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0章 火種南渡,安置瓊州

字數:5968   加入書籤

A+A-


    洪武二十二年夏,應天府依舊沉浸在藍玉案帶來的肅殺與恐懼之中。菜市口的血腥氣似乎從未真正散去,詔獄的陰影籠罩著每一個官員的心頭。然而,在這片令人窒息的氛圍裏,林霄卻度過了一段相對“平靜”的蟄伏期。
    自那日韓宜可出手解圍、以及後續借助蘇婉傳遞的信息穩住陣腳後,林霄徹底收斂了所有鋒芒,將自己深深隱藏在翰林院那浩如煙海的故紙堆中。他每日準時點卯應值,埋首於繁瑣的文書歸檔與典籍校勘,對朝堂風雲表現出一種近乎麻木的避諱,完美扮演著一個被天威嚇破了膽、隻求明哲保身的微末小吏。
    唯有在深夜獨處時,他內心深處那根緊繃的弦才敢稍稍放鬆,但隨之而來的便是對遠方的無盡牽掛與焦慮。
    王弼、俞通源兩家的流放隊伍,早已離京南下,踏上了前往天涯海角——瓊州的漫漫長路。這條路線,是他精心“引導”的結果。瓊州,孤懸海外,煙瘴之地,曆來是朝廷流放重犯之所,既符合朱元璋嚴懲“藍黨餘孽”的預期,又遠離帝國權力中心,更為他日後那尚在雛形的“海外布局”提供了潛在的操作空間。
    然而,這條生路,同樣布滿了死亡陷阱。數千裏跋涉,押解官差如狼似虎,沿途環境惡劣,瘴癘橫行,更有錦衣衛的暗哨如影隨形。王、俞二人雖是武將,但曆經詔獄酷刑和身心摧殘,早已不複當年之勇,家眷中更有老弱婦孺,能否活著踏上瓊州的土地,全然未知。
    他通過“駝爺”那極其隱秘且曲折的渠道,重金賄賂了押解隊伍中的關鍵人物,但也僅能確保他們在途中不致被刻意虐待或“意外”死亡。更多的,他無能為力。每一次消息傳來,都伴隨著新的驚險:某處關隘盤查格外嚴格,險些暴露;某段山路遭遇暴雨,隊伍中病倒數人;甚至有一次,錦衣衛的暗探似乎起了疑心,險些近距離查驗……
    每一次,都讓林霄的心提到嗓子眼。
    “這簡直是在刀尖上跳舞,每一刻都像是最後時刻。”
    他隻能通過加密指令,指示中間人見機行事,一切以“確保人活著抵達”為最高原則,必要時甚至可以暫時切斷聯係,保全自身。
    在這種焦灼的等待中,蘇婉通過那條極其隱秘的渠道傳遞來的零星信息,成為了他唯一的慰藉和風向標。她總能從那些官宦女眷的閑談、或是其父舊僚的感慨中,捕捉到一些看似無關緊要、實則至關重要的信息:
    “聞嶺南道禦史奏報,今歲瓊州瘴氣尤甚於往年。”
    “兵部似有微調沿海衛所布防之議,或涉瓊州。”
    “宮中近日關注點似在北疆及漕運,舊案漸稀。”
    這些信息,幫助林霄大致判斷出朝廷對藍玉案後續的關注度正在下降,朱元璋的注意力已被新的政務牽引。這無疑是個好消息,意味著對流放隊伍的監控可能會逐漸放鬆。
    日子在提心吊膽中一天天過去。就在林霄幾乎要將嘴唇咬出血來時,一個盛夏的黃昏,他終於通過“駝爺”的渠道,收到了自流放隊伍出發後最為明確的一條消息:
    “貨已過海峽,風浪大,損包裝,然核心無損,正尋碼頭卸貨。‘老掌櫃’林霄安排的瓊州接應負責人)已得信,備迎。”
    消息用暗語寫成,簡短卻讓林霄瞬間熱血上湧,又強迫自己迅速冷靜下來。
    “過海峽了!”這意味著隊伍已經成功橫渡了瓊州海峽,踏上了瓊州島!最大的地理關卡已經越過。“損包裝”想必是指路途艱辛,有人病倒或狀態極差,但“核心無損”——王弼和俞通源還活著!“尋碼頭卸貨”,是指正在尋找合適的登陸地點,以避開官府的注意。“老掌櫃已得信,備迎”,則意味著他預先布置在瓊州的秘密力量已經啟動,準備接應。
    成功了!至少第一階段,成功了!
    巨大的驚喜如同潮水般湧來,讓他幾乎站立不穩。他扶著牆壁,深深吸了幾口氣,才壓下那幾乎要衝口而出的歡呼。不能得意,絕不能得意!越是接近成功,越要謹慎。登陸、交接、安置,每一步都依舊可能前功盡棄。
    他立刻回到書案前,壓下激動的心情,仔細斟酌詞句,寫下了一份新的指令。指令要求“駝爺”那邊,通過特殊渠道,盡快告知瓊州的“老掌櫃”具體的登陸時間和地點信號,並強調接應過程務必隱蔽、迅速,接應後立即將人轉移至預設的隱蔽安置點,徹底與流放隊伍脫離關係。同時,指令中也包含了對“駝爺”及其手下此次行動的肯定與酬謝,但依舊提醒他們保持靜默,暫時切斷聯係,等待風頭徹底過去。
    指令發出後,便是新一輪更加煎熬的等待。這一次,信息的傳遞將更加緩慢和不便,瓊州與大陸海峽相隔,通信往返耗時極長。林霄隻能強迫自己耐心等待,將全部精力投入到翰林院的日常工作中,用枯燥的事務來麻痹內心的焦灼。
    時間一晃又是一個多月。應天府已入初秋,天氣漸漸轉涼,但朝中的氣氛依舊沉悶。藍玉案的餘波尚未完全平息,偶爾仍有零星的牽連案件發生,但大規模的抓捕和處決已經停止。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這日,林霄散值回到住處,發現門縫下塞著一小塊不起眼的木炭——這是“駝爺”那邊有極其重要且緊急消息傳來的信號,意味著信使甚至無法等待他約定的收取時間,隻能采用這種風險更高的方式提醒。
    林霄的心猛地一跳!他迅速觀察四周,確認無人注意,這才小心地拾起木炭,關門上栓。他快步走到屋內,移開牆角一塊鬆動的磚石,從裏麵取出一個用油布緊緊包裹的小竹管。
    手指甚至有些顫抖地打開竹管,倒出裏麵一卷薄如蟬翼的紙箋。上麵的字跡是“駝爺”的親筆,用的是他們約定的最高級別暗語,內容卻讓林霄屏住了呼吸:
    “貨悉數入庫,‘老掌櫃’親理,沿途損耗三,
    ——有三人在路上病故或出現了其他情況的減員,這是不可避免的代價。
    餘皆安頓於‘甲字庫’
    ——預設的隱蔽安置點代號。
    押解隊已返,未見異狀。海島風大,‘老掌櫃’言,‘建材緊缺’
    ——建設基地的物資緊缺。
    盼新‘圖樣’
    ——新的指令和物資支持。”
    讀罷,林霄緩緩地、緩緩地坐到了地上,手中的紙箋飄落在地也渾然不覺。
    成功了!
    真的成功了!
    王弼、俞通源以及他們的部分家眷,已經成功被接應,並且安置在了他預先準備的隱蔽地點!押解隊伍已經返回,沒有出現意外,這意味著整個“金蟬脫殼”最關鍵、最危險的一步,已經安然度過!
    一種難以言喻的複雜情緒充斥著他的胸膛。有巨大的慶幸和喜悅,有對一路艱險的後怕,有對逝者的哀傷,更有一種前所未有的成就感——他,一個來自異世的靈魂,憑借對曆史的先知和小心翼翼的謀劃,竟然真的從朱元璋的屠刀下,虎口拔牙,保全了兩位曆史名將的性命!
    雖然他們此刻已不再是叱吒風雲的將軍,隻是瓊州荒島上隱姓埋名的“流放犯”,但活著,就有無限可能。他們是火種,是他為自己未來、許也是為這個時代埋下的一步暗棋。
    “火種……終於……南渡成功了!這一步棋,險到了極致,也值到了極致!”
    他在地上坐了許久,才慢慢緩過神來。小心地將那紙箋就著油燈點燃,看著它化為灰燼,又仔細處理掉所有痕跡。
    狂喜過後,是更深沉的冷靜。他知道,這僅僅是開始。安置隻是第一步,如何讓這些人在瓊州活下去,並且不被發現,才是接下來的挑戰。
    “老掌櫃”傳來的消息也點明了現實困難:“建材”緊缺,意味著他預先輸送過去的物資和資金可能已經消耗大半,維持一個秘密基地的運轉,供養這些人口,需要持續不斷的投入。而“盼新‘圖樣’”,則是請求新的指示和支持。
    林霄走到那幅他自己粗略繪製的瓊州地圖前,目光落在那個標記為“甲字庫”的隱蔽海灣。那裏地勢偏僻,有淡水水源,附近黎峒勢力較小,且有一定的海上隱蔽通道,是他精心挑選的理想安置點。
    他開始構思下一步計劃。首先,必須確保“甲字庫”的絕對安全。要指示“老掌櫃”,加強對安置點的隱蔽和防禦,人員盡量減少外出,與當地黎民接觸要格外小心,最好能通過貿易或提供醫藥等方式,與周邊黎峒建立良好關係,換取暫時的和平與物資。
    其次,是生存問題。瓊州土地肥沃,但開發不足。可以引導王弼、俞通源這些有經驗的人,組織開墾荒地,種植薯蕷、稻米等作物,實現部分自給自足。同時,可以利用海灣優勢,發展漁業。他之前安排過去的人手中,應該有一些懂得造船和航海技術的,可以嚐試建造小型船隻,一方麵用於漁業,另一方麵…或許可以為未來的海貿打下基礎?
    再者,是物資補給。從大陸運送物資風險極高,且成本巨大。必須開辟瓊州本地的獲取渠道。可以通過“老掌櫃”,暗中與大陸來的私商進行交易,用珍珠、珊瑚、香料等瓊州特產換取糧食、布匹、鐵器等必需品。這需要建立一條隱秘的貿易線路。
    最後,也是最重要的,是這些“火種”本身。王弼、俞通源都是能力出眾的將領,絕不能讓他們就此埋沒。在確保安全的前提下,可以讓他們開始訓練一支小規模的、絕對忠誠的護衛力量,一方麵保衛基地,另一方麵…也是為未來做準備。同時,也要留意瓊州本地是否有可堪造就的人才。
    思路逐漸清晰。林霄重新鋪開紙筆,開始起草一份極其詳細、且用最高級別密碼寫成的長信。信中,他對“老掌櫃”等人的成功接應給予了高度肯定和嘉獎,然後詳細闡述了下一步的行動方針:隱蔽第一、生產自足、謹慎貿易、秘密練兵。同時,他也列出了下一步需要大陸支援的物資清單主要是書籍、農具、藥材和少量精鐵),以及輸送這些物資的隱秘方式和時間窗口。
    這封信,將再次通過那條危機四伏的秘密渠道,跨越海峽,送往瓊州。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寫完信,已是深夜。林霄毫無睡意,他推開窗戶,望著南方那片深邃的夜空。此刻,在遙遠的海島上,那些他費盡心力保全下來的人,應該也正望著同一片星空吧?他們可知自己為何能活下來?可知未來的路在何方?
    前途依舊漫漫,充滿了未知的風險。朱元璋的威嚴依舊籠罩四野,瓊州的荒蠻和瘴癘仍是巨大的威脅,基地的建設更是千頭萬緒。
    但是,一股前所未有的信心和力量,在他心中滋生。最艱難的一步已經邁出,火種已然南渡,並且成功安置。接下來,就是如何讓這火種保存下去,並且慢慢積蓄力量,等待也許永遠也不會到來的那個時機。
    他輕輕籲出一口氣,關上了窗戶。
    洪武二十六年秋,大明王朝的南海之濱,一顆微弱的火種,終於找到了它的棲身之所。未來會怎樣?我不知道。但至少今夜,我可以稍微…睡個好覺了。”
    曆史的車輪,似乎因為他這隻意外闖入的蝴蝶,極其微弱地、偏差了那麽一絲絲軌跡。而這一點點偏差,最終會將這個世界帶向何方,無人知曉。
    林霄吹熄油燈,躺倒在床榻上。連日來的緊張、焦慮、後怕、以及此刻的慶幸與展望,交織成一種極度的疲憊,終於將他拖入了沉沉的睡眠。
    窗外,秋風拂過院中的落葉,發出沙沙的輕響,仿佛在低語著一個悄然開始的、不為人知的故事。
    喜歡大明老六寒門書生開局死諫朱元璋請大家收藏:()大明老六寒門書生開局死諫朱元璋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