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章 大明藥案?五路查蠹蟲
字數:9940 加入書籤
夏末秋初的紫禁城,金風送爽,丹桂飄香。乾清宮內,萬曆皇帝端坐在紫檀木雕龍寶座上,麵色沉凝。他今日穿著明黃色團龍常服,頭戴烏紗翼善冠,雖值盛年,但眼角已現細紋,顯是朝政繁忙所致。
郭維城。萬曆的聲音在殿內回蕩,帶著不容置疑的威嚴
臣在。郭維城疾步上前,跪地聽旨。他今日穿著緋色麒麟補服,腰係金帶,雖年過五旬,但身姿挺拔,目光如炬。
朕命你為欽差大臣,徹查禦藥房一案。賜你尚方寶劍,有先斬後奏之權。萬曆的聲音冷峻,務必查個水落石出,絕不姑息!
臣領旨!郭維城重重叩首,眼中閃過銳利的光芒。
東宮慈慶宮內,燭影搖曳,一場密議正在暖閣中進行。
朱常洛身著杏黃色綾緞蟒袍,指節分明的手輕叩紫檀木扶手椅的雕花處。這位太子殿下雖年僅二十餘,眉宇間卻已凝著七年儲君生涯留下的沉鬱。他目光掃過屋內眾人,最終落在嶽父郭維城身上:“鄭貴妃在宮中經營多年,黨羽遍布,父親此次查案,務必小心。”
郭維城捋須沉吟:“殿下放心,老臣自有分寸。隻是這查案之法...”
“外祖,”一個奶聲奶氣卻異常清晰的聲音突然響起,2歲半的朱徵妲從母親身邊探出頭來,粉色素緞小襖襯得她小臉如玉,“老爺爺說,查案要明暗兩條線。明線由外祖吸引注意,暗線要找可靠的人暗中調查。”
郭維城俯身向前,壓低聲音:“小郡主此言甚妙。明麵上,老臣可大張旗鼓查問無關緊要之人;暗地裏,須得尋一心腹,從鄭貴妃身邊人入手...”
朱常洛點頭,指尖無意識地摩挲著官窯青瓷茶盞上的紋路。他身為太子,處處受製,連查案都要如此迂回,心中不免湧起一陣苦澀。然而看著眼前一雙兒女,目光又柔和下來。
郭氏身著淺紫色綾錦鳳紋袍,霞帔輕垂,聞言手中的茶盞微微一顫,驚訝地看向女兒:“妲兒,這些是誰教你的?”
三歲半的朱由校原本安靜地坐在繡墩上擺弄手中的小木錘,聽到妹妹說話,抬起頭來,眨著明亮的大眼睛:“妹妹晚上給我講故事時說的。”
朱常洛與郭氏交換了一個複雜的眼神。他們這個女兒生來與眾不同,不僅過目不忘,更時常說出些令人驚異的見解,問她是何人所說,隻推說是一位“白胡子老爺爺”夢中相授。
“可以找王天瑞舅舅幫忙,還有王升舅舅和王道享舅公。”
“王升?王道享?”郭維城微微一怔,隨即若有所思地捋著胡須,“王升是王才人之兄,現任宮廷侍衛;王道享是王恭妃之兄,任職錦衣衛指揮僉事。確實都是可靠的人選。”他眼中閃過一絲讚許,沒想到這個小外孫女連這些關係都如此清楚。
朱徵妲繼續道,聲音稚嫩卻條理分明:“老爺爺說,要鏟除崔文升、張宣、伊進朝這三個壞蛋。尤其是崔文升,必須要死。”她的小臉突然嚴肅起來,“但是對外要說:崔文升此人心思不正,總是打著鄭貴妃的名號做壞事。這樣鄭貴妃就不敢明目張膽地保他了。”
朱常洛聞言,眼中精光一閃,不由得坐直了身子。他沒想到女兒竟能說出如此老練的話,這分明是要讓鄭貴妃棄車保帥,不敢公然庇護崔文升。
“妙啊!”郭維城忍不住擊節讚歎,隨即意識到失態,忙壓低聲音,“此計甚妙!既除奸佞,又讓鄭貴妃無從反駁。”
朱常洛沉吟片刻,修長的手指在紫檀木扶手上輕輕敲擊:“暗線方麵,加上沈現師父,可以五路並進。”他目光轉向郭維城,“父親明麵上查案,吸引注意;沈現武藝高強,暗中查訪;王升在宮中侍衛中暗中留意;王道享則在錦衣衛中搜集證據。王天瑞則扮作藥商。五管齊下,必能將這些禍害連根拔起!”
三歲半的朱由校原本安靜地擺弄手中的小木錘,聽到沈現的名字,立刻抬起頭來,揮舞著小錘子:“沈師父最厲害了!一錘一個壞蛋!”稚氣的話語讓緊張的氣氛稍緩。
郭氏輕撫女兒的發頂,眼中既有驕傲也有擔憂。她這個二女兒真是聰慧過人,
遠處的宮女們身著青色粗綾宮裝,低眉順目。兩個小太監穿著淺藍色細布袍子,垂手侍立在珠簾外。東宮用度雖比民間奢華,但較之皇宮卻簡樸許多——紫檀木家具雖精致卻不繁複,官窯瓷器擺放得宜卻不多,綾錦帳幔素雅而不繡金縷,蜂蠟蠟燭燃著柔和的光,不及皇宮中用的蜜蠟明亮。
朱由校跳下繡墩,舉著小錘錘跑到郭維城麵前:“外祖,我用小錘錘幫你打壞人!”孩童天真爛漫的話語讓緊張的氣氛稍緩。
郭氏輕撫女兒的發頂,柔聲問:“妲兒,那老爺爺還說了什麽?”
朱徵妲歪著頭,大眼睛在燭光下閃著智慧的光芒:“老爺爺說,壞人藏樹葉,就找搖樹的人;壞人藏水裏,就找攪水的人。”
郭維城聞言神色一凜,捋須的手頓住了:“此言精妙!所以不該隻查行事之人,更要查背後指使...”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郭維城俯身接過朱由校的小木錘,鄭重其事地“掂量”了一下,道:“有小殿下這把‘神錘’助陣,老臣定當馬到成功。”言畢將小錘還給孩子,轉向朱常洛時麵色已恢複凝重:“殿下此計甚妙。五路並進,互相策應,縱使鄭貴妃黨羽遍布,也難以防備。”
宮人適時端上夜點——冰糖銀耳羹和幾樣精細麵點,盛在青花瓷碗盤中,雖不奢華卻十分精致。燭光搖曳,將一家人的影子投在窗紙上,看似溫馨的畫麵下,暗流湧動。
“老爺爺還說,查案要快,快得像兔子跑;也要慢,慢得像烏龜爬。”
郭維城放下茶盞,會意道:“小郡主的意思是,明線要快,打草驚蛇;暗線要慢,引蛇出洞?”
朱徵妲小口喝著銀耳羹:打蛇要打七寸,擒賊先擒王。崔文升就是七寸。”
郭維城放下茶盞,會意道:“小郡主的意思是,先集中力量除掉崔文升,其他二人便不足為慮?”
小女孩隻是甜甜一笑,繼續小口吃著點心,仿佛剛才說的隻是孩童囈語。
朱常洛凝視著女兒,心中百感交集。這個聰慧過人的孩子,不知是福是禍。他伸手將朱由校攬到身邊,又摸摸朱徵妲的頭,目光越過窗欞,望向紫禁城重重的宮牆。
夜更深了,慈慶宮的燭火卻久久未熄,映照著大明王朝未來命運的關鍵一幕。
“外祖,查案人選既已定下,”不過兩歲半的小女孩聲音奶氣,卻字字清晰,“至於查案方向——就往以下幾處查。”
滿室燭光仿佛都聚在了那粉色素緞小襖的小小身影上。朱徵妲仰著臉,眸子裏映著跳動的燭火,繼續說:“張宣、伊進朝二人,罪當重判。下獄十年,另追繳貪墨數額二十倍罰銀。若無力償還,”她稍頓一下,聲音雖稚嫩,卻斬釘截鐵,“便由其父族、母族、妻族,乃至所有與貪腐有牽連的朋黨、同僚共同承擔。”
郭氏忍不住輕喚:“妲兒,這……”
“這叫有福同享,有難同當。”小姑娘眼睛亮晶晶的,語氣不容置疑,“不牽連無辜,但也絕不放過任何一個共犯!”
朱常洛目光微沉,向她輕輕頷首,示意繼續。
小郡主隨即伸出肉乎乎的手指,一條一條數起來:“其一,查貪汙克扣,侵吞藥材;其二,查膽大包天擅自篡改藥方——他們隻聽鄭貴妃之命,竟連陛下的禦藥都敢動手腳;其三,查藥房糜爛,浪費倒賣,以次充好。”
郭維城聽得神色劇變,急忙取出紙筆疾書。宦海沉浮數十載,他竟被這兩歲半孩童的條理驚得手心冒汗。外孫女心智近妖,所謂天妒英才啊。。。最怕。。。唉。。。。。
小妲妲若是知道了外祖的這份擔憂。。心裏絕對會吐糟。。。我不是真的心智聰慧,不會腦力過度開發而早夭。我這是已經曆過一世,頂多算是經驗。。
“就是這些蛀蟲,”朱徵妲語調漸沉,竟帶上了與年齡迥異的凝重,“弄得官辦惠民藥局無藥可用!他們挪用朝廷撥款和地方捐稅,放貸牟私利,致使藥局名存實亡”
坐在一旁的朱由校原本專心敲打著小木錘,此時也不由停下來,睜大眼睛望向妹妹。
“平日若無疫情,藥局便門可羅雀,”幼嫩的聲音在寂靜中格外清晰,“百姓隻得求助於江湖郎中和遊方道士。民間醫館管理鬆懈,庸醫橫行,更令百姓對官辦藥局失望透頂。”
朱常洛深深吸了口氣,眼中情緒翻湧,難以相信這般洞察竟出自稚齡女兒之口。
“惠民藥局本承載聖上‘仁政’理想,卻因腐敗橫行、資源枯竭,根本無法惠及黎民。”她稍頓了頓,說出的話竟如朝堂老臣般深刻,“這背後,是我大明治國之道的深層隱患——製度本來高明,落實卻如此無能。長此以往,每逢瘟疫與社會動蕩,整個醫政體係必將崩潰!”
話音落下,滿室寂然。唯有蜂蠟劈啪濺出一星火花,綾錦帳幔在夜風中微微顫動。
郭維城擱下筆,長歎聲中盡是感慨:“小郡主一席話,令老臣茅塞頓開……這已不隻是一樁貪腐案,而是動搖國本的大事。”
朱常洛起身踱至窗邊,望向紫禁城沉沉的夜色,良久沉吟:“外祖可明白了?此番查案,不僅要懲奸除惡,更要借此重整朝綱,挽回民心。”
朱由校立刻舉起小木錘,朗聲附和:“妹妹說得對!打壞人!幫百姓!”
郭維城鄭重地將紙箋收進袖中,向朱常洛躬身行禮:“殿下放心,老臣必依此方略徹查,絕不辜負殿下與小郡主重托。”
計劃已定,暗夜之下,一張巨網悄然撒開。
錦衣衛指揮僉事郭維城立在太醫院門前,指尖掠過腰間繡春刀的鎏金裝具,飛魚服上的金線在晨光中泛起微光。每日率領一隊錦衣衛,大張旗鼓地往來於太醫院與禦藥房之間。他查閱賬冊、詢問太醫,聲勢浩大,引得各方勢力側目。
暗地裏,三路精幹人馬悄無聲息地展開了行動。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王天瑞穿著商賈便裝,暗中走訪藥市;王升利用侍衛身份,在宮內暗中查訪;王道享則動用錦衣衛的資源,深入調查涉案人員的背景。
王升穿著青色紵絲罩甲,日常在禦藥房外圍“例行巡查”。這日清晨,他敏銳地注意到一個小太監神色慌張,懷抱包袱意圖溜出。
“站住!”王升厲聲喝道,手按劍柄,“所持何物?”
小太監嚇得撲通跪地,包袱散開,露出上好的遼參即遼東人參)。嚴加盤問下,小太監戰戰兢兢供出是崔文升心腹,常將優質藥材謊報作廢料,偷運出宮變賣。
王天瑞換上商賈慣穿的靛藍細布直身,頭戴六合一統帽,悄然混入京城藥市。他假意向多家藥鋪出售“宮中流出”的珍稀藥材,試探各方反應,很快鎖定了幾家與宮內關係匪淺的鋪子。他來到一家名為濟世堂的藥鋪,但見店內藥材琳琅滿目,其中不少是宮中專供的珍稀藥材。
掌櫃的,這長白山老參怎麽賣?王天瑞問道。
掌櫃打量著他,低聲道:客官好眼力,這可是宮裏頭流出來的好東西,價錢可不便宜。
哦?宮裏的東西怎麽會流出來?
掌櫃神秘一笑:這您就別問了,反正來路正當。
王天瑞心下冷笑,繼續套話:我聽說宮裏有位崔公公,專門做這個生意?
掌櫃臉色一變:客官慎言!這話可不敢亂說。
但王天瑞已經從掌櫃的反應中得到了想要的信息。
清晨的京城藥市人聲鼎沸,空氣中混雜著藥材的苦澀與清香。王天瑞一襲青布直身,手指撚起一撮遼參仔細查驗,商販打扮的他眼神卻銳利如刀。
“這雲茯苓色澤不對啊。”王天瑞狀似無意地說道,目光卻緊鎖商販瞬間慌亂的表情。
攤主強裝鎮定:“客官說笑了,這都是上等的雲茯苓,剛從雲南運來的。”
王天瑞輕笑一聲,從袖中滑出一枚錦衣衛腰牌在商販眼前一晃即收:“宮裏出來的貨,你也敢收?”那商販頓時麵如土色,壓低了聲音:“大人明鑒,小的隻是轉手,不知是宮中之物……”
王道享動用了錦衣衛的看家本領。在北鎮撫司的詔獄裏,他身著金線繡獅豸補子的青綠官服,冷眼看著跪地發抖的藥商。兩旁刑架上掛著的並非沉重的立枷,而是各式訊杖等刑具,陰森恐怖。
“說!這些宮禁藥材,從何得來?”王道享聲音冰寒。
藥商魂不附體,磕頭如搗蒜,“是…是伊.公公賣給小的……”他緊接著吐露了更多細節:如何通過虛報藥材損耗如聲稱“雲茯苓黴變”)、以次充好如用普通柴胡冒充銀州柴胡),將優質藥材偷運出宮,並如何與宮外藥鋪勾結銷贓。審訊完畢後離開。在詔獄深處傳來鐵鏈拖地的聲響。錦衣衛僉事王道享站在刑房中央,身旁的刑架上掛著一名內官監太監。牆壁上掛滿各式刑具,從常見的鞭杖到令人膽寒的“閻王帖”、
太監顫聲道:“王大人饒命!是、是鄭貴妃宮裏的崔公公讓小的做的……”
午後的陽光透過太醫院精致的欞窗,在青磚地上投下交錯的光影。郭維城站在一堆藥材前,手中拿著禦藥房入庫記錄。他身上那件飛魚服繡著四爪飛魚紋,在陽下閃耀著金線獨有的光澤。
“這批雲茯苓並非真品,”郭維城語氣冷峻,“賬麵記錄也與實物對不上。”
禦藥房負責人張宣張提督顫聲道:“郭大人,所有藥材都是按規製入庫,下官敢以性命擔保……”
郭維城突然俯身,從藥材箱底部抽出一本暗冊:“那這是什麽?”冊子上密密麻麻記錄著兩本賬目——一本公賬,一本私賬。
而在紫禁城宮內,鄭貴妃已察覺風聲不對。她身著金繡蟒紋的華服,在宮中焦急踱步:“崔公公還沒回來嗎?”
貼身宮女低聲道:“貴妃娘娘,崔公公昨日去太醫院後就沒再回來……”
鄭貴妃臉色驟變,手中茶盞墜地,碎裂聲在寂靜的宮室中格外刺耳:“快!快去打聽錦衣衛最近在查什麽!”她的聲音裏已不見了往日的囂張,隻剩慌亂與恐懼。
王天瑞穿著便裝,暗中走訪。他年紀雖輕,但做事老練,很快摸清了許多不為人知的內情。
這日,他來到惠民藥局。但見門前冷落,幾個老農蹲在牆角唉聲歎氣。
老伯,這是怎麽了?王天瑞上前詢問。
一個白發老農歎道:官爺有所不知,這惠民藥局名存實亡啊!藥材要麽沒有,要麽以次充好,價錢還貴得很。咱們這些窮苦人家,哪裏看得起病?
另一個中年漢子接口道:可不是嘛!我老娘病了,來這裏抓藥,結果吃下去反而更嚴重了。後來找個遊方郎中一看,說是藥材發黴了!
那些官老爺們,一個老嫗抹著眼淚,就知道貪墨銀兩,哪管我們老百姓的死活?
王天瑞聽著百姓的哭訴,心中怒火中燒。他走進藥局,但見櫃台上空空如也,幾個夥計無精打采地打著瞌睡。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抓藥。王天瑞敲了敲櫃台。
一個夥計懶洋洋地抬頭:什麽藥?
人參、當歸、黃芪各三錢。
夥計嗤笑一聲:官爺,這些名貴藥材早沒了。就算有,您也買不起。
王天瑞挑眉,朝廷每年撥付那麽多銀兩,藥材都去哪了?
夥計四下張望,壓低聲音:官爺,這話可不敢亂說。藥材都被...都被那些人倒賣出去了。他做了個手勢,意指宮中的權貴。
與此同時,郭維城在禦藥房的查案也取得進展。他發現大量賬冊被篡改,藥材入庫和出庫的數量對不上。更嚴重的是,一些給皇帝和後妃使用的藥材,竟然被以次充好。
大人請看。羅顯捧著一盒人參過來,這是號稱長白山老參的藥材,實際上是用普通參染色冒充的。若是陛下服用,輕則無效,重則傷身。
傅懋光也呈上一份藥方:這是鄭貴妃常用的養顏方,其中幾味藥材被替換成了廉價替代品。長期使用,會導致麵色發黃,容顏早衰。
郭維城勃然大怒:好個崔文升!連貴妃都敢糊弄!
調查還發現,張宣和伊進朝將朝廷撥給惠民藥局的銀兩拿去放貸牟利,導致藥局無錢采購藥材。他們還與藥商勾結,抬高藥價,中飽私囊。
這些蠹蟲!郭維城氣得渾身發抖,難怪百姓看不起病!
沈硯等一幹人在朱徵妲的授意下負責監視鄭貴妃及她身邊得力的宮娥,太監,阻撓鄭貴妃的陰暗手段,以保障查案的順利進行,但還是防不勝防。
這日,郭維城正在查閱賬冊,一個小太監突然送來一盒點心:貴妃娘娘念大人查案辛苦,特賜點心一盒。
郭維城心下警惕,假意收下,暗中讓太醫查驗,果然發現點心被下了迷藥。
又一日,王天瑞在暗訪時遭遇,幾個蒙麵人突然襲擊,幸虧他武藝高強,才得以脫身。
看來他們是狗急跳牆了。朱徵妲聽到匯報後,小臉嚴肅地說,外祖要加快速度,盡快定案。
所有線索、供詞與物證最終都匯至郭維城處。案情清晰,罪證確鑿:
崔文升、張宣、伊進朝等人,不識字,更不懂藥理,結黨營私,不僅貪汙腐敗、克扣藥材,更擅自篡改藥方。而且隻聽鄭貴妃的吩咐,他們長期將優質藥材偷運出宮倒賣如將上等的遼參、雲茯苓等名貴藥材謊報損耗。調查還發現,張宣和伊進朝確實利用職權中飽私囊,導致惠民藥局名存實亡。
最終,萬曆皇帝得知崔文升竟私下狂言“鄭貴妃答應保我平安,即便出事亦能脫身”時,龍顏震怒,即刻下旨:“崔文升罪大惡極,即刻處斬!家產抄沒,親族流放三千裏!”
鄭貴妃雖恨得牙癢,卻懾於龍威,生怕引火燒身,終究未敢出麵求情。
張宣與伊進朝亦被重判:下獄十年,並追繳其貪汙所得二十倍的罰金。若其自身無力償還,則依據“有福同享,有難同當”之理,由其父族、母族、妻族,以及查明與之共同貪汙獲利之朋黨、同僚共同承擔。其所得貪汙追回銀兩,用於惠民藥局。此舉意在嚴懲首惡,警戒協從,最大程度追回損失,同時避免無限株連。
此番調查,不僅揭開了禦藥房,聖濟殿,還有太醫院的瘡疤,更暴露出了大明醫療體係的深層危機
喜歡大明養生小帝姬請大家收藏:()大明養生小帝姬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