就是朱元璋! 王卓心中巨震,開局一個碗,結局一個國!這就是驅除韃虜、恢複中華,奠定了漢人最後一個封建王朝基業的洪武大帝! 一股源自曆史書頁的敬畏感瞬間攫住了他。
而在朱元璋眼中,眼前的王卓,其貌不揚,甚至有些微胖現代社畜缺乏鍛煉的典型體型),麵色因為緊張和旅途勞頓而顯得蒼白,穿著一身不倫不類的破爛衣衫衝鋒衣),眼神裏充滿了激動、敬畏,還有一絲他看不懂的……複雜情緒?怎麽看,都不像是有大神通的樣子,倒更像是個沒見過世麵的尋常百姓。
“周興奏報中所言,可是屬實?”朱元璋開口,聲音平淡,卻帶著千鈞重壓,“你果真來自……後世?”
王卓知道,關鍵的時刻到了。合作的前提就是坦誠。他再次施了一禮,聲音因為緊張而反而顯得異常清晰:
“回陛下,句句屬實。我並非此世之人。我來自六百餘年之後,公元2025年,按照公元紀年換算現在是公元1392年。本是一尋常百姓,機緣巧合之下,身負異稟,得以穿梭時空,降臨於徹徹兒山戰場。”
盡管已有心理準備,但親耳聽到“六百餘年之後”這幾個字,朱元璋的眼皮還是幾不可查地跳動了一下。暖閣內的空氣仿佛凝固了。旁邊的老太監呼吸都停滯了一瞬。
“六百餘年之後……”朱元璋緩緩重複了一遍,目光如刀,死死釘在王卓臉上,“那時,如今日之大明何在?是誰家天下?”
王卓深吸一口氣,這個問題在他的預料之中,在腦海中反複演算過無數遍,王卓用盡可能沉痛和客觀的語氣,說出了那段注定會掀起驚濤駭浪的曆史:
“陛下垂詢,不敢隱瞞。天道輪回,氣數有更。大明國祚,傳十六帝,享國二百七十六年,於公元1644年,亡於內憂外患,最終潰於關內烽煙並起的農民起義。”
“轟!”朱元璋雖然沒有動,但王卓仿佛感覺到一股無形的怒火和磅礴的殺氣瞬間充斥了整個暖閣!老太監的身體微不可察地顫抖了一下。
王卓強忍著緊張,趕緊說出後續,試圖將衝擊分散:“然,起義軍亦未能站穩江山。關外女真部族趁虛而入,鳩占鵲巢,竊據神州,改元易幟,國號曰‘清’。華夏大地,再遭異族統治。”
朱元璋的手指猛地攥緊,指節發白,禦案上的茶杯微微震顫。
王卓語速加快,直奔現代:“清廷延續近三百年,亦因腐朽落後,於二十世紀初轟然崩塌。自那時起,帝製永絕於中華。”他抬起頭,眼神帶著一種複雜的情感,看向那位開創了大明基業的老人,說出了最後的話:
“如今之中國,名為中國。天下非一家一姓之天下,乃人民之天下。是謂‘人民當家作主’。在麥子熟了數千次之後,終於有人第一次,對這芸芸眾生,喊出了‘人民萬歲’。”
“人民……萬歲?大明確亡了……亡於流寇……亡於東虜……”朱元璋喃喃自語,這幾個消息一個比一個殘酷,衝擊著他固有的認知。他的臉色變得極其難看,胸膛微微起伏,眼中翻湧著震驚、憤怒、以及一種難以言喻的悲涼。但他終究是朱元璋,強行壓下了幾乎要噴薄而出的情緒,聲音變得更加冰冷刺骨:“……你繼續說。”
王卓心裏暗道,總得給你這個600多年前的土著來點不一樣的震撼: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陛下,我所處的時代,雖無皇帝,卻並非蠻荒亂世。相反,其繁華富庶、百姓生活之安定便利,遠超當今所能想象。其根源,便在於‘生產力’的天翻地覆。”
“生產力?”朱元璋捕捉到了這個陌生的詞匯,強行將思緒從王朝覆滅的震怒中拉回。
“是!陛下可理解為……創造財富、改造自然的能力。”王卓知道這是關鍵,必須用最直觀的對比,“陛下可知,在我所處的時代,一畝上好的水田,若風調雨順,能產多少稻穀?”
朱元璋微微蹙眉,他深知農事:“若遇豐年,精心耕作,三四石便是頂天。”
“在我們的時代,尋常稻田,畝產千斤以上約明代十石),乃是常事!”王卓擲地有聲。
“什麽?!”朱元璋身體猛地前傾,眼中爆發出難以置信的光芒,連旁邊的老太監都駭然抬起了頭。十石!這是無法想象的數字!王朝更替的憤怒暫時被這驚人的生產力描述壓了下去。
“陛下再看,”王卓指向禦案上那些樣品,“此等潔白之糖、鹽,在我朝乃是珍品,在我世不過是尋常調味之物,機器一日所產,可抵大明一省數年之出!” “那些急救之物、罐頭食品,亦是機器規模化生產,價廉而物美。” “凡人可乘坐鋼鐵巨鳥,日行萬裏;借助名為‘手機’之物,即使相隔天涯海角,亦能如同麵對麵般交談;水壩能截斷大江,發電照明,夜如白晝;鋼鐵艦船橫行四海,探索寰宇……”
王卓用盡可能簡潔的語言,描繪著工業文明與農業文明在生產力上的巨大鴻溝:“這一切,皆因我世經曆了‘工業革命’,掌握了遠超人力、畜力的能量,並以此製造機器,替代人工,從而極大地提升了這‘生產力’。一人一日之功,可抵當今百人、千人甚至萬人!”
他最後總結道:“故而,我世雖無皇帝,但因生產力極度發達,物產極大豐富,絕大多數百姓皆能得飽暖,社稷亦能維持運轉。此非道德高低,實乃……時代之差,力量之別。”
暖閣內陷入了長時間的死寂。
朱元璋久久沒有說話,他隻是用手指緩緩地、一下下地敲打著禦案上的那袋白糖,目光低垂,看不清眼神。王卓帶來的信息太過震撼,幾乎顛覆了他一生的認知。沒有皇帝的世界?畝產十石的糧食?日行萬裏的鐵鳥?……
這一切聽起來如同神話,但禦案上那些實實在在、遠超當代工藝的“樣品”,卻又在無聲地佐證著這個年輕人話語的真實性。
朱元璋久久沒有說話,他隻是用手指緩緩地、一下下地敲打著禦案。王卓帶來的信息太過龐雜震撼,巨大的信息量衝擊著他。良久,他緩緩抬起頭,那雙深不見底的眼睛再次鎖定王卓,問出了最關鍵的問題:“你既來自如此之世,知曉天命興衰,身負此等異能,來到朕這‘即將覆亡’的大明,意欲何為?” 他的語氣中,帶著濃濃的譏諷和冰冷的審視。
王卓的心髒再次收緊。他知道,這是對他最終目的的拷問,回答的好壞,直接決定是否可以繼續愉快的做時空倒爺。他再次深深吸了一口氣,決定展現出極致的坦誠,以換取一絲信任。
“回陛下,”他的聲音帶著一絲不易察覺的顫抖,但眼神卻努力保持真誠,“不敢欺瞞陛下。當我剛獲此異能,穿梭兩界之時,私心雜念確實充斥腦海。不可否認,我……想過利用此能,販運兩界稀罕之物,在此世發家致富,甚至……甚至搏一個公侯萬代,錦衣玉食,光宗耀祖。”
他說到這裏,停頓了下來,小心翼翼地抬眼看向朱元璋。
朱元璋聽到這裏,嘴角勾起一絲冰冷的、果然如此的笑意,那笑意裏充滿了對人性貪婪的洞悉和蔑視。“哦?倒是實在。那麽,如今呢?是覺得朕給不了你要的高官厚祿?” 話語中的壓力驟增。
“不!陛下!”王卓聲音提高了幾分,帶著一種急切地澄清,“並非如此!而是……而是這一路南來,所見所聞,以及……以及想起我來時那個世界,一位老人告訴我們的一些道理,讓我的想法……變了。”
“道理?什麽道理?”朱元璋的語氣依舊冰冷,但似乎起了一絲極細微的好奇。
“那是一種……人民史觀。”王卓努力回憶著那些深刻的話語,“它告訴我們,曆史的真正創造者和推動者,並非少數英雄帝王,而是這天下億萬默默耕耘、辛勤勞動的黎民百姓。是他們的勞作,提供了衣食住行;是他們的賦稅,支撐起國家運轉;是他們的兒女,構成了萬裏長城!王朝或許更替,帝王或許輪轉,但這天下生生不息的根基,始終是‘人民’!”
朱元璋的目光驟然銳利起來!這番言論,幾乎是在挑戰他畢生信念的根基!但他沒有立刻發作,因為這番話背後隱含的力量,讓他感到一種前所未有的震動。
王卓仿佛豁出去了,繼續道:“看到沿途軍士為一口飽飯而滿足,聽到他們隻願家人安康的卑微願望,再想起我世那畝產千斤的稻田、一日千裏的鋼鐵巨龍……我便生出了一個最樸素、或許在陛下聽來最可笑的願望——”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他抬起頭,目光灼灼地看向朱元璋,一字一句地說道:“我隻想,能否用這微末之能,試著讓這片土地上的更多人,能吃飽飯,能穿暖衣!僅此而已!”
暖閣內陷入了死一般的寂靜。
朱元璋死死地盯著王卓,仿佛要將他靈魂深處最細微的偽裝都剝離出來。許久,他才緩緩開口,聲音裏帶著一種難以置信和探究:“能說出‘人民史觀’這等話語……教你們這些道理的那個老人……想必就是你們那個時代,的開國……嗯,開創者吧?”他下意識地想用“開國皇帝”,但想到對方已無皇帝,臨時改了口。
王卓搖了搖頭,臉上露出一種混合著崇敬和複雜的神情:“回陛下,他不是皇帝。他……他是真正把人民放在心裏的人。所以,人民也把他,放在了肩上。”
“把人民放在心裏……人民把他放在肩上……”朱元璋喃喃重複著這句話,蒼老的眼睛裏閃爍著極其複雜的光芒。這種君民關係,完全超越了他的理解範疇。他無法想象這是一種怎樣的存在。
他帶著極大的詫異和不解,甚至有一絲難以言喻的落寞,追問道:“你竟然有此等見識,能說出這般話語,在你們那個時代,難道……難道你真的就隻是尋常一百姓?”
王卓聽到這個問題,臉上露出了一絲來自未來的、由衷的自信和驕傲,他挺直了腰板,朗聲答道:
“回陛下,在我來的時代,我們實行了九年義務教育,徹底消滅了文盲。 方才草民所言種種道理、那畝產十石的技術、那日行萬裏的機器,其背後的知識,並非專屬一人一姓,而是千千萬萬普通學子皆可學習、皆可鑽研、皆可為之貢獻智慧的!”
“那是一個,人人皆可讀書明理,人人皆有出人頭地之可能,人人皆能成為棟梁之材的時代!陛下,那是一個人人如龍的時代!”
“人人……如龍?”朱元璋徹底怔住了,喃喃自語。這四個字仿佛擁有無窮的魔力,描繪出了一幅他無法想象,卻又在內心深處感到無比震撼的社會圖景。他一生致力於鞏固皇權,掌控天下,而對方卻告訴他,一個讓億萬人人都能成龍的時代,才是更強的時代?
巨大的觀念衝擊,讓這位雄才大略的洪武皇帝,陷入了長久的、石破天驚的沉默之中。他看向王卓的眼神,徹底變了。不再僅僅是審視一個奇人異士,而是在審視一個來自他無法理解的未來的、活生生的“樣本”,以及這個樣本背後所代表的,那種足以顛覆一切的力量和理念。
禦案上的白糖、食鹽、急救包……此刻似乎都擁有了全新的、令人心悸的重量。
喜歡誰讓你帶著工業邪神來大明的請大家收藏:()誰讓你帶著工業邪神來大明的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