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章 濁流尋蹤
字數:3318 加入書籤
第二十四章 濁流尋蹤
張府書房內的燭火,將淩雲鶴的身影投在粉壁上,搖曳如鬼魅。窗外夜風嗚咽,更襯得室內死寂沉沉。張煥麵上那抹凝固的詭笑,在昏黃光線下愈發顯得刺目驚心。
淩雲鶴靜立片刻,眸光沉靜,將方才所獲——那嵌有異砂的指甲縫土、沾染朱紅異彩的端硯碎屑、寫滿惶惑西域文字的廢紙以及那點未幹的邪異火漆——一一妥帖收於隨身皮囊中的不同隔層。每一件證物皆微末,卻重若千鈞,似能壓垮王朝的一角。
他最後瞥了一眼那具曾位居禮部主事之尊、如今卻淪為謎案注腳的屍身,轉身,推門而出。
裴遠正按刀肅立門外,麵色凝重如鐵,見淩雲鶴出來,即刻迎上。
“如何布置了?”淩雲鶴聲音不高,卻清晰穿透庭院中的壓抑。
“已遣得力人手,將波斯邸暗中圍定,鳥雀難飛。另已派人去尋可靠的通譯。”裴遠語速極快,“先生,那張大人……”
“亦是‘極樂散’所致,然凶手手段更為刁鑽,以細針注入,幾無痕跡。”淩雲鶴打斷他,語氣冰冷,“其死前,正受那‘穆先生’脅迫,‘期限將至’,恐涉及舊日虧心之事。其命案,絕非簡單滅口。”
裴遠倒吸一口涼氣,眼中怒火更熾:“這幫孽障!”
“怒無用。”淩雲鶴步履不停,向府外行去,“喬八爺招供之‘漕運總督衙門’特批‘免檢銅符’,乃關鍵所在。能動用此權者,衙門內不過寥寥數人。此刻衙門應已下鑰,然檔案文書,必有存底。”
“先生欲夜探漕運衙門?”裴遠一驚,“此乃重地,守備森嚴,若被察覺……”
“非是夜探。”淩雲鶴目光銳利,已至府門翻身上馬,“我等持欽命令牌,正大光明,此刻便去調閱近年所有特批‘免檢’文書存檔!我要看看,究竟是何人,敢批下這通往地獄的通行符!”
夜深人靜,漕運總督衙門早已大門緊閉,唯有門前氣死風燈在夜風中晃動,映照著石獅威嚴卻沉默的身影。
淩雲鶴與裴遠率數名緹騎策馬而至,馬蹄聲在空曠的街巷格外清脆。值守的軍士見狀,厲聲喝問:“何人夜闖重地!”
淩雲鶴亮出玄鐵令牌,聲沉如水:“欽命查案,急務在身,即刻開啟儀門,喚值夜書吏前來,調閱檔案!”
令牌如山,軍士不敢怠慢,急忙開門通傳。
不多時,一名睡眼惺忪、衣冠不整的主事慌慌張張迎出,聽聞要調閱“免檢”批文存檔,麵露難色:“淩大人,非是下官推諉,此類檔案皆歸劉郎中直管,鎖於機要房內,下官……下官也無權提取啊……”
“劉郎中?”淩雲鶴捕捉到名姓,“可是劉瑾劉郎中?”
“正是……”主事低頭應道。
“本官持有聖上欽命,如朕親臨!莫說是劉郎中直管,便是督公大人的案卷,亦需調閱!”淩雲鶴語氣陡然嚴厲,“即刻帶路!若有延誤,以同謀論處!”
那主事嚇得魂飛魄散,再不敢多言,連忙取來一大串鑰匙,引著眾人深入衙門內部。
機要房內卷帙浩繁,充斥著墨香與舊紙的氣息。在淩雲鶴的緊盯下,主事顫巍巍地找出近三年的“特批免檢貨物”存檔冊簿,厚厚幾大摞,堆於案上。
淩雲鶴與裴遠立刻埋頭翻閱。燭火通明,映照著兩人專注而冷峻的麵容。冊簿之上,記錄著每一次特批的時間、船號、貨物種類多是模糊的“軍需”、“貢品”、“特料”)、數量、目的地以及最關鍵的一—批核官員簽押與銅符編號。
一頁頁翻過,多是尋常公務。時間一點點流逝。
忽然,淩雲鶴的手指停在了一頁記錄上。裴遠立刻湊近。
那記錄日期正在數月之前,船號模糊,貨物種類竟標注為“藥材殘渣”,數量“柒佰斤”,目的地“揚州”。批核官員簽押,赫然是一個熟悉的名字——劉瑾!而更令人心驚的是,那備注的銅符編號,與今日從河中撈起的那一枚,完全吻合!
“劉瑾!”裴遠低呼,“竟是此人!”
淩雲鶴目光冰冷,繼續飛速翻閱。很快,又發現數條類似記錄,時間或早或晚,貨物名稱或為“礦砂”、或為“陶土”,目的地有揚州、蘇州、甚至更遠的廣州,批核者皆為劉瑾!所用銅符編號雖不同,卻皆屬特批序列!
“不止一次!是一條長期穩定的黑線!”裴遠聲音帶著壓抑的憤怒。
淩雲鶴不語,目光卻落在那些批核日期上,眉頭漸漸鎖緊。他發現,這些記錄的日期,似乎與某些特定時間點隱隱對應……他猛地起身,走向另一排檔案架,快速抽出一本《漕運汛期水文錄》。
對照翻閱之下,他眼中寒光乍現!
“裴校尉,你看!”他指著記錄,“這些特批運輸,皆刻意避開漕運繁忙汛期,選擇水流相對平緩卻監管易鬆懈的平枯水期!且目的地皆是商貿繁華、易於散貨之處!其計劃之周詳,絕非劉瑾一區區郎中能獨自掌控!其背後,必有更高層級者指點,甚至……可能整個漕運衙門,都已爛了一片!”
裴遠隻覺一股寒意自腳底升起。若真如此,這“影堂”能量之大,簡直駭人聽聞!
“立刻!”淩雲鶴合上冊簿,聲音斬釘截鐵,“控製機要房,沒有我的手令,任何人不得進出,不得觸碰這些檔案!裴校尉,你親自帶人,去‘請’劉瑾劉郎中過來問話!要快,要隱秘!”
“是!”裴遠抱拳,眼中厲色一閃,即刻點人離去。
淩雲鶴獨自立於森森案卷之間,燭火將他身影拉得極長。他環視這間代表著帝國漕運命脈樞紐的機要之地,目光所及,那一卷卷冊簿仿佛不再是紙張,而是無數艘航行在黑暗運河上的鬼船,滿載著毒散與陰謀,駛向帝國的膏腴之地。
水運命脈,竟為毒藥張目?朝堂袞袞諸公,幾人清白?
他緩緩握緊了拳,指尖冰涼。此案至今,已非尋常刑名,實乃刮骨療毒,關乎國本!
窗外,傳來四更的梆聲,悠長而冰冷,仿佛在為某個時代敲響警鍾。
喜歡大明雙影案請大家收藏:()大明雙影案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