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0章 保家仙的百年守護
字數:5199 加入書籤
齊家老宅坐落在村子的最東頭,青磚黛瓦的三層小樓在周圍低矮的平房中顯得格外醒目。尤其是那第三層的閣樓,常年門窗緊閉,卻總給人一種有人在裏麵活動的錯覺。
齊家老大,又給仙姑送水啊?村口的李大爺叼著旱煙,笑眯眯地看著齊明端著銅盆從井邊走來。
齊明點點頭,臉上帶著幾分恭敬:是啊,祖上傳下來的規矩,一天都不能斷。
銅盆裏的清水微微蕩漾,映著晨光。齊明另一隻手還捏著一朵剛摘的野薔薇,粉白的花瓣上還掛著露珠。這是齊家代代相傳的規矩——每日清晨,必須打一盆清水,摘一朵鮮花,放在閣樓的樓梯口。至於為什麽,沒人說得清,隻知道這是祖訓。
齊家老宅的木門發出熟悉的吱呀聲。齊明穿過前院,院子裏那棵老槐樹據說比宅子年紀還大,粗壯的樹幹上纏著一條褪色的紅綢帶,據說是仙姑喜歡的裝飾。
哥,你今天怎麽親自送水?二妹齊芳正在廚房忙活,看見大哥端著水盆進來,有些詫異。
齊明把銅盆放在桌上,擦了擦手:我想跟仙姑商量修房子的事。老宅子這百來年了,再不修怕是要出問題。
齊芳聞言神色一緊:你要上閣樓?
不是,齊明搖搖頭,從懷裏掏出一張折疊整齊的紙,按老規矩,把請求寫在紙上放那兒就行。
齊芳鬆了口氣:那就好。奶奶說過,仙姑最忌諱人打擾。
齊明展開紙張,工整地寫下修繕老宅的打算,特別注明需要檢查閣樓結構,詢問仙姑是否方便暫時移居他處。寫完後,他將紙條和銅盆、鮮花一起放在通往閣樓的樓梯口,恭敬地作了三個揖。
仙姑慈悲,齊家後人齊明有事相求,望仙姑示下。
樓梯上方靜悄悄的,隻有一縷陽光透過窗欞斜斜地照在台階上。齊明退後幾步,轉身離開。按照經驗,仙姑的回應通常會在傍晚前出現。
午飯時分,全家圍坐在八仙桌旁。齊家奶奶已經八十有三,是家裏最年長的人,也是與仙姑打交道最多的一位。
奶奶,我今天給仙姑遞了條子,想修房子。齊明給奶奶盛了碗湯。
老太太的手頓了頓,渾濁的眼睛裏閃過一絲異樣的光彩:仙姑怎麽說?
還沒回音呢。齊明扒了口飯,我就是擔心閣樓年久失修,萬一漏雨什麽的,對仙姑也不好。
奶奶點點頭,沒再說話。但齊明注意到,老太太吃飯的速度明顯慢了下來,似乎在思考什麽。
下午申時,齊芳急匆匆地跑進院子:哥!仙姑回信了!
全家人立刻聚到樓梯口。那張原本空白的紙條背麵,現在多了幾行娟秀的字跡:
知悉。吾將往三十裏外姐姐家小住七日,七日後歸。修繕之事,爾等自便。唯閣樓內物事勿動,切記。
字跡清麗,墨色卻透著一種奇異的淡青色,不似尋常墨水。更神奇的是,明明放在樓梯口的清水和鮮花都不見了,隻留下這張回信。
仙姑答應了!齊明欣喜道,七日後回來...那我們現在就可以開始準備了。
齊家奶奶卻盯著那張紙條出神,半晌才喃喃道:姐姐家...原來仙姑還有親人...
這是齊家人第一次得知關於仙姑身世的隻言片語。村裏人都知道齊家有保家仙,卻沒人知道仙姑從何而來,為何選擇留在齊家。就連齊家自己的族譜上,關於仙姑的記載也隻有寥寥數語:柳家三姑,護佑齊宅,世代供奉,不可怠慢。
第二天一早,齊明就請來了村裏的老木匠和幾個幫工。老宅確實年久失修,尤其是屋頂的瓦片多有破損,木結構也有幾處被蟲蛀得厲害。
齊老大,你確定仙姑不在家?老木匠張師傅站在院子裏,抬頭望著那扇緊閉的閣樓窗戶,有些躊躇。
齊明點頭:仙姑留了話,去親戚家七日。咱們得抓緊時間,七天內必須完工。
那...閣樓要不要也檢查一下?張師傅問道,我看那飛簷都歪了。
齊明猶豫了一下:仙姑交代閣樓內物事勿動...但檢查外部結構應該沒問題。這樣吧,等最後一天,我親自上去看看,若有需要修補的地方再請您幫忙。
工程進展順利。第五天傍晚,主體結構已經修繕完畢,隻剩下一些細節需要處理。齊明決定第二天上閣樓檢查,畢竟仙姑說了七日後回來,得留出一天時間讓仙姑。
第六天清晨,齊明早早起床,沐浴更衣,換上一身幹淨的衣裳。按照奶奶的囑咐,他先在堂屋給祖先上了香,然後才端著油燈,一步步走上通往閣樓的樓梯。
樓梯年久失修,每踏一步都發出令人牙酸的吱呀聲。齊明心跳加速,手心沁出了汗。雖然仙姑不在,但這畢竟是家族百年來無人踏足的禁地。
閣樓的門是一扇普通的木門,卻纖塵不染,仿佛有人天天擦拭。齊明深吸一口氣,輕輕推開門——
出乎意料,閣樓內異常簡樸。一扇小窗透進晨光,照亮了整個空間。地上鋪著幹淨的草席,中央擺著一張古舊的紅木供桌,桌上供著一個黑底金字的牌位:柳家三姑之神位。牌位前放著一個青瓷小碗,碗底還有一點未幹的水跡,旁邊是一個小瓷瓶,裏麵插著一朵已經幹枯的野花。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除此之外,閣樓內別無他物。沒有床榻,沒有桌椅,甚至沒有一絲居住的痕跡。但整個空間卻幹淨得出奇,連角落都沒有蛛網塵埃。
這...齊明呆立在門口,一時不知該如何是好。他原以為會看到什麽神秘的景象,卻不想如此簡單樸素。
哥,怎麽樣?齊芳在樓下小聲問道。
齊明回過神來:沒什麽特別的,就是很幹淨...奇怪,仙姑住在這裏,怎麽連張床都沒有?
他小心翼翼地走進閣樓,檢查了牆壁和屋頂的結構。令他驚訝的是,閣樓雖然老舊,但結構完好,沒有絲毫破損或蟲蛀的跡象,與樓下那些需要修繕的部分形成鮮明對比。
看來仙姑住的地方,自有仙氣護佑...齊明自言自語道。他恭敬地向牌位行了禮,然後退出了閣樓。
晚飯時,全家人圍著齊明詢問閣樓裏的情形。
就一張供桌,一個牌位,別的什麽都沒有。齊明扒著飯說道,但幹淨得出奇,好像有人天天打掃一樣。
齊家奶奶突然放下筷子,眼裏閃著異樣的光芒:牌位上寫的什麽?
柳家三姑之神位。齊明答道,怎麽了,奶奶?
老太太深吸一口氣,似乎下定了什麽決心:是時候告訴你們仙姑的來曆了。
全家人立刻安靜下來,連最小的孩子都屏住了呼吸。
你們爺爺告訴我,那是他爺爺的爺爺時候的事了...奶奶的聲音低沉而神秘,當時齊家還不富裕,這宅子也隻有一層。有一年大旱,村裏鬧饑荒,齊家先祖上山找吃的,在柳樹下發現了一條受傷的白蛇。
白蛇?齊芳驚訝地睜大眼睛。
奶奶點點頭:那白蛇通體雪白,唯有頭頂有三道金線,像是戴了個金冠。它被獵人的夾子夾住了,奄奄一息。先祖心善,救了它,帶回家養傷。
後來呢?齊明追問道。
後來啊,奶奶的眼睛望向虛空,仿佛看到了百年前的景象,白蛇傷愈後不肯離去,每晚都會變成一位白衣女子,幫先祖料理家務。先祖起初害怕,後來發現她並無惡意,便由她去了。直到有一天,女子告訴先祖,她是修煉有成的柳仙,因感念救命之恩,願守護齊家三代。
三代?那現在...齊明算了一下,從先祖到現在,早就不止三代了。
奶奶笑了:這就是仙姑的慈悲了。三代期滿後,正逢齊家遭難,先祖病重,家業將傾。仙姑不忍離去,自願留下繼續守護,隻要求齊家為她立個牌位,每日供奉清水鮮花。
所以閣樓裏隻有牌位...齊芳恍然大悟,因為仙姑的真身是...
噓——奶奶做了個噤聲的手勢,知道就好,莫要明言。仙姑雖慈悲,但也不喜凡人道破她的真身。
全家人肅然起敬。齊明想起閣樓上那個簡樸的牌位和幹淨的空間,突然明白了什麽——那不是無人居住的痕跡,而是仙家清修的境界。
第七天傍晚,修繕工作全部完成。老宅煥然一新,但齊家人特意保留了閣樓原有的樣子,隻做了必要的加固,沒有添加任何裝飾。
齊明按照慣例,在樓梯口放上一盆清水和一朵新摘的野花,恭敬地說道:仙姑慈悲,宅院已修繕完畢,恭迎仙姑歸來。
當晚,齊明睡得不安穩,半夜似乎聽到閣樓方向傳來細微的響動,像是有人輕輕走動的聲音。他想起奶奶的故事,心中既敬畏又溫暖。
第二天清晨,齊芳第一個發現——樓梯口的清水少了半盆,而那朵野花不見了,取而代之的是一枝帶著露珠的山茶花,鮮豔欲滴,明顯是剛摘不久的。
仙姑回來了...齊芳小聲說道,臉上露出欣喜的笑容。
齊明走過來,看到這一幕,心中湧起一股莫名的感動。他抬頭望向閣樓的窗戶,恍惚間似乎看到一抹白色的影子一閃而過。
從那天起,齊家人供奉得更加虔誠。而村裏關於齊家保家仙的傳說,又多了一個美麗的版本——關於一條知恩圖報的白蛇,和一個懂得感恩的家族,百年來的守護與羈絆。
喜歡民間故事選集請大家收藏:()民間故事選集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