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章 大手筆:4萬億

字數:3404   加入書籤

A+A-


    體檢結束後,在開始參觀之前,譚局長親自前來,並帶來了兩份特別的“禮物”——兩部經過特別設置、預裝了必要翻譯和介紹程序的最新款智能手機。
    “二位殿下,”譚局長微笑著將手機遞過去,“此物名為‘手機’,在我東大,幾乎人手一部。其核心功能在於瞬息千裏傳音傳訊,無論相隔多遠,皆可如同當麵交談。”他簡單地演示了通話和發送信息的功能,讓朱棡和朱高熾驚歎不已。
    “此外,”譚局長繼續介紹,點開幾個常用的應用,“此物還可查閱古今中外幾乎一切典籍知識,可知天下大事,可處理許多政務公務,甚至…”他點開一個支付軟件的二維碼,“可用於市場交易,完成‘數字支付’。”
    “數字支付?”朱高熾敏銳地捕捉到這個陌生的詞匯,胖乎乎的臉上露出極大的好奇,“譚大人,此言何解?莫非…無需金銀銅錢?”
    “正是。”譚局長點頭,詳細解釋道,“在我東大,金銀銅早已退出日常流通,不再是主要貨幣。百姓商戶皆在朝廷授權的銀行開設賬戶,將財產以數字形式記錄其中。交易時,隻需憑此手機或特定憑證,雙方數字增減即可完成,便捷、安全且易於統籌管理。此乃支撐如今龐大工商業之血脈所在。”
    朱高熾聽得極為專注,小眼睛閃爍著思索的光芒。他作為世子,協助燕王處理藩地政務,對錢糧、賦稅、流通之苦深有體會。聽到竟有如此奇妙的“無貨幣”交易方式,且能與龐大的工商業體係相結合,他內心的震撼遠比看到槍炮更為劇烈。他不禁喃喃道:“若大明也能…豈非能省去漕運白銀之耗,更能精準掌控天下財賦…” 一顆關於金融變革的種子,已悄然在他心中埋下。
    譚局長將他的反應看在眼裏,心中暗喜,知道這一步棋走對了。工業化離不開現代金融體係的支撐,而這位未來的明仁宗,顯然是個合適的切入點。
    他們首先來到一所頂尖大學的實驗室。看著那些精密的電子顯微鏡、高速離心機、分子生物學實驗,聽著教授講解基因、細菌、微觀世界,兩人如同聽天書,卻又被那種深入物質本質的探索精神所震撼。朱高熾尤其對醫學實驗室表現出了濃厚興趣。
    隨後,他們參觀了一座大型工業製造基地。巨大的廠房、自動化生產線、機械臂精準地組裝著複雜部件、鋼鐵洪流被鍛壓成型…這一切都讓來自手工業時代的兩人生出渺小之感。晉王朱棡更關注兵器的製造流程,對現代工業的標準化、高效率有了模糊卻深刻的認識。
    最後,他們被帶往一個對外開放的軍事教育基地非現役核心基地)。雖然未能觸摸實彈,但看到整齊列陣的現代化坦克、裝甲車、自行火炮群,以及航空航天博物館中陳列的戰機、導彈模型,還有模擬指揮中心裏巨大的電子沙盤和實時數據鏈演示…朱棡這位沙場老將徹底被這種超越時代的“武備”和“戰法”震懾住了,久久無言。朱高熾則對後勤保障、軍事工程等體係化運作思考良多。
    數日的參觀,信息量巨大,幾乎重塑了兩位大明貴人的認知。他們第一次真切地理解了“東大”究竟擁有著怎樣可怕的力量,這遠非那些犀利火器所能概括,而是一種根植於整個社會的、係統性的強大。
    行程結束的當晚,譚局長便告知王卓,經過緊急協調,東大方麵決定將於次日安排一場正式的高層會麵。
    會議室外,王卓並沒有參加會晤,而是在外等候,
    王卓此刻略顯得有些緊張,不住地搓著手,低聲向譚局長問道:“譚局,這次…能談成嗎?”
    譚局長聞言,臉上露出一絲高深莫測的笑容,他拍了拍王卓的肩膀,語氣輕鬆卻蘊含著無比的自信:“放心,肯定能談成。王卓同誌,這事早晚你也要知道,我現在不妨先告訴你。”
    他壓低了些聲音,說出的內容卻如同驚雷般在王卓耳邊炸響:“這次,我們準備向大明時空,提供總額四萬億元人民幣的特別信用額度。”
    “多、多少?!”王卓猛地瞪大了眼睛,幾乎以為自己聽錯了。
    “四萬億。”譚局長重複了一遍,語氣平淡卻重若千鈞,“並且,大明方麵利用此額度進行的采購,品類不受任何限製——從最基礎的工業母機到最先進的技術資料,隻要他們提得出需求,我們原則上都予以供應。雙方貿易實行零關稅。”
    王卓倒吸一口涼氣,大腦飛速計算著這筆天文數字的購買力,以及零關稅帶來的巨大便利。
    “當然,”譚局長話鋒一轉,露出了商業談判的精明,“這筆巨額貸款,大明方麵需要用實物來償還。償還物中,占比不低於80,必須是鋁土礦、鐵礦、煤炭、石油、天然氣等基礎能源與礦產資源。剩下的20,可以用他們的特色手工藝品、珍貴中藥材、古董文玩,甚至是大明的糧食、牲畜、水產等農牧產品來支付,隻要市場認可就行,我們來負責幫你聯係銷售渠道。”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他看著王卓震驚的表情,繼續拋出一個重磅籌碼:“而且,在這四萬億的啟動額度內,我們建議他們,除了采購鋼鐵、化工、采礦、電力等基礎工業設備外,可以優先提取五千噸白銀,約合大明的一億兩千萬兩,用於幫助他們初步重塑和穩定國內的貨幣金融體係,為未來的工業化和社會變革打下財政基礎。”
    譚局長微笑著看向王卓,反問道:“王卓同誌,你覺得,麵對一個能瞬間提供相當於他們數十年財政收入總和的無限采購權,外加足以徹底解決其貨幣困境的海量白銀,僅僅主要要求用他們地下埋著的、暫時自己也沒能力大規模開采的石頭和黑水來償還的條件…大明,有任何拒絕的理由嗎?”
    王卓已經被這龐大的手筆徹底鎮住了,半晌才喃喃道:“四萬億…零關稅…一億兩千萬兩白銀…這…這到底是親媽啊…大手筆,真是大手筆…” 他被這種由國家力量推動的、超越時代的宏偉交易震撼得無以複加。
    好不容易回過神來,王卓想到一個關鍵問題,急忙問道:“那…那這礦產資源的定價呢?按什麽標準算?”    “三…三折?!”王卓再次無言以對,心中隻剩下一個念頭:這哪裏是友情價,這簡直是…但他不得不承認,即便隻是三折,對於目前幾乎無法有效開發這些資源的大明來說,依然是天降橫財,是一筆無法拒絕的交易。而對於東大而言,則是以未來的工業品和技術,提前鎖定了海量、穩定、且廉價的戰略資源。
    會議室的大門依舊緊閉,但王卓此刻已經毫不懷疑會談的結果了。這根本不是一場對等的談判,而是一次溫柔的、卻無法抗拒的時代碾壓。會議室內,老朱家爺倆麵臨的,恐怕是有史以來最大的一次誘惑與抉擇。而曆史的車輪,必將因為這“四萬億”的額度,以無可阻擋的姿態,衝向一個全新的方向。
    喜歡誰讓你帶著工業邪神來大明的請大家收藏:()誰讓你帶著工業邪神來大明的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