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2章 大明可亡,天下不可亡

字數:3460   加入書籤

A+A-


    殿內,朱棣、朱高熾與王卓三人,就教育改革的具體細節、可能遇到的阻力以及長遠規劃,討論得越來越深入,越來越熱烈。
    朱高熾引經據典,闡述教育之本;朱棣權衡利弊,考量現實之艱;王卓則不斷補充東大的先進經驗與理念。
    他們沉浸在對未來藍圖的勾畫中,全然沒有注意到,禦座之上,朱元璋的臉色正一點點地陰沉下去,那是一種風暴積聚前的死寂。
    還是心思最為細膩敏銳的朱高熾最先察覺到了異樣。他偶然一抬頭,正對上朱元璋那雙深不見底、毫無波瀾的眼睛,以及那緊繃的唇角線條。
    他心頭猛地一凜,立刻停止了話語,同時不著痕跡地用眼神和輕微的動作示意身旁仍在陳述的父親和王卓。
    熱烈的討論聲戛然而止。朱棣和王卓順著朱高熾的視線望去,看到朱元璋那山雨欲來的表情,心中俱是一沉,殿內剛剛還活躍的氣氛瞬間凍結。
    “說啊,”朱元璋終於開口,聲音平緩得令人心悸,打破了這令人窒息的沉默,“怎麽不繼續說了?咱聽得正有意思。你們一個太子,一個太孫,還有一個東大特使,討論得不是挺熱鬧,挺有主張的嘛?”
    朱棣心頭一緊,知道剛才的“熱烈”可能觸犯了帝王的某種忌諱,他深吸一口氣,試圖解釋:“父皇,兒臣知道您在顧慮什麽。您是擔心民智一旦普遍開啟,思想不再易於管控,會動搖我皇明統治的根基。兒臣並非不理解,隻是……曆史大勢,浩浩蕩蕩,如同這工業化一旦開啟,便再難回頭。我們若固步自封,遲早會被時代拋下,屆時……”
    “夠了!”朱元璋猛地抬手,打斷了朱棣的話,他的聲音陡然拔高,帶著一種冰冷的嘲諷,“怎麽?你這太子是當得不耐煩了,這麽急著就要當家做主,替咱拿主意了?啊?!咱還沒死呢!這大明的天,還輪不到你來扛!”
    這話已是極重,朱棣臉色瞬間煞白,連忙就要跪下請罪。
    朱高熾反應極快,搶先一步躬身道:“皇爺爺息怒!父王絕無此意!父王身為太子,國家的儲君,所思所想,無不是念著如何讓百姓更加富足安樂,如何讓我大明江山更加穩固,傳之萬世!此心天地可鑒,還請皇爺爺明察!”他的聲音帶著急切,圓潤的臉上滿是誠懇。
    朱元璋冷哼一聲,目光如刀般掃過朱棣:“江山永固?哼!咱看他是崽賣爺田不心疼!祖宗的法度,千年的規矩,在他嘴裏倒成了阻礙‘大勢’的絆腳石了!”
    一旁的王卓聽到“崽賣爺田不心疼”這句話,心情瞬間如同墜入冰窟,一股寒意從腳底直衝頭頂。
    難道……曆史的慣性真的如此巨大,無法扭轉嗎?這位出身底層的開國皇帝,終究無法超越他時代的局限,無法接受這過於激進的思想啟蒙?自己之前所做的一切,難道最終還是要敗於這最根源的皇權思維之下?
    就在王卓心中一片冰涼,朱棣父子惶惶不安之際,朱元璋的話鋒卻毫無征兆地陡然一轉,語氣變得無比強硬甚至帶著一絲蠻橫:“但是!就算要賣祖業,也是咱這個開國的皇帝來賣!還輪不到他一個太子在這裏說三道四,指手畫腳!”
    “……”
    此言一出,朱棣、朱高熾、王卓三人如同被施了定身法,瞬間石化在原地,臉上的表情凝固成了極致的錯愕與難以置信。他們幾乎懷疑自己的耳朵出了問題。這話……是什麽意思?
    朱元璋看著三人那副目瞪口呆,仿佛第一次認識自己的模樣,臉上緊繃的線條終於鬆弛了幾分,甚至嘴角勾起了一抹難以察覺的、帶著幾分快意和戲謔的弧度。
    他慢悠悠地重新靠回椅背,語氣帶著一種掌控一切的悠然:“怎麽?真把咱朱元璋當成是聽不進人言、一意孤行的獨夫民賊了?真以為咱就那般食古不化,看不清這世界的風向變了?”
    王卓第一個反應過來,巨大的驚喜衝擊著他,他幾乎是脫口而出,激動地說道:“陛下!陛下真乃亙古未有之明君!此等氣魄,此等遠見,遠超秦皇漢武,唐宗宋祖!”
    朱元璋卻並未理會王卓這發自內心的馬屁,他的目光變得有些悠遠,聲音也低沉了下來,帶著一種複雜難言的情緒:“咱上次去了東大一趟,聽了,也看了。”
    他頓了頓,似乎在平複心緒,“咱看到了,那明孝陵,後世子孫給咱修繕、保存得很好。鳳陽老家,咱爹娘的那座明皇陵,也妥妥當當的。聽到後世兒孫的評價,經過這一遭,咱這心裏,反而……踏實了,也知足了。”
    他的話語裏帶著一種釋然,更帶著一種沉重的覺悟:“這說明,天下百姓,後世的兒孫,對得起咱老朱家。反而是咱老朱家,對不起這華夏神州啊……”他深吸一口氣,仿佛要將那跨越時空的愧疚吐出,“不但亡了朝廷,更……亡了天下。”
    王卓聞言,心中巨震,不由得想起了那個時空的慘烈,沉聲道:“陛下,臣想起原本曆史上,明末江陰典史閻應元,在城破之際留下的絕命詩:‘八十日帶發效忠,表太祖十七朝人物;十萬人同心死義,存大明三百裏江山。’陛下當年驅除韃虜,恢複中華的千秋功業,即便世殊事異,日月輪轉,在天下人心中,自有其不可磨滅的份量!”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朱元璋默默聽著,良久,才緩緩說道:“你們要給咱記住,也替後世的子孫記住一句話:這世上,沒有千秋萬代的王朝!大明,可亡!但是,天下,不可亡!華夏文明,更不可亡!”
    他的聲音陡然變得鏗鏘有力,帶著一種超越了一家一姓之興衰的宏大氣魄,“即便後世的兒孫不肖,守不住這大明的社稷,丟了江山,也要給咱死死守住這華夏的文明道統!絕不可讓其斷絕!要讓這華夏永昌!”
    “兒臣臣)謹記聖訓!”朱棣、朱高熾、王卓三人心神激蕩,齊齊拜倒在地。這一次,王卓是發自內心地,對這位看清了曆史脈絡,跳出了家天下桎梏的帝王,產生了由衷的敬佩。
    朱元璋揮了揮手,語氣恢複了平時的沉穩,卻帶著一股森然的殺意:“都起來吧。趁咱這把老骨頭還能動,還能壓得住場麵,那些改革路上必然會冒出來的荊棘,上麵的刺,咱替你們拔了!那些注定要得罪人、沾血的事情,咱替你們辦了!”
    那話語中毫不掩飾的凜冽殺機,讓王卓不由得心裏一寒,他下意識地開口想勸:“陛下,或許不必如此……”
    朱元璋直接揮手打斷了他,眼中閃過一絲冷酷的光芒:“放心,咱心裏有數。海外藩國,尤其是戎洲,不是正缺人‘開化’嗎?很好!但凡有敢倚老賣老、頑固不化、竭力反對此等國策的,咱也不殺他們。咱通通打發他們,帶著他們的家眷、弟子、徒孫,一起去戎洲,去倭國!讓他們親身去那蠻荒之地,給咱好好地‘推行王化’,‘宣揚聖道’!咱倒要看看,是他們那套故紙堆裏的道理硬,還是海外蠻荒的風沙硬!”
    喜歡誰讓你帶著工業邪神來大明的請大家收藏:()誰讓你帶著工業邪神來大明的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