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章 鐵火驚雷震天闕

字數:4171   加入書籤

A+A-


    洪武二十五年冬,南京城籠罩在一片莫名的緊張氣氛中。四大藩王——秦王朱樉、晉王朱棡、燕王朱棣、周王朱橚,被朱元璋一道緊急詔書同時召回應天。此刻,他們正跟隨在皇帝的鑾駕之後,彼此交換著困惑的眼神。
    "三哥可知道父皇急召我等所為何事?"年輕的燕王朱棣策馬靠近晉王朱棡,壓低聲音問道。
    晉王搖頭,眉頭緊鎖:"京師一切如常,北元也無異動。父皇此舉,實在令人費解。"
    秦王在一旁冷哼:"莫非是朝中又出了什麽亂子?"
    唯有周王朱橚顯得較為平靜,這位醉心醫藥的親王對朝政向來不甚熱衷,此刻反而打量著路旁的草木,似乎在研究其藥性。
    正當諸王各懷心思時,鑾駕在宮門前突然停下。隻見王卓與蔣瓛匆匆趕來,跪迎聖駕。
    "臣王卓蔣瓛),叩見陛下!"
    朱元璋目光掃過眾人,最終落在王卓身上:“免了。咱聽說你們回來了,還帶了不少稀罕物?朕正欲帶他們兄弟前往校場。”他特意看了四大藩王一眼,“今日之事,關乎大明國運,爾等需仔細觀看。”
    王卓連忙躬身回稟:“托陛下洪福,此次往來順利。臣已與‘東大’官方正式接觸,東大方麵表達了與大明溝通之意願。此次主要采買了一些有助於改善宮廷政務效率與生活便利之物,如 ‘平板電腦’,燈具,電視,以及能自生電力、無需燭火的‘光伏設備’等。”
    他頓了頓,語氣加重:“此外,為表其敬意,‘東大’特意無償贈送了一批新式軍械,其威力……堪稱國之重器。”
    “無償贈送軍械?”朱元璋的眉頭瞬間擰緊,身體微微前傾,語氣帶著極大的詫異和審視,“是何道理?何種軍械竟當得‘重器’二字?”
    王卓側身示意蔣瓛:“具體形製與效能,請蔣指揮使為陛下稟明。他已親自查驗並習得使用方法。”
    蔣瓛立刻上前一步,單膝跪地,抱拳沉聲道:“啟奏陛下,東大所贈軍械,確非世間凡鐵!其威力之可怖,射程之悠遠,發射之迅捷,皆遠超我等想象。言語蒼白,難以描述其萬一。為保萬全且直觀,臣懇請陛下移駕校場,臣可當場為陛下演示其效能,並呈上臣此行詳察後之奏報。” 他說著,從懷中恭敬地取出了那份《恭陳異世見聞利弊疏》。
    朱元璋目光銳利地看了蔣瓛一眼,沉默片刻,接過奏折:“擺駕,去校場!”
    諸王懷著滿腹疑慮,跟隨禦駕前往西郊校場。燕王朱棣與晉王朱棡交換了一個凝重的眼神,秦王朱樉則麵露憂色,周王朱橚若有所思,顯然對所謂的“軍械”並不十分在意。
    車駕轉向,在一路肅靜中疾馳向西郊校場。車駕內,朱元璋一言不發,仔細地翻閱著蔣瓛那份字字驚心的奏折,麵色時而震驚,時而凝重,時而陷入深思。
    到達校場後,禁軍與錦衣衛已將此地圍得水泄不通。那個巨大的鋼鐵集裝箱靜靜地矗立在場中,散發著冰冷的異域氣息。
    在蔣瓛的指揮下,士兵們開始小心翼翼地將物資分門別類卸下。蔣瓛並未急於展示那些殺傷性武器,而是先從一個標注著“觀測器材”的箱中,找出了一具95式望遠鏡,調試好後,恭敬地呈給朱元璋。
    “陛下,此物名為‘望遠鏡’,乃‘東大’軍中之常備之物。請陛下以此觀之,可視遠如近,明察秋毫。”
    朱元璋將信將疑地接過這造型奇特的“雙筒竹節”,按照蔣瓛的指引舉到眼前。下一刻,他明顯頓了一下——遠處城牆上的磚縫、旗幟上的紋飾、甚至更遠處樹梢的鳥兒都清晰地拉到了眼前!他緩緩移動著望遠鏡,校場四周、遠山輪廓盡收眼底,其效果遠超他見過的任何西洋貢品千裏鏡。
    “好!好一個千裏眼!”朱元璋忍不住低聲讚了一句,對“東大”的“工巧”有了最直觀的第一印象。
    此時,蔣瓛指揮的心腹已在遠處布置好各類靶標——草人陣、厚木板、甚至一道夯土矮牆。
    “陛下,請容臣為您演示‘東大’軍中之利器。”蔣瓛聲音沉穩,首先打開一個長箱,取出一支56式半自動步槍。他熟練地裝彈上膛,舉槍、瞄準、擊發!
    “砰!砰!砰!”
    清脆的槍聲劃破校場的寂靜,遠處的草人應聲接連倒地,身上出現明顯的貫穿孔洞。射擊速度遠勝火銃,且幾乎無煙。
    朱元璋拿著望遠鏡的手微微一緊。
    接著,蔣瓛換上一支 56式衝鋒槍。
    “噠噠噠噠噠……!”
    一陣急促連續的爆響如同撕裂布帛,子彈潑水般掃向那片厚木板,木屑紛飛間,木板頃刻被打得千瘡百孔,碎裂開來!其火力之密集凶猛,讓所有圍觀的大明將士臉色發白。
    朱元璋的呼吸明顯粗重了幾分。
    隨後是56式班用機槍的演示。長長的彈鏈填入,蔣瓛扣動扳機。
    “咚咚咚咚……!”
    低沉而持續的怒吼聲響起,子彈形成的金屬風暴如同一把無形的鐮刀,將更遠處的一片夯土矮牆打得塵土飛揚,肉眼可見地被“削”去了一大塊!其持續的壓製力和破壞力,徹底顛覆了人們對“火器”的認知。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朱元璋已放下望遠鏡,目光死死盯著那噴吐火舌的鐵管,臉上肌肉微微抽動。
    最後,是壓軸的重頭戲。兩名錦衣衛抬出一具69式40毫米火箭筒。蔣瓛親自扛在肩上,對準了校場遠端預先設置好的一處模擬磚石結構的靶牆。
    “嗤——轟!!!”
    一聲尖銳的呼嘯後是震耳欲聾的巨響!火箭彈拖著尾焰精準命中目標,瞬間引發劇烈爆炸,磚石飛濺,煙塵衝天而起!那處靶牆在眾人驚駭的目光中轟然垮塌,化為一片廢墟!
    朱元璋站在原地,一動不動。他望著遠處那堆廢墟,又緩緩轉頭,看向場中那些此刻沉默卻散發著無盡煞氣的鋼鐵軍械,最後目光落在蔣瓛和王卓身上。
    良久,他才緩緩開口,聲音竟有些沙啞:
    “此等利器……確可稱‘國之重器’。”
    “蔣瓛,你奏折所言‘一掃漠北、平定南洋’,咱……信了。”
    諸王麵麵相覷,臉上盡是難以置信的神色。
    良久,燕王朱棣率先開口,聲音帶著壓抑的激動:“父皇!此等神器若裝備邊軍,漠北胡虜何足道哉!兒臣請命分配一些......”
    晉王朱棡立即接話:“父皇,兒臣鎮守山西,邊關緊要,若有此等利器,必讓蒙古鐵騎有來無回!”
    秦王朱樉也急忙請命:“父皇,西北邊陲防務吃緊,兒臣......”
    唯有周王朱橚沉默不語,目光雖然也被這些武器所震撼,卻並無爭奪之意。他本就封地在開封,並非邊塞藩王,加之生性淡泊,醉心醫藥編纂,對權力兵戈之事並不熱衷。
    朱元璋將諸子反應盡收眼底,最後目光落在王卓身上,緩緩道:“兵器分配,朕自有主張。王卓,隨朕回宮細說。你們兄弟也一同前來。”
    回宮的路上,燕、晉、秦三王頻頻回首,目光仍流連在校場上那些散發著冰冷殺氣的現代化武器上。而周王朱橚則與王卓並肩而行,低聲詢問著"東大"的醫藥典籍情況。
    深宮之中,皇太孫朱允炆並未隨行。這位年輕的繼承者此刻正在文華殿聽講,對宮外發生的這場即將改變大明命運的演示一無所知。校場上的鐵火驚雷,仿佛已經預示了未來權力格局的變奏。
    喜歡誰讓你帶著工業邪神來大明的請大家收藏:()誰讓你帶著工業邪神來大明的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