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章 明史與視頻
字數:6795 加入書籤
暖閣內,燭火將兩人的影子投在冰冷的金磚上,拉得悠長而扭曲。
死寂中,唯有朱元璋粗重的呼吸聲清晰可聞,方才那“人人如龍”的時代描繪與王朝傾覆的殘酷預言,如同冰與火在他胸中交織衝撞,讓這位見慣風浪的帝王也顯出一絲罕見的疲態與恍惚。
良久,那沉重的呼吸漸漸平複。
朱元璋抬起眼,眸中複雜的波瀾被強行壓下,重新凝聚成深不見底的探究,他聲音沙啞,卻帶著不容置疑的威嚴:“你……來自後世,又知曉天命。你既言大明國祚……那之後種種,想必也知之甚詳了?”
王卓的心驟然縮緊。這個問題無論如何也避免不了。他深吸一口氣,從身後取出那套早已備好的、中華書局出版的繁體豎排《明史》,雙手高舉過頂,動作鄭重:
“陛下聖明。後世史家,確將前朝興衰輯錄成書。此乃後世官修《明史》,其中記載了自洪武朝起,至……至明祚終結,近三百年間之大事紀要、典章製度、人物傳記。在下今日,願將此書獻於陛下。”
那本紙質、排版、裝幀皆與當世迥異的厚冊,被輕輕置於禦案之上。
朱元璋的目光落在其上,眼神複雜難明。自己的一生功過,煌煌大明二百多年的氣運流轉,竟已被人書寫定格?他伸出手,枯瘦如竹節的手指微微顫抖,極其緩慢地撫過封麵上那兩個濃墨重彩的大字——“明史”。這一撫,仿佛重逾千鈞,浸透了曆史的塵埃。
“然,”王卓緊接著開口,“陛下需知,史書乃後人所修,難免帶有修史者之立場與局限。且年代久遠,某些細節記載,或與真實發生之事……略有出入,亦未可知。此書僅供參考,萬望陛下聖心獨斷,勿盡信書。”
王卓言辭懇切,既是為真相留有餘地,更是為自身埋下至關重要的轉圜伏筆。
朱元璋深深看了王卓一眼,那目光似能穿透肺腑,卻並未言語。他的注意力已被《明史》牢牢攫取。他緩緩翻開書頁,目光如鷹隼般掃過那些陌生的字句與紀年。起初,他還看得頗為仔細,時而頷首,時而蹙眉,與記憶中的人與事一一印證。
然而,當他翻到建文朝,目光驟然被“靖難之役”四個冰冷的字釘住時,所有的從容瞬間粉碎!
他幾乎是貪婪又難以置信地快速閱讀著那些字句——“燕王朱棣起兵”、“奉天靖難”、“穀王朱橞與李景隆開金川門迎降”、“建文帝下落不明”……
“砰!”朱元璋幹瘦的手掌猛地拍在禦案之上,震得筆硯跳動!他霍然抬頭,一雙眼睛因極度的震驚、暴怒與難以接受的痛楚而布滿血絲,死死地鎖住王卓,聲音如同受傷的猛獸,從喉嚨深處擠壓出來,嘶啞欲裂:
“這……這上麵寫的……可是真的?!老四……竟然是咱家老四?!他竟敢……他竟敢如此悖逆人倫?!允炆呢?!咱的皇太孫呢?!”
那磅礴的帝王之怒幾乎化為實質,要將王卓碾為齏粉。王卓立刻將心提到嗓子眼,聲音發顫卻異常清晰:“陛下請息怒!我萬不敢妄議天家之事,史書確是這般記載……然其中內情曲折,後世眾說紛紜!”
朱元璋胸膛劇烈起伏,呼哧的喘息聲在寂靜的暖閣內如同風箱鼓動,那雙血紅的眼睛仿佛要噴出火來,看看王卓,又看看案上那本如同詛咒般的《明史》,口中喃喃自語,聲音充滿了混亂、痛苦與無法置信:“老四……竟然是老四……咱封他做燕王,鎮守北疆……他竟然……允炆……咱的孫子……”
空氣凝固如鐵,沉重得令人窒息。
許久,那駭人的喘息聲才漸漸微弱下去。朱元璋仿佛一瞬間被抽幹了所有力氣,那股衝天的怒氣被一種更深沉、更冰冷的悲涼與徹骨寒意所取代。他緩緩地、極其沉重地靠回椅背,閉上眼睛,無力地揮了揮手。
王卓垂手侍立,如同雕塑,靜靜等待著朱元璋接受子孫相殘的事實。
又過了好一會兒,朱元璋才重新睜開眼,眼神已恢複了古井般的深邃,但那井底卻沉淪著無法化開的陰影與疲憊。他不再看那本《明史》,聲音嘶啞低沉:
“你說……史書也可能有誤?”
王卓心中猛地一凜,謹慎地回答:“回陛下,後世修史,難免有所疏漏或……受當時情勢影響。”
王卓嘴上說得委婉,心裏卻如同明鏡一般:史書當然可能有誤,而且誤差可能超乎想象!別說明史了,單就是您洪武朝自己的《明太祖實錄》,您那位“好四子”燕王殿下將來可是親自操刀,重修了兩次!把洪武後期尤其是建文朝的曆史改得麵目全非,恨不得將所有合法性都歸於己身,將建文君臣盡數抹黑。
眼前這本《明史》,其關於靖難之役的記載,骨子裏流淌的恐怕大半是永樂朝修訂過的“官方口徑”。
“你既能來去後世,想必還有更多……讓咱能‘親眼’看看的東西吧?不隻是文字。”朱元璋的聲音打斷了他的思緒,帶著一種深沉的探究和一絲難以察覺的渴望。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王卓心中一動,知道機會來了。他立刻將那些危險的念頭壓下,躬身道:“陛下明察萬裏!後世確有奇物,名曰‘平板電腦’,其內可存儲海量文字、圖畫,甚至……能如皮影戲般,活動演繹過往之事跡、人物之言行,雖非真實,卻也能生動再現一二,遠勝文字抽象。”
“活動演繹?皮影戲?”朱元璋眼中精光一閃。
“這個…我需再次運用異能,返回後世取來此物。懇請陛下恩準!”
“準!速去速回!”
王卓立刻走到暖閣角落,集中精神——回歸現代!
嗡! 瞬間回到家中。他不敢有絲毫耽擱,立刻找出那個早已準備好的平板電腦。他之前就已經未雨綢繆,在裏麵下載了數部關於明朝的電視劇、紀錄片,並特意用視頻編輯軟件,精心裁剪製作了兩段精華短片:
1. 《洪武大帝》:主要剪輯自胡軍版《朱元璋》電視劇。
王卓選取了最具代表性的片段:濠州城破,青年朱元璋走投無路投身紅巾軍的決絕;鄱陽湖大戰,火攻陳友諒連環巨艦的烈焰滔天與驚心動魄;登基大典,身著袞服一步步走上奉天殿禦階的威嚴與孤寂;深夜批閱奏章,燈下那疲憊卻依舊銳利如鷹的眼神。
以及下令懲治貪官時,那冰冷無情、仿佛能凍結血液的殺伐之音…… 背景音樂雄渾低沉,畫麵極具張力,力圖展現一個立體、複雜、既有雄才大略又心狠手辣的開國帝王形象。
2. 《永樂大帝》:主要剪輯自《大明風華》和《山河月明》。
聚焦於北平陰鬱的王府中,朱棣於姚廣孝麵前壓抑著野心與恐懼的掙紮;靖難起兵時,燕軍鐵騎衝出北平城的悲壯與決然;戰場上,他身先士卒、咆哮衝殺的悍將風采;登基後,五征蒙古,大軍出塞,黃沙萬裏般的赫赫武功;下令編纂《永樂大典》時,那囊括古今、包羅萬象的氣魄。
以及最後,年老的他站在蒼茫天地間,眺望鄭和寶船遠航方向的深邃目光…… 這段視頻突出其戎馬一生、功過交織的複雜性和開創盛世的帝王氣魄。
他將這兩段視頻放在最顯眼的位置,檢查了一下電量滿格,然後再次啟動穿梭——返回明朝!
嗡! 幾乎是瞬間,他再次出現在暖閣角落,手中捧著一個銀灰色、輕薄光滑的“鐵盒子”。
暖閣內隻有他和朱元璋兩人。在皇帝驚異的目光中,王卓走上前,熟練地點亮屏幕。
屏幕驟然發出的光芒在昏暗的暖閣中如同一個小太陽,那清晰無比、色彩鮮豔的光影讓朱元璋下意識地眯起了眼睛,身體微微後仰,臉上第一次露出了近乎駭然的神色——這絕非世間任何已知的技藝!
“陛下,此物便是‘平板電腦’。”王卓點開第一個名為《洪武大帝》的視頻文件,“此段……是後世藝人演繹的,關於陛下您的一些往事。”
頓時,平板電腦的揚聲器裏傳出了雄渾悲壯、極具穿透力的音樂聲,伴隨著刀劍交擊、戰馬嘶鳴的音效。
屏幕上,色彩鮮豔、動態流暢得令人窒息畫麵開始播放:隻見千軍萬馬在廣袤的戰場上慘烈絞殺,箭矢如雨,火光衝天映紅了江水,一個麵容堅毅、眉宇間帶著衝天霸氣的男子胡軍飾)身披重甲,手持戰刀,於屍山血海中浴血奮戰,發出震耳欲聾的怒吼……鏡頭拉近,那張飽經風霜、眼神銳利如刀的臉龐占據了整個屏幕!
朱元璋猛地從禦座上彈了起來,身體劇烈前傾,一雙眼睛瞪得如同銅鈴,死死地、難以置信地釘在那方寸屏幕之中會動的“人影”上!
那裏麵的人的容貌、氣度,竟與他年輕時有五六分神似!而那宏大慘烈的戰爭場麵、那磅礴洶湧的氣勢、那無比真實的音效,瞬間形成一股洪流,將他狠狠地拽回了數十年前那金戈鐵馬、生死搏殺的歲月!
他看到了“自己”在鄱陽湖的火光中如礁石般屹立,冷靜地下達著決斷生死的命令; 看到了“自己”在南京城登基時,於萬民跪拜中一步步走上禦階,那睥睨天下背後深藏的無限孤寂; 看到了深宮夜半,“自己”獨自坐在堆積如山的奏章前,燈下那疲憊卻依舊燃燒著熊熊野望與警惕的眼神; 也看到了“自己”麵對貪官汙吏時,那冰冷徹骨、毫無轉圜餘地的殺意,仿佛能透過屏幕彌漫出來……
雖然明知是“演繹”,但那超越時代的視聽效果、那極具感染力的表演、那刻入骨髓的熟悉場景和事件,依舊帶給這位老年皇帝無與倫比的、顛覆認知的巨大衝擊!
朱元璋仿佛被抽離了軀殼,以一個鬼神般的視角,重新審視了自己那波瀾壯闊、血火交織、充滿榮耀與罪孽的一生。
呼吸變得如同風箱般粗重,手指無意識地緊緊攥住禦案邊緣,指節因用力而發白,整個人完全沉浸其中,忘記了時間,忘記了身份,忘記了周圍的一切。
第一段視頻播放完畢,屏幕暫時暗下,那雄渾的音樂餘音似乎還在暖閣中回蕩。朱元璋依舊保持著站立前傾的姿勢,胸膛起伏,久久無法回神,眼中充滿了巨大的震驚、洶湧的回憶、以及一絲難以言喻的複雜情緒,仿佛剛剛經曆了一場靈魂的洗禮。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王卓小心翼翼地觀察著他的反應,屏息等待了片刻,輕聲地說道:“陛下,這裏還有一段……是關於……燕王殿下的一些後世演繹。”
朱元璋猛地回過神,目光如同被燙到一般從暗下的屏幕移開,銳利地看向王卓,然後又猛地轉回那再次亮起的屏幕。他的眼神中充滿了審視、警惕,以及一種無法抑製的、想要窺探那殘酷“未來”的迫切。
這一次,畫麵的色調似乎變得更加沉鬱、冷峻,配樂也帶著一種壓抑的緊張感和悲愴感。
屏幕上,出現了一個身處幽暗王府北平燕王府)、麵容陰鷙、眼神銳利如鷹隼、卻又深刻壓抑著無盡野性與焦慮的中年王爺。他與一個黑衣僧人對坐,燭光搖曳,兩人低語密謀,空氣中彌漫著山雨欲來的窒息感;緊接著,戰鼓擂響,他身著戎裝,於萬千鐵騎前拔出長劍,發出“奉天靖難”的咆哮,聲嘶力竭卻又充滿破釜沉舟的決絕。
畫麵切換至慘烈的戰場,他親自衝鋒陷陣,刀鋒染血,眼神瘋狂而悍勇,如同被困的猛獸發出最後的嘶吼;他站在剛剛經曆血火洗禮、尚未打掃幹淨的南京城頭,俯瞰著硝煙未散的帝國都城,眼神中卻沒有勝利的喜悅,隻有更深的陰鬱與沉重。
他晚年率軍一次次北征,蒼老的身影融入大漠孤煙、長河落日的蒼茫背景,盡顯帝王武功的赫赫,卻也透露出無盡的疲憊與孤獨;最後,他站在宏偉宮殿的高處,憑欄遠眺,目光穿透雲層,深邃如同浩瀚海洋,仿佛在凝視著一個他親手開創、並用盡一生去支撐和擴張、卻又無法完全掌控其命運的龐大帝國……
視頻著重展現了朱棣的雄才大略、赫赫武功以及那種一生都在抗爭、都在證明什麽的複雜氣質和內心掙紮。
朱元璋死死地盯著屏幕裏那個熟悉又陌生的“四兒子”,看著他那份遠超其他藩王的深沉心機和強悍能力,看著他在戰場上與自己麾下大將屏幕中出現的對手顯然是代表建文帝的軍隊)慘烈廝殺的場麵……剛才《明史》中那段關於“靖難之役”的冰冷文字,此刻化為了鮮活、殘酷、充滿力量與矛盾感的動態畫麵,在他腦海中瘋狂撞擊!
尤其是“朱棣”那陰鬱的眼神、那“靖難”的怒吼、那俯瞰南京的複雜神情,一次又一次地衝擊著他的心神!
當第二段視頻也播放完畢,暖閣內陷入了死一般的寂靜,落針可聞。平板電腦屏幕的光芒映照著朱元璋劇烈變幻的臉色,那上麵交織著震驚、憤怒、一種被背叛的痛心、以及一絲難以言喻的、作為父親看到兒子如此“能耐”卻又走上歧路的複雜情感……甚至,還有一絲不易察覺的,對那龐大帝國氣象的震撼。
他緩緩地、極其沉重地坐回了椅子上,仿佛被抽幹了所有力氣,連那挺直了一生的脊梁都似乎微微佝僂了些。良久,他才喃喃自語,聲音沙啞得如同破舊的風箱,充滿了無盡的疲憊、震驚和一種難以言喻的苦澀:
“老四……竟然真是老四……這般模樣……這般……能耐……”
喜歡誰讓你帶著工業邪神來大明的請大家收藏:()誰讓你帶著工業邪神來大明的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