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章 保家仙的百年守護2
字數:4245 加入書籤
齊家小女兒齊巧兒連續三日高燒不退,臉頰燒得通紅,嘴唇幹裂得滲出血絲。齊明請遍了方圓二十裏內的郎中,藥灌下去一碗又一碗,卻如石沉大海,不見半點效果。
再這樣下去,巧兒怕是要...齊芳抹著眼淚,沒敢把後半句話說出口。
齊家奶奶拄著拐杖在堂屋裏來回踱步,突然停下,渾濁的雙眼閃過一絲決斷:去請仙姑看看吧。
現在?齊明一愣,可還沒到供奉的時辰...
管不了那麽多了。奶奶顫巍巍地指向廚房,去打盆清水,摘朵最新鮮的花,我親自去求仙姑。
齊明不敢怠慢,連忙打來井水,又去院角摘了那朵今晨才開的月季。花瓣上還帶著夜露,在晨光中晶瑩剔透。
奶奶親自端著水盆,一步步挪向閣樓樓梯。她的腰彎得幾乎對折,卻執意不讓旁人攙扶。求仙姑救命,得心誠...
水盆放在樓梯口,鮮花輕輕浮在水麵上。奶奶跪在地上,額頭抵著冰冷的青磚:仙姑慈悲,齊家幼女巧兒病重,藥石無靈,求仙姑救命...
閣樓上靜悄悄的,連一絲風都沒有。齊明站在奶奶身後,心跳如鼓。這是齊家幾十年來第一次在非供奉時辰打擾仙姑,更別說是開口相求。
約莫過了半柱香時間,樓梯上傳來的一聲輕響。齊明抬頭望去,隻見那張平日用來與仙姑通信的紙條正緩緩從樓梯上滑下來,像被一隻無形的手推送著。
奶奶顫抖著手拾起紙條。上麵的字跡比往日更加飄逸,墨色卻淡得幾乎透明:
巧兒之病非凡疾,乃衝撞山精所致。吾道行尚淺,不能根治。三十裏外青柳崖有吾姐柳大姑,道行精深,可請她相助。備雄黃酒一壺,新鮮柳枝三根,置於青柳崖最大柳樹下,呼柳家大姐三聲,自有人應。切記,見吾姐時不可直視其目。
全家人傳閱著這張字條,麵麵相覷。這是仙姑第一次提及自己的親屬,更是第一次指明求助之法。
雄黃酒...柳枝...齊明喃喃重複著,青柳崖我知道,在西北方向,確實有片柳林。
我去準備。齊芳已經行動起來,後院有柳樹,我這就去折枝。
齊家奶奶將字條貼近胸口,閉眼默念了幾句,然後對齊明說:你親自去,按仙姑說的做。記住,千萬別看那柳大姑的眼睛。
正午時分,齊明背著竹簍上路了。簍子裏裝著一壺上好的雄黃酒,三根翠綠欲滴的柳枝,還有齊巧兒的一件貼身小衣——這是奶奶特意讓帶的,說仙家認人需憑氣息。
三十裏山路,齊明走得腳底起泡。太陽西斜時,他終於看到了那片鬱鬱蔥蔥的柳林。柳樹棵棵都有合抱粗,枝條垂地,隨風輕擺,遠遠望去像一團團綠色的煙霧。
林子深處有一處斷崖,崖邊一棵老柳樹格外粗壯,樹幹上布滿歲月留下的溝壑,卻依然枝繁葉茂。齊明知道,這就是仙姑所說的青柳崖最大柳樹了。
他按吩咐將雄黃酒和柳枝擺在樹下的平整石板上,又將齊巧兒的小衣壓在柳枝下。做完這些,他退後三步,深吸一口氣:
柳家大姐——
柳家大姐——
柳家大姐——
聲音在林間回蕩,驚起幾隻飛鳥。隨後,一切歸於寂靜,連風聲都停了。
齊明垂手而立,眼睛盯著自己的鞋尖,不敢抬頭。不知過了多久,一陣清幽的香氣飄來,似蘭非蘭,似麝非麝,聞之令人神清氣爽。
齊家後人?一個聲音從樹上傳來,比齊家仙姑的聲音更加低沉溫厚。
是,小的是齊家齊明,家中幼妹病重,仙姑指點來求柳大姑救命。齊明保持著低頭的姿勢,恭敬回答。
一陣窸窣聲後,那聲音近了許多:抬起頭吧,不必拘禮。
齊明緩緩抬頭,卻仍謹記囑咐,目光隻及對方頸部。隻見一位身著淡青色長裙的女子站在柳樹下,身形比齊家仙姑略高,發髻上簪著一支奇特的木簪,形狀像是一條盤曲的小蛇。最引人注目的是她腰間掛著的一串鈴鐺,隨著她的動作發出清脆的聲響。
小妹在信裏提過你們齊家。柳大姑的聲音帶著幾分懷念,她性子倔,認準的事九頭牛都拉不回。當年非要留在你們家報恩,這一留就是百年...
齊明不敢插話,靜靜聽著。
柳大姑歎了口氣,從袖中取出一個小布包:清靈散,用無根水煎了,分三次服下,病自然就好了。她又取出一個更小的紅布包,這一包等病好了再吃,能固本培元。
齊明雙手接過,連連道謝。
不必謝我。柳大姑擺擺手,你們齊家待小妹不薄,這是她第一次開口求我,我豈能不應?她頓了頓,說起來,我也有百餘年沒見過小妹了...
話音未落,柳大姑突然抬頭望向遠處,神色一變:時候不早了,你速速回去。記住,煎藥時不可用鐵器,要用陶罐。
齊明剛要答應,一陣風吹過,柳枝狂舞,迷了他的眼。等再睜開時,柳樹下已空無一人,隻有那壺雄黃酒不見了蹤影,而三根柳枝卻變成了枯黃色,仿佛已經離枝多日。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齊明不敢耽擱,連夜趕回齊家。到家時已是月上中天,齊巧兒已經燒得開始說胡話,一家人急得團團轉。
按柳大姑的吩咐,齊芳用陶罐煎了藥。藥湯呈淡綠色,散發著一種說不清的清香,聞著就讓人精神一振。
第一碗藥下去,齊巧兒的額頭就不那麽燙了;第二碗後,她沉沉睡去,呼吸平穩;到第三碗時,小姑娘已經能睜開眼睛,小聲喊餓了。
全家人喜極而泣。齊家奶奶親自將那個小紅布包裏的粉末用蜂蜜調了,喂給齊巧兒。不過片刻功夫,齊巧兒的麵色就恢複了紅潤,竟比生病前還要健康幾分。
真是仙家手段啊...齊明感歎道。
次日清晨,齊家準備了比平日豐盛十倍的供品——新鮮瓜果、新蒸的米糕、新釀的甜酒,還有一大束帶著露水的鮮花,齊齊擺在閣樓樓梯口。
多謝仙姑救命之恩。齊家奶奶領著全家人恭恭敬敬地磕了三個頭。
閣樓上靜悄悄的,沒有回應。但當天晚上,齊芳起夜時,隱約聽到院子裏有人說話。她悄悄從窗縫往外看,隻見月光下,兩個白衣女子坐在槐樹下低聲交談。一個身形纖細,正是他們熟悉的仙姑模樣;另一個略高些,發髻上那支蛇形木簪在月光下閃著微光。
...姐姐何必親自跑一趟,傳個信就是了。
百年不見,我想看看你過得好不好。齊家人待你如何?
極好。每日清水鮮花不曾間斷,子孫恭敬有加。
那就好...當年你執意留下,我還擔心...
姐姐放心,齊家先祖仁厚,後代亦如是。我在此修行,反而比山中清淨...
聲音漸漸低下去,兩人似乎在品評齊家準備的供品。齊芳看到仙姑——他們供奉了百年的柳三姑——拿起一塊米糕遞給姐姐,那動作神情與常人姐妹無異,讓她一時忘了這是兩位柳仙。
天邊泛起魚肚白時,齊芳才驚覺自己竟看了一夜。等她再望向院中時,槐樹下已空無一人,隻有幾片柳葉隨風打著旋兒,證明昨夜並非幻覺。
此後,齊家供奉更加虔誠。而每隔幾年,當齊家遇到大難時,仙姑總會指點他們去青柳崖求助於柳大姑。齊家人漸漸知道,他們的保家仙不是孤零零一個,而是有著自己的親族和牽掛。
而最令齊明感慨的是,無論仙家還是凡人,那份對親情的珍視,竟是如此相似。
喜歡民間故事選集請大家收藏:()民間故事選集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