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3章 引線的燃燒聲
字數:5663 加入書籤
李傑將研磨好的火藥小心翼翼地裝入一個加固的竹筒裏。這竹筒是特意挑選的,取自南方的毛竹,生長了五年以上,壁厚且堅硬,竹纖維細密堅韌,不易開裂。表麵還纏著幾圈粗麻線,用魚鰾熬製的膠水粘牢,增加了它的強度,看起來像一個小小的鎧甲。
他拿起一個小漏鬥,這漏鬥是用銅皮打造的,漏鬥口打磨得十分光滑,防止刮擦產生火花。他將漏鬥插進竹筒口,然後用牛角勺舀起火藥,一點點灌進去,動作輕柔得像在嗬護一個熟睡的嬰兒。每舀一勺,他都要停頓一下,看看漏鬥裏的火藥是否順暢落下,生怕堵塞。
火藥在竹筒裏堆積起來,呈現出疏鬆的狀態。他時不時地用一根細木棍將其壓實,但又不敢太用力,隻是輕輕按壓,怕產生摩擦引發意外。每裝一點,他就停下來,輕輕敲打竹筒壁,讓火藥分布得更加均勻,避免出現空洞。整個過程,他的額頭都滲著汗珠,即使密室裏並不熱,那是高度緊張導致的。
裝到竹筒的三分之二處,他停了下來,這是經過多次試驗得出的最佳裝藥量,既能保證威力,又能避免竹筒承受不住壓力提前爆炸。他用一團幹燥的棉絮塞在火藥上麵,棉絮鬆軟有彈性,能起到密封和緩衝的作用,防止火藥在運輸和搬運過程中晃動。
然後,他取來一根浸過鬆脂的棉線引線,這引線是他用特製的方法製作的。先選取上等的棉花,紡成粗細均勻的棉線,然後將其浸泡在融化的鬆脂裏,讓鬆脂充分滲透到棉線的纖維中,這樣既能防潮,又能保證燃燒速度均勻,不易熄滅。他將引線的一端插入棉絮下麵,確保能接觸到火藥,另一端則留在竹筒外麵,露出大約三寸長,方便點燃。
接著,他用麻線將竹筒口緊緊纏緊,纏了一圈又一圈,像給竹筒戴上了一個緊箍咒,直到再也無法鬆動為止。最後,他在竹筒外麵用紅漆做了一個簡單的標記,畫了一個小小的十字,代表這次的火藥配方和用量,以便後續分析試驗結果時區分。
“都準備好了嗎?” 李傑抱著竹筒走出密室,對外麵等候的工匠們問道。他的聲音有些沙啞,顯然是因為長時間高度集中精神和緊張所致,喉嚨裏像有沙子在摩擦。
工匠們連忙點頭,臉上帶著既興奮又恐懼的神情。他們已經按照李傑的吩咐,在新械坊後麵的空地上挖了一個沙坑,坑深三尺,直徑五尺,周圍還堆起了一圈沙袋,沙袋是用粗麻布縫製的,裏麵裝滿了幹燥的細沙,起到防護作用,能阻擋爆炸產生的碎片。
“把竹筒埋進沙坑,隻露出引線。” 李傑指揮著工匠們,語氣十分嚴肅,“記住,動作要輕,千萬別磕碰,也別用手直接接觸引線,防止受潮。”
兩個經驗豐富的老工匠小心翼翼地接過竹筒,他們是劉老栓和張鐵匠,都是在新械坊工作了十幾年的老人,手腳麻利,做事穩重。他們像捧著什麽稀世珍寶一樣,雙手捧著竹筒,一步步走到沙坑邊,輕輕地將它放進坑裏,然後用沙子慢慢掩埋,隻留下那一小截引線露在外麵,像一根小小的尾巴。
一切準備就緒,工匠們都退到了幾十步外的安全地帶,躲在一塊巨大的石板後麵。這石板是從附近的山上運來的,重達千斤,能抵擋爆炸產生的氣浪和碎片。他們有的蹲坐著,有的半蹲著,眼睛都緊緊盯著沙坑的方向,緊張得手心冒汗。
李傑深吸一口氣,從旁邊的火堆裏拿起一根燃燒的火把。火把是用鬆木條製作的,上麵纏著浸過油脂的布條,燃燒得十分旺盛,火苗跳動著,發出 “劈啪” 的聲響,映照在他臉上,讓他的表情顯得有些凝重。他檢查了一下自己的防護措施,身上穿著一件厚厚的皮甲,這皮甲是用多張牛皮疊加縫製的,能抵擋刀劍的劈砍;頭上戴著一個鐵盔,鐵盔的邊緣向下延伸,保護住了臉頰和脖子。雖然知道這些對於火藥爆炸來說可能作用不大,但至少能給心裏一點安慰。
他走到距離沙坑十步遠的地方,那裏放著一麵巨大的銅盾,是從兵器庫借來的,厚度足有一寸,邊緣打磨得十分光滑,能抵擋刀劍的劈砍,甚至能擋住箭矢。他躲在銅盾後麵,透過盾上特意鑿出的一個小縫隙觀察著沙坑裏的引線,視野剛好能看到目標。
“就是現在。” 李傑在心裏對自己說,然後猛地將火把扔向沙坑。他的動作幹脆利落,沒有絲毫猶豫,多年的實驗經驗讓他在關鍵時刻總能保持冷靜。
火把在空中劃過一道弧線,帶著火星,像一顆小小的流星,準確地落在了引線旁邊。幹燥的引線立刻被點燃,“滋滋” 地燃燒起來,冒出一股淡淡的青煙,青煙在空氣中緩緩上升,像一條小小的青龍。火焰沿著引線快速蔓延,像一條紅色的小蛇,朝著竹筒的方向爬去,留下一串黑色的灰燼。
時間仿佛在這一刻變慢了,每一秒都像一個世紀那麽漫長。李傑緊緊盯著那燃燒的引線,手心全是汗,把銅盾的把手都浸濕了。心髒 “砰砰” 地跳著,幾乎要從嗓子眼裏蹦出來,耳邊隻能聽到自己的心跳聲和引線燃燒的 “滋滋” 聲。工匠們也都屏住了呼吸,眼睛瞪得溜圓,不敢有絲毫眨眼,生怕錯過了什麽,又怕下一秒就會發生可怕的事情。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轟!”
一聲震耳欲聾的巨響猛地爆發出來,像天空中響起了一聲炸雷,又像千萬匹戰馬同時奔騰。巨大的衝擊力讓空氣都在顫抖,形成一股強烈的氣浪,朝著四周擴散開來,吹得人臉上生疼。地麵仿佛也晃動了一下,站在石板後麵的工匠們感覺腳下的土地都在顫抖,像是發生了輕微的地震。
爆炸產生的氣浪掀起了漫天的沙礫,像一場突如其來的暴雨,朝著四周飛濺。一些細小的沙粒甚至飛到了幾十步外,打在石板上發出 “劈啪” 的聲響,像下了一場冰雹。沙坑中央被炸出一個三尺深的焦黑痕跡,周圍的沙子都被染成了黑色,還冒著嫋嫋的青煙,空氣中彌漫著一股濃烈的硫磺味,混雜著焦糊的草木氣息,嗆得人忍不住咳嗽。劉老栓被這股氣浪掀得後退半步,手裏的錘子 “哐當” 掉在地上,耳中嗡嗡作響,像是有無數隻蜜蜂在盤旋。他張著嘴想要說話,卻發現自己什麽也聽不見,隻能看見同伴們同樣茫然的表情。
王小二嚇得癱坐在地上,雙腿發軟站不起來。剛才爆炸的瞬間,他眼前一片白光,耳朵像是被針紮了一樣疼,此刻緩過神來,才發現自己的手心被指甲掐出了幾道血痕。他望著沙坑中央那個焦黑的深坑,眼睛瞪得溜圓,嘴裏喃喃道:“我的娘哎…… 這玩意兒也太嚇人了……”
李傑慢慢從銅盾後麵直起身,耳朵裏同樣嗡嗡作響,但他顧不上這些,快步朝著沙坑走去。皮甲上落滿了細小的沙粒,他用手拍了拍,發出 “沙沙” 的聲響。走到坑邊,他蹲下身,仔細觀察著爆炸後的痕跡。
坑底積著一層黑色的粉末,那是火藥燃燒後的殘渣,用手指撚起一點,能感覺到它的粗糙。坑壁上的沙子被燒結成了堅硬的硬塊,呈現出詭異的琉璃色,那是高溫灼燒後的痕跡。他用一根木棍插入坑底,測量了一下深度,剛好三寸,和預想的差不多。
“威力還是不夠。” 李傑眉頭緊鎖,自言自語道。他拿起一塊炸飛的竹筒碎片,碎片邊緣焦黑,上麵還沾著未燃燒完全的火藥顆粒。“這樣的威力,隻能炸開土層,對付不了鐵甲,更別說城牆了。”
他記得前世在紀錄片裏看到的古代火藥,雖然初期威力有限,但經過改進後,足以轟塌堅固的城牆。而現在的配方,顯然還達不到那個標準。是哪裏出了問題?是硝石的純度不夠,還是木炭的燒製方法不對?
就在這時,腦海裏的係統麵板突然彈出一行字:【火藥威力 30,需提升硝石純度】。
李傑眼前一亮,原來是硝石的問題。他之前雖然進行了七次提純,但顯然還不夠。硝石的純度直接影響著火藥的威力,純度越高,爆炸時釋放的能量就越大。看來,必須想辦法進一步提高硝石的純度。
“劉老栓,” 李傑站起身,對著還在發愣的老工匠喊道,“去把新提純的硝石取來,這次我們調整一下配方,加兩成硝石,減一成木炭。”
劉老栓這才緩過神,連忙點頭:“哎,好嘞!” 他轉身朝著新械坊跑去,腳步還有些踉蹌,顯然還沒從剛才的爆炸中完全恢複過來。
其他工匠也紛紛圍了上來,看著沙坑裏的痕跡,臉上既敬畏又好奇。張鐵匠是個鐵匠,對鐵器很熟悉,他湊到李傑身邊,問道:“李大人,這玩意兒真能打穿鐵甲?”
李傑點點頭:“隻要配方得當,別說鐵甲,就是城牆也能炸開。不過現在還不行,得繼續改進。” 他指著沙坑,“你們看,這次的爆炸範圍太小,威力太分散,必須讓能量集中起來。”
張鐵匠似懂非懂地點點頭,眼神裏充滿了期待:“要是真能打穿鐵甲,那以後打仗可就省事多了……”
很快,劉老栓抱著一個陶甕跑了回來,陶甕裏裝著新提純的硝石。這次的硝石經過了十次提純,晶體更加純淨,在陽光下閃爍著晶瑩的光芒,像一塊塊透明的冰糖。
李傑接過陶甕,回到青石案前,重新稱量原料。這次,他將硝石的比例提高到了九成,硫磺依舊是一錢,木炭則減少到五分。他的動作更加小心,每一個步驟都精益求精,額頭上的汗珠滴落在案上,他都顧不上去擦。
混合火藥的時候,他特意放慢了速度,木杵在陶缽裏輕輕轉動,確保三種原料充分融合。密室裏再次響起 “沙沙” 的輕響,與外麵工匠們的竊竊私語交織在一起,形成一種奇特的氛圍。
一切準備就緒後,新的火藥被裝入竹筒,引線點燃,再次埋進沙坑。這次,李傑特意讓工匠們躲得更遠了一些,他自己也退到了十五步外的銅盾後。
“轟!”
又是一聲巨響,比剛才更加猛烈。氣浪掀起的沙礫像箭一樣射向四周,打在石板上發出密集的 “劈啪” 聲。沙坑中央被炸出一個四寸深的大坑,周圍的沙袋被氣浪掀飛了好幾袋,露出了下麵的黃土。
李傑跑過去查看,臉上終於露出了一絲笑容。這次的威力明顯提升了,坑底的燒結層更厚,竹筒碎片被炸得更碎,最遠的一塊飛到了二十步外。
“有進步。” 他喃喃道,“但還不夠,還得繼續調整。”
係統麵板再次彈出:【火藥威力 45,硝石純度已達標,建議優化木炭燒製工藝】。
李傑點點頭,看來問題不僅僅在硝石上,木炭的質量也很關鍵。他轉身對張鐵匠說:“張師傅,下次燒製木炭,改用鬆木試試,燒製時間延長一倍,一定要燒透。”
張鐵匠連忙應道:“好,我這就去準備。”
夕陽西下,新械坊裏還在進行著一次又一次的試驗。爆炸聲此起彼伏,像在演奏一首雄渾的樂曲,回蕩在長安城的上空。工匠們從最初的恐懼,漸漸變成了期待,他們知道,每一次爆炸,都意味著向成功邁進了一步。
李傑站在夕陽下,望著沙坑裏那些焦黑的痕跡,眼神裏充滿了堅定。他知道,研製火藥是一條漫長而危險的道路,但他有信心,憑借著前世的知識和這一世的努力,一定能成功。因為他明白,這不僅僅是一種武器,更是改變大唐命運的鑰匙。
欲知下文如何,請先關注收藏點讚!謝謝!
喜歡從胡椒到蒸汽機的大唐傳奇請大家收藏:()從胡椒到蒸汽機的大唐傳奇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