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8章 平衡的藝術

字數:5177   加入書籤

A+A-


    消息傳到司農寺時,李傑正在新械坊裏調試火藥配方。青石案上擺著十幾個陶碗,裏麵裝著不同比例的硝石、硫磺和木炭,白色的、黃色的、黑色的粉末分得清清楚楚,像一排五顏六色的顏料。空氣中彌漫著刺鼻的氣味,那是硫磺和硝石混合在一起的味道,聞起來有點像臭雞蛋,卻讓李傑精神百倍。
    老張捧著新到的藥皂訂單,腳步匆匆地走進來,布鞋踩在地上的木屑上,發出 “沙沙” 的聲響。他臉上帶著興奮和感慨,皺紋裏都透著笑意:“大人,您聽說了嗎?陛下處置宸妃香肆的事了!”
    李傑頭也沒抬,專注地用銅勺將碗裏的粉末混合在一起,動作輕柔得像在攪拌蛋糕糊。他的眼神專注而認真,仿佛眼前的不是可能炸死人的火藥,而是一件精美的藝術品。“哦?怎麽處置的?” 他的聲音平淡,聽不出任何情緒。
    “罰沒三年營收充公,還讓宸妃閉門思過三月!” 老張嘖嘖稱奇,手裏的訂單都差點掉在地上,“還是陛下高明啊!既敲了宸妃一記警鍾,讓她知道厲害;又沒把事做絕,保全了她的地位。這下朝堂上那些議論的聲音,也該平息了。”
    李傑將混合好的火藥倒入一個紙筒裏,用麻繩一圈圈捆緊,動作熟練而精準,每一個結都打得又快又牢。“高明的是平衡術。” 他淡淡地說,語氣裏聽不出喜怒,像在說今天的天氣不錯。
    他早就料到李世民會這麽處置。這位千古一帝,最擅長的就是在各方勢力之間尋找平衡點,像個技藝精湛的走鋼絲演員,總能在最危險的地方找到穩定。武媚娘不能倒,她是製衡太子和其他皇子的重要力量;太子和其他皇子也不能太強,否則會威脅到皇帝的權力;隻有讓他們相互牽製,皇帝才能牢牢掌控權力,坐收漁翁之利。
    老張愣了愣,不太明白李傑的意思,撓了撓頭,手指上還沾著點皂液:“大人是說…… 陛下是故意這麽做的?”
    “不然呢?” 李傑拿起一把小秤,秤杆是象牙做的,上麵的刻度清晰可見。他小心翼翼地將硝石的比例調低了一成,眼神專注得像在做精密實驗。“如果真要治武媚娘的罪,憑賽義德的賬冊和那條密道,足夠讓她萬劫不複了。可陛下沒有,隻是輕輕罰了一下,這其中的深意,還用說嗎?”
    老張這才恍然大悟,拍了拍大腿:“還是大人看得透徹!我就說陛下怎麽會這麽輕易放過宸妃,原來是這麽回事!那…… 咱們接下來怎麽辦?香肆被處罰了,咱們的藥皂生意是不是能好起來?聽說最近軍中的訂單又增加了不少。”
    “該怎麽做還怎麽做。” 李傑將調好的火藥筒放在一旁,開始研磨硫磺粉。他拿起一個青石臼,裏麵放著硫磺塊,用一根硬木杵輕輕研磨著。硫磺粉在石臼裏發出細碎的 “沙沙” 聲,像春蠶在吃桑葉,又像在為這場無聲的博弈伴奏。“咱們該造火藥造火藥,該煉甘油煉甘油,朝堂的事,少摻和。”
    他很清楚自己的定位。他是個穿越者,帶著華夏國農科院的先進知識,從種植胡椒到改良農具,從研製香皂到發明火藥,每一項技術都能改變大唐的命運。他的目標是推動大唐的技術進步,讓這個古老的帝國走向更輝煌的未來,而不是卷入這複雜的權力鬥爭中,像個小醜一樣你爭我奪。
    雖然這次借金吾衛的手打壓了一下武媚娘,但那也是因為香肆走私藥皂,觸及了他的底線 —— 藥皂是用來改善士兵生活、增強軍隊戰鬥力的,是保家衛國的利器,不是用來給突厥貴族享受,甚至資助敵人的。這就像現代社會有人把先進武器賣給敵對國家一樣,是絕對不能容忍的。
    “可是……” 老張還是有些擔心,眉頭皺得像個疙瘩,“宸妃會不會記恨咱們?畢竟這次的事,咱們司農寺也牽扯其中。趙校尉可是聽了您的暗示,才去搜查賽義德的地窖的。”
    李傑停下研磨的動作,抬頭看了老張一眼,嘴角勾起一抹淺笑,像春風拂過湖麵,泛起淡淡的漣漪:“記恨又如何?隻要咱們行得正坐得端,手裏有真本事,她能耐我何?”
    他拿起一塊剛煉好的甘油,透明的液體在陽光下泛著光澤,像一塊純淨的水晶。這是他用皂化反應的副產品提煉出來的,雖然還不知道具體有什麽用,但他知道這東西在現代有很多用途,能做護膚品,能做炸藥,還能做潤滑劑,是個好東西。
    “而且,” 李傑繼續說道,將甘油倒進一個瓷瓶裏,動作輕柔得像在嗬護一個嬰兒,“陛下心裏有數。他需要有人能製衡武媚娘,防止她權力過大;也需要有人能推動技術革新,增強大唐的國力,讓國家富強,百姓安康。咱們做好自己的事,研製出更多有用的東西,就是對陛下最大的幫助,也是咱們安身立命的根本。”
    老張似懂非懂地點點頭,不再說話。他看著李傑專注地忙碌著,一會兒調試火藥的配比,一會兒觀察甘油的純度,偶爾還會在竹紙上寫寫畫畫,記錄著什麽。陽光透過新械坊的窗欞,在他身上投下斑駁的光影,側臉的輪廓在光影中顯得格外專注,仿佛周遭的一切都與他無關。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老張悄悄退了出去,將訂單放在外間的案上。他心裏琢磨著李傑的話,越想越覺得有道理。這司農寺丞雖年輕,卻比誰都看得通透,知道什麽該做,什麽不該碰。就像他研製的那些東西,胡椒讓禦膳房添了新味,貞觀犁讓農夫省了力氣,香皂讓軍營少了疫病,哪一樣不是實實在在的好處?
    新械坊裏,李傑將研磨好的硫磺粉過了細篩,白色的粉末像雪一樣落在陶盤裏。他拿起一把青銅量勺,按照新的比例將硝石、硫磺、木炭混合,動作精準得如同用了現代的計量儀器。
    “硝石七成五,硫磺一成五,木炭一成……” 他低聲念叨著,指尖撚起一點混合粉末,放在陽光下細看,“上次的配比炸得太猛,這次調低硝石比例,應該能更穩定些。”
    這些日子,他一直在琢磨火藥的用途。眼下大唐雖國泰民安,但北疆的突厥、西域的吐蕃都虎視眈眈,若是能造出火炮,邊防的壓力便能大減。隻是這東西威力太大,若是控製不好,反倒會惹出禍端,必須慎之又慎。
    正調試著,外麵傳來一陣腳步聲,是負責采買的小吏匆匆進來,手裏捧著個麻布包:“李大人,您要的硝石到了,這次是從龍門山采來的,純度比上次的高。”
    李傑接過麻布包,打開一角,裏麵的硝石晶體泛著青白色的光澤,透著冰涼的寒氣。他捏起一塊放在鼻尖聞了聞,沒有雜味,確實是上等貨色。“很好,送到庫房分類存放,記得與硫磺隔開三丈遠。”
    “是。” 小吏應著,又壓低聲音道,“大人,外麵都在傳,宸妃娘娘被禁足後,魏王府的人在四處活動,說要徹查香行舊案呢。”
    李傑頭也沒抬,將硝石放進陶碗:“與咱們無關的事,少打聽。”
    小吏訕訕地退了出去。李傑望著他的背影,嘴角勾起一抹冷笑。李泰這是想趁機落井下石,把武媚娘徹底踩下去。可惜啊,他太小看李世民的心思了,也太小看武媚娘的手段了。
    他拿起調好的火藥,裝進一個陶製的藥罐,用黏土封了口,隻留下一根引信。這是今天的最後一次試驗,若是成功,就能確定穩定的配比。
    走到新械坊後院,那裏早就清理出一片空地,四周用木欄圍著,地上鋪著厚厚的沙土。李傑將藥罐放在空地中央,點燃引信,看著火星 “滋滋” 地燃燒,連忙退到十步開外。
    “轟隆 ——” 一聲悶響,比上次的爆炸聲小了些,卻更沉穩。沙土被掀起一人多高,形成一個小小的蘑菇雲,空氣中彌漫開濃烈的硝煙味。
    “成了!” 李傑眼睛一亮,快步走上前。地上被炸出一個半尺深的坑,邊緣整齊,沒有飛濺的碎石 —— 這說明火藥的威力得到了有效控製,既能開山裂石,又不會造成太大的波及。
    他蹲下身,用手指撚起一點焦黑的泥土,放在鼻尖聞了聞。硝煙味中帶著淡淡的硫磺氣息,正是他想要的效果。“下一步,該試試做炮彈了。”
    回到新械坊時,老張又送來了一疊文書,都是各州縣呈報的農具改良反饋。李傑翻看著,看到上麵寫著 “貞觀犁使畝產增兩成”“新式水車節省三成人力” 之類的話,嘴角忍不住上揚。
    這些才是他真正在意的東西。權力鬥爭再激烈,終究是過眼雲煙;隻有實實在在的技術進步,才能真正改變這個時代。
    夕陽西下,金色的餘暉透過窗欞,將新械坊染成一片暖色。李傑收拾好東西,鎖上房門,沿著石板路往住處走去。路過司農寺的菜園時,看到幾個雜役正在用他改良的鋤頭除草,動作輕快,效率比以前高了不少。
    “李大人!” 雜役們紛紛打招呼,臉上帶著真切的笑意。
    李傑笑著點頭回應。他知道,自己做的這些事,或許不能像權力鬥爭那樣立竿見影,卻能一點一滴地滲透到大唐的肌理,讓這個國家變得更加強大、更加穩固。
    夜色漸濃,司農寺的燈籠次第亮起,像一顆顆溫暖的星辰。李傑站在窗前,望著遠處皇宮的方向,那裏燈火通明,想必李世民還在禦書房批閱奏折,權衡著朝堂的利弊。
    他拿起桌上的甘油瓶,對著燈光看了看。透明的液體裏,仿佛映出了大唐的未來 —— 有轟鳴的火炮守衛邊疆,有先進的農具耕耘田野,有便捷的交通連接四方,有富足的百姓安居樂業。
    “路還長著呢。” 李傑喃喃自語,將甘油瓶收好。
    無論禦書房裏的權衡多麽複雜,無論朝堂上的博弈多麽激烈,他都將沿著自己的路走下去。火藥、外科手術、遠洋艦、蒸汽機…… 這些來自未來的技術,將是他送給這個時代最好的禮物。
    窗外的月光皎潔如水,灑在司農寺的庭院裏,也灑在李傑堅定的臉龐上。這場無聲的博弈還在繼續,但他知道,自己已經握住了最有力的棋子。
    硫磺粉研磨的 “沙沙” 聲仿佛還在耳邊回響,像一首永不停歇的歌謠,吟唱著一個穿越者改變曆史的決心。
    欲知下文如何,請先關注收藏點讚!謝謝!
    喜歡從胡椒到蒸汽機的大唐傳奇請大家收藏:()從胡椒到蒸汽機的大唐傳奇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